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六十章 西夏正式宣告滅亡

  李察哥屢戰屢敗,李仁孝不是沒想過換將。

  但是,李仁孝又能換誰?

  先不說,西夏除了李察哥以外,再沒有第二個擁有統帥大軍團作戰經驗的統帥。

  ——這就跟當初趙佶既對童貫失望透頂又不得不用童貫甚至還得給童貫封王是一樣的,怨只能怨其國以前一點都不注重統帥的培養,致使一旦惟一的一個統帥不行了,立即就變得無人可用,哪像李存,從來都是平衡提拔和鍛煉,使得大乾王朝能當最高統帥的將領,就是沒有二十個,也肯定有十幾個。

  退一步說,其實就算西夏還有能代替李察哥的統帥也沒有用。

  乾夏兩國的軍隊的戰斗力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上,這就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法聯軍跟還以弓箭、長槍、大刀作為主要武器的清軍交戰差不多。

  雙方一交戰,夏軍仍然主要以傳統的進攻方式,直接讓騎兵上來硬沖。

  但戰馬是一種十分敏感的動物,一旦受到傷害就會驚慌失措到混亂,必然會導致騎兵的攻勢被打亂,本想沖亂敵人,結果是亂自己。

  偏偏,乾軍開戰前,大多都是用紅衣大炮等火器開路——就是沒有紅衣大炮,也有肯定有虎蹲炮之類的速射炮,就是沒有虎蹲炮這類的速射炮,也有列裝越來越多的燧發槍。

  這對以騎兵為主的夏軍形成了天然的克制。

  結果,很多時候都是,乾軍這邊一開火,夏軍那邊的戰馬就因為炮火的爆炸聲而受驚,四處逃竄,輕則打亂陣型,重則導致軍隊崩潰。

  見此,乾軍這邊的重騎兵在前、輕騎兵在后,一個沖鋒,就能徹底擊潰夏軍,然后輕騎兵上前,一頓掩殺,就能取勝。

  另一方面,夏軍(也包括吐蕃諸部、草原諸部、西域諸國)的大部分將士,都沒有跟乾軍交戰的戰場經驗。

  這使得夏軍在面臨乾軍的炮彈和刺刀時會受不了心理壓力,進而就地解散——很多從前英勇善戰的夏軍(也包括吐蕃諸部、草原諸部、西域諸國)的勇士,在對戰乾軍時,只要大炮一響,他們就本能的憑借其高超的馬術極速離開戰場,心里可能還在默念:“還是保命要緊!”

  話說,其實夏軍也有一些火器,而且數量并不少。

  ——有一些火器是西夏人自己研發的,還有一些火器是投降西夏的宋軍帶過去的,任得敬和杜充就給李乾順進貢過西宋小朝廷仿制的火器,還有一些是從金軍潰兵那里輾轉流入西夏的金人仿制的。

  這些火器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質量太差。

  先不說,這些火器打不打得響都是一個問題。

  ——西夏人根本不會保養黑火藥,以至于他們的黑火藥經常受潮,能打響的也就一半左右。

  就是能打響了,也首先得確認,這火器是不是炸膛了,大量殺傷自己人,然后才能再看它對敵人的殺傷力有多大。

  ——由于西夏人手上的火器質量太差,又不懂用固定量的火藥,其火器的火藥裝多裝少全憑感覺,而在戰場上那個極容易手忙腳亂的環境,肯定極容易造成炸膛。

  怎么說呢?

