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縣衙看著還在大堂跪著的弟子。張宗賢就氣不打一處來。要不是此地軍戶多離邊墻近,沒有像樣的豪強。
否則他們那沖動勁早被人當羊宰了。當初他們出發的時候張宗賢就強調不要隨意和當地人發生沖突,一切回來匯報給他,他派人處理。
這胡忠興仗著手中有利器,竟然不聽囑咐硬是,要和當地人起沖突。要不是張宗賢看到了,指不定最后要吃大虧。
得讓他們記住這個教訓,不然以后還怎么擔當大任。
張宗賢走到胡忠興面前,問他;
“知錯了嗎?”
這一問胡忠興一下子就哭了出來。
“師尊徒兒知錯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給你們火銃是讓你們防身的,不是讓你們用來殺人的。今天那人只是個草包,換了其他人早就把你們拿下了。一個個還不服氣。”
此時在場的弟子們大都低著頭眼含淚水。看到弟子們已經認識到錯誤,張宗賢便讓他們起來。
“都起來吧,別在這衙門里給為師丟人了。”
隨后就帶著弟子們離開了衙門,去了他們在城外包的客棧。
到了客棧,張宗賢先是讓弟子們每人寫一份不少于五百字的檢查,在他從府谷縣回來前寫好,隨后就讓弟子們去準備篝火晚會了。
在帶領弟子們度過愉快的一夜后,張宗賢早早地就踏上了去往府谷縣的路程。
神木和府谷兩縣都靠近邊墻,轄區內軍戶眾多。而張宗賢讓伯仁接收的兩個堡寨就在府谷縣境內。
張宗賢先是去了府谷縣城,擔心此地的衙門像其他兩縣一樣,對的命令不當回事。
等張宗賢到了縣城,才從衙役口中得知,典史和六房的人都出去抗旱了。典史就在黃河邊上。
到了河邊,果然有大量工匠聚集在一起正在制作水車。
總算是遇到一個認真辦事的了。
張宗賢過去表明了身份,府谷縣現任典史立馬就跑了過來,給張宗賢行禮。
“下官府谷縣典史程錢拜見知州大人。”
“免禮,現在水渠疏通的怎么樣了?”
“大人公文下來當天,下官就讓工房的人盯著了。各村的水渠正在相互聯通中。”
“好干得不錯。你是本官治下唯一一個,把抗旱當回事的。本官記住你了。”
程典史明白自己賭對了,事前就了解到新任的知州大人,注重實干,特別體恤百姓。接到公文后,立馬就擺開架勢大干。果然知州大人很滿意。
在勉勵了幾句后,讓程典史好好干,一定會上報朝廷嘉獎他的。就放心地找他的弟子們去了。
府谷縣靠近草原,轄區內草場也不小。百姓也有放牧的。只是這些牧場都屬于縣內大戶所有。
張宗賢找到柳建生他們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柳建生畢竟是工匠家庭出身,做起事來很穩重,既能做到分工明確。還能身先士卒。就是沒有像梁程遠那樣把教他們的表格應用起來。
弟子們看到張宗賢后都很高興,畢竟是第一次離開學院這么久。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跑這么遠的地方,有些孩子更是第一次看到草原。
勉勵了弟子們后,就到了他們落腳的地方,帶著他們燒烤,篝火,唱歌,玩游戲。讓弟子們最近受的苦,受的氣都發泄了出來。
第二天告別弟子們后,張宗賢就往清水營趕去。
伯仁帶著馬隊已經接管了兩處堡寨,現在商隊去草原都是從這邊出發,離的歸化城也近。
清水營是建在山坡上的,東邊就是黃河九里渡及娘娘灘。原先有駐兵714名,馬672匹,守備一員。
張宗賢見到伯仁的時候他正在訓練騎兵。伯仁看到張宗賢后立馬就跑來行禮。
“弟子拜見師尊,師尊您怎么來了?”
“為師不放心建生他們,順便看看你這面接收的如何了。”
“接收倒是順利,沒有人難為弟子。只是兩座堡內什么都沒有剩下,只有些老弱病殘。原先軍戶的土地也都被侵占了。延綏鎮那面也不再給堡內送糧了,現在全靠太平號補給。”
“無妨本來也沒有指望他們,騎軍招募的如何了?”
“一直在招募,目前已有五百騎正在訓練。只是這邊軍里騎馬的好手不多,附近能招募的已經招來了。”
“伯仁還記得為師第一次見你的時候說的話嗎?”
“弟子記得要收復河套,光宗耀祖。”
“好,那你眼光就不要局限在邊墻內,去邊墻外招募騎軍,不僅要招募騎軍,而且要以打代練,逐步的控制邊墻附近的部落,保護他們讓他們交稅,讓他們提供兵員。
至少兩堡邊墻百里內的,部落都要拿下。不聽話的滅了即可。等你的師弟們成長起來,為師就會派他們去管理這些部落。
還有那個蝎子的老窩,要盡快地拿下作為邊墻外的據點。
今后兩個堡內留守的騎兵控制在兩千騎即可,其他的騎軍都放在邊墻的邊墩和烽墩里,讓他們定期輪換駐守即可。
而且在邊墻外能招募多少就招募多少?糧餉軍械不用你操心。
招募的騎兵先在邊墻內訓練三個月再放出去,軍官必須是經過軍校畢業的,如果軍官跟不上就不要擴軍。為師會讓太平號在堡內建立分號,餉銀全都由太平號發放。
等到了秋天,你就要帶兵掃蕩套內。”
伯仁聽完激動不已,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帶兵馳騁套內掃蕩部落。
張宗賢拍了拍伯仁的肩膀,繼續說道:
“伯仁記得為師說過天下有多大嗎?記得為師講大唐時,我漢兒控制的疆域有多大嗎?河套只是第一步。伯仁征戰路途還長著那。”
“師尊弟子記得,弟子要比他們打得更遠,弟子還要去師尊說的那些地方看看。”
為師會全力支持你去做的,伯仁今后這天災會更加的頻繁降臨,百姓的日子會更加的艱難,要想實現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書讀,那就需要我們奪取更多陽光下的土地。
我們要帶著百姓一路征戰一路求生。陜北的百姓人均十畝地都不到怎么能吃飽,如果人均百畝水澆地,那就不僅能吃飽,還能有余糧讓孩子讀書。這就是我們學派努力奮斗的目標。
聽完伯仁抱緊雙拳堅定地說道:
“師尊弟子愿為學派目標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