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名聲?
整個金陵除了國舅爺以外,還能找出來第二個名聲比胡漢山更臭。
胡漢山斜著眼瞥了一下黃子澄,不想在這里和他說些廢話:“爭辯是沒有用的,那就等著趙慶元抓緊詔獄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因為賑災。”
胡漢山還沒趕回家里,又被宋忠帶著錦衣衛找上了門。
宋忠指了指身后的五十名錦衣衛,諂媚的笑道:“勞煩胡爺再去一趟涇縣,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順道再去一趟寧國府。”
胡漢山早就想率領一群錦衣衛威風凜凜的招搖過市了,沒想到還真有了機會,從宋忠手上接過了一本名冊:“宋千戶就放心吧。”
“這一次抓人絕對不會有半點的紕漏,凡是名冊上的官員不會放跑一個人。”
本來派去寧國府和涇縣抓人的錦衣衛總旗不是胡漢山,誰讓他是唯一把宋忠當人看的兄弟。
宋忠表面上不會說些什么,到了一些關鍵時刻,還是可以在他的權利范圍之內做一些通融。
宋忠知道前一段時間的賑災,胡漢山心里肯定受了一些氣,就想著讓他親自去把那些貪官污吏抓回來,好好的出了這口惡氣。
胡漢山騎上一匹遼東大馬,立即帶著五十名錦衣衛趕往了涇縣。
風塵仆仆的來到涇縣衙門,胡漢山大手一揮,一名名身穿飛魚服手持繡春刀的錦衣衛,直接沖進了縣衙的大門。
正在門口守著的三班六房衙役,剛想攔住這一群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官兵。
只是看了一眼,一個個神色慌張的跪在了地上,不敢有半點的阻攔。
衙役們或許不認識小丞相胡漢山,卻沒有人不認識飛魚服。
這些年來殺了那么多的貪官污吏,飛魚服早就讓官吏們嚇破了膽。
涇縣知縣和三班六房掌案正在后衙喝茶,商量著怎么分潤這一次囤積居奇的銀利。
戶房掌案把所有的賬目都記在腦子里,不敢寫在紙上,擔心泄露出去:“這一次囤積居奇的大頭,基本上全被寧國府的官員拿走了。”
“總共還剩下上千畝的良田,還有一千多兩的大明寶鈔。”
涇縣知縣聽到這里,心里也明白了到底怎么分潤:“本官是流官,不是涇縣本地人,要不了幾年就要離開涇縣。”
“拿著涇縣的土地也沒有用,幾位同僚看看能夠折算多少大明寶鈔,全給本官換成大明寶鈔就可以了。”
官僚縉紳對于土地總有著難以遏制的欲望執念,每次碰到旱災水災,總會想方設法的兼并老百姓的土地。
大明寶鈔再好,喜鵲登枝金花綢緞再是華麗,都沒有一畝畝的良田能夠綿延宗族的福澤。
大明寶鈔花完了就沒了,喜鵲登枝金花綢緞用過了也沒了,只有土地會一茬又一茬的長出糧食莊稼。
戶房掌案等三班六房地方鄉紳知道這是知縣主動讓利,投桃報李也不會讓知縣吃虧:“這一次囤積居奇得來的土地,有上等的水澆田,也有下等的旱田。”
“按照當前的市價,二十兩紋銀到五十兩紋銀不等。”
“賬面上的一千多兩大明寶鈔可以全都拿去,我等九人再湊出來四千兩大明寶鈔送給知縣老爺。”
涇縣知縣知道戶房掌案是在讓利,把所有的良田都當作上等水澆田折算給他,多賺了起碼兩千大明寶鈔。
這就是涇縣知縣沒有斤斤計較的原因,真要是斤斤計較起來,惹惱了三班六房等本地的鄉紳,到時候只給田地可就傻眼了。
等到涇縣知縣調離了縣衙,三班六房的鄉紳們有的是辦法侵吞他所留下來的土地。
涇縣知縣伸手去拿紅黑如意紋紋匣子,里面裝的是這一次搜刮的一千多兩大明寶鈔。
還沒等涇縣知縣把手放在紅黑如意紋匣子上,只聽‘砰’的一聲,后衙的雕花對扇木門就被胡漢山一腳給踹開了。23sk.net
光亮灑在略顯昏暗的衙門房間內,涇縣知縣和三班六房的地方鄉紳不免抬起了官服袖子,擋住了刺眼的光亮。
涇縣知縣等到眼睛適應了突然冒出來的亮光,瞧見是胡漢山來了,對他沒有一點好臉色:“胡少爺如果沒有公務還請離開縣衙。”
“本知縣與三班六房的掌案還有一些要事商議,胡少爺在這里本官等不方便議事。”
“另外,私闖縣衙可是重罪,胡少爺還是不要讓左丞相為難的好。”
三班六房的掌案也對胡漢山沒有什么好臉色,要不是他從中作梗,這一次的囤積居奇還能再多拿一千多畝的良田。
胡漢山走了過去,從黃花梨圓桌上拿起了紅黑如意紋匣子,抽開一看:“呦呵,這里面裝的大明寶鈔可真不少。”
“少說也有一千多兩吧,看來這一次賑災你們是真沒少撈銀子。”
“住嘴!”涇縣知縣突然拍了一下桌子,呵斥道:“你可知道誣陷官員同樣是重罪。”
“別以為你是左丞相的嫡長子就可以胡作非為,本官可是出身于浙東的官僚縉紳,真要是論起出身,本官可是一點也不怕你。”
知縣背后站著的是浙東官僚縉紳,不會上趕著巴結胡漢山,甚至還有些瞧不起淮西勛貴出身的胡漢山。
浙東的官僚縉紳從宋代開始就是書香門第,淮西勛貴別說是從前朝的前朝了,三五十年前還都是在土里刨食的泥腿子。
胡漢山的右手一扔,把紅黑如意紋匣子扔給了身后的錦衣衛,笑著說道:“來人,全部抓起來送到詔獄。”
胡漢山的笑容看起來莫名有些威嚴,七八名錦衣衛立即沖進了衙門的房間內,一口口繡春刀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
知縣說是不怕胡漢山,不過是借著浙東官僚縉紳的勢,虛張聲勢罷了。
當他看見比亮光還要刺眼的飛魚服,頓時嚇的是面無人色,身體一軟,從官帽椅上滑了下去。
知縣想到按照大明律只要是貪了幾十兩銀子就會被剝皮,像他這種貪了一千多兩銀子的貪官,少不了一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涇縣知縣嚎啕大哭起來,口不擇言的說道:“這些都是寧國府官員逼迫本官做的。”
“本官要是不同流合污,腦袋上的官帽子就要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