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前,去香江出差這種事肯定是要林為民自己去的。
但他現在既是國文社總編輯,又是通文社社長兼總編輯,工作太忙,根本抽不開時間。
答應李學剛的外匯,他第二天就帶到了社里,六千港元,再加上李學剛出差每天還會補貼一百港元,足夠他這次去香江用了。
兩天后,李學剛出發前往香江,通文社剩下了三只小貓。
他剛走,《九州英雄志》創刊號的反饋就回來了。
于華情緒激動的找到林為民的辦公室,“林老師,各地書店現在庫存見底了,請求我們立刻加印。”
“征訂的匯總數據有嗎?”
“有。”于華趕緊遞上來一張紙,上面就各地新華書店這一次的包銷數據,“這是這兩天陸續匯總的結果,將近三十萬份。”
“三十萬份?這么多?”
于華嘴咧的老大,“是啊,誰都想不到。書店打電話說,讀者們對《九州英雄志》的評價非常好,尤其是我們的頭條作品《天下第一》,更是好評如潮,不少讀者是聽了別人的推薦,專門跑到書店去買的。”
林為民聽完很是欣慰“好,口碑效應一旦形成,我們刊物的銷量就不愁了。”
“還是您老有遠見,對頭條作品的質量嚴格把控,才有了讀者們的歡迎。”
“少跟我來這套!學剛不在,你趕緊聯系印刷廠那邊。加印數量…四十萬份吧,才三天的功夫,就有這么高的征訂數字,多印一些時間上充裕一些。”
“好,我這就去安排!”
于華活蹦亂跳的走了,林為民坐在辦公室里同樣很高興。
他對《九州英雄志》很有信心,這份刊物凝聚了編輯部近半年時間的心血,幾個編輯幾乎為此騷擾遍了國內知名的武俠作家,他自己也親自上陣套了個馬甲,寫了一部《天下第一》。
但他沒想到的是創刊號上市發售才不過幾天時間就獲得了如此多讀者的喜愛。
通文社是國文社的下屬副牌社,所以《九州英雄志》的發行工作也交給了新華書店,正常都是按照征訂數量發貨。
但有時候出版社方面估算圖書或者刊物的受歡迎程度,也會多印刷一點確保后續不會因為圖書或者刊物太受歡迎而導致手忙腳亂以至于出錯,但這種情況僅限于爆款圖書或者刊物。
《九州英雄志》發售不過幾天時間,新華書店方面的二次征訂數量就高達近三十萬冊,這是妥妥的爆款氣質啊,林為民自然敢放心大膽的讓印刷廠開足馬力。
新華書店方面傳來《九州英雄志》的第二次征訂數量沒過半天時間,關于這次的征訂數量就成了國文社內人盡皆知的消息。
發行上市不到一周之間,十萬份創刊號還沒等賣完呢,人家書店就又訂了三十萬份刊物,這是什么概念?
反正國文社歷史上還沒有過這么夸張的數字。
《當代》每期能賣一兩百萬冊不假,但那都是經年累月干出來的,十幾年時間才穩定住了這個銷量,而且這兩年時不時的還會坐坐過山車,下滑一下。
跟《當代》比起來《九州英雄志》的崛起堪稱神速。
這可是創刊號啊!
照現在的形勢,恐怕五十萬冊是打不住的,一個月之內如果能有第三次征訂,不管第三次征訂的數量是多少,那么《九州英雄志》三期之后的單期銷量破百萬是毫無懸念的事。
任何一份能夠活下來的刊物,其創刊號銷量一定是歷史最低的,有的刊物鼎盛時期的銷量可能是創刊號的十倍八倍,《九州英雄志》剛一創刊就有如此聲勢,三期破百萬并不是什么難事。
大家并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根據多年來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通文社成立不過半年時間,《九州英雄志》作為他們的第一份刊物,剛一上市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不得不讓人驚嘆。
這個原本不起眼的副牌社,又一次讓國文社的同事們刮目相看。
《九州英雄志》的銷量再不需要林為民的擔心,他的精力暫時放到了國文社的工作上。
總編室的同事送來了幾本書的終審書稿,其中有梁鳳怡的兩本。
《醉紅塵》《花魁劫》《豪門驚夢》等三部作品的引進取得了成功,國文社決定引進梁鳳怡的其他作品。
另外還有《文化苦旅》的樣書,這個月于秋雨剛剛從滬上戲劇學院院長的任上辭職。
于秋雨是滬上戲劇界很有聲望的學者,同時又是滬上戲劇學院的院長,這次辭職是他數次請辭,上級部門才被迫同意。
他辭職的消息一傳出,在滬上文學界便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在國內的文藝界,到了于秋雨這個級別的文化官員,自己主動辭職的極為少見,更何況他是不顧上級部門的多次攔阻,鐵了心辭職。
林為民得知他辭職的消息,立刻督促編輯室趕緊把《文化苦旅》的樣書制作出來,抓緊時間印刷上市,這好歹也是波熱度。
所以在一堆書稿和樣書送到他這里之后,林為民第一個看的就是《文化苦旅》的樣書,然后便立刻讓印刷廠抓緊時間印刷。
于秋雨是第一次出版散文集,他在滬上文化界有些名聲,但在國內的文學界名聲不彰,所以《文化苦旅》的首印冊書并不多,只有兩萬冊。
林為民有先知,但國文社的同事們并沒有,他也不想表現的太激進,反正以后還可以再印嘛!