  要是那些仿制的沒良心炮真能射中乾軍將士,肯定是有一定的殺傷力的,畢竟,沒良心炮主打的就是一個口徑大,因此,哪怕西夏的火藥配比不行,又不是顆粒狀火藥,也肯定有一定的威力。

  但考慮到沒良心炮那可憐的射程和精準度,在大乾王朝這邊有絕對壓制性武器紅衣大炮的情況下,沒良心炮在戰場上,尤其是兩軍野戰時,真正能起到的作用真是太有限了。

  還有那些仿制的轟天雷,更是問題多多——規格大小不統一,材質和裝藥也是五花八門,總之就是,火藥質量差,制造工藝差,扔出去,大多只能炸成兩半,僥幸砸到人,都砸不死。

  至于仿制的虎蹲炮,那威力,打在乾軍士兵的呢子軍裝上只是閃出一點火花,擦破了一點表皮,連一點傷痕都不會留下,這讓乾軍的軍醫十分高興,為他們的醫療工作省出不少的物資與工作量。

  倒是仿制的一窩蜂火箭、猛火油柜什么的,還是有一定的殺傷力的,可它們在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紅衣大炮面前,還是不值一提。

  其實——

  西夏人的火器之所以沒用,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人上。

  夏軍(也包括吐蕃諸部、草原諸部、西域諸國)的將士習慣了用冷兵器,他們打心底里不愿意放棄他們的弓馬抗拒使用火器,所以,真正懂操控火器的夏軍將士是少之又少。

  以吳璘和李察哥打得震武城之戰來舉例。

  就夏軍的炮兵而言,夏軍的沒良心炮、虎蹲炮在戰斗中就一直沒有停過火,可他們的炮彈卻全都打在戰場的樹梢上,一發沒有打中,反而被乾軍的騎兵找到西夏的炮營所在的位置,直接將夏軍的炮營一鍋端了。

  換一種說法吧,夏軍評判炮兵的標準就是能不能打響沒良心炮或者虎蹲炮,根本不看炮擊情況。

  夏軍對于炮兵的要求之所以這么低,一來是因為西夏會開炮的人實在是太少了,二來是因為西夏愿意當炮兵的人實在太少了,畢竟,西夏的火炮可是時不時的就造成團滅,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否則西夏人就沒有愿意當炮兵的。

  總之,先進的火器是需要工業基礎支持才能保質保量的誕生的,西夏哪有這樣的國力?

  真正跟乾軍交戰之前,李仁孝君臣還有點脾氣,覺得今日你大乾王朝對我西夏愛答不理,來日我西夏讓你大乾王朝高攀不起。

  可這一動上手,李仁孝君臣終于知道,為什么強如金國,在大乾王朝的大炮下,都沒能挺住兩年了。

  老實說,也就是大乾王朝被當初趙宋王朝滅西夏不成反被西夏越打越強給唬住了,以及覺得趙宋王朝后期的橫山戰略肯定能立于不敗之地,沒有給西夏來一個孤注一擲,否則,西夏可能都撐不過三個月就被乾軍給滅了。

  打,肯定是打不了。

  李仁孝君臣只能寄希望于李存的憐憫了。

  可李仁孝先后向大乾王朝遣了九波使臣,全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無音訊。

  這李仁孝還怎么可能看不出來李存勢必收復西夏的態度?

  同時,在戰場上,乾軍不僅從橫山地區向西夏合圍,原來因一直在防御草原諸部從蒙古高原南下偷襲云地而沒有動手的蘇東和折可求,還以王德和折彥質為先鋒自東西下攻擊西夏,并一戰就成功拿下西夏的銀州,王德更是擊敗西夏大將副元帥李海干布。

