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一四三 終于打開了局面啊!

無線電子書    迷失在一六二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一四三終于打開了局面啊!

  無論心情是好是壞,生活總是要繼續。⊿書荒閣www.shu

  特別是對于掌控著瓊州府的這批人來說,現在正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

  以王家莊被破作為一個分水嶺,之后的稅收工作一下子順利起來。

  即使那些當差多年的老稅吏們也從來沒想過——原來收稅還可以這樣容易的。

  甚至用不著他們再下鄉去跑腿,那些大戶地主們紛紛把糧食,布匹,銀錢等物堆在小車上,一車車主動朝州府送來。

  以前有拖欠朝廷稅糧的,這次也一并統統補繳齊,至于這伙短毛能不能代表朝廷,大明王朝認不認這筆帳…壓根兒沒人敢來質疑。

  ——因為他們根本沒精力來跟短毛們打擂臺了,反而還要來祈求官府的保護,無論這“官府”是否正宗。

  一切都如同龐雨的預料:王家莊事件經過諸多無聊漢和有心人的傳播,已經在海南島各地發酵開來。

  海南這地方民風本就狂野,黎民暴動那是常事,漢族農民自然也不得不跟著彪悍——否則生存不下去啊。

  于是乎,各地方,各村莊,小規模騷動持續不絕。

  一些村里的二流子,無賴漢之類都開始興奮起來,這幫人整天都把“打土豪,分田地!”這條口號掛在嘴邊,同時在村里四處串聯,準備一有機會就去開大戶家的庫房。

  僅僅這些無賴漢子,還沒能力搞出大規模的暴動——本地民眾剽悍,豪強大戶自然更加強悍。

  如果沒有外來勢力介入。

  他們光憑自己地力量還是能夠鎮壓住地方的。

  只不過,現在,在府城那邊,恰恰正有這么一股無比強大的“外來勢力”在盤踞著,而且他們已經證明過自己的決心和力量,這才是讓大戶們感到緊張和害怕的真正因素。

  而這時候從州府發出來的文告,卻讓他們看到一絲轉機——那伙短毛行事是有著章法可循的。

  并非一定要靠搶掠為生地盜匪。

  能夠在豪門大戶當家作主的,不會有傻蛋。

  幾乎所有當家人都一眼就看出那份文告附錄地真正用意——短毛這是給了他們一個臺階啊,如果再不聰明點攀上去,那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于是“闔州上下,踴躍納糧”的大好局面就這樣形成了,在大戶們看來這些錢糧物資可不僅僅是繳稅,其中也帶了捐輸奉獻的意思,更是用來表明他們對那群短毛的態度…這可是直接關系到自己身家財產性命的投名狀!有王家莊先例在前。

  當然再也不敢怠慢。

  如果沒人繳稅,那當然很苦惱,但如果交稅的人一下子太多,那又是另一種苦惱——瓊州府上下現在正在經歷這種新的煩惱。

  每天都有絡繹不絕地牛馬車輛被牽進城,倉庫眼看著全要塞滿,而物資仍然被源源不斷運送過來。

  “不行了不行了,州府里所有倉庫都塞滿了,再多只能堆露天啦!”

  負責統計的小吏滿頭大汗。

  瓊州為海南首府,在華南諸府道中也算是比較富裕的地方了。

  但他卻從沒見過這么瘋狂的景象——那些平日里向他們征一點點稅要一點點糧就好像割肉似的大戶們,如今卻爭先恐后趕著大車小車往官府送東西。

  而且他們送來的數量基本上跟那稅糧冊子已經沒多大關系——只有多沒有少的。

  “連府城周邊的社倉,義倉還有預備倉都快放滿了…這可難得…”

  幾個陳年老吏竊竊私語,這些都是明代地常平倉,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制度建設方面其實挺完善的。

  這些倉庫中本應該堆滿糧食。

  用來調節平抑糧價,以及預防大災之年。

  不過實際上,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倉庫從來沒有真正放滿過。

  有時候看上去是滿的,但也僅僅是因為上面派人來檢查…外面一層是糧食,下面很有可能都是干草,甚至泥土。

  然而現在這些表面文章全不用作了——倉庫里面連陳糧都給清了出去,全部用來堆放新米新稻谷還猶自不夠。

  如果現在上頭派人來檢查該多好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弄個“卓異”考評…不止一個小吏心里這樣想。

  不過,在層次更高一點的人心目中。

  則又是另一番念頭。

  “仿佛當年洪武爺時候的光景…什么是新朝氣象。

  這就是新朝氣象啊!”

