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1章 今日有天地為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機會

無線電子書    吾弟大秦第一紈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雁門郡,郡守府內,蒙恬一臉復雜。

  高闕城距離雁門不算近,但也不算遠,且嬴成蟜沒有封城。是以無論高闕城發生了何事,蒙恬總會在一日后便知曉。

  “胡化,匈奴人,秦人,一視同仁。

  “恬已殺得匈奴人對秦軍恨之入骨,要匈奴、大秦不兩立,短短一個月,怎會被徹底扭轉局面。”

  蒙恬得到情報,知悉了嬴成蟜活捉冒頓王子。

  也知悉了高闕城的匈奴人不認冒頓,只認首領嬴將閭。

  而在更早之前,他安插在大漠中的間人回報:

  諸多中小部落的匈奴人對饕餮軍大為改觀,有不少部落都在翹首以盼,等著饕餮軍去收編,遷徙到高闕城。

  甚至還有一些部落找準方向,等不及饕餮軍來到,主動南下,尋求高闕城庇護。

  高闕城,已成為不少匈奴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在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時候,在大漠這等弱肉強食的地界,沒有忠誠可言。

  誰能讓他們平平安安地活著,十天半個月能讓他們吃上一次肉,他們就擁護誰。

  蒙恬造的殺孽,并沒有攔住這些匈奴人的熱情,反而在呂氏商隊的引導下化為了催化劑。

  “蒙恬是屠夫,關饕餮部落首領,秦國三公子嬴將閭什么事?”

  “三公子嬴將閭為了匈奴人,親斬黑甲秦軍,這還不能證明他對匈奴人的態度嘛?”

  “除了長相不一樣,我都懷疑三公子嬴將閭就是個匈奴人,他對匈奴沒的說!”

  “對對對,你看他都把從關中帶出來的秦軍改叫饕餮部落了。”

  “除了三公子,哪個秦人能做到這一點?能對匈奴人如此優待?”

  同樣是掌管黑甲秦軍,蒙恬殺了個雞犬不留,嬴將閭卻是一視同仁。

  這么一對比,差異化立刻顯現出來,匈奴人對嬴將閭、高闕城、饕餮部落,好感飆升。

  為了增加可信度,嬴成蟜還要商會帶著高闕城匈奴人入大漠經商。

  名目是不知曉你們匈奴人冬日需要什么,你們自己去采購。

  從高闕城走出去的匈奴人,告訴大漠的匈奴人,傳言不但不虛,甚至還有些克制。

  “高闕城軍事統領嬴成蟜,打起仗來和單于一樣厲害的大人物,認了兩個咱們匈奴女人為義妹。”

  “一個義妹大婚時,嬴成蟜將軍每十人送一只羊!那些女人做夢都想當嬴將軍的妹妹!”

  “要不是為了采購過冬物件,我才不回來呢,高闕比這舒服百倍。把最好的羊毛都拿出來,我們買回去做成最暖和的皮裘獻給首領。”

  蒙恬苦笑。

  什么孤軍深入,什么攜母同行,之前那些看似荒唐的舉動,原來都是障眼法。

  這五萬饕餮軍就進大漠溜達一圈,便回到高闕城安營扎寨了,不打仗,帶女眷自然無礙,他們所有人都被長安君蒙蔽了。

  “論藏拙,天下無出其右了,武城侯遠遠不如矣。

  “恬早該想到,在咸陽背負豎子罵名十年不以為意。

  “能想出琉璃亂六國,入大漠化胡收匈的長安君,怎么可能真是個草包。”

  蒙恬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比前昔阿父那一巴掌還要痛。

  “若是再來一次…”

  蒙恬想到嬴成蟜剛愎自用,乾綱獨斷,聽不進勸諫,非要帶著阿母打仗的欠揍模樣,重重拳砸桌案。

  “陰險詭譎!真真陰險詭譎!”

  再來一次,他還是會判斷錯誤,這豎子行徑太真了!

