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三十八章愛才之心

無線電子書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所謂的分,其實就是先夾出了一段,留了出來。

  其余的李逸就拿給了楊韶越她們,讓他們自己去分了。

  一段龍筋有十厘米左右的長度,李逸將龍筋放在小盤子里,均勻的切成了五段。

  “郝師傅,嘗嘗看吧!”

  李逸抬手招呼。

  郝力保點了點頭,就拿過了一把干凈的叉子,插在了最右側的一段龍筋上,按著它蘸滿了下方的湯汁,才拿起來,送入了口中。

  看著他仔細品味的表情,李逸將盤子拉到了一旁,沖身旁的劉藝菲示意:“這些你們吃吧。”

  劉藝菲點了點頭,微微一笑,就端著盤子去到了趙金麥那邊,黃小明和吳壘也跟了過去。

  他們都知道,有好吃的,李逸肯定不會忘了他們。

  郝力保閉著眼睛,在仔細品味著龍筋的味道。

  入口的高湯鮮美無比,還帶著蟹油的濃香。

  高湯是中餐廚師的靈魂,郝力保也是一位熬湯大師,國賓館的后廚里,那口湯鍋自從他擔任行政總廚的那天起,就沒關過火。

  不過這道龍筋里的高湯,卻還是讓他有些驚訝。

  在來之前,他有想過李逸的高湯味道肯定不差。

  畢竟他能獲得那么高的知名度,手里肯定有兩把刷子。

  但他卻沒想到,李逸的高湯能調得這么好。

  高湯看起來只是用各種食材長時間燉煮,把食材的味道燉出來,好像也沒多難。

  可真正想要熬得好,里面的講究卻多了去了。

  湯的肥瘦,咸淡,清稠,都和味道有著直接的關系。

  湯瘦了就是油脂不夠,味道就會寡,所以要增加肘子的用量。

  湯肥了就是油脂太多,味道太膩,要撇油,外加用整鴨吸油。

  高湯的鹽分主要來自于火腿,火腿的用量也直接關系到高湯的咸淡。

  想做成清湯,就要用肉蓉來洗湯。

  要做奶湯,食材就要過油炸,還要多加大骨頭。

  此外,用干海貨熬的高湯,和用雞鴨豬肉熬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用菌菇熬的味道也別有風味。

  這其中的門道,足夠一個專業廚師學十年才能入門。

  但李逸的這鍋高湯,從各個角度來看,都堪稱完美,甚至比郝力保自己熬的都一點也不差。

  如果不是知道這鍋高湯是李逸熬的,郝力保肯定以為這是一位至少干了四五十年的老廚師熬的湯。

  然而,李逸人都沒有四五十歲。

  這也讓郝力保在嘗到第一口高湯的味道后,就忍不住生出了和熊鑫鑫同樣的感慨。

  他好像的確是老了。

  不過作為全國餐飲業國家職業技能競賽的裁判員,全國餐飲業國家級評委,國家機關職業技能考核委員會評委,和全國電視烹飪大賽評委,他的定力還是不錯的。

  一番感慨過后,他就收攏了心神,重新仔細品嘗起了這道菜。

  混合了蟹黃濃香的高湯在香度方面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粘稠度也恰到好處,剛好包裹住了龍筋的所有表面。

  而龍筋的口感爽脆,略顯彈牙,還帶有一絲絲的鮮甜,膠質感滿滿,一口吃下去,的確十分過癮。

  品嘗著龍筋的滋味,郝力保想要找點毛病出來,但思索半晌,卻一點問題都沒找得出來。

  這讓他愈發驚訝了。

  從他的角度出發,居然連一點問題都挑不出來?

  難道這道菜真的做到了完美?

  這不可能啊!

  眾口難調,千人千味,這世界上絕對不存在一道完美的菜,這是他向來的觀點。

  可這道龍筋菜,他卻的確挑不出毛病來。

  無論是造型,擺盤,香味,口感,這道菜都堪稱完美,沒有任何一點踩雷。

  不過他依然堅信,這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菜。

  只是這道菜的水平做得的確夠高,高到連他都不知道還能從哪里改進了。

  意識到這點后,他突然睜開了眼睛,看向了李逸。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李逸的廚藝,很可能已經達到和他比肩的程度了啊!

  打量著李逸,他心中思緒紛飛。

  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廚藝居然能達到他的水平,這事兒如果放在以前,他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可李逸就這么站在他的面前,而他也親口嘗過了李逸親手做的菜,這個事實,也已經不允許他否認了。

  這一刻,他忽然切身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后生可畏。

  他對李逸的確產生了一種隱隱的畏懼感。

  李逸才二十多歲啊!

  等他到了自己這個年紀,廚藝該達到怎樣的境地?

  郝力保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說不定李逸會成為讓中餐屹立在世界之巔的存在!

  一時間,郝力保突然生出了想要把李逸收入門下的想法。

  他倒不是想要等將來李逸一飛沖天的時候借光蹭熱度,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在圈里已經足夠顯赫了,整個中餐界也沒有幾個廚師的地位能比他還高了。

  日常接觸的都是個頂個的大人物,錢財對他來說,已經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他想收李逸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找個接班人。

  身為國賓館的行政總廚,他的肩上扛著沉甸甸的責任。

  作為國內最頂級的宴請場所,國賓館的出品是要面向全球,征服全世界最重要的一批人的味蕾的。

  甚至可以說,國賓館的后廚,就代表著中餐的門面。

  而他就是這張門面的守門人,一守就是幾十年。

  這幾十年里,他接待了無數中外政要,為無數外國友人展現了中餐的魅力,傳播了中餐文化。

  他兢兢業業,數十年如一日,從沒有正兒八經的休息過,隨時隨地都處在工作狀態之中。

  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樣,也是他對下一任行政總廚的要求。

  他收過十幾個徒弟,他的二廚,三廚,都是他親手帶出來的徒弟,跟了他二十多年。

  但在他看來,這幾個徒弟卻還有點嫩。

  就拿高湯來說,時至今日,那幾個徒弟熬的高湯都還穩定不下來,需要他調整。

  可李逸小小歲數,隨手熬的高湯,就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水平。

  要知道,這還是李逸新熬的湯,并不是老湯。

  郝力保都不敢相信,把那幾個徒弟調教到李逸這種水平,還得花多少年。

  可如果能收了李逸為徒弟,他有信心在五年里,就把李逸調教到足以擔任國賓館行政總廚的水準。

  到時候,他就可以安安穩穩的退休了。

  但這事兒不能操之過急,他只是在心里想了想,沒有說出口。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