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74章 以后常來啊

  老石頭兒以前是單位的最高領導,作風強悍、行動果斷,同時又古板固執,不近人情。他曾經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跟妻子生養了三個孩子。

  老大當兵死在了自衛反擊戰中,老二77年考上了大學,暑假去游泳時溺水而亡,老三在83年談了個女朋友,跟人爭風吃醋,被小混混攮死了。

  接連不斷的沉重打擊,讓老石頭兒的脾氣變得古怪起來,而這種讓人難以忍受的脾氣,在他老伴兒去世后變得越發猖獗。

  他會每天不停的去找鄰居們的麻煩,在家屬院和周圍地區晃來晃去,遇見任何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會成為他大發雷霆的導火索,在家屬院這一片地方堪稱人嫌狗厭,大家背地里稱他是“糞坑里的石頭”。

  這段時間,老石頭兒退休了,他離開了工作幾十年的崗位,了無牽掛,決定自殺。

  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一戶人家搬到了他的隔壁,戶主是頂替老石頭兒職位從外單位調來的一把手歐陽靖,他們夫妻感情不太好,每天總是爭吵不斷,家里兩個孩子也不安生,調皮搗蛋,為所欲為。

  這一家人,成了老石頭兒自殺計劃的絆腳石和眼中釘,他決定在臨死前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

  故事一點一點在林為民口中成型,他語調平淡,沒有絲毫卡頓,一個鮮活的、悲喜交加的故事就這樣傾瀉而出。

  林為民講完了故事,口干舌燥,喝了一口茶,茶水已經冷掉,他看了一眼時間,隨便講了個故事,半個鐘頭就過去了。

  眾人聽的十分認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房間中聽不到了孩子們的打鬧聲,他們或坐或站的停在林為民周圍,比身邊的大人們聽的還要專注。

  故事的結局是悲劇的,老石頭兒與歐陽一家不打不成交,那段日子成了他人生之中難得的溫暖時光,但在最后,他還是選擇了用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毫不留戀。

  “嗚嗚嗚…”幾人小孩子聽完故事難過的哭了出來,小豆包年紀最小她半懂不懂,反而是哭的最慘的。

  孩子們哭成一團大人們也不好受,聽完這個故事,心里就像堵了一塊大石頭。

  幾位在廚房忙碌的女同志聽到孩子們的哭聲都跑了過來,詢問道:“怎么了這是?”

  曲小偉解釋了一下,聽說這幫孩子是聽故事聽哭了,幾人哭笑不得,陶慧敏嗔怪的對林為民說道:“你真是的,好好的,惹他們干什么?”

  林為民無奈又講了個笑話:“有一根火柴走在街上,他覺得頭癢癢,就撓啊撓啊撓,結果他就著了。”

  一個極其老套又無聊的笑話,卻逗的周圍這幫孩子哈哈大笑,前仰后合。

  小孩子的快樂就是如此簡單。

  一個輕松的笑話也讓周圍眾人終于從他編織的故事中抽離出來。

  “為民,這就是你下一部的內容?”曲小偉問道。

  “也不算,就是有感而發。”林為民回了一句。

  他說完之后,曲小偉看向他的眼神十分怪異。

  那里面藏著一分羨慕和九分惡毒的嫉妒。

  林為民大概能讀出他的意思:瑪德,逼都被你裝完了。

  佟鐘貴感嘆道:“林老師這個故事妙啊,比《活著》不知道高出了多少。”

  一旁的于華:???

  我好歹就在旁邊,伱拍馬屁就拍馬屁,能顧忌一下我嗎?

  大家都是文化人,不要搞拉踩好不好?

  “確實!”于華點頭,“林老師的故事并沒有借助老石頭兒妻子、兒女的去世刻意煽情,反而十分冷靜克制,這樣反倒是將他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生動、鮮活,讓故事有一種飽滿的情緒,直到最后老石頭兒自殺,那種情緒到達了巔峰,讓人想起來便揪心。”

  謨言微微頷首,“于華說的有道理!”

  在幾人討論的熱烈的時候,石鐵生默默的搖著輪椅來到窗前,他的背影顯得有些落寞,大家的討論沉寂了下來,不愿去打擾他。

  小豆包好奇的偷偷跑過去,探頭探腦的看了一眼石鐵生,然后又跑回到林為民的懷里,問道:“爸爸,伯伯怎么哭了?”

  這小丫頭大概忘了自己剛才是怎么哭的了,林為民摟著她,輕聲道:“因為伯伯想爸爸了。”

  林為民的故事主角叫老石頭兒,那里有石鐵生父親的影子,也有千千萬萬個丈夫和父親的影子,他們堅如磐石、性情剛毅、不善言辭,卻用最質樸的行動來詮釋對妻子、對兒女的愛。

  老石頭兒是不幸的,三個兒女相繼早逝,他白發人送黑發人,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老伴也走在他前頭,他活在世上孤苦無依。

  但他同樣也是幸運的,他一個個的送走了親人,這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牽掛的人。

  也許是上天也意識到自己對待這個像石頭一樣的男人是如何殘忍,在生命的最后時間里,因為各種陰差陽錯,他與一家看似給他各種添堵的麻煩精成了朋友。

  可在最后,他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了自殺。

  他并不害怕孤苦無依的活在這世界上,只是更想去找家人團聚。

  他就是那個糞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但他深愛妻子和兒女們,當這世界再沒有什么值得他牽掛的時候,他決然離開,沒有一絲留戀。

  過了好一會兒,石鐵生搖著輪椅轉過身,對林為民說道:“為民,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吧。”

  林為民點點頭,“好。”