  自怨自艾了一會,蒙恬望著西北方向,仿佛看到了那座一點也不雄偉,在中原地帶,根本稱不上城的高闕城。

  “有李由,有阿父,此對太子雖是一件壞事,但對我蒙家卻是一件好事。

  “能繼大統者,此刻觀之,唯有這兩人了…”

  蒙恬放飛了一只鴿子,鴿子撲棱著翅膀向著東方飛去,腳上綁著信紙。

  每日,蒙恬都會將得到的情報寫在紙上,然后傳遞給千里之外的始皇帝。

  他的表述從來都是客觀描述,而不摻雜任何私人情感。

  他蒙恬忠于太子,是太子黨,是因為始皇帝要他成為太子黨,始皇帝才是他效忠的對象。

  此時此刻,始皇帝正在泰山。

  泰山,在華夏地位是群山之最,任何其他山峰都無法比擬。

  傳聞中,天皇伏羲就曾在泰山祭天禱地,五帝之首黃帝則常在泰山訪仙。

  而有史可查的是,早在上古時期,泰山便是重要部落的聚居地。堯舜時期,已將岱宗作為巡狩四方的首巡之地。

  周代立國后,將天下九州各確定一座名山為其鎮山,其中所定兗州的鎮山便是泰山。

  而到了現在,由于大秦帝國的祖根嬴秦部族源起于泰山,始皇帝更是將泰山地位再次拔高,定為首山。

  這次東巡的一個重要節點,便是來泰山封禪,效上古圣王之舉。

  封禪。

  泰山上筑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

  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泰山之巔,始皇帝身穿黑色玄鳥冕服,頭戴白玉珠簾叮當的通天冠。

  在其半步后,大秦帝國筆法最好的左丞相李斯面朝一石碑,提劍屏氣凝神,等待落筆。

  這一路東巡走來,能傷到始皇帝的刺殺沒有一個,如同毛遂一般自薦的士子倒是多如牛毛。

  于是始皇帝擇優錄取,大秦帝國博士數目劇增,當下已是達到了一百一十七人。

  這一百一十七人中有儒家門生、法家門生、名家門生…

  此刻這一百一十七名博士俱都站在始皇帝身后,面容肅穆,如聆神諭。

  始皇帝昂首向天,又俯首看地,卻遲遲不肯口誦祭文,說與天地聽。

  被選定掐算時間的儒學博士周清臣面上閃過一抹猶豫之色,轉瞬即逝。

  他邁步向前,亦步亦趨到始皇帝身后一米,在郎中令章邯的嚴厲目光下駐足,以不大不小,極其謙卑的聲音道:

  “陛下,此刻正當是祭天禱地吉時。”

  “朕知道了。”

  “臣告退。”

  山峰上有山風,冷冽但不刺骨。

  登高的始皇帝望著不及山巔高的浩渺云海,伸手遮擋日光,遠處鳥鳴啾啾入耳。

  掌管宗廟祭祀禮儀,九卿之一的奉常額頭都冒了虛汗。

  今日今時,是一眾陰陽博士、夢學博士、神仙博士等一干人等共同選定的。

  此刻封禪,天地最喜,對大秦帝國最為有利。

  再不說話,便要過了吉時,到時再封禪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天地是否歡喜都是兩說的事。

  陛下不會是忘記祭文了罷…

  奉常托住左袖,正要上前。

  他這袖中揣著一卷竹簡,正是此刻應該念誦的祭文。

  此刻奉常有些惱火,既是對始皇帝,但更是對他自己,因為這次祭文不多,只有一百七十二字,所以始皇帝說背下了他便信了。

  早知如此,怎么都要讓陛下拿著祭文念…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

  始皇帝的聲音響起,在奉常抬腳之前。

  奉常長出口氣,踏實了。

  這十二個字,正是祭文上的前十二字。

  李斯也松了一口大氣,屏氣凝神,手挽了一個劍花,就要在石碑上落劍。

  這篇祭文他也早就背熟了,只是始皇帝不念,他不能寫。

  “…好生無趣。”

  奉常瞪大眼睛。

  這不是我寫的詞!

  李斯掌中秦劍本來要落在石碑上,臨時轉了個彎,劃在地上,讓李斯險些閃了身子。

  陛下…是不是念錯了?

  這四個字,祭文中根本沒有,十二個字再往下的四個字是“初并天下”!

  一眾新收的博士,以及隨行的文臣盡皆呆愣了一瞬,然后目光極其不善地看向了眼珠子瞪成牛蛙的奉常。

  封禪,向天地表功。

  這最為重要的大事,你敢在祭文里寫好生無趣?你是六國安插進來的反賊嘛?

  奉常受萬千眼神刺剮,背上的汗都下來了。

  心里瘋狂吶喊這不是我寫的啊,嘴巴卻是閉的死死的。

  無論是與不是,這個錯誤都只能他來承擔,始皇帝在封禪之時哪里能出錯?

