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07章 到家

  葉父沒好氣的道:“你那么多錢,好意思惦記著我這一點。”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你少花一點,那我就能多花一點了。”

  “給我50塊,10塊太少了。”

  葉耀東瞥了他的一眼,又往外摸了4張大團結遞給他。

  葉父美滋滋的接過放在手心,“等會就去買瓶茅臺喝,平常都還舍不得喝呢,天天就二鍋頭。”

  “要不多買兩瓶?可能明后天就回去了。”

  “不要不要,這兩天就回去了,喝又喝不完,帶回去給你娘看到了得罵死,能念叨我好幾天。”

  葉耀東手一攤,“那你把錢還我,別買了,反正你也花不出去。”

  “什么還你,這我賺的錢。”

  葉父把錢往口袋里一塞,腰板挺直了直接開門出去,也跟其他人一塊出去逛逛去了。

  葉耀東喊了一句,“等會還要算賬,你不看了?”

  “算好了,你給我說一下就行。”

  此時外頭的工人領完工資也沒幾個看到了,都出去了,只剩下等著算賬的他哥跟阿光他們。

  租葉耀東船的也基本都出去閑逛了,反正他這邊算賬沒那么快,等下午再收小船的租金。

  阿光上前調侃著說:“都發完了?還搞得那么神秘,船老大的得一個個去屋里領。”

  “當然得保密,船老大拿的是分成,而且船有大有小,每個人領的不一樣。”

  “有多少?你家船老大這兩個月拿多少?”

  “都說保密了,我還能告訴你?”

  “切,說一下會死啊。”

  “算賬了。”

  葉耀東把賬本跟單據在桌上攤開,“你們有底單,自己先核對一下數量,沒問題就自己先算一下。”

  他昨晚上反正是都已經算好了,他們那邊算的沒問題就可以直接給了。

  總共就他跟阿光有計算器,所以一個個都輪流算,他這會倒是悠閑的翹著腳,讓他們自己算。

  今天天氣也不錯,有太陽,微風正好,陽光不燥,大冬天的太陽曬起來暖暖的,還挺舒服的,就差一個躺椅了。

  葉耀東特意又把凳子搬到廊下的柱子邊靠著,這樣他們算他們的,他又可以再補個覺。

  等他們各自把賬算的差不多,葉耀東都已經打起盹了,被搖醒后,有出入的核對一遍,等都沒有異議后,他才進屋拿了幾沓鈔票出來,把錢都給他們結了。

  此時也快中午吃飯了,他們算完賬也就沒有出去,直接拿了一卷草席在地上一鋪,大家打起了牌。

  并且這里一堆,那里一堆,組了三四堆的牌局。

  等一些人陸陸續續逛完回來,看到他們拿席子鋪在地上邊打牌邊曬太陽,那愜意的,也立即回屋把自己的草席拿出來。

  吃完午飯,那人就更多了,幾百個人,除了一部分新人還新鮮的,又出去晃蕩,剩下的在家里都組局了。

  葉耀東玩累了,不想玩了,站起來讓別人玩的時候,伸伸懶腰,望了一下周圍才嚇了一大跳。

  “哎喲,我的媽呀,這一大片的,下午都不出去了?”

  要不是屁股底下是硌得慌的石子不是草坪,葉耀東都以為他們這一大片都在露營。

  “又不是沒逛過,這里都熟的很,總共就那幾條街,早上逛一下就差不多。”

  “是啊,對這里都要比村子還熟了,沒啥好買的…順子34567…”

  “麻痹的,你怎么這么多順子,過過過…隨便小玩意兒給家里孩子買幾個帶回去就好了。”

