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章 桃源不再

無線電子書    蕩劍誅魔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遠離朝堂的江南一隅,太湖西山島的山巒深處,一座村莊臨崖而立居于谷中,此谷各處草木青翠欲滴,繁花似錦,一路上亦是風物佳勝,是個世俗難見的美景圣地,谷中人名之瀟湘。

  谷內居住的年長之輩不少是些曾名動江湖的人物,厭倦江湖紛爭歸隱于此世外桃源,谷內年輕幼小一輩要么是谷中后代,要么是這些年來因各種原因收養而來的孤兒,島上亦有多處村落也是一般景況。

  一扎著頭巾、村姑打扮的老婦,提著一籃子剛從菜地里挑揀而來的新鮮蔬菜和剛從雞窩中掏出的數顆雞蛋,徐徐走向自家的木屋。

  忽聽得身后密林中嗖嗖風響,似是猜得身后來人,便未回首,繼續前行。

  “塵兒今天還去采摘了山筍啊,有心了。那今兒我們可有筍湯喝了。”待得少年輕步點地落身于前方時,瞥見其背后竹簍里于一堆草藥中顯得突兀的山竹筍,露出慈祥的微笑說到。

  “嗯,好。”被喚作塵兒的少年答到,隨即“奪過”老婦手中的籃子,攙過手陪同她前行。

  老婦名為霍隱娘,也不可謂之老,僅是兩鬢斑白,容顏略為憔悴,顯得有些老相,但那雙銳利的眼似是歷經滄桑,看穿看透了一切。

  這是個束發少年,身著淺藍布衣,淺眉劍目,相貌平平,稚氣未脫,他便是霍隱娘的養子,姜逸塵。

  對于幼時姜逸塵并無太多記憶,模糊中僅有一個老人的和藹面龐,可惜他已知曉這位老爺爺已辭世十余年之久,村中人對姜逸塵的身世亦知之甚少,諸多在西山島上的這般年輕人都可用四個字概括“凄楚遺孤”。因而,自姜逸塵記事起,便與霍隱娘母子相依,名字亦是由其所取,島上長輩都喚他“塵兒”,年紀稍長些許或是與之相仿的稱之為“逸塵”,比之年幼的則喚之“逸塵哥哥”。

  眼眸中那充滿朝氣的身影躍動著踏出門去挑水劈柴,手中輕盈舞動的菜刀卻緩緩停下,一聲輕嘆,老婦陷入沉思,想起了十三年前初次見到這個少年的畫面。

  那年,她已經避入島上三年,三年里她過得渾渾噩噩,行尸走肉。

  她實在難以忘卻這一生中于其最為重要的丈夫和兒子在三年前的雨夜棄她而去。

  盡管在去年,老伯特來告知她大仇得報,取來仇家的伴身之物以示證明,但離世的親人終究無法歸來,依舊是揮之不去的夢魘,日日夜夜纏繞其心,苦不堪言。

  直到那天,她瞥見了眼前的這個男孩,是的,僅是匆匆一瞥,她便如遭雷擊般抖擻了精神,決意將為這孩子治病,將之撫養成人。

  那一日,天色晦暗,空氣低沉得讓人窒息,雷鳴電閃,一場雷雨即將降世。

  正巧,老伯又帶來了十數個小孩讓村中人認養。以她上島之后的狀態,老伯自是從未喚她前來,自也不敢讓她認養。

  那天,她祭拜完丈夫和兒子歸來時,恰逢此景,一眼瞥見那個男孩,見其臉色白青,不同于旁邊的那些或是哭哭啼啼,或是四目張望的孩子,他埋著頭,緊閉雙唇,在努力壓抑著什么。

  癆病!是的,這孩子,竟也在這般年紀便得了癆病!他仿佛使盡渾身解數在憋著咳,竟是這般倔強。

  她仿佛失去理智般推擠開圍在前方的村民,竄入孩群中,一下撲倒跪抱著那男孩,顫抖著,啜泣著。

  雙手扶著那孩子的臉頰,淚水已淌出雙眼。

  周圍村民似被她嚇到,但因老伯尚未表態,沒有將之拉開。

  男孩有點兒驚慌,終是抑制不住難受,別開臉,費力地咳出聲來,些許唾沫落在她手中,濺到她臉上。她渾身一震,似是怕失去什么寶貝搬,一把將孩子的頭攬入胸懷,回望老伯,“老伯,這孩子,我來養!“似是懇求,卻又堅定異常。