  奉常現在只期盼他的陛下接下來能念誦“罔不賓服”,回歸正軌。

  書寫的左丞相心思玲瓏,定能知道是陛下念錯了,題字的時候會改回來。

  然而…

  “王禪。”

  始皇帝轉身,從身后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找到鬼谷子,喚了一聲。

  奉常身子一軟,眼前一黑,差點就摔在地上。

  這怎么還聊起天了?封禪呢!這樣不尊重天地會給大秦招禍的!

  李斯則是暗自慶幸收手快。

  陛下沒有念錯。

  在群臣都瞪大眼珠,看著始皇帝有些不可思議加無語的時候。

  頭生四肉痣的鬼谷子卻是沒有耽擱片刻,好像早就知道始皇帝要叫他似的,高聲回應道:

  “臣在。”

  “朕的功績如何。”

  “一統天下,開創華夏亙古未有之大世,秦土面積亦為歷代之最,陛下之功績,越三皇,過五帝,古今之最也!”

  始皇帝哈哈大笑,很是歡喜,目光又看向剛剛站出來的周青臣。

  “周青臣,你說說看。”

  呆滯的周青臣還沒有回過神,嘴巴就開始動起來了,仿佛肌肉反應一般。

  “四海歸一,天下咸服,陛下之功績非竹簡能載也,陛下之賢德,便是天空和大地也無法盡納。人之所以活,是陛下給予的生命…”

  周青臣說個不停,還越說越離譜。

  向來臉皮厚的始皇帝都覺得臉有些發熱,重重咳嗽兩聲。

  “可以了。”

  周青臣適時閉嘴,大腦還有些混沌,似乎還未從始皇帝封禪剛起個頭就轉首聊天的震撼中回過神。

  始皇帝面向驚恐、擔憂、錯愕等各類神色皆有的群臣。

  “朕能一統天下,靠的是文臣殫精竭慮出謀劃策,靠的是武將英勇善戰悍不畏死,靠的是我秦國子民齊心協力皆愿東出。

  “天地?呵,他們未在朕征討六國時出過一分力,朕今日又何需封禪以告知?”

  奉常從腳趾到天靈盡是一麻,有如被天上雷霆擊中。再也站不住,一下子便委頓在地。

  他昂著頭,臉上是焦急,是絕望,是哀求。

  “陛下!不可!不可啊!快快祈求天地寬恕你的言辭,不要降罪給秦國!”

  始皇帝看了一眼章邯。

  章邯微不可察地點頭,沉聲道:

  “奉常大人積勞成疾,心病發作,快快帶下去要太醫救治。”

  兩名秦軍不知從哪里冒出,來到奉常身邊,攙著奉常要下山。

  本已軟成一坨的奉常不知從哪里來的力氣,死命掙扎,一瞬間竟逼退了兩個武功高強的影密衛。

  他掙扎著要撲到始皇帝身上,神色驚惶而又瘋狂。

  “嬴政!你不敬天地!會給秦國帶來大禍的!會讓秦國社稷不存,宗廟敗亡的!”

  沒等他奔出三步,兩名自覺輕微失職而羞愧的影密衛就架住了他兩條臂膀,硬是將他拖下了山。

  奉常一邊被拖走,一邊仍是瘋狂大喊著。

  “秦國完了!秦國完了啊!”

  這聲音在泰山山巔上響起,從秦國首山向四方傳播,傳的山巔眾人盡是臉色發白,心里發毛,一個個都不敢去看始皇帝臉色,他們以為始皇帝必然雷霆大怒。

  這豎子真是害慘了我們!

  他們心中把奉常罵的狗血淋頭。

  不敬天地什么時候是會死,但至少不會立刻就死。

  可不敬始皇帝,立刻就會死。

  天地固然可怕,但哪里有當下的始皇帝可怕。

  但始皇帝并沒有生氣,一向不喜歡遮掩情緒的始皇帝聲音平淡。

  “齊、楚、燕、韓、趙、魏,哪一國不敬天地?可現在他們在哪里呢?不敬天地的朕滅了他們的國,拆了他們的宗廟,毀了他們的社稷,他們除了像個懦夫一樣痛哭,又能如何呢?

  “朕東巡至此,已是經過韓,楚,齊三地,朕來到他們的地盤讓他們殺,他們卻連朕的眼前都殺不到,朕是真的很失望。

  “你們這些博士里面,一定有與六國余孽安插進來,意圖推翻大秦的人,可敢站出來刺朕一刺?今日有天地為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機會。”

  群臣俯首,無人應聲。

無線電子書    吾弟大秦第一紈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