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七九章 終點的方向

無線電子書    短跑之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盧梭和朱諾都沒想到,就一起到墨爾本比了個賽,就對著全世界官宣了他們的戀情?

  但宣布了就宣布了,兩人都覺得無所謂。

  2月27日,他們在墨爾本的海灘、教堂、圖書館等著名景點愉快地玩了一天后,28日一早便乘坐飛機返回國內。

  盧梭的目標是4月10日的比賽,時間并不太多。

  3月初,盧梭就正式進入訓練節奏,他需要盡快消化墨爾本室內比賽得到的屬性點。

  按照最優選擇,盧梭應該去勒沃庫森,在BR醫學中心的幫助下去提升身體屬性,這樣會減少在訓練過程中身體受到的壓力,不過一個月將近百萬人民幣的訓練費用,讓盧梭覺得承受不起。

  便是自行訓練,有狀態欄的監督,盧梭也覺得應該沒問題的,只要把節奏放緩,慢慢提升即可。

  3月中旬,總局官網上公布了盧梭的比賽計劃,將參加4月10日塞內加爾的第一場銀牌級大獎賽。

  這個消息的發布,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大家都猜測,盧梭是奔著世界紀錄去的,但無論記者們是詢問總局,還是對盧梭教練團的提問,都得到了‘盧梭會盡力比賽’這樣的官方回答。

  而盧梭呢,任何人都接觸不到。

  盧梭能不能破世界紀錄。

  網址htTp://m.26w.c

  這個問題在所有人心頭盤旋。

  雖然這是個招商的好機會,如果一些品牌趁著盧梭拿回世界紀錄的時候,在全世界做一波綁定宣傳,都會得到品牌知名度的極大提升,但即便如此,總局也沒放開口子,進行再一輪招商。

  總局面對已經簽約的那些品牌商,給的建議也是做好兩手準備,并不確定,一定會有預料中最好的結果。

  因為大家心里都沒底。

  3月20日。

  鵬城體院。

  盧梭在做慣常的隊內訓練。

  他如同一陣風般掠過了百米賽道。

  終點處董子健按著計時器,上面很快就顯示出盧梭的成績:‘9.85’。

  和亞洲百米決賽時的成績一樣,但卻不是盧梭最好的成績,大半個月以來,盧梭沒再跑進過9秒80以內,距離尤塞恩9秒72的世界紀錄就更遠。

  董子健瞧著盧梭,心生疑慮,他知道盧梭沒有盡全力去跑,但是,這樣的話,比賽時就能保證激發出百分百的全力嗎?

  4月份的比賽,盧梭是奔著拿回世界紀錄去的,隊內誰都知道,董子健當然也清楚,盧梭追求的不是簡簡單單一場勝利,而是要把人類百米速度的極限再往前推進0.01秒,甚至是0.02秒。

  想達到這樣的目標,現在這種狀態可不行。

  盧梭瞧到這個成績的時候,也搖了搖頭,似乎也不太滿意,但他卻不想再練了,跟陸錦榮和董子健說了一聲,便離開操場,去器械室做力量練習了。

  這時,董子健忍不住問陸錦榮:“盧梭是不是放棄拿世界紀錄的目標了?”

  陸錦榮苦笑:“我還想問你呢,你負責他的訓練計劃,他是不是想放棄了?”

  “他也沒說過要放棄,但這樣的訓練狀態…”董子健覺得那比較難了。

  計劃制定得再好,也得跑得出來才行,如果盧梭訓練時,甚至沒有一次能跑到9秒80之內,難道指望著比賽時大發神威,突破極限,猛的超過尤塞恩保持的9秒72世界紀錄?

  那盧梭的教練組求神拜佛就行了,搞什么訓練計劃啊。

  盧梭知道董子健、陸錦榮,甚至連湛征和徐太明都有疑惑,可盧梭也沒辦法解釋。

  他的確沒辦法在訓練中用全力跑。

  跑到九秒八幾已經是訓練中的極限。

  再往快了跑,就會面臨過度疲勞和受傷的風險。

  從墨爾本大獎賽上拿到的屬性是消化掉了,‘力量’和‘敏捷’都達到了64點,盧梭或者已經能夠拿到超過9秒72的成績了。

  但這個極限成績卻很難在日常訓練中見到,盧梭只能等到正式比賽時,再表現出來。

  感覺像是攢了很久的力氣,然后只有一刀的驚艷…盧梭對此也是無奈的,卻也沒啥太好辦法。

  盧梭面臨著一個瓶頸的時候,田時偉那邊的成績也停滯不前了。

  自從鵬城大獎賽上,田時偉為了贏鮑爾而受傷后,原本正在一路高歌猛進往10秒內進發的成績,就仿佛忽得戛然而止了。

  田時偉從未放松過訓練,但成績就在10秒外原地踏步,甚至再跑不出那場比賽時的10秒02,田時偉對此很苦惱,盧梭卻可以從‘相照’技巧中看出,田時偉的屬性上也悄悄被標上了‘極限’二字。

  田時偉也到達了他的人生巔峰了,這個巔峰來得稍有些早,卻也并不令人意外,田時偉比盧梭大一歲,盧梭今年21歲,田時偉22歲,22歲抵達身體巔峰也并不是太早。

  但抵達巔峰并不意味著成績再也無法進步,田時偉仍然可以憑借著在技巧上一點一滴的磨礪,讓自己再快一點,如果足夠刻苦,進到十秒內,應該可以做到。

  隊內擺著董子健這個國內首屈一指的短跑技術專家,田時偉的技巧進步很快就有了理論基礎,董子健為其列出了一系列的訓練計劃,但與盧梭的‘一點就通’不同,田時偉的短跑技術改良之路注定漫長。

  董子健給田時偉開出的‘藥方’中,包括換腳起跑、44改43步、起跑步頻調整等等方案,董子健并不知道哪個方子效果最好,甚至起到反效果也說不定。

  田時偉這時也面對一個選擇,是選擇維持現狀,還是改變,但不知道結果怎樣。

  董子健則認為田時偉仍然很年輕,有機會去嘗試,失敗后也有再調整的機會。

  而田時偉在考慮后,認為自己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去重新開始,他認為只有跨過這關,才能觸及到10秒內的神之領域。

  看著田時偉,盧梭有點感觸。

  他很清楚自己是在膽怯,他也面臨著和田時偉一樣的處境,與田時偉不同的是,盧梭知道什么才是正確方向,卻也知道那個過程有多曲折和漫長,相同的是,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抵達終點。

無線電子書    短跑之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