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章 另辟蹊徑

  作為海軍軍官的奧維,仔細查看了這種巡飛導彈的參數,發現了一個問題,他趕緊提醒道:

  “老板,這種導彈的速度會不會太慢了一些?”

  根據設計規劃,這種巡飛導彈的飛行速度大概在500公里~700公里每小時之間。

  這并不是設計問題,而是使用的零配件中,民用活塞發動機只能達到這個層次的速度。

  如果要提升速度,只能采用噴氣式發動機,或者固體燃料發動機,但是這樣做,必然導致生產成本提升。

  而且噴氣式發動機、固體燃料并不那么容易弄的,以呂宋此時的工業能力,不具備大規模量產的可能。

  就算是可以量產,其成本也會導致產量提不上去。

  這種巡飛導彈的定位,本來就打算用數量壓垮敵人,自然不能為了一部分性能,大幅度提升成本。

  “速度確實是一個弱點,但并不是不能彌補。”李青葉又調出了一份新的文件。

  文件上是這種巡飛導彈的改進思路。

  既然速度受到發動機的限制,那就使用其他方案來彌補。

  方案一,超低空突防型號。

  利用智人公司的生物計算機技術優勢,為巡飛導彈配備超強的智能控制系統,直接讓導彈貼著地面或者海面飛行。

  要知道,雷達在監控超低空的時候,存在無法克服的盲區,因為容易受到地表地形、障礙物和水面波浪的干擾。

  只要不被雷達探測到,導彈速度再慢也沒有關系。

  畢竟現代攔截系統、防御系統,都靠雷達、聲吶和衛星,其中雷達是關鍵探測手段,一旦雷達無法鎖定突入目標,那些攔截導彈、攔截系統也只能睜眼瞎。

  等到肉眼看到導彈,那幾乎可以宣告死刑了。

  方案二,吸波隱身型號。

  就是使用可以吸收雷達波的材料,讓導彈處于電磁波隱形狀態,同樣可以悄無聲息的突襲敵人。

  方案三,海底潛航型號。

  設計成為魚雷形態,加上智人公司目前擁有的消音瓦技術,以及生物計算機技術,讓這種魚雷潛航到目標附近,直接攻擊船只的水線。

  或者改造成為靠近目標的海岸線之后,直接變成固定翼導彈,攻擊海岸線附近的陸地目標。

  方案四,復合型號。

  采用多種技術復合,讓其具備電磁波隱形、超低空飛行、低噪音潛航的功能。

  這個型號也是李青葉準備作為洲際戰略導彈的備用方案之一。

  其技術指標要求可以秘密潛航到阿美利卡的北美海岸線附近,然后從超低空突入其陸地,將重達3噸左右的戰斗部,投送到阿美利卡的任意一座城市中。

  要和五大流氓掰手腕,就不能和對方拼財力,而是要使用不對稱手段,要讓對方投鼠忌器。

  反正李青葉的戰略思路,就是你可以毀滅我一個分部,但我也可以讓你本土損失慘重,大家來互相傷害,看誰扛得住。

  奧維重新按照這些武器的性能,在腦海中推演了一番。

  他發現如果這些武器真可以實現,阿美利卡要拿下呂宋,估計北美本土的海岸線一兩百公里之內的范圍,絕對會被智人公司摧毀。

  畢竟智人公司的很多技術,生產成本是非常低的,又采用了大量民用零配件,完全可以采用導彈雨的方式,大規模消耗敵人的攔截導彈、密集陣彈藥,然后制造防御盲區。

  李青葉繼續說道:“我計劃成立一個軍工部,專門生產和儲備各種武器,今年給軍工部撥款2億美刀,未來幾年的撥款也不會少于這個數字。”

  “老板,雖然一部分零件是民用品,但是我覺得仍然有必要推動國產化。”奧維再次提醒道。

  李青葉滿意的點了點頭:“沒有錯,今年給軍工部的撥款,就是要在本土的偏僻島嶼和山區,建立一部分配套工廠。”

  完全上了智人公司這艘賊船的奧維,自然不會有那種造不如買的買辦思想。

  哪怕很多零配件的供應商是華國那邊的企業,奧維也沒有放松警惕。

  因此建立自給自足的供應鏈,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事情。

  說完智人公司的武器戰略,李青葉又向奧維和陳劍雄吩咐道:

  “奧維,你要在海軍內部篩選出一批合適的人員,安排到一艘戰艦上。”

  “可以。”奧維點了點頭。

  “劍雄,你籌備一個專門的情報小組,使用信息素蒼蠅,在其戰艦、飛機、潛艇、基地中留下信息素發射器。”

  陳劍雄頓時明白了李青葉的想法。

  這是為了以防萬一,一旦出現突發狀況,智人公司可以利用這些信息素發射器,鎖定這些目標,直接先下手為強。

  同時這也是為了配合導彈,實現精確制導的效果。

  畢竟智人公司沒有衛星導航系統,單靠生物計算機的計算力,雖然可以做到精確的飛行姿勢控制之類,但是制導方式還是比較簡陋。

  如果可以提前在目標身上,或者目標周邊布置信息素發射器,到時候導彈就可以安裝一套信息素定位系統,實現精確制導的效果。

  而且這個制導方式,與主動雷達和衛星導航比起來,也是各有千秋。

  目前微型信息素發射器的覆蓋范圍,在空曠的海面、沙漠、冰原之類的區域,半徑可以達到23~28公里左右。

  在城市、山區、熱帶雨林,大概可以覆蓋半徑13~17公里左右。

  而這還不是極限。

  因為信息素探測系統,是由于信息素發射器、信息素感受器、生物計算機組成的。

  信息素發射器目前的瓶頸,主要是受制于信息素的傳遞距離,現在配備的葉蛾3型追蹤信息素,其最大傳播距離只能達到30公里左右。

  而信息素感應器倒是問題不大,生物計算機也會隨著運行速度的提升,變得越來越精確。

  因此探測距離往往取決于信息素發射器的信息素種類。

  對此李青葉已經找到了一個解決思路。

  那就是逐級變種方案,通過技術手段,合成一種大分子信息素。

  假設大分子信息素為A,當其傳播時間到了限期,就會分解成為信息素B,以此類推,信息素B可以再次分解成為信息素C。

  通過這種逐級變種,只要信息素的分解變種次數足夠多,未來或者可以做到覆蓋整個地球的層次。

  要知道,信息素這種東西幾毫克就可以覆蓋幾十平方公里的區域。

  這樣一來,智人公司就可以建立起,一套有別于電磁波探測的全球監控系統。

無線電子書    智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