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原野上,入眼都是蔥蘢而熱情的綠意。
花草樹木點綴在湛藍的天穹中,伴隨著微風劃過的軌跡,招搖著生命的驕傲與倔強。
牽著戰馬緩緩而行的魏延,從馬腹側撈起水囊猛灌了好幾口,潤了潤幾近冒煙的嗓子,將目光落在猶如長龍行軍的大漢將士時,就忍不住昂頭對著烈日低聲咒罵幾聲。
日頭委實是太毒了。
饒是才方過辰時,地上就已經如同下了火一般。
不說披堅執銳的將士們,就連各將佐的戰馬都氣喘吁吁,口角泛起了白沫點點。
亦讓魏延心中煩躁不已。
既是擔心天氣炎熱行軍太慢導致錯過戰機,又是心憂一路風塵仆仆的將士們會中暑昏厥,不戰而損。
但他唯有想到的法子,便只有盡可能減少白晝炙熱的苛刻。
如四更開始行軍、巳時末全軍休憩,然后一直待到傍晚暑氣退了再兼程十里。
難免的,行程慢了不少。
原本謀劃中,大軍將于七月上旬抵達烏亭逆水河谷威逼金城郡,但如今都六月末了,他還未抵達鹯陰城塞。
“將軍,若不令士卒休整吧?”
就當魏延正暗自煩惱著,暫時充任大軍長史的費祎不知何時來到了身側,低聲建議道,“后督有報,護輸糧秣的輜兵,已有十余人為暑氣所傷矣!”
魏延一聽,不由憂思上眉頭。
源于近些年戰事頻繁,將士幾不卸甲且民多苦之,丞相諸葛亮為了保障民生,非迫不得已之時都不會征發民夫轉運。
此番征伐涼州亦然,軍輜與糧秣皆賴各部隨證將士自己護送。
拜隴右困頓的民生所賜,大漢并沒有余力伐木造舟船,亦無法借著祖厲河的水里轉運;雖從小隴山與索西城馬場調來不少役畜助力,但沿途沙地甚多,沉重輜車常深陷沙土內,不得不依靠人力推拉而行。
一路艱辛,兼之天氣炙熱,被暑氣所傷在所難免。
更令魏延心中憂慮的,乃是從鹯陰城塞進發烏亭逆水河谷那一段四五百里荒谷行途,可要比祖厲河谷難行多了。
昔日姜維繞后奔襲,輕裝而行的將士,倒斃于途者尚且有十之二三。
今大軍攜糧秣及攻城器械而行,不壽者將幾多邪?
“不可,此地無有樹蔭可遮陽,休整無益。”
帶著憂慮,魏延用不容回絕的語氣對費祎說道,“文偉,你且去前軍傳令,讓安國部倍道而行,尋一陰涼處為大軍扎營,我去后軍督陣。”
言罷,不待費祎答話,又對著身側部曲囑咐道,“你二人護費長史左右。嗯,將戰馬讓與長史代步。”
隨后便躍上戰馬而去。
亦讓費祎連忙舉袖擋住戰馬卷起的塵土。
這位將軍功勛彪炳,恤下之心亦不缺,但行事難令人心生好感。
帶著一縷苦笑,費祎接過扈從遞來的馬韁繩,策馬而去。
只不過,片刻過后,他便又調轉馬頭往后軍而歸。
在大軍外圍警戒的馬岱部,遇到了從鹯陰城塞而來的姜維,正引來中軍尋魏延呢!
之前魏延就遣使前往鹯陰城塞告知,大軍三日后抵達,但姜維卻此時帶著幾個扈從急沖沖趕回來,久在行伍的費祎不問亦知,定是有什么緊要之事已然發生。
是故,他直接讓扈從前去知會關興部落營,然后親自引姜維去后軍。
免得魏延聽罷姜維稟報后需要他參詳,還要讓人來尋他。
少時,費祎一行抵后軍。
此刻的魏延已經將頭盔掛在了馬鞍側,正滿頭大汗的與士卒們一起喊著號子,奮力將陷入沙土中的輜車推行。
聽到疾馳而來馬蹄聲,他隨意昂頭而瞥。
待辨認出躍下戰馬的姜維,手中動作不由一頓,猛然發力將輜車推出沙坑后便大步往姜維步去。
腳步頗為急切。
想想,也很好理解。
自趙云病故、李嚴被貶后,他就成為了大漢首屈一指的將軍。
無論資歷能力還是戰功及官職。
而此番征伐涼州,亦是丞相首次讓他全權督領戰事,連涼州刺史的官職都提前請朝廷授予了,若是戰事無功而返,他將“無顏見江東父老”矣!
再者,他素來自矜。
自北伐開始就常建策于丞相,非止一次將逆魏各部將領鄙為土雞瓦犬之輩。
聲稱丞相若能授他獨斷戰事之權,領萬余精銳奮進,必能摧鋒蹈陣所向披靡。
如今,丞相將三萬精銳盡付以他、竭力籌備了可堪征伐一歲之食的糧秣,且還將關興、姜維等后進良才調入他麾下歷練,寄厚望與信任如此,若他無法建功,日后豈能有面目再督軍征伐邪!
“維,見過魏.......”
同樣大步而前的姜維,連忙行禮,口出敬言。
但他還沒有說完就被魏延抓住了手臂,壓低了聲音說道,“莫多禮。伯約急歸,可是逆魏有變故乎?”
“回將軍,確實有些變故。”
順勢起身的姜維,也同樣壓低了聲音,“維斗膽,還請將軍移步敘話。”
呃.......
移步敘話?
看來變故還頗多。
聽罷,魏延心中反而不是那么急切了。
蓋因征伐多年的他知道,戰事的變故越多,其中所藏的機遇就越多。
他自信于捕捉戰機的敏銳與果敢上,逆魏在涼州的諸將遠不及己。
“好!文偉同來。”
魏延輕輕頷首,讓部曲督牽來戰馬一躍而上,招呼了費祎一聲便馳馬越眾而出。
還不忘揮手讓親衛部曲莫要跟得太近。
但姜維所攜來的扈從中,有一頭戴輕紗斗笠、用葛巾裹住口鼻之人,卻是策馬與姜維、費祎并肩在后。
此乃何人?
竟敢不避嫌,欲旁聽軍情?
用眼角余光瞥到的魏延,心頭上泛起不快。
但見姜維對此竟安之若素,并沒有出聲喝止,又隱隱心有所悟——伯約素來恭謙,非是不知輕重之人。今既有非常之舉,或許是此人與他所言的變故大有干系吧?
帶著疑惑,數人策馬緩緩出離大軍約莫一里。
而那掩頭遮面之人不等魏延發問,就摘下斗笠、扯下了葛巾。
亦讓魏延與費祎不由異口同聲:“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