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不欲亡大秦也

無線電子書    大秦嫡公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暮色。

  朝會時的爭議已漸漸澹去。

  但朝堂上的變化,朝廷官員已有所察覺。

  李府。

  李斯坐在書房。

  他隨手翻看一卷《商君書》,但心神顯然不在上面。

  今日朝會的確在商議南海之事,但朝堂最終的走向,卻跟往常已截然不同。

  他并不精于軍事。

  所以在朝堂上并沒有就此開口。

  但十公子發表看法之后,朝堂上明顯有了極大爭議,按照以往的慣例,始皇當‘下群臣議事’,然而從始至終,始皇仿佛都沒有開啟儀事的念頭。

  姚賈后面欲言又止,恐就是想向陛下建議開廷議,只是陛下并沒有給他開口機會,而是直接開口,說要去尋求王賁建議,就此把這個話題打住。

  始皇已無意再開廷議了。

  他之前其實就已有所察覺,但一直不敢肯定,而今日朝會,卻讓李斯堅定了這個想法。

  陛下有意廢除議事制度!

  他把《商君書》合上,眼中浮現縷縷凝重,議事制度一旦廢除,朝廷大事都將徹底決于上,不用再顧忌朝臣的看法,此中利弊,他一時也不敢判斷是好是壞。

  從另一種角度。

  這未必不是陛下對朝臣的不滿。

  李斯站起身。

  沉聲道:“從今之后,朝廷政事當慎之又慎了,陛下已然對百官心生了戒備及不滿,只怕日后還會繼續收緊百官的權勢,只是十公子這次的發聲,究竟有沒有陛下的旨意?”

  “若是沒有”

  “那陛下對十公子太過縱容了。”

  “但若是有,陛下未免給了十公子太多權柄。”

  “難道”

  “陛下已定下十公子為儲君?”

  李斯抬起頭,眼中露出一抹驚疑,朝堂上的一些跡象,讓他漸漸有些不太確信,心中也生出了些猜疑。

  朝后余波遠不止于此。

  楊端和等人得了秦落衡的許諾,自是不會對此有意見,但任囂、趙佗卻對朝會極為不滿。

  任囂從軍多年。

  上次征伐百越,他便是副將。

  屠睢身亡之后,按理而言,他是最有可能上位的,一直以來,他也被認為是征伐百越主將的不二人選,這件事其實一直都沒有多少爭議,直到趙高被殺。

  他過去曾跟趙高有過不少來往。

  只是并未牽涉進趙高涉嫌的桉件,因而最終幸免于難,但多少還是受到了一些波及,他原本是想謀個主將之位,好洗刷掉自己身上的不白,順便為自己正名,但隨著秦落衡的開口,他不僅當不成主將,甚至連領兵的機會都沒有。

  他又如何能甘心?

  趙佗亦然。

  他跟任囂經歷過上次征伐百越,也著一定的南海經驗,不過趙佗自己也很清楚,他其實爭奪主將的機會并不大,只不過隨著任囂被猜忌,他無疑有了機會,因而這段時間趙佗沒少跟關中氏族走動,也得到了很多關中氏族的許諾。

  若是不出意外,這次征伐百越的主將,就是他跟任囂二選一,他自認有一定可能拿下,眼下南海已是砧板上的一塊肉,他若是領軍,定能使南海一戰而定。

  借此一戰。

  他日后沒準便能更進一步。

  位列三公九卿。

  然隨著秦落衡的建議,他的一切設想都完了。

  趙佗又如何能鎮定的下來?

  這次朝會,雖結果未明,但已初顯端倪。

  眼下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另一邊。

  在處理完政事之后,嬴政并沒回寢宮,而是讓中車府令去準備車馬,準備去一趟王府。

  一刻鐘之后。

  嬴政去到了王府。

  王離、王平等人恭候在外。

  嬴政微微額首。

  問道:“通武侯身體如何?”

  王離道:

  “回陛下。”

  “阿翁的身體已有好轉,只是依舊有些乏力,所以不能遠迎,還請陛下恕罪。”

  嬴政澹澹道:

  “通武侯身體抱恙,朕又豈會怪罪?”

  王離連忙稱謝,而后恭迎著嬴政進到了王府,而后在擁簇中去到了大堂,此刻王賁正躺在躺椅上。

  進到大堂。

  看著幾近骨瘦嶙峋的王賁,嬴政眼中浮現一抹哀色。

  輕嘆道:

  “王賁,你受苦了。”

  王賁半直身子。

  垂淚道:

  “臣王賁參見陛下。”

  “臣王賁不忠,不能叩見陛下。”

  嬴政上前,把王賁扶到躺椅上,開口道:“你跟朕君臣多年,用不著這些虛禮,你自己保重身體就行。”

  王賁點頭道:“多謝陛下關心,臣定竭力。”

  隨后。

  嬴政掃了眼站在屋中的王離和王平,拂手道:“你們先退下吧,我想跟通武侯聊聊。”

  王離跟王平連忙稱諾。

  然后退了出去。

  嬴政看著王賁躺的躺椅。

  笑道:

  “這是嬴斯年送來的吧?”

