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30 天縱之才

  “有志氣,不愧是能寫出臨江仙這種詞的后生!”

  對于沈憶宸果斷“應戰”,林震出言稱贊了一句,此子不談學識如何,至少氣度不凡。

  “剛才維初讓我幫你點明本經,那是否意味著,憶宸你四書已經爛熟于心了?”

  “不敢妄言爛熟于心,但晚生進學數年,確實有所收獲。”

  沈憶宸話不敢說的太滿,卻也不能表現的太慫,只好盡可能的看起來有底氣些。

  “那好,我就來出題考考你。”

  說完林震沉思了一會,又言道:“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是哪五種?”

  林震取了孟子·盡心上中一段作為考題,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孟子說過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種,讓沈憶宸回答是哪五種。

  對于這種問題,沈憶宸差點沒高興出聲,這不是送上門來嗎?自己四書里面最擅長的就是孟子,狀元公偏偏用孟子來出題。

  當然,心里面樂開花,沈憶宸表面上還是不能表露出來,于是裝作氣定神閑道:“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那你認為孟子說君子教者五,是想告訴世人何種道理?”

  如果說前面的提問,是死記硬背的話,那么現在林震所問,就是讓沈憶宸探尋背后所表達的哲理。

  “因材施教。”

  沒有絲毫猶豫,沈憶宸說出了標準答案。

  旁邊的孫提學聽到了,忍不住點頭道:“不錯!”

  李庭修臉上也浮現出淡淡笑容,一是為自己的學生高興,另外一點,就是很清楚沈憶宸擅長孟子,這種題目考不倒他。

  “那好,中庸有云,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此話何解?”

  這個問題如果放在一個月之前,以沈憶宸對于中庸的熟悉度,就算能回答,也只能說勉勉強強。

  但這段時間以來,秉燭夜讀這四個字,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句玩笑話,而是沈憶宸每天的生活經歷。

  四書的原文以及注釋,他基本上已經做到牢記于心!

  “回狀元公,這是孔夫子回答魯哀公問政的話語。孔夫子認為要行善政,必須得賢臣。要得到賢臣,必須的得先提升道德,而道德又以仁義為先。”

  “回答的很好,但中庸同樣有一句,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那如何保證善政能長久實施下去呢?”

  當林震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李庭修跟孫提學兩個人臉上表情,出現很明顯的變化。

  因為這種考題,完全超乎了對于童生的四書學識要求,甚至是超過了考秀才跟舉人的階段。更像是皇帝在殿試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

  拿這種問題去考沈憶宸,知道的明白林震有心試試他學問上限如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存心刁難。

  說實話,面對林震的提問,沈憶宸都陷入了一種兩難境地。

  單從字面意義上來看,中庸這句話并不難,比許多生僻拗口的古文好多了。哪怕叫來后世一個高中生,都能大概理解這句話是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意思。

  林震現在問如何能改變這種局面,讓好政策長久的實施下去。

  用現代的視角來回答,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把“人治”,改為“法治”。用律法的形式把政策給固定下來,這樣就很好避免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局面。

  問題是這種思維方式,放在現代是沒錯的,但是放在獨尊儒術的古代,去強調“法”高于“人”高于“仁”。

  那相當于你身為一名儒家學者,擊穿了自己政治哲學底線,傳播出去用流行詞形容等于“社死”,未來仕途、學問通通無望。

  除非能逆天改命,把整個社會意識形態都給改變了。

  所以這個問題對于沈憶宸更難,他不單單要想出合理的回答,還要違背自己本心!

  看著沈憶宸沉思,林震臉上帶著微微笑容,并不著急催促。

  從前面幾個問題,他已經能得知沈憶宸的四書基本功很扎實,回答的迅速并且準確。甚至一度讓林震都有點疑惑,這種學識水平,怎么可能在成國公府家塾,進學數年連個童生都考不上呢?

  所以林震跳脫了四書五經八股的限制,問了更為實用的策論,想看看沈憶宸到底是個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還是真正的才華橫溢。

  “良法善治。”

  思索再三,沈憶宸終于給出了自己答案。

  沈憶宸開始在回答“人治”或者“法治”之間糾結過,不過很快就醒悟過來,“法治”并不是什么后世的新觀念,諸子百家時期就已經討論過。

  以林震狀元之才,出的考題怎么可能就是浮于表面二選一?

  如果遵從自己本心,簡單選擇“法治”的話,那么這個答案必定有所缺陷,而這個缺陷又在哪里呢?

  正是因為意識到問題所在,沈憶宸才會沉思良久,幸而最后讓他想明白了。

  那就是法典本身不會自發為弱者伸張正義,它只是給所有人提供保護自己的依據。而如何運用法典,靠的依然還是人,無人遵守的法律,不如一張廢紙!

  荀子就曾斷論過“有治人,無治法”。所以單純“法治”跟“人治”都不對,要以道德仁義滋養法治,用法治去強化道德仁義,兩者相輔相成才是良法善治!

  “答的好!”

  幾乎是沈憶宸剛給出答案的瞬間,林震就激動的拍案而起,大聲叫好!

  他從來沒有想象過,這個被無數先賢大能辯論過的問題,會被一名未進學后生,用僅僅四個字就概括出來了。

  如果再加上之前的“因材施教”,可以說沈憶宸切中要害之精準,解題之靈動,在林震教導過的學生弟子中,簡直無出其右!

  “果真是天縱之才!”

  孫提學顫顫巍巍站起身來,語氣激昂無比,看的沈憶宸都害怕他有什么閃失,萬一背過氣去了該如何是好?

  相比較林震近幾年辭官之后才辦學教書,孫提學可謂督學半生,見識過無數文人士子。

  精通詩詞歌賦、風花雪月的有,把八股文章寫的妙筆生花的也有,但以十六歲還未弱冠年紀,達到沈憶宸這種見解格局的,還真沒有!

  不愧是能作出臨江仙的學子,這股少年老成之氣讓人嘆服。

  就連身為蒙師的李庭修都驚呆了,本來只是想拜托林震,幫助沈憶宸補齊經義上的短板,去備戰明年的院試跟鄉試。

  結果考校范圍完全出格了,更離譜的是沈憶宸居然能答上,而且還如此出彩…

無線電子書    我成了大明勛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