  葉耀東清點了一下輸的錢,就把錢塞回口袋,然后去推自己的自行車往外走。

不知道什么時候回去,得  提前去找那些朋友告別一下。

  這些天一直忙的腳不沾地,每天都在記貨送貨,還來回造船廠跑著協商漁船跟付款方式。

  昨天漁船都回來了,今天把賬算了,才感覺有點空閑。

  得趁著下午空閑的時間,到處跑一趟,說一下自己要回家過年了。

  其實大多數人這個時間點也基本都在收尾,打算回家過年了,除了周邊一帶離得近的可能會晚一點。

  一年到頭都在外面忙著,臨近年關了,現在也月中了,賺到錢的都提前回去了。

  這幾天碼頭上面的貨船也多了許多,年前出貨量大,而且多數商人也都是搭著貨船回家。

  他去商會告別時,那里的人也基本都打算這兩天回老家去,晚一點可能還不好坐車,不好坐船。

  有人還問他有沒有經過溫市,想搭他的順風船。

  他沒有猶豫就應下來,確實順路,而且他也得順便去溫市看看打火機廠,小的漁船也得停靠休息一晚上。

  跟熟人告別完后,他又順便打了個電話通知家里,然后又去廠里跑了一趟,告知自己要回家過年了,等十五過后再過來。

  廠里也差不多要休息了,這段時間都在加大生產力度,也是為了春節提前放假也能有貨出。

  原本葉耀東還猶豫明年春天上不上來,還是等到下半年再上來,但是最近看大家都鐵了心,年后就要上來,那他年后肯定也得上來。

  有錢不賺王八蛋,他可是又到手5條船,花出去的錢肯定要先賺回來。

  而且家那邊一切都好好的,林秀清管理的井井有條,沒出什么差錯,他定期打電話回去也沒什么大問題。

  市里有老丈人看著,也有了一套流程,家里也有阿清看著,他在外頭忙活的也能放心。

  他琢磨著忙個幾年,等一切步上正軌,國家興旺發達,全面放開,交易付款更便利后,那就可以交給底下人干了。

  現在別的可以交給工人,但是收錢怎么都得親力親為,那可是真金白銀大把的鈔票,他當然得自己去收到兜里。

  反正他也才30歲,過個年也才31歲,趁著現在年輕多賺一點,40歲退休在家養狗也不晚。

  葉耀東出來溜達了一圈就把事兒都辦了,也婉拒了俗人跟商會老板們要幫他踐行,只說還有一堆的東西要收拾,沒空在外頭逗留。

  家里頭的那些工人難得放松,從白天打到黑夜,又打到凌晨,還打到了天亮,然后又再換一批人加入。

  第2天有大風,還是十五,正常他們初一、十五不出遠門,所以當晚聽完天氣預報,他們就定的3號凌晨走。

  然后一個個就過得沒有白天,沒有黑夜,聚集了好幾個屋,還好都挑的角落屋子,沒怎么影響別人休息。

  正好本來工人也多出來,床位不夠,也就一直在海上,所以才夠睡,現在這樣也正好,輪流睡了。

  就是葉父有些擔心他們,沒有白天黑夜的賭錢,把工錢輸光了怎么辦?

  “早知道應該跟前幾年一樣,不要直接把工錢給他們,等回家了再給,這要是再晚幾天回去,一個個睡該輸的褲衩子都沒剩了。”

  葉耀東也承認自己有點失策了,只想著要回去,結算項目,順便也把工資結一下,讓他們可以歡喜的出去逛街,買年貨回家。

  “明年不一口氣發了,什么時候有回家就回家了再結算。”

  “最好是一年結一筆,這樣賺的就都攢下來了,反正咱們包吃包住,他們也沒地方花閑錢。”

  “那預支起來也麻煩,到時候看,反正從年后開始,每個月發一筆飯食補貼,要么工資就壓著一年結一次,或者不干了結一次,又或者回家了就結一次。”

