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零一章 這是我的天下

無線電子書    大秦嫡公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聞言。

  眾人皆是一愣。

  他們努力想了想,卻是想不出,還有什么比在北疆更重要。

  在北疆可謂是名利雙收,不僅能打壓到長公子一脈,更能持續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從而讓自己徹底占據優勢,進而奪下儲君之位。

  秦落衡面色平靜。

  他說的都是自己的實話。

  只不過有句話,他故意沒有說出。

  自古太子不將兵。

  這是華夏數千年總結下來的經驗,他對此是深以為然,遠赴北疆,看似美好,但卻遠離了朝堂,這對他而言,其實是件危險的事,他剛恢復身份,自不會去做這么冒險的事,而且長公子遠離朝野已近一年有余,這次又遠離朝堂,他雖能獲得邊地的聲望,卻也同樣減弱了在朝的影響力。

  相較下來。

  實則是得不償失!

  此外。

  北方軍團可是有三十萬士卒。

  全都是大秦精銳。

  扶蘇又跟蒙氏自來交好,短時,或許不會引起始皇猜忌,但長久下去,定會讓始皇起疑,自古帝皇都生性多疑,扶蘇本就在朝中擁躉眾多,而今又跟在外領兵打仗的上將軍關系密切,稍微傳出一些風吹草動,對扶蘇而言,都將是致命的。

  誠然。

  以始皇之威望,并不擔心軍隊會出事,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扶蘇賭不起,他同樣賭不起。

  扶蘇是跟蒙氏自來交好,而他則跟關中氏族密切,兩者都在軍中有很大影響力,而始皇自掌權以來,就一直在死抓軍權,從不肯輕易外放,尤其始皇還歷經了成蟜之變,嫪毒叛亂,熊啟倒戈等一系列事變,更是讓始皇對軍隊之事異常敏感。

  秦落衡深知這點,豈敢讓自己深陷其中?

  或許跟軍中將領交好,的確有助于日后上位,但這同樣是在挑戰始皇神經。

  他自不肯讓自己以身試險。

  不過。

  這些話并不適合說出。

  楊端和等人自然也想不到這些。

  甘羅道“十公子,天下還有能比北疆之事重要的?”

  秦落衡笑著點點頭。

  “的確有。”

  “在我看來,隨著匈奴北逃,北疆已步入收尾階段,這時北上只算得上是錦上添花,算不上是雪中送炭,大秦地域遼闊,能做的、及要做的事有很多,胡患未除時,北疆的確當是重中之重,不然朝廷也不會一直把重心關注在匈奴。”

  “但現在”

  “朝廷的重心其實會有所轉移。”

  “北疆之事目下主要是在人事,只要執行政策的人沒問題,北疆基本不會出現大的紕漏,而現在在駐守北疆的是蒙恬上將軍及兄長,有他們坐鎮,北疆定能安穩無恙。”

  “大氣北疆已定!

  “我知道你們心中有諸多疑惑。”

  “我也誠心直言。”

  “在胡患沒有去除之前,匈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但現在不一樣了,朝廷一定會把目光聚焦于內政,如今儒家幾如喪家之犬,六國余孽東躲西藏,內部看似一片祥和,其實是暗流涌動,這些復辟勢力并不會甘心坐以待斃,他們一定會奮起反擊的。”

  “鎮壓內部復辟,才是今后重點!”

楊端和蹙眉道  “此事我倒是有些眉目。”

  “但正如公子所言,儒家已如喪家之犬,六國余孽只敢東躲西藏,根本就不敢拋頭露面,何以敢在大秦眼皮子底下生事?以如今大秦之兵鋒,只要他們敢露頭,定能將他們殺的片甲不留。”

  “他們何以能讓公子這么不安?”

  楊端和似對秦落衡這么重視六國余孽有些不解。

  秦落衡搖頭道“眼睛能看到的危險,除了真的切及體膚,大多都是可以規避的,然而眼睛看不到的危險,往往才更加危險,現在六國余孽,的確惶惶不可終日,但他們豈會真的善罷甘休?”

  “而且”

  “我并不擔心六國余孽。”

  “相對于六國余孽,我關心的是天下蒼生。”

  “天下萬民!