又過了幾日,遠去香江出差的李學剛回到了通文社,一見面就給大家分了幾個小禮物。
聽說《九州英雄志》上市幾天時間,書店方面又訂了三十萬份,李學剛驚喜的大呼小叫,跟大家閑聊了一會兒,他才跑去找林為民復命。
他這次去香江的主要任務是跟梁羽生簽訂出版合同,梁羽生現在早已封筆,通文社想給他出作品集,因為有金庸作品集的熱賣在前,所以梁羽生并沒有什么抵觸。
唯一的不滿就是通文社的名頭沒有國文社大,他和金庸當年在香江的武俠界一時瑜亮,如今金庸的作品集由國文社出版,自己的作品集卻只能由下屬副牌社出版,不滿也正常。
但這個問題,林為民早在與梁羽生電話溝通時就解決了。
很簡單,版稅分成比金庸多一個點,老頭兒立馬就答應了下來。
所以說文人啊,除了愛錢,更好面子。
除了梁羽生作品集的出版合同,這次李學剛還在劉以的引薦之下見到了林為民讓他去見的作家。
四位作家當中,南宮博年齡最大,成名最早,自年代初開始寫作,以歷史見長,一生共出版集及其他著作60余部。這次李學剛到香江去并未見到他的面,因為南宮博這幾年受灣島大學邀請,去了那邊講學。
剩余三位作家中,溫瑞安成名最早,七十年代初他憑借《四大名捕震關東》系列成為香江武俠界的紅人,這二十年來作品不斷,只管挖坑不管埋,《四大名捕》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今之俠者》系列、《布衣神相》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女神捕》系列、《游俠納蘭》系列…
總之一句話,這人該死!!!
這次李學剛倒是見到了溫瑞安,但他這人很精明,只把《布衣神相》系列的出版權交給了通文社。
《布衣神相》系列在溫瑞安的作品序列當中質量中等偏上,李學剛拿到這套作品的出版權,算是不錯的收獲。
黃鷹是四位作家中最年輕的一位,以為古龍捉刀而成名,后又供職于亞視,后世很多人熟悉的“僵尸系列”便是他在亞視時鼓搗出來的。
因為早年為古龍捉刀,所以黃鷹在創作風格上與古龍有些相近,有喜歡他的人認為他的才華更勝古龍,成名作《驚魂六記》系列、《沈勝衣》系列、《天蠶變》系列等。
這次李學剛去了香江才知道,黃鷹此時已經罹患癌癥,聽說內地出版社要引進他的作品,黃鷹立刻便答應了下來。
所有作品打包出版,只提了一個要求,版稅必須盡快支付他等著錢救命呢!
最后一位黃易,成名最晚,88年才發表第一部作品,他的創作風格有別于傳統武俠,所以在香江武俠界口碑有點兩極分化。
前兩年跑到大嶼山隱居,專心創作,今年又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作品。
聽說有內地出版社要引進他的作品,黃易求之不得,當即便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四個作家當中,南宮博沒見到,溫瑞安的拿到了一個系列,黃鷹和黃易的作品全部拿下,李學剛此行成果堪稱輝煌。
當然了,他這次去只是見面談了個意向,還得回來請示之后才能最后確定簽合同。
聽完了李學剛的回報,林為民臉上滿是笑容,夸獎了他幾句,然后又道:“不過這里面有個問題,黃鷹和黃易的作品中有些內容尺度過大,你們在審稿時要把好關。先征得他們的同意,內容不便修改的就不出版,需要小修的他們愿意自己修改就自己修改,不愿意自己修改的就由你們代筆。”
李學剛點點頭,“我明白了。”
“行了。出去了一個多星期,今天就別上班了,休息半天,明天再來。”林為民笑呵呵的說道。
李學剛立刻笑了起來在林老師手下工作,壓力挺大,不過也挺舒心,特別懂得關心人。
李學剛走后,林為民林為民的臉上也露出了幾分笑容。
有了這次的成果,再加上《九州英雄志》的成功,通文社未來幾年時間的基本盤穩如泰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