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翻看手機,發現五年前,山城有人報案,一對年輕的夫妻,晚上十一點左右,在回家的路上,車下坡的時候撞到路邊的石墩,導致了側翻。
因為是下坡,所以車禍還是比較嚴重,夫妻倆雙雙受傷昏迷,被人發現后打了急救電話送往了醫院,醒來后,才知道還有一個五個月的孩子。
可是救護人員,在現場并未發現孩子的蹤跡,因為山城的道路復雜,加上又是幾年前,監控設備不像現在這樣發達,所以并未留下有人抱走孩子的影像。
這件案子因此就一直擱置了下來,再也沒有絲毫的進展。
而宋詞之所以把小麻圓和這起車禍給聯系起來,是因為車禍讓他聯想到了救護車。
而宋詞第一次見到小麻圓的時候,她就是被福利院外的救護車給吸引。
當時宋詞并未在意,但是后來她這個行為引起了他的注意。
還特地給她買了盒卡片,卡片上有救護車,指給她看。
她的小嘴巴里,立刻發出“唉喲唉喲”這樣可愛的聲音,說明她是認識救護車的。
也許會有人說五個月大的孩子,怎么可能記得這么多東西?
但是很顯然,小麻圓她并不普通,她有著超強的記憶能力,只要見過的,聽過的,都會記在腦海里。
她也就是不善于表達,要不然宋詞直接詢問小麻圓,說不定通過她的口中,就能尋找到她父母的線索,根本不需要再去尋找周鳳仙老人。
“列車運行前方到站是元陽站,在元陽站下車的旅客,請您提前做好下車準備…”
不知不覺,元陽站到了。
宋詞拿下自己的行李,走向出車口,胡玲玲趕忙默默跟上,她真的怕宋詞就這樣跑了。
元陽站是個小站,而且還是新建起來的,周邊很多設施還沒完善。
好在站外面出租還是有的,不過司機師傅一個個也都是昏昏欲睡。
宋詞隨便上了一輛車,讓對方開車把自己給送往市中心。
不過宋詞并未在元陽訂旅館住宿,而是在手機上找了一家24小時開業的金拱門,準備對付幾個小時天就亮了。
不過路上也不能閑著,于是宋詞向師傅問道:“師傅,你認識大柳樹村嗎?”
“怎么?你要去大柳樹?”司機回過頭來,有些驚訝問道。
這個時間,往鄉下跑,一般謹慎的司機可是不敢。
“對,不過是準備明天白天去。”宋詞點頭道。
司機聞言也松了口氣,然后道:“大柳樹我當然認識,不過路程可不近呢。”
宋詞也是開出租的,一聽這話,哪里還不知道他的意思。
于是問道:“師傅,你說個價格吧。”
“是單程,還是來回?”
“來回。”宋詞道。
“來回,大概四百塊錢。”
司機嘴上這樣說,心里其實已經充滿期待,大柳樹來回一百二十公里左右,四百塊的價格已經算是稍微有點偏高了。
宋詞看過地圖,知道距離大概是六十公里,按照1.2每公里計算,單趟大概需要175塊錢,來回就是350塊錢,這位師傅多加了五十,已經算是良心了。
所以宋詞也沒還價,而是直接道:“那伱明天早上能送我去一趟大柳樹村嗎?我去辦點事,大概耽誤你一上午的時間。”
“當然沒問題啊,明天幾點?”師傅有些高興地問道。
“明天八點,不過師傅,你開了一夜的車,明天能行嗎?”
“放心,我讓其他人送你去。”司機師傅道。
聽他這樣說,宋詞也就放心了,然后兩人互相留下了聯系方式。
不過司機師傅不知道的是,上車的可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
大柳樹村并沒有大柳樹。
據說村西頭本來的確有一棵很大的柳樹,可是在四十年前一場大火被燒了,現在連樹樁子都不見了,只活在老人的記憶里。
大柳樹村只是一個百十來戶的小村落,但這里物產很豐富,木耳、椪柑、小茴、紅橙等等。
但即使如此,依舊不能阻止年輕人前往城市發展的步伐。
百十來戶的大柳樹村,只剩下三四十戶有人在家,還都是一些老人,很多家庭都是大門緊閉,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會回來,有的甚至都不回來,顯得格外冷清而落寞。
宋詞早上八點就從云陽出發,到達大柳樹村也才九點半左右,司機師傅也并非昨晚那位,不過車子卻是同一輛。
因為整個村落是依坡而建,所以整個村落顯得高低不同,錯落有致,而且很多房屋樣式古樸,看上去就很古老。
在這晨曦之中,整個古村散發著別樣的韻味,這要是有人對其開發,絕對是旅游的一處絕佳景點,可惜像這樣的村落,整個山城實在是太多了,多了就顯得平凡。
“你在這等我一下,我馬上就回來。”宋詞向司機師傅道。
“好的,不過你速度最好快一些。”
“知道了。”
宋詞說完,頭也不回地向村落走去。
胡玲玲看了眼司機,趕忙追上宋詞的腳步。
“你不怕他跑呀?他跑了,我們可就沒辦法回去了。”胡玲玲憂心忡忡地道。
真的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我只給了他一半的錢,他放空回去,你當他傻啊?有錢不賺?”