  “大秦立國已有六載,在這六年間,大秦做了很多事,每一件都可以稱得上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但人力有窮極,民眾對壓力的承載同樣有極限,現在六地因早前的一些緣故,對大秦的忠誠度并不高。”

  “而且秦政在六地推行的政策很多都變形了。”

  “然受苦受累的只是底層民眾罷了。”

  “在你們眼中,底層民眾或許就該這樣,但我卻有不同看法,我見識過民間疾苦,也見過不少的家庭慘狀,很多事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我在東郡休養的那段時間,并沒有真的只躺著休養,同樣去了解了地方實情。”

  “土地兼并之惡早已觸目驚心。”

  “地方官員的不作為,胡作為,亂作為,更是比比皆是。”

  “這些切及體膚,動搖大秦國本的東西,才是大秦今后的重中之重,而我著眼的便是解決這些問題,我知道你們想推我更進一步,但相比耗費精力于爭權奪勢上,我更想見到大秦走到正確的道路上。”

  “諸位的心意,小子心領了。”

  “但”

  “我也勸諸位一句,莫要為一時之利,蒙蔽了心神,天下久經戰亂,好不容易才恢復了太平,我實不愿讓天下再陷入兵戈之中,也不愿大秦陷入所謂的派系爭斗之中。”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同樣也是新秦人的大秦。”

  “既為秦人,何以不能一視同仁?”

  秦落衡目光深邃的看了眾人幾眼,而后朝眾人長拜,緩緩的離去了。

  望著秦落衡離去的身影,甘羅目光有些陰翳,他沉聲道“長公子,終究遠離朝堂太久了,以至有些婦人之仁,甚至是有些異想天開,儲君之爭,本就是你死我活,退縮毫無用處,十公子終有一日會后悔的!”

  華寄眉頭一皺。

  他深深的看了秦落衡一眼,他對秦落衡的認識比其他人更深刻,他并不覺得秦落衡真優柔寡斷,也不認為這些就是秦落衡的真實想法,只不過,他一時有些猜不透。

甚至于  他心中浮現了一個想法。

  秦落衡似乎是有意這么做的,為的就是跟關中氏族保持一定距離,這個保持距離并非是疏遠,而是以一種上位者的姿態,非是如扶蘇那般,被六地一系的官員推著走,完全不能自主。

  他眼珠微轉,暗暗點了點頭。

  幾人互相扼腕嘆息幾聲,也是相繼離開了。

  回到宮殿,秦落衡深吸口氣,卻是搖了搖頭,華寄的想法并沒錯,他的確是有意這么做,甚至真實想法都沒有對他們說,他不想‘任人擺布’,更不想為了一時的爭權,讓自己受制一方。

  他著眼的更為長遠!

  朝堂關中氏族跟六地一系的官員一直有隔閡,這無疑會降低朝廷的效率,他既清楚這點,自然不會有意放任,甚至是縱容擴大,至于儲君之位,他其實并沒有太擔心,他并不認為扶蘇能勝過自己。

  即便扶蘇在北疆獲取了不少的名望,但依舊不可能是自己對手。

  這非是小瞧扶蘇。

  而是秦落衡對自身的自信。

  北疆終究只是大秦一部分,而他著眼的是天下。

  是民生!

  他若是能解決了萬民生計,無論扶蘇在北疆立下天下功績,最終依舊是比不過他的,而且他眼下已有不少的想法。

  農家經過兩年的時間,已培育出不少的良種。

  等到開春,便會試著將這些良種分發下去,一旦糧食產量增加,最終獲益的無疑是他,而且墨家這兩年,也一直致力于工具制造,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高,若是真能將這些用以實踐,將極大提高大秦的效率。

  北疆修筑長城,需要征召大量民眾。

  若是他能把墨家工具真的推行出去,不僅能減少征召民眾的數量,更能加快長城的修建進度,這都有利于減少民眾的積怨,也大益于秦廷統治。

  民眾無怨。

  又豈會冒著生命危險起來造反?

  沒有民眾作為后援,六國貴族就算有心叛逆,又能掀起多少風浪?又能給地方造成多大的動蕩呢?

  他要料敵于先,防患于未然。

  在六國余孽還沒來得及舉事之前,便安撫住地方民眾,讓六國余孽的鬧事成為無水之萍,虛有其表,從而為大秦掃清六國余孽提供有利條件。

  他很早便考慮到了這些。

  只不過因為身份的暴露,讓他不得不推辭一段時間,但農家跟墨家依舊在穩步進行著,所以對他實則影響并不大。

  他要借著自己尚書令的身份,將自己的想法一步步付諸實踐。

  而后借著民心所向,眾望所歸,讓自己堂堂正正的坐上儲君之位,然后堂堂正正的捏合關中氏族跟六地一系官員,讓天下不再有新老秦人之分,進而讓大秦之名永久的鐫刻在華夏大地。

  這是他的江山!

  這也將是他將要繼承的帝國!

  秦落衡暗暗握拳,雙眼充斥著野心和。

  他不屑于通過宮斗、黨爭上位,也不屑于通過分化、肢解的權謀,來為自己謀取更大的上位機會,他要的是堂堂正正,要的是天下臣服。

  因為大秦是他的天下!

無線電子書    大秦嫡公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