  親自見證了一部的誕生,其他人聽著二人的對話都有些激動。

  曲小偉又忍不住懷念起了當年,“為民這本事,真是讓人嫉妒。當年我們在文研所的時候…”

  新作品有了靈感,林為民每天的業余時間便基本被創作占據。

  他在石鐵生家給眾人講述的故事源自于三部影視作品,老石頭兒的人設借鑒了后世一部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里的主角錢德勒,他的三個孩子喪生于大火之中,這種喪子之痛會讓人痛不欲生。

  老石頭兒的遭遇則比錢德勒更加悲慘,如果說錢德勒的遭遇是見血封喉的話,那么老石頭兒的遭遇就是鈍刀子剌肉,他半輩子都活在喪子的痛苦之中。

  再加上老伴的去世,人物輕生的合理性就有了。

  在性格方面,則借鑒了一些后世的一部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當中的主角石光榮,那是一個出身寒微、性情剛硬,從尸山血海中走出來的老R軍。演電視劇的人不行,但角色確實是經典。

  而故事的整體框架,則是用了后世的一部經典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電影的內容不復雜,就是講述了一個叫歐維的男人在妻子索尼婭去世后,決定自殺追隨卻一直未果的故事。

  但林為民在設定當中,并沒有走影片最后的溫情路線。

  在電影中,歐維被鄰居一家救贖,但最后卻死于心臟病發,給觀眾帶來的是淡淡的憂傷。

  而林為民給老石頭安排的結局卻是,老石頭在經歷了一段溫馨的時光后慨然赴死,既體現了一種男兒到死心如鐵的決絕,又飽含了他對妻子、兒女那深沉而炙熱的愛。

  想法成熟,動起筆來寫的就很快,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創作大半,林為民最近又找回了幾分年輕時的雄風。

  這天周末,林為民又來到了燕京醫院。

  見到他,萬先生笑著問道:“你最近來的可有些勤。”

  “我這不是怕您無聊嘛!再說,豆包也想您呢。”

  小豆包跑著撲進了萬先生懷里,抱起小家伙,萬先生臉上的笑容便沒停下過,興致盎然的陪著小豆包玩耍。

  過了一會兒萬先生跟不上小豆包精力旺盛的腳步,她被陶慧敏抱了過去跟黎玉茹說話。

  萬先生和林為民坐到沙發上閑聊了起來,詢問了林為民幾句工作上的事,萬先生又問起林為民的創作,聽說他最近正在創作新作品,萬先生十分欣慰。

  “你說到底還是個作家,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了創作這件事。”

  “我明白。”林為民應了一句。

  師生二人聊著天,萬先生突然說道:“最近醫院的伙食太一般了。”

  林為民心領神會,說道:“要不我給你叫個餐?”

  這幾年,燕京不少飯店已經有了外賣服務。

  “飯店做好再送來,味道都變了,不好吃。”老頭兒挑剔道。

  林為民咂摸咂摸嘴,有些為難,“您這要求有點高啊!”

  萬先生表情嚴肅,“為難就算了。”

  林為民一瞧他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要是不答應,估計下回來了肯定沒有好臉色,這就叫老小孩兒。

  “那我先跟師母和醫生商量商量。”

  “有什么可商量的,吃頓飯嘛…”

  萬先生不滿的嘟囔著,但他也知道是肯定要過這一關的,給了林為民一個鼓勵的眼神,“去吧。”

  林為民笑了笑,跑到黎玉茹身邊嘀咕了幾句。

  他說完之后,黎玉茹朝萬先生這邊看了一眼,萬先生十分不自然的將臉側到一邊,裝作漠不關心。

  “他現在嘴是越來越饞了。”黎玉茹說起了萬先生的壞話。

  萬先生常年在醫院休養,倒不是完全不能出門,他偶爾也出門參加一些官方組織的活動。

  只是他現在身體不好,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所以平時很少出門。

  “成天吃醫院的飯,再好吃也膩歪了。師母您說是不是?”林為民幫忙求情道。

  黎玉茹無奈道:“又不是我不讓他出去,還是問問大夫吧。”

  林為民只好又去找到了負責萬先生的醫生,經過一番溝通,萬先生成功獲得了一次院外用餐的機會。

  從醫院出來,萬先生如同囚犯重見天日一般,心情大好。

  “您想吃點什么?”林為民問道。

  “烤鴨。”萬先生躍躍欲試道。

  “烤鴨性涼,不能吃。”黎玉茹說道。

  “那吃東來順吧。”萬先生不屈不撓。

  “大夫不讓你吃那么多肉。”

  萬先生提了三個地方,被黎玉茹否了三個,老頭兒最后一生氣,坐在醫院門口的墩子上。

  “不去了!這不讓吃,那不讓吃,出去吃什么?”

  林為民趕忙安撫道:“您瞧您,也沒不讓您吃,這不是得忌口嘛!豐澤園,豐澤園怎么樣?他們家味道不錯,咱們挑著點幾道菜嘗嘗鮮。”

  萬先生坐在那里,眼睛斜瞟了一眼黎玉茹,見她沒說話,這才消了點氣。

  “行吧,就豐澤園,點個烏魚蛋湯。”

  “那您得少吃,那玩意大補。”林為民告誡道。

  萬先生略帶不爽,“嗯,我就嘗嘗。”

  林為民帶著老兩口來到豐澤園,雖然嘴上說不讓吃,可真到了飯店,黎玉茹并沒攔著萬先生,老頭兒美美的飽餐了一頓。

  回到醫院,他拍拍林為民的肩膀。

  “以后常來啊!”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1980我的文藝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