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九章 親自建造鉆井平臺

無線電子書    我的物品有升級面板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唐銳讓紅蓮把兩位大佬規劃的路線,做成一個規劃圖,然后寫一份報告,一起交了上去。

  這一份報告在提交上去之后,引起了軒然大波,大佬都炸出來了。

  好家伙。

  六個油田。

  光是油田的儲量就超過1700億噸,如果把海底油層和黃海海域其它大大小小的油田都算上,總儲量超過萬億噸。

  就這,還沒有完成探測完畢。

  東海海域還在進行探測,那里的油田和石油儲量,絕對不會少于渤海灣。

  如果只是石油儲量就算了。

  開采難度太大,就算知道海底有油田,也只能干看著眼饞,沒法開采出來。

  但是唐銳提出了一個計劃。

  把華東和東北通過海底隧道連接,并在隧道中間的位置搞一個大型海面鉆井平臺,把六個油田的原油,分別輸送到兩個地區。

  其實海底隧道計劃,一直就有。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

  畢竟這個隧道打通的可不單單是一條通道,打通的是經濟大動脈。

  東北地區經濟下滑,是因為多方面原因。

  上面也不是沒有想過,要重振東北老工業基地,但問題是市場經濟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

  環江西經濟圈,除了江西的經濟不行,周圍的幾個省份的經濟水平,都是全國前十。

  為什么會這樣。

  地理位置。

  要是這條海底隧道打通,還有原油出產,那么東北的經濟,激發新的活了。

  這是石油啊。

  不是別的。

  看看駱駝都富裕成啥樣了。

  要是咱們能夠把海底的石油全部都開采上來,什么特么的中東地區,咱們才是石油的老大。

  現在唯一的問題。

  就是唐銳提交的這份報告,到底能不能執行。

  目前國內的技術儲備。

  想要開采這種深度的海底油田,肯定是不現實的,沒有任何可能。

  這不是投不投錢搞研發的問題。

  就算你把鷹醬拉來,他們也搞不定。

  如果是別人,上面肯定是不相信,又是一個騙錢的,不用討論,直接否定就行了。

  就算知道那里有油田。

  也不開采。

  留給后世子孫去開采吧。

  但唐銳提交的方案,上面還是很看重的。

  畢竟從出道以來,唐銳所有提交的東西,都完成了,而且還是超額完成。

  所以,要不要試一試,賭一把。

  錢肯定是要花的,而且還是不少錢。

  但萬一要是成功了呢?

  那就賺大了。

  開會討論,舉手表決。

  三天后。

  上面來人了,是國院辦的人。

  他不是一個人來的,還把全國的石油巨頭都來帶了,并且還都是負責人。

  大家在綜合補給艦的作戰會議室里,開了兩個小時的會,就把事情給定下來的。

  全國各大石油公司出資,唐銳出技術,組建渤海灣油田開發公司。

  這個公司不負責煉油和賣油,只負責開采海底油田,建設海上鉆井平臺和輸油管道。

  唐銳的深紅公司,占據20的股份。

  其它幾家公司,全部出資,占據剩下80的股份,其中川省石油集團,占據5的股份。

  然后,所有石油公司,打4000億到渤海灣石油開采公司的賬戶上。

  這筆錢是用來修建海底隧道和鉆井平臺用的,其中超過500億是第一期必須到賬的。

  因為這筆錢,要打到深紅公司的賬戶上,作為第一期技術研發資金。

  也就是說。

  接下來唐銳只要能夠把海底鉆探技術搞出來,把石油鉆井平臺搞出來,500億不夠,那就1000億。

  反正第一期入股的錢,是專款專用,除了唐銳能夠用來搞研發以外。

  剩下的就放在那里,不允許使用。

  所有的建設,都要等技術突破之后才能動工。

  意思很明顯了。

  4000億之內,能夠把技術搞出來,上面完全舍得,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要是4000億都沒打住,那到時候就要評估一下了,看看唐銳到底把錢都花到什么上面了。

  會議結束之后。

  唐銳就靠岸,駕駛著私人飛機回家了。

  整個項目的生死,全壓在他身上。

  雖然他一點都不擔心。

  但也不能繼續在外面浪了,他在外面浪一天,上面就肝疼一天。

  至于兩位院士,他們不光沒有離開。

  反而把團隊拉來了。

  他們要對海底隧道的路線,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地質結構,必須保證數據準確。

  等唐銳回到公司。

  就看到李書瑤還有公司的員工,都在新建的陽光房和草坪上擼熊貓玩。

  你們就是這么上班的?

