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章 幸運加九

無線電子書    神話大漢,冠軍兵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雪后的長安,銀裝素裹。

  兵府秘境,季秋取出兩件東西,同心蓮葉和一枚青銅刀幣。

  當他往同心蓮葉內送入氣機,在蓮葉上書寫,便有內容傳遞到彼端。

  這和以前一樣,不同處在于蓮葉上祭刻了新的咒文。

  季秋第二次催動,蓮葉上后天祭刻的咒文便發出微光,竟有聲音透過蓮葉傳出:

  “那枚接近仙器的玉刀,核心陣列已被我們破解出一部分,這傳聲便是陣列祭刻在蓮葉上的效果。”

  從短信時代跨越到微信了?

  “不過目前這玉刀陣列還只研究出一部分,仍要和蓮葉原有的紋理相合,才能傳聲。”

  季秋道:“在銅幣上復刻陣列,則還停留在文字傳訊階段。”

  也就是說蓮葉數量有限,但祭刻在銅幣上,形成的傳訊方式,可以開始大量應用。

  “其他軍械有沒有進展?”

  “有,漢刀,馬蹄鐵,我們都依靠侯爺上次拿來的秘紋,鍛造出了成品,效果…出乎意料。”季秋帶著些驚嘆的神色。

  霍去病出征前,依憑始皇帝手書上得來的秘紋,讓季秋等墨者進行嘗試。

  秘紋的祭刻方式,圖樣都是現成的,墨工嘗試祭刻的進度就非常快。

  季秋拿出兩個馬掌,一個是祭刻了秘紋的,一個是沒祭刻秘紋的,對比介紹道:

  “馬的四蹄若使用這種祭刻秘紋的馬掌,四蹄相連,就像一種陣列,奔跑時被觸發,能輔助行軍策,讓馬跑的更快。

  戰馬自身重量得到承托,更輕,消耗也就更小。

  我們簡單試過,用這種秘紋馬蹄鐵,可以提升馬匹遠途奔跑的距離和速度,至少一到兩成。”

  一到兩成,就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區間,增幅顯著。

  “當前的增比,還是我們初步研究秘紋的效果,制成的只是初造的馬蹄鐵。

  更復雜的秘紋全馬掌,我們還做不出來。需要時間,若能制備成功,效果會比現階段更好。”

  季秋兩眼放光:

  “侯爺提供的這些秘紋,效果驚人。

  我們都覺得傳說中的仙器,可能就蘊含類似秘紋的加持,所以能遠遠超出普通法器的威力。”

  “這馬蹄鐵最佳的效果還不是增速,而是對馬的保護。

  四枚馬蹄鐵紋理擴散交織,在馬的奔跑過程中,遭遇陷坑這些陷阱時,就會形成一個平面來承重,保證馬匹不會被陷坑別斷馬腿。”

  “漢刀的韌性,鋒利程度,祭刻秘紋后,同等比例的提升,也和馬蹄鐵相當。”

  霍去病亦是頗感動容,始皇帝是從那弄來的這些秘紋?

  “這段時間,從天下各地召集的墨者,共有多少人?”

  “最初跟我過來的墨者不足百人,現在已有三百六十多人,都是我以墨家鉅子令騙過來的。”

  季秋有些胖的臉上,露出沾沾自喜的神色:

  “人雖然是騙來的,但他們來了大多就不愿走了。”

  “尤其是侯爺拿來秘紋這種東西給我們研究,趕他們都不走。”

  秘紋對墨者來說,相當于其他修行者看見一部能通仙的寶典,有朝聞道夕可死的致命吸引力。

  有的墨者以前不愿給大漢效命,但過來以后,又覺得真香。

  一國的底蘊,遠非一家一派能比。

  這就和修行的過程一樣,單干的散修,煉器的材料,煉藥的天材地寶,全都得自己去找。

  日子過的緊巴巴。

  而背靠大漢,一國之力的資源,物料應有盡有,予取予求。

  以前見一眼都難的東西,現在源源不斷的往兵府拉進來。

  這腐敗銅臭的日子一過,由儉入奢易。

  尤其墨家修行,想精進,對物料等素材的依仗非常重。制備的東西又能強軍建國,良性循環。

  過來的墨者,自然越聚越多。

  關于秘紋,要進一步加強監管,防備其外泄…霍去病思忖。

  此時季秋找來十余人,都是墨家大匠作以上品級的墨者。

  “你們當中,有誰能制造出具備炸裂效果的器物?”霍去病問。

  幾個墨者面面相視。

  一個瘦高老者道:“我們可以通過祭刻陣列,壓縮天地力量,誘發炸開的效果,不知符不符合侯爺要求?”

  霍去病注意到這老者是個六指,且手指特長,給人極為靈活的觀感。

  其膚色粗黑如老農,臉上皺紋不少,唯獨手指光滑細膩如女子。

  霍去病記得季秋的手,小指也比常人多長了一節,和其他三指幾乎一樣長。

  墨家修者,手指異于常人是天賦加成?

  “你說的以陣列壓縮天地力量,有多大威力?”