  緊接著,蘇東和折可求大膽分兵,一個攻打西夏沙洲,另一個則拿下兀剌孩城以西的黑水城。

  后來,折彥質又擊敗位于賀蘭山的李海干布。

  蘇東率領其部主力一直到達渾垂山,徹底封死了西夏逃亡的路線。

  另一方面,折可求率領折家軍先后拿下甘州、沙州和肅州等要邑。

  看著乾軍的步步進迫,李仁孝君臣恐懼又無奈。

  有人建議李仁孝逃去靈州避難。

  有人建議李仁孝堅壁清野,然后跟乾軍不死不休。

  還有人建議李仁孝再派使臣去大乾王朝求和。

  李仁孝在歷史上雖然是一個明君,但他現在畢竟才十七歲,還只是一個沒有完全成年的半大小子。

  在這樣進退無路的情況下,李仁孝是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只能得過且過。

  沒過多久,李仁孝就又收到了一個噩耗,夏州統軍蕭合達投降大乾王朝,吳玠成功占領應理、夏州等地,并決定圍攻靈州。

  李察哥得知這個消息,親自帶領援軍協助抵抗乾軍,但最后仍然失敗,他本人更是戰敗被俘。

  而后,乾軍十分順利地攻占積石州、西寧等地。

  直到此時,西夏只剩最后一塊領土——都城中興府仍未失陷。

  見此,李仁孝選擇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中斷了整整一百年的陸地上的絲綢之路重新恢復。

  李存得知這一捷報了之后,改西夏為寧夏和甘肅兩路——甘州便是張掖,肅州即是酒泉,李存對外表示自己各取兩州一個字才起得甘肅這個名字,實際上就是李存懶得起名了,所以直接將后世的名字給照搬過來。

  奪取西夏的都城中興府以后,李存命劉锜率領十萬人馬在甘州駐守防御吐蕃、回鶻、來自西域一帶及西部邊境地區的西蕃,任命吳璘在賀蘭駐兵十萬協防吐蕃、回鶻、來自西域一帶及西部邊境地區的西蕃,王彥在靈州駐兵十萬人,興州興慶府由吳玠率領二十萬人為鎮守,各部盡快平定兩路的抵抗勢力。

  與此同時,李存任命陳遘為興慶知府兼西北宣撫使全權負責寧夏、甘肅兩路的治理工作,又任命詹度為張掖知府兼西北制置使、任命唐重為酒泉知府兼西北安撫使,兩人作為陳遘的副手配合陳遘治理寧夏和甘肅兩路。

  大乾朝廷又選拔精干的官吏以及愿意投降大乾王朝的西夏漢人官吏以及漢人人才治理新收復的寧夏和甘肅兩路。

  西夏不同于遼、金兩朝,甚至不同于高麗王朝,西夏境內自秦漢時起就一直是漢地,漢朝時,當時的朝廷移民洛陽以東的河南、山東七十萬貧民到寧夏和甘肅兩路。

  而且,西夏這里一直都不是淪陷區,胡人并沒有進入過。

  ——安史之亂時期,朔方郡和河西走廊都是大唐王朝的后方,唐肅宗繼位于靈州,也說明這是漢人地區而不是胡人地盤,因為朔方節度使治所就在這里,本來就是防長城外的胡人的,而且,安史之亂時,朔方軍保衛唐朝的貢獻是數一數二的。