  今天好像是星期六。

  那沒事了。

  “這些熊貓都適應這里的環境了嗎?”唐銳來到李書瑤身邊問道。

  “飼養員和研究員都表示沒問題,就是飲食的話,需要從川省運輸。”李書瑤回答道。

  “川省運輸,那一天要花多少錢?”

  “不花錢,全部都是川省那邊特批的經費,就連這些員工的工資,都是川省出的。”

  這樣啊。

  唐銳聽完點點頭。

  看來是他之前,幫川省石油集團爭取股份,那邊投桃報李,所以把熊貓的一切花銷都包了。

  想想也沒啥。

  八只熊貓才能花幾個錢啊。

  等海底石油開采出來,每天多少個小目標,就算只有5的股份,川省石油集團也賺大發了。

  唐銳也坐在草坪上擼了一會熊貓,然后就回到實驗室了。

  他是沒啥壓力,但上面壓力大。

  所以,他準備先拿出點技術來,讓上面放心。

  海底鉆探技術。

  這個技術對于唐銳來說,并沒有太多的難點。

  一般難度定位問題,海底地質結構考察問題,鉆探路線選擇問題,鉆頭材料問題。

  這些問題對于唐銳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

  當然。

  也不是沒有難點。

  海底隧道和輸油管道的建設問題,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點。

  “紅蓮,把海底的地質數據模型顯示出來。”唐銳對著紅蓮說道。

  龐大的海底地質結構模型,就出現在他的眼前,其中六個油田,清晰的顯示在上面。

  “紅蓮,根據咱們現有的材料,制造最高強大的管道,連通六塊油田和兩個地區,然后進行模擬。”唐銳再次開口說道。

  “好的,主人,請問要模擬什么情況?”

  “地震和海嘯。”

  “好的,主人,紅蓮知道了。”

  隨著紅蓮的模擬,全息投影上出現了海底隧道和管道,還有一座啥也沒有的海上鉆井平臺。

  接著就開始地震。

  地底的管道開始還好,能夠承受的住,但是等地震的級別越來越高。

  地質結構都出現變化,管道直接隨著地質結構的改變而改變。

  但就算如此。

  輸油管道還是沒有什么問題,就是變形了而已,沒有斷裂和泄露。

  但海底隧道和海上鉆井平臺就不行。

  海底隧道隨著地震,直接斷裂漏水,而鉆井平臺則被海浪給沖垮。

  這個時候,顯示的地震級數是8.7級。

  “停吧,就到這里。”

  全息投影模型上的數據停止,模擬結束。

  雖然這只是模擬的結果。

  但一切的數據,都是從地震局資料庫里掉出來的,能保證地震數據絕對沒問題。

  就目前的模擬情況來說。

  管道沒啥問題。

  就算是8.7級地震,最多就是讓管道扭曲。

  這種扭曲還是因為地質結構變化而導致的,但扭曲也不怕,管道的材料扛得住。

  等到時候修建管道,還可以提前增加一些冗量進去,只要不超過材料的抗拉伸極限,就沒有問題。

  但海底隧道就很難搞了。

  那玩意不能信輸油管道一樣彎曲,一旦扭曲就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漏水。

  海底隧道漏水,可不是開玩笑的。

  就海底那水壓。

  就算漏一個小口,短時間內就會擴大成一個大洞,到時候隧道直接被淹。

  這要想個辦法解決。

  “紅蓮,下載深層地質鉆探設備的相關資料和數據,還有設計圖。”

  “好的,主人,已經下載完畢。”

  “打開設計圖。”

  七八種深層鉆探設備的模型,就出現在他眼前,包括設備的結構和零部件。

  唐銳看著這些設備。

  發現這東西跟他想象中的地下鉆探設備,并不一樣,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唯一有價值的,就是鉆頭。

  但鉆頭,他根本就不需要。

  “把其它零件都刪掉,只保留鉆頭的模型。”

