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89章 年度收視冠軍

  《三國演義》是央視耗資1.7億人民幣打造的電視劇長達84集,創下了央視的制作記錄。

  電視劇首播當日,收視率一度高達46.7,但因為集數過長,《三國演義》被分成了三部播放。

  其中一、二部于1994年10月23日正式播出,播出一集,遇周六不播,到12月19日播完前二部,第三部則要在元旦之后播出,一直會播到過年之后。

  這樣的播出方式直接影響了《三國演義》的收視率,播出過程中收視率一直維持在20多,沒有再現最開始的巔峰,直到第二部播完。

  《警察本色》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接檔了《三國演義》第二部。

  跟在《三國演義》這樣的鴻篇巨制后面播出,如果放在后世應該是災難級的播出慘案。

  因為前面電視劇的余波將會吸引走所有的輿論注意力,哪怕后續電視劇的收視率不錯,也很有可能不會產生任何話題,造成輿論層面悄無聲息的局面,但好在現在電視劇播放看的主要還是收視率。

  《警察本色》只有10集,跟《三國演義》這樣規模宏大的電視劇肯定沒法比。

  但短小也有短小的好處,內容緊湊,制作精良,全部都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質量比后世的版本有很大的提升,在央視播出之后,迅速便取得了電視劇觀眾們的喜愛。

  收視率的表現也相當不錯,首播當晚收視率達到了15.5,之后幾天持續走高,大結局收視率達到了36.2,平均收視率達到了28.4。

  短短10集的電視劇,創下了今年央視的平均收視率冠軍。

  《三國演義》開播聲勢很浩大,最高收視率也達到了46.7,但前兩部的平均收視率只有23.5,這一塊算是徹徹底底的輸給了《警察本色》這部短篇電視劇。

  1994年,對于央視來說是收視率小年,除了一部《三國演義》再沒有拿得出手的收視率爆款電視劇了。

  因為是在公歷年末播出,《警察本色》也代表了央視的年度收官,超過了《三國演義》的平均收視率,它也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央視1994年的收視冠軍。

  雖然這個收視冠軍有點“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嫌疑,但能以10集規模,120萬投資創下這樣的收視成績,也足以讓所有參與《警察本色》的人員感到驕傲。

  《警察本色》大結局這天,海晏、魏人和任豪三人約在文誠影視的會議室里,會議室有臺彩電,他們仨人一邊看著自己拍的電視劇,一邊喝酒談天,好不愉快。

  電視劇還有幾分鐘就大結局,其實幾人早就看過,所以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聊天上。

  海晏說到收視率時,語氣中充滿了惋惜。

  “要是《警察本色》執行了收視率掛鉤合約就好了。”

  林為民給楊偉光提的建議很好,但對于央視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想要完成這樣的改革,勢必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所以《警察本色》并沒有執行收視率掛鉤合約。

  “現在的收視率統計辦法還是太粗糙了,我最近跟幾個老同事聊過,他們說臺里最近正在接觸幾家國外的媒介公司,臺里的想法肯定是想先完成更科學的收視率調查網絡,再執行收視率掛鉤合約這種東西的,畢竟現在的造假成本太低了。”

  任豪在央視干了好些年,對于央視內部的彎彎繞繞很清楚,他說完之后,海晏點了點頭,“這倒也是。”

  “現在也很好了,《警察本色》妥妥的年度收視冠軍。雖然沒有《三國演義》影響力大,可電視劇播出這幾天,那幾家電視臺一直在給我打電話,搶著來買我們的版權。”

  海晏說到這里,臉上的笑容抑制不住。

  《警察本色》在央視首播,再放到地方衛視或者地方臺播出,就算是二輪播出。當然了,現在沒有什么首輪、二輪、三輪的概念,電視劇首播之后播出通常就賣不上價格了,但因為可以賣給多家版權,所以收入還算可觀,反正越賣到最后版權價格越低,這是市場規律。

  最近這兩天,各個地方電視臺聯系海晏的電話不斷,最高的一家電視臺出到了每集2萬的版權播出費用。

  要的就是一個趁著央視這股熱播勁,博得一個高收視。

  魏人問道:“現在有幾家確定要買的?”

  “六家,都是省級電視臺,還有兩家上星了。最高出到2萬一集,其他幾個都是1萬6、1萬7這樣。這一波賣完,我們至少能賺上100萬。”

  魏人蹙眉道:“照這么算,最后能賺上200萬嗎?”

  任豪經驗豐富,說道:“費勁。后面全是地方小地方的電視臺買了,很多電視臺甚至直接翻錄,壓根不買版權。200萬基本不可能,150萬吧。”

  魏人聞言很是失望,“才這么點?我們好歹也是央視的年度收視冠軍啊!”

  “別不知足了。你當拍電視劇是販大煙啊?投資120萬,收益150萬,還想咋滴?《三國演義》還投資1.7億呢,光我們央視拿出去的就7900萬人民幣,本兒都回不來!”

  魏人不解,“不是說海外版權賣的不錯嗎?”