上個月開  始蓋的三層樓現在已經像模像樣了,就差最后一層了。

  食堂也好了,其實說是食堂,不如說是三間屋子,只是連通著,窗戶也多一些,這也是他后面跟工頭商量過的。

  就拿三間屋子當食堂就夠了,反正這里有這么多房間,食堂也不用太大,大家飯打了回自己屋子吃,或者蹲門口,蹲廊下,蹲空地吃也一樣,不用坐在食堂吃。

  這也省了他的建筑面積,省得他花錢。

  而且有一半的時間,漁船都是在海上,就晚上回來,也就不適合出海,休息的時候人最多。

  工頭都是本地人,也不需要提前停工回家,即使他們回去了,工頭也可以繼續干。

  葉耀東即使帶大部隊回去了,也有留兩個人在這里看守,說好了算雙倍工,這也是他從自愿的人里頭挑兩個。

  一般這種要么就是家里孩子多,不受寵,要么就是家里太窮了,要么就是家里情況比較復雜特殊,孤家寡人或者重組家庭,或者不受家里人待見,多給錢當然寧愿留在外面。

  離開前的一切準備,他都安排的妥妥當當。

  等到初三凌晨,大家才挑著各自的行李去碼頭上船。

  趕著回鄉過年的也不只是他們,碼頭上除了出海的,也有許多挑著行李的。

  隨著過年時間的臨近,返鄉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3號是農歷十六,一部分人直奔家里,一部分小船跟著葉耀東拐道溫市休息一晚,有的休息過第二天清晨就走了。

  而葉耀東要在溫市辦事情,就他一條船等到十七下午才走,到家的時候都已經是十八凌晨2點了,是最晚回來的,這還是他漁船速度快,不然得到十八上午。

  他讓他爹先一步回來,工人也讓他爹都帶回來,他只留了四五個人,船舶航行也需要幫手的,不然他自己一個人就可以。

  一到家里,他就感覺渾身輕松。

  坐在那里啥都不用動,林秀清忙前忙后給他張羅。

  “反正年前都要去算一趟賬的,你干嘛不直接回來,還待了大半天,爹都比你早一天回來。”

  “像阿光周大他們,十七早上就回來了,還好他們說你拐到溫市,不然得讓人擔心死。”

  “先洗把臉,我再給你換個洗腳盆洗腳。”

  林秀清把毛巾都給他擰好好的遞他手上,然后又去給他拿洗腳盆,把水放到洗腳盆里面,給他脫鞋子,脫襪子,又給他拿拖鞋。

  “早幾天就想著你要回來,老太太都給你包了愛吃的糯米餃,除了蒸一些給孩子吃,其他都舍不得動。”

  老太太坐在灶膛前生火,給他蒸米餃,笑看著他,“早早包了,現在回來立馬就能吃上了,也省得大半夜折騰煮其他東西。”

  “好。”

  “又黑了不少,以前多白凈啊,可千萬不要黑成你爹那樣啊,你之前戴的那個什么頭套口罩啊,也得戴著啊。”

  葉耀東摸摸臉,感覺老太太也挺看顏值的。

  他要沒長這么帥,估計老太太可能還不至于這么掏心掏肺?

  一開始還說他戴著像什么,現在黑了,倒覺得他戴頭套戴口罩好了?

  “有戴的,碼頭風大,有帶著特意防風”,葉耀東解釋了一下又問阿清,“帶回來的那些魚干卸了沒有?”

  “卸好了,爹下午到家就安排卸貨了。”

  “那就好,那也省得我明天費事。”

  “大半夜的回來,你明天睡到自然醒,誰都不要吵你。”

  老太太說完,林秀清又道:“這一麻袋是帶回來的錢?”

  “對,你理一理,里頭大概有30萬左右。”

  “這么多,你不是訂了兩條船。”

  “不是兩條,

  是三條。”

  葉耀東鑒于前車之鑒,一回來立即就跟她講了,前天打電話時也是想著馬上就回來了,電話里也不好溝通。

  林秀清聽他解釋了一通,倒是覺得這樣也不錯。

  就當存錢似的,隔段時間存一筆,而且也不會覺得心痛,畢竟分期付款,還不會有多余的利息。

  葉耀東也是說,提前定了,價錢就鎖定在那里了,到時候慢慢的付后面的錢。

  這兩年村子里大家條件好了,許多人也都跑去訂漁船,價格早就不是前幾年那個價。

  大家也不是沒討論,很多人都在罵船廠黑心,坐地起價。

  其實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普通人感受不到而已,也沒有這種觀念,所以也不明白,只會罵。

  林秀清當了幾年的家,心里也有點感受,他們家的工資都在漲了,貨的價格都在漲,沒道理船的價格不漲。

  “也行,訂三條船也好,現在家里現金都快沒地方藏了。”

  “啊?”

  “我在想,要不要叫爹幫忙偷偷的挖一個地窖?”

無線電子書    重回1982小漁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