  深層鉆探的鉆頭有很多種類。

  并不是尖的,都是圓的。

  但又不是球形的圓,而是弧度是圓的,上面有很多波紋齒,還有有滾動鉆頭。

  “紅蓮,模擬這些鉆頭的鉆探情況。”

  “好的,主人。”

  隨著紅蓮的模擬,這些轉頭開始向下鉆探,地質數據都是一樣的。

  轉速也全部相同。

  這樣一來。

  這些鉆頭的工作效率,就可以輕易的分辨出高低來,不需要太過于真實,只要有大概的數據就行。

  不到五分鐘。

  唐銳就選擇了一款鉆頭。

  “紅蓮,把這個鉆頭造出來,造大一點,半徑在30厘米以上。”

  “好的,主人,正在進行制造,材料使用的鈦鎢合金,并使用納米層噴涂技術,保證鉆頭耐磨和耐高溫。”

  “然后你再設計一艘海底挖掘的潛艇,要攜帶大型鉆頭,可以直接在海底長時間工作。”

  “好的,主人,紅蓮正在根據現有模型進行模擬計算,預計屬于14分鐘。”

  十幾分鐘后。

  一款無人駕駛的小型潛艇就被設計出來了。

  潛艇的前方,攜帶著鉆頭。

  說白了。

  這個就是海底的盾構機。

  在海底打洞,尤其是海底隧道,他肯定不會使用盾構機,那個速度太慢了。

  每天幾十米上百米的,一條海底隧道要挖多少年,十年還是二十年?

  到那個時候,他都飛出地球了。

  還給伱挖海底隧道。

  怎么可能。

  所以,他的想法就是,直接從海底,用潛艇挖,不進行地下施工。

  等把隧道挖好了,再把一段段隧道放進去,拼接好了之后埋起來,這樣一來速度會快很多。

  并且施工難度,也降低了很多。

  至于輸油管道,就掛在海底隧道旁邊,一起埋進去就好了。

  “紅蓮,進行海底施工模擬。”

  “好的。”

  全息投影屏幕上,這艘潛艇進入海底,伸出巨大的鉆頭,開始對海底進行挖掘。

  有海水降溫,鉆頭的溫度并不高。

  但隨著挖掘,海底的泥沙,全部都沸騰了。

  海水直接變得渾濁。

  “停,先不要模擬了,你再設計一艘清淤,吸收泥沙的船,在潛艇施工的時候,把挖出來的泥沙全部吸走。”

  唐銳叫停后,再次提出要求。

  設計吸沙船很快,不到五分鐘就搞定了。

  因為這個有模版,稍微修改一下就能拿來用,一點都不費事。

  再次進行模擬。

  有了吸沙船之后,潛艇工作的時候,并不會對周圍海域造成影響。

  這就很好了。

  搞建設歸搞建設,但不能破壞環境。

  本來渤海灣的海水就不是很清澈,要是再來一次施工,那到時候渤海就變成黃海了。

  接下來。

  紅蓮不停的模擬,唐銳不斷的提出修改意見。

  不到三個小時。

  海底挖掘潛艇就設計完成,各方面都達到了唐銳的要求,不用繼續修改了。

  現在擺在唐銳面前的,就剩下三個難點了。

  一個是深層地底挖掘,把幾個油田挖通。

  這個需要的設備,他要自己造。

  還有就是海底隧道的反震問題,這個有點麻煩,但他已經有思路了。

  技術問題解決不了。

  可以用工程問題解決。

  比如說在海底隧道外面,包裹一層高強度納米管道,這樣就能防止漏水。

  只要不漏水。

  哪怕海底隧道斷裂,有一部分扭曲,也不會影響整個隧道的安全。

  更極端一點,那就是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安全閘門。

  一旦哪里漏水。

  直接把閘門放下,隔斷隧道。

  至于最后一個難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海上鉆井平臺。

  但這個東西,不是技術手段可以解決的。

  所以他唯一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他去親自去造這個鉆井平臺。

  到時候,有系統面板的加持。

  別說海嘯來了。

  就算是隕石撞擊。

  他也能在第一時間給鉆井平臺升級,然后給隕石來一發殲星炮。

  “紅蓮,把海底施工前提和吸沙船的圖紙上傳到資料庫,讓他們盡快開始建造。”

無線電子書    我的物品有升級面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