  “大抵相當于天人二境,全力爆發的攻勢。”

  “我們做過雷暴箭,就是在一個手臂粗的青銅桶狀物內,埋上上百根青銅小箭,祭刻陣紋,通過催發,將小箭射出去,十數丈內都會被波及覆蓋。”

  六指老者說:“不過制作工藝復雜,難以量產。”

  威力應該夠用…霍去病暗想。

  他詢問的本意是想到一件器物,看能不能造出來。

  這方世界所處的時代,霍去病不會去研究火器。

  但他觀看床弩,投石機等攻城器械后,打算試試能不能造出后世一種原理相對簡單,輕便易攜的投彈器械。

  理解成‘迫擊炮’也可以,和投石機、床弩類似,但威力更大。

  要是能彈射出墨家制作的‘炸彈’,哪怕沒有準頭,遠距離投射到人堆或騎兵陣列中,威力也會非常可觀。

  這種‘迫擊炮’如果能造出來,就能規避床弩難以攜帶,體量過大的缺點。

  不論是趙安稽的隊伍隨身攜帶,到敵后作戰,還是陣前交鋒,戰斗力的提升都不是一星半點。

  哪怕是些實心鐵球,遠距離拋射的作用力下,也能將對手砸的筋斷骨裂。

  霍去病把大致的想法說了,一干墨者并未立即給出答案,只說要考慮考慮。

  要知道當年墨子發明床弩,都無法縮小體積,龐大沉重,難以運輸…

  這事情要慢慢來。

  下午,霍去病離開兵府,來到繡衣大殿。

  茹泊虎臨窗而坐,外邊的建筑,草木皆被白雪覆蓋,景色極好。

  他在大殿頂層看書,見到霍去病,欣然調侃道:“霍侯三日分殲大月氏數萬精銳,消息傳回來,陛下在朝會上反復提及四次,贊霍侯是不世出的將才。

  聽說陛下還親賜霍侯入朝不趨?”

  茹泊虎的大長臉帶著一絲笑意。

  陛下是賜了入朝不趨的特權,但如果真的見到皇帝平視不拜,那是缺心眼…霍去病落座后問道:“秦時遺留在海上的不落之船,可有消息?”

  “我已將命令傳下去,讓各部注意,但還沒有收獲。”

  茹泊虎取出一份皮卷:

  “這是你傳訊回來,我讓曹狡帶人去南疆繪制的地形圖。南疆邊境道路險阻,江河交錯,瘴氣逼人。

  伱要求繪制這么一幅地圖,究竟想做什么?”

  霍去病道:“難走些是好事,能人所不能才是奇兵。”

  “奇兵?”

  茹泊虎想了想:“你從和身毒交鋒的戰場上抽身回長安,顯然有必須要做的事,你近期若是外出,記得把宋然帶上。”

  霍去病訝然道:“這幾次我外出,你為什么總是叮囑要帶著宋然?”

  茹泊虎不答反問:“我這徒兒有一樁特別之處,你可曾發現?”

  “我曾給認識的人做過一份評定,她有一項高達甲等,就是個人運勢。”

  運勢是一個人氣運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為幸運。

  霍去病回憶了下,沒發現宋然在運勢上有什么特殊。

  “被我封起來了,怕別人看出來。”

  茹泊虎神神秘秘道:“帶著宋然,能增加氣運。我有時想不通的一些事,無法找到隱藏在幕后的線索,比如說縱橫道有人藏在長安,隱匿極深,就讓宋然到街上閑逛。

  她下意識選擇的地方,位置,很可能就藏有目標人物關聯的線索。”

  這么厲害,天然幸運體質加九?

  霍去病震驚了。

  “帶著她,能規避許多無形的危險,你沒發現?”

  我有靈蓍兵符,有些事會歸結到兵符的指引上,難道還和宋然有關?

  霍去病琢磨了一下:比如這次出征,截擊匈奴那支隊伍,我雖判斷出其行軍路線,但西匈奴以北的荒原廣袤,我們卻能直接把對方迎擊個正著,當時以為單純是靈蓍兵符在發揮作用…

  莫非是宋然,帶著她,對手會格外倒霉?

  茹泊虎道:“這秘密現在就咱倆知道,你保密啊?”

  霍去病突然有些警覺,茹泊虎八百多個心眼子,為什么把這消息告訴自己:“宋然有這體質,你讓她跟著我,還把秘密和盤托出,想做什么?”

  茹泊虎否認道:“霍侯想多了,絕沒有其他意思。你帶著她讓她鍛煉鍛煉,你好,她好,我也好。”

  話落又給霍去病遞過來一份迅簡。

  “這是你之前讓我繡衣的人進入身毒,西域更西方的區域,探查回來的一些消息。”

  霍去病接在手里翻看。

  其上的內容涉及身毒的宗教,社會結構,軍伍分布的大致數量等等。

  原有的歷史線,和這方世界的身毒國對比,明顯偏移。

  既定歷史中,佛教在身毒是被印教同化吸收了的,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但在這方世界,因為出了圣人悉達多,有很大的變化。

  佛家在身毒幾乎一家獨大,反過來將印教納入其體系之下。

  霍去病打死空三昧之前,其顯出十八條手臂的佛母身,其實就是印教的降魔神祇。

  不過在身毒,印教仍有殘余力量…兩家教派有根本性矛盾,可以利用。

  霍去病邊看訊簡上的內容邊思忖。

  他離開繡衣大殿,回到府上,已是傍晚,趕上公孫弘和董仲舒聯袂來訪。

  “霍侯回來的路上,說過要去沿海邊境看看,何時啟程?

  我們也打算去看看海船建造的前期籌備情況,屆時同去如何?”董仲舒提議道。

  霍去病這次回來,在長安只打算停留數日,要南下一趟,為的是對身毒用兵。

  之前做的許多準備,也是為了相同的目標。

  “大概三四天后動身,去沿海區域看看。”

  董仲舒和公孫弘待了一會,便離開侯府。

  霍去病回到內宅,路過觀景湖的涼亭時,遇上白南妤,卓青珂姑嫂二人。

  卓青珂見到霍去病,臻首微垂,已知道霍去病要納她為妾的事,又羞又喜道:“侯爺。”

Ps:求票謝謝

無線電子書    神話大漢,冠軍兵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