  “賣不上多少錢。泥轟、東南亞、香江、灣島數來數去,就那么幾個地方。泥轟那邊我們使了個大勁,跟人家要1萬米刀一集,你核算一下,才多少錢?所有的海外版權加起來,也就一千來萬。”

  海晏卻笑著說道:“任導,您還沒算央視這段時間的收入呢。”

  “廢話嘛,要是沒有收入,央視能投這么多錢嗎?”

  魏人道:“還是央視好,怎么算都是穩賺不賠。我們就不行了,質量不行,收視率不好,電視劇可就賣不上價了。”

  任豪豪爽的笑了起來,“那就拍點好電視劇不就行了嘛!”

  “說的沒錯!”海晏道。

  “誒,這回我們能分紅了吧?”魏人又問道。

  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神盯著海晏。

  海晏現在是文誠的負責人,《警察本色》的版權銷售是他在負責。

  “林老師都說了,肯定能分啊!”

  魏人扒拉著指頭算了算,電視劇盈利50以上才算分紅,也就是要收回180萬的賬款才有分紅。等賣完這一波版權,這樣一算他們這個主創團隊應該能分個6、7萬。

  主創團隊可不光是他們仨人,平均下來,每人1萬塊錢應該有了。

  “今年能過個肥年了!”魏人臉上滿是笑容,“要是以后每一部電視劇都能保證這個盈利水平就好了。”

  海晏鄙夷道:“瞧你這點出息?一部戲分一萬伱就知足了?”

  “我比不上你這個總經理眼界高啊!”

  “放心吧。第一部電視劇,我們已經打響了名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應該也不會差。”

  魏人又問道:“那部《花季雨季》你弄的怎么樣了?”

  “導演找了保剛,他正跟編劇弄劇本呢,毓秀沒經驗,找了王海鸰。”

  “趙保剛啊?林老師真放心把這部戲交給他?”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林老師一貫的風格,再說保剛現在也不差,《過把癮》那么火。”

  魏人艷羨的說道:“這部戲的規格也不低啊!”

  《花季雨季》電視劇的投資預算已經確定,300萬,30集的長度,平均一集成本10萬,對于一部講述青春校園題材的電視劇來說,這個成本已經非常高了。

  后世《花季雨季》電影、電視劇都改編過,電影的名氣要大一些,電視劇的集數很短,只有11集。

  電視劇的篇幅太短,播放時間就短,在這個資訊還沒那么發達的年代,會直接影響所造成的反響效果。

  《警察本色》就是個例子,盡管收視率很高,但因為篇幅太短,還沒來得及在媒體上和觀眾間形成強大的口碑和討論,電視劇就結束了,對比很多長篇電視劇所形成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的廣泛影響力,確實差了很多。

  所以國文社搞《花季雨季》的電視劇,第一件事就是拉長電視劇的長度,不是灌水,而是豐富劇情。

  “那是。畢竟是布老虎叢書,現在銷量都馬上300萬冊了,這幾年除了有數的幾本,沒有比這本銷量更高的了。

  最關鍵是這部的內容還是適合電視劇改編,我看了一下,布老虎叢書里面其實適合影視改編的并不多。

  國文社把《花季雨季》選作第一部電視劇改編作品,規格當然不能低。

  就說演員,林老師的要求就不低。《花季雨季》講的是學生的事,演員年齡肯定不能太大,最近我跑燕京這幾個影視院校,腿都溜細了。”

  魏人聽著來了興趣,“那挑著合適的人了嗎?”

  海晏搖了搖頭,“不太行。都是大學生了,長相太成熟,完全沒有高中生的稚嫩和青澀。”

  “那怎么辦?”

  海晏口中吐出兩個字:“海選!”

  “海選?”魏人聽到這個詞一臉茫然,“什么意思?”

  “前兩天因為演員這事我去找了林老師,我說這幫影視院校的大學生不行啊,都太成熟了,根本不符合人物。林老師好像早就有預料,直接說:那就海選演員。

  剛開始我也沒明白,他一解釋,我才弄明白。就是在媒體上廣而告之說我們《花季雨季》要招演員,把條件都列好,有興趣的、符合條件的就可以聯系我們。”

  任豪說道:“有點像王導給《紅樓夢》《三國演義》找演員。”

  海晏道:“還不太一樣。大部分的演員王導也是在專業團體里找,只有個別條件出眾的才不做專業背景要求。林老師的意思是不做專業背景的限制,只要形象氣質符合就行,而且是全國范圍內的海選。”

  魏人聽著不禁咋舌,“這得多大的工作量啊?”

  “是啊,工作量確實很大。”海晏也有點犯愁,不過他接著說道:“但這么做,好處也非常明顯。不用宣傳光是這一招海選,《花季雨季》就能在全國范圍內出一次大名。”

  魏人和任豪想了想,確實,《花季雨季》的本身就很有知名度,媒體肯定愿意報道它的新聞。

  只要多找幾家媒體,很容易就能將這個消息傳遍全國。

  “未拍先火!林老師這招高啊!”魏人感慨道。

  海晏也說道:“我要跟林老師學的地方,還有很多啊!”

  (本章完)

無線電子書    1980我的文藝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