“哦”胡玲玲露出一臉恍然之色。
看她這番不太聰明的模樣,宋詞忽然有些明白,她為什么會自殺了。
“不過,你來這里做什么?找人嗎?”胡玲玲接著又好奇地問道。
“不該問的別問。”
宋詞看了她一眼,不想跟她解釋那么多。
胡玲玲聞言,立刻捂著自己的嘴,一副我再也不問的模樣。
胡玲玲今年三十有二,但是從她的一些行為動作上來看,卻依舊如同少女一般。
說她沒腦子也好,天真也好,沒心沒肺也好,不管如何,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沒有心機,心思非常純正之人。
宋詞雖然心中誹謗她笨,誹謗她智商有問題,但是她真的笨嗎?這是不可能的,能考上山城大學,這所全國知名的大學,足見她智商是沒問題的。
只能說,她從小的生長環境,對她保護得太好,造成她單純的性格,也造成了她的抗壓能力的薄弱。
宋詞忽然也能理解她,為什么死了,都還想看看弟弟,看看父母,跟他們說一聲對不起。
恐怕她在人間活了這么多年,在她結婚之前,父母和弟弟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讓她感受到了人世間最真情的溫暖。
她因為感情而死,也因為感情而逗留人間。
胡玲玲雖說才剛做過我再也不問了的動作,但是很快就又忍不住問道:“我們現在去哪里?”
“先去找人問問。”這次宋詞回答了她的問題。
然后走向一位坐在門口,正在干農活的老人。
“老人家你好,可以向你打聽個人嗎?”
“打聽人?找誰啊?”老人對宋詞這個陌生人也很好奇。
“請問,村子里有位叫周鳳仙的嗎?”宋詞詢問道。
“沒有。”老人聞言,幾乎沒有思考就回答道。
宋詞聞言,也不驚訝,也不失望,而是掏出手機,找到周鳳仙的資料,資料里有她的照片。
“就是這個老人家,麻煩你幫忙看一下。”宋詞把手機遞過去道。
“哦,你說的是三奶奶啊?”老人有些恍然。
然后指著東邊的方向道:“你順著這條路走,東邊第一家就是她家了。”
老人家看年紀,估計不比周鳳仙小多少,卻依舊稱呼她為三奶奶,如此看來,周鳳仙在村里要么輩分比較大,要么就是三奶奶這個叫法,只是單純的一個名詞,一個代指。
“老人家,謝謝,多問一句,三奶奶有兒女家人嗎?”宋詞問道。
老人聞言嘆了口氣,然后搖了搖頭。
“以前有過個兒子,可是因病去世了,后來她兒媳婦帶著孩子跑了,再也沒回來過,現在她一個人過。”
“謝謝,那我過去一趟,先不打擾你了。”
“你找她有什么事嗎?”老人有些好奇地看著宋詞。
“我想向她打聽點事。”
宋詞也沒多做解釋,直接往村東頭而去。
走了大概1000米,宋詞來到村子的最東頭,然后就見到一座有些年頭的泥瓦房。
所謂的泥瓦房,就是墻是用黃泥巴壘成,屋頂蓋著黑瓦。
泥巴墻上有著許多“縫縫補補”的痕跡,充滿了滄桑。
不過門前卻鋪了青石階,砌了水泥地,和房子形成了反差。
但無論青石階,還是水泥地,角落之處,都長滿了青苔蘚。
不過此時大門緊閉,宋詞心中暗道一聲麻煩了,看來老人不在家。
旁邊的胡玲玲有些好奇地趴在窗戶上,往里面瞅了幾眼。
“現在還有人住這樣的房子啊。”她一臉驚奇。
宋詞沒搭理她,仔細觀察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并且嗅了嗅鼻子,空氣中有股淡淡的檀香味。
從環境來看,這里是有人居住的,門前的水泥地很顯然經常清掃,臺階上經常走的地方,也沒有青苔蘚,除此之外,還有幾只雞在門前轉悠,看來周鳳仙應該去了地里。
宋詞轉身正準備再去找人問問,遠遠就見一位老人,挎著個菜籃,略微佝僂著身體向他們這個方向走來。
宋詞一眼認出,老人正是周鳳仙。
注:221章的抗美援朝有錯,應該是中蘇自衛反擊戰,為了應對蘇聯核彈,全國兵力結集邊境線三年,一方面是防止被敵人一鍋端,一方面是守衛邊疆,防止發生大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