  直到宋初,朔方軍節度使和歸義軍節度使都還存在,尤其朔方郡,唐末宋初一直保存完好,人口沒什么損失,甚至還打敗了來犯的吐蕃。

  黨項人是跟隨李繼遷從陜北夏州遷移到朔方和河西走廊的,從遷移來到李元昊稱帝也就三十多年,不可能屠殺光也沒任何記載說黨項人屠殺過境內漢人。

  趙匡曾經下令遷走所有黨項人到內地,也才遷走了四萬人,后來李繼遷反宋,被宋軍俘獲了兩個部落才三千人。

  之后李繼遷跑到靈州攻打甘肅,集結所有四十四個黨項部族,全民皆兵也才集結了一萬三千多人。

  按一個部族兩千人來算,黨項未建立西夏時最多也才十萬人左右。

  而朔方軍在唐朝時就有六萬七千人,再加上隨軍家屬及平民,朔方郡人口應該有三十到四十萬人。

  甘肅的歸義軍統治下的漢人人口,在唐末時也有一百萬。

  換而言之,西夏的人口,本就以漢人人口占多,黨項在西夏初期僅有十萬人左右,就是發展到了現在,其實也就幾十萬人。

  關鍵,西夏一百年前才從中原王朝的統治下分離出去,因此,就算是其中的黨項人其漢化程度也比其他胡人高出很多。

  關鍵的關鍵——

  西夏自李元昊建國以來,一直存在著“蕃禮”與“漢禮”之爭。

  毅宗、惠宗兩朝經常反復。

  到李乾順時期,“蕃禮”與“漢禮”之爭斗得更加激烈。

  而李乾順對高度發展的儒家文化與漢族文明十分傾慕,因此他決定在西夏大力提倡漢文化,以改變西夏的落后風氣。

  所以,李乾順掌權沒多久,就借御史中丞薛元禮之口倡導儒學,在薛元禮的上疏中稱:“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經國之模,莫重于儒學。昔元魏開基,周齊繼統,無不尊行儒教,崇尚詩書,蓋西北之遺風不可以立教化也。”,因此,西夏只有重新提倡漢學,才能改變西夏的不良風氣,挽救面臨的危機。李乾順采納了“薛元禮的建議”,下令在原有的“蕃學”之外,特建“國學”,教授漢學。

  李乾順還挑選皇親貴族子弟三百人,建立“養賢務”,由官府供給廩食,設置教授,進行漢學培養。

  李乾順更是對那些擅長漢學的士人給予特別的優待。

  另外,李乾順自己也喜歡附庸風雅,曾借大臣高守忠宅第后院生長靈芝,以為祥瑞,在百官朝賀之際,李乾順作《靈芝歌》與諸大臣酬唱,并勒石志瑞。

  甚至于,有的黨項貴族大臣對李乾順重視漢文化不滿,諷刺李乾順數典忘祖,李乾順都不予采納,一心將西夏漢化,以便鞏固其統治。

  到了李仁孝繼位以后,西夏漢化得就更加徹底了。

  李仁孝之所以剛一繼位就立罔氏為皇后,只因罔氏聰慧知書,愛行漢禮,李仁孝在儒學上的建樹,得到她不少幫助。

  而李仁孝繼位后的三把火之一就是下令在各州、縣設立學校全民學習漢文化,接著李仁孝又在皇宮內建立小學(皇家學校),凡宗室子孫七歲至十五歲都可以入學,李仁孝和罔氏也常常前往調教訓導漢文化。

  后來,在李仁孝的主張之下,西夏摹仿中原制度,設立太學,李仁孝身為皇帝,親臨太學“釋典禮”(也就是向先圣先師舉行隆重的祭祀),并對教師、學生分別給予賞賜。

  在建立太學的第二年,也就是今年年初,李仁孝頂著戰爭的壓力,還尊孔子為文宣帝,下令各州郡修建孔廟。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的孔廟建得宏偉高大,如同皇宮一般。

  由于李仁孝提倡文治,重視漢化,大量的西夏人才涌入廟堂之中,其中不乏卓越的學者,像大學者斡道沖、王仁忠,編纂《夏國譜》的羅世昌,抗命不去金朝為叛臣的焦景顏,等等。

  也就是說,經過李乾順、李仁孝這兩朝不留余力的引導,西夏漢化的程度甚至不在已經被大乾王朝治理了十五、六年的燕云地區之下了。

  而且,西夏還培養出來了大量的精通漢文化的人才,并且其中一大半就是漢人。

  治理有這樣底子的寧夏和甘肅兩路,對于大乾王朝來說,真是比治理東北地方和箕地容易太多了。

  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必須要感謝李乾順、李仁孝父子。

  再鑒于李仁孝此人不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這個時代都沒有做過大惡,又是主動開城投降的,讓大乾王朝順利的得到了西夏這一百年的積累。

  李存特意下旨,讓押送李仁孝以及西夏皇室和宗室進京的人對李仁孝禮遇一些…

  還欠大家一章加更,我盡量在明后天給大家加上。

順便再求一下

無線電子書    干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