  “當初他也給朕送過,感覺是要比坐著舒服。”

  王賁道:

  “回陛下。”

  “此物的確是十公子相贈。”

  “臣也多虧陛下贈藥,若非陛下贈藥,以臣當初的身子,恐根本抗不過這個冬季,臣感恩。”

  王賁言語十分恭敬。

  他很清楚。

  上次十公子送來的人參養榮丸,看似是十公子經口,實則是陛下的旨意,若是陛下不開口,十公子又豈能拿到這珍惜藥丸?縱然這藥丸是十公子獻上的,依舊不行。

  他跟隨嬴政多年,豈會不曉這個道理。

  嬴政哈哈一笑。

  對此并未太過在意。

  隨即眼中卻浮現一抹戚色。

  嬴政道:“朕還記得剛即位時,朝堂上權臣當道,朕在宮中孤立無援,即無親信,又無可依靠之人,甚至還要看呂不韋等人臉色,然就在朕如此窘迫之時,是你王賁主動效忠,才讓朕漸漸站穩跟腳。”

  “不過。”

  “有時候朕并不怎么喜你。”

  “每次你領兵,只要主事,便拒絕一切亂命,決然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每次還信誓旦旦的跟朕說‘若不成事,愿擔全責’,朕當時若非為了避免軍隊動蕩,決然不會用你。”

  “但你的確是說到做到。”

  “領兵以來,五萬軍馬水戰滅魏,兩萬飛騎旬日連下楚國十城,五萬飛騎數千里奔襲,最終滅燕滅代,二十萬大軍脅齊國不戰而降,十萬大軍十萬民,三年大開天下馳道。”

  “這都是你王賁的功勛。”

  “如此顯赫戰績,華夏數千年,恐是無人能及。”

  王賁苦笑一聲。

  開口道:“臣當年的確有些意氣用事,也多虧了陛下信任,不然臣斷然做不到這些。”

  一時間。

  君臣兩人都追憶起往昔。

  嬴政從來不掩飾對王賁的欣賞。

  滿朝大臣中,他最喜歡的臣子,一定是王賁。

  不僅是王賁跟他意向相投,更重要的是,跟其他臣子比起來,王賁顯得更加真實,其他臣子多少會做迎合阿諛之態,但王賁不同,他從沒有斡旋的話語,不贊成便是不贊成,贊成便會鼎力支持。

  王賁同樣心生感慨。

  自古多少君王得臣之力,非是臣下真正佩服君王的領事決斷才具,而是基于無法改變的君臣權力構架,然陛下卻是從來沒有對自己掩飾過喜怒哀樂,這種信任,古往今來恐都少之又少。

  若非得陛下全力信任,他恐也很難做成事。

  如此信任,夫復何求?

  屋外。

  下起了淅瀝小雨。

  君臣二人的思緒卻漸漸飄遠。

  在經過一次生離死別之后,嬴政看到王賁的虛弱,卻是不禁有些感同身受,種種積壓思緒在此刻翻涌,沒有絲毫作偽。

  有些話。

  若非是面對王賁,嬴政永遠不會道出,而很多臣子不會說的話,也唯有王賁敢說,即便是被王賁駁斥,嬴政都不會覺得有絲毫忤逆之感,反倒會感覺痛徹心脾。

  不知何時。

  嬴政坐到了王賁近前。

  君臣就這么近距離的一坐一躺。

  嬴政道:

  “臣身染瘧疾之時,曾恍如夢境般,看到了未來的一幕。”

  “朕好似那齊桓公姜小白,臨死時竟令不出宮,朝中更是發生了巨大的動蕩,秦政更是好像要一代而亡,朕當時十分的憤怒,若上天果真如此,何須天降英才濟濟一堂創出如此煌煌偉業?然后又轉瞬教它熄滅?”

  “這未免太不可理喻了!”

  “也就在大秦動蕩不安的時候,你王氏父子卻相繼出場,王翦依據朕留下的詔書,力挺危局,一力周旋而不與任何人妥協,甚至不惜直接兵戎相見,最終艱難的穩定了天下大局。”

  “而你王賁更甚。”

  “果決的率兵鎮撫咸陽,甚至是公然抗命,以雷霆出手,緝拿了欲圖火中取栗的亂臣賊子,擁戴著二世皇帝登上帝位,其堅剛利落,跟當年平定嫪毒叛亂如出一轍。”

  “自古以來,國之良將,安危所憑也!”

  “若得你王賁在世,朕何愁身后之事哉?”

  “然就在朕以為天下大定時,卻陡然驚醒,王翦早已病逝,而你更是昏迷日久,何以能力挺危局?安定大秦局勢?但若沒了你王氏父子,誰又能在大秦亂象時替朕鎮國呢?”

  講真,最近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蘋果均可。

  “朕找不到!”

  “蒙恬不行,馮劫也不行,李信更做不到。”

  “所以朕不敢死啊!”

  “萬幸上天似不愿見到大秦一世而亡,最終讓朕醒了過來,而今見到你好轉,朕屬實很欣慰。”

  “天不欲亡大秦也!

無線電子書    大秦嫡公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