  嚴文昌最近很有點走火入魔地感覺,看什么都能想到鼎革氣運之類話題上。

  其實對于負責物資管理這一塊的經濟師林峰來說。

  這僅僅是個最小不過的小問題罷了。

  “沒事兒沒事兒,我們已經同城里那幾家大商戶談好了,如果需要就可以租借他們的倉庫。

  如果仍然不夠,還能租用民房么。

  林峰還挺得意的,當初正是他一力主張,未雨綢繆的提前預訂了備用倉庫,否則現在還挺麻煩。

  殊不知這句話聽到嚴文昌等人耳中,卻又是另一種念頭——以官府身份調用民間資源,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換了這些本地胥吏,肯定會說征用一些民房,而根本不會考慮付錢。

  但這些短毛卻非常自然的選擇了“租”這個詞,似乎他們還并沒有身為統治者的自覺,又或者,他們其實是非常高明的統治者,在這方面極其自律?

  ——有這種想法地并不僅僅是嚴某人一個,事實上,此時此刻,在府衙大堂中,那些心中忐忑不安,代表著各自家族前來向短毛們表示輸誠地各家大戶首腦們,心里也差不多是同樣感覺。

  這次繳糧納稅,各家大戶既然出了那么多東西,人當然也要跟過來拉拉關系。

  帶隊前來的就算不是當家族長,至少也是在家族中能說得上話地首腦人物。

  原本在來之前他們還是很緊張的。

  畢竟在傳言中,這些短毛可是殺人不眨眼,僅僅百余人就輕而易舉干掉朝廷五千大軍,而收拾王大戶家更是表明了他們的力量——數代傳承,還牽扯到黎族土舍的大家族,一夜之間被連根拔起,這是何等的果斷與兇狠!

  因此不少人雖然勉強過來了,卻著實緊張得很,唯恐一言不合就被短毛們拿去祭了旗。

  有些人甚至在家里寫好遺書,交待了后事才敢動身過來,很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味道。

  然而等到真正進了城,見了面,才發現和他們預想中大不一樣:迎接招待他們的那個黑大個兒自稱姓解,從一開始臉上就掛滿笑容,面對每一個人都豪爽大氣的拱手行禮。

  話語言辭中更是客氣無比,開口閉口就是“感謝諸位大力支持!”“我們和海南人民一條心!”之類,仿佛他們才是送禮的一方。

  原以為這家伙只是短毛專門派出來迎客的雜役一類,沒想到找了相熟本地差役一問…這個姓解的黑大個兒,連同旁邊那個貌不驚人,臉上總是微微帶著笑容,甚至偶爾還在幫忙倒個茶水什么的龐姓白臉漢子,竟然就是短毛在這瓊州府中地位最高的兩人,名副其實的大頭領,二頭領!

  “禮下于人,必有所求…?”

  對于剛剛接觸到短毛那些新奇表現的土財主們,他們能想到的也只有這一條了。

  在點頭哈腰接過那位“龐先生”親手遞送過來的茶水時,不少人已經開始盤算著,對方還打算從他們身上再榨出多少油水來?

  不過作為陪客的那幾個本地富戶,如許敬,莫大鵬等人,與短毛打交道比較多,就明顯要輕松許多。

  他們還笑著安慰了一些關系比較接近的世交好友之類,說短毛行事極有分寸的,既然這邊依法繳稅了,就不必擔心再有新的要求。

  甚至于,作為第一批主動前來投效的大戶,短毛應該還會給他們一些好處——以那些人以往表現出來的精明,這種拉攏人心的機會,他們肯定不會放過。

  果然,在稍后的會談中,那位解大頭領完全沒有提出任何其它額外要求,除了對大家在這次完稅納糧運動中的鼎力支持一再表示感謝之外,就主要是在宣傳他們的占領政策…現在應該說是施政綱領了。

  對于這些政策什么,地主們感興趣的其實不多。

  他們只要確定:這些短毛除了要錢要糧外,對他們這些大戶本身的存在并無惡意,這就足夠了。

  而龐雨老解等人也早就想到這些,所以除了口頭上的宣傳和表彰,他們還準備了些實際的東西。

  人生在世,無非名利二字——那些大戶們首先得到的,便是榮譽。

  ——在噼里啪啦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州府衙門前空地上,那些前來納稅納糧的大戶們個個披紅戴彩,短毛們給繳糧納稅最多的幾個大戶都分別送上一塊匾額,匾額上的詞句,就這些短毛本身行為一樣的新奇有趣…

  “納稅模范戶”——黑底金字,鑲金邊,最為高檔的一級。

  “納稅標兵戶”——黑底金字,鑲銀邊,稍微差一點。

  “納稅踴躍戶”——黑底銀字,鑲紅漆邊,比上面的又要低一等。

  本來大戶們倒沒把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放心上。

  短毛們送的匾額不敢不收,但收回去以后也不太可能大張旗鼓懸掛,否則將來萬一官兵再打回來豈不是又要倒霉。

  然而那位龐先生接下去笑瞇瞇一番話,卻讓所有人看向那幾塊匾額的目光立刻變得不同…看迷失在一六二九請瀏覽m.shuhaiwu/wapbook/2507.html,更優質的用戶體驗。

無線電子書    迷失在一六二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