  老伯眼里閃過一絲不解后,旋即露出了豁然的神色,輕嘆口氣,默許了她的懇求。

  十三年,彈指一揮間,男孩的癆病雖未徹底根治,留下些許隱疾,但也算是茁壯的成長了。

  原本,她以為能守著這孩子安逸地渡此余生,但而今看來恐成奢望,遠離江湖,終不是脫離江湖,島上的人逃不開江湖,這孩子也逃不開。

  兩天前,給島上輸送物資的船上竟混入了天煞十二門的細作,雖發現及時,將之擒住,卻未攔住其自殺。此事雖說尚未給島上的人帶來任何損失或傷害,但也說明這個遠離江湖的世外桃源已然進入了外界勢力的視線之中。

  讓她憂心的還是作為老伯左膀右臂的軍師——易忠仁,拗不過眾人的關切所吐露的消息,一個多月前西南渝都石府遭逢大變,這是近年來道義盟多地分部遭受侵襲,乃至被擊破覆滅的一道縮影,此次石府的覆滅可謂是讓道義盟雪上加霜,令人不安的是,近來不少沖突中可隱約捕捉到來自朝堂影子,在這股巨大暗潮的助力下,道義盟和友盟勢力屢屢吃虧,卻難以做出有效反擊,原有的鐵桶般江湖體系屢屢出現破綻,幾將支離破碎。

  江湖局勢緊張,道義盟腹背受敵、四面楚歌,老伯并不希望這些消息傳入島上,而易忠仁是迫于無奈才妥協松口,島上眾人心生惶恐,不少人便想重出江湖為老伯分憂。易忠仁思慮再三,最終同意從島上選出一些精兵強將外,加數個值得栽培歷練的青年才俊,前去相助道義盟擺脫眼前的困境,并定于三日后啟程離島。

  午膳過后,隱娘終于還是開口了,“塵兒,這次你就跟著你仁叔去吧,去看看老伯那兒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也順便去見見島外那精彩紛呈的世界。”

  “可是,娘…”姜逸塵緊鎖著眉頭,他從村里人口中得知,隱娘自認養他后,精神狀態方才好轉許多,但當雨季時分,卻常見她借酒澆愁,身子骨更是一年不若一年,此般景況,他若離去,豈非不孝。

  未等姜逸塵說出后面的話,隱娘便已知曉他所擔憂的事,出言打斷道,“孩子,娘能照顧好自己,也會少喝些酒的。娘知道,你愿守娘終老,但你不想去尋你的親生父母嗎?他們當年也是出于無奈,為了保護你才棄你而去,這些年來老伯只探聽到他們最后現身于東南海灣一帶,他們很可能還在世,你不想見見他們么?”

  “我…“話至嘴邊,卻不知從何說起。隱娘的話語觸動了姜逸塵的心弦,不禁思緒萬千,他只知曉父母當年為了救村里的鄉親父老,不得不將他托付于村里人,二人則與東瀛流寇進行迂回廝殺,為更多人爭取逃命的時間與希望。傳言他的父母與流寇周旋了七天七夜,而流寇的增援卻是源源不斷,因而,他們幾乎沒有可能敵人的圍剿中逃得性命。而今隱娘與他所說這些,確為后來所打探到的消息,還是隱娘有何隱憂,執意要將他支開?

  對于親手帶大的孩子,隱娘自是早已洞悉姜逸塵心中所念,苦笑嘆息,“傻孩子,你心中所猶疑的東西太多,在江湖上,事事確應有所防范,但是當斷則斷,猶疑不決必將付出代價,今后出去了可真得改改,要么堅定的選擇相信,要么便選擇去探尋真相。你父母的消息確是老伯親口告訴我的,娘怎會想著將你支開,娘也希望你能陪著我一輩子,但,那只是曾經,江湖,終究不是想離開就能離開得了的呢。”

  隱娘嘆了口氣,決定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西山島已不再隱蔽,老伯而今也是腹背受敵,不出意外,道義盟的勢力在各地間的聯系將會被漸漸隔離開來,逐個擊破,西山島遲早將淪為各方勢力交碰的戰場之一。島上的人也需逐步撤離,另覓隱世之處。還有一戰之力,想挺身而出相助老伯的老骨頭,則會再入江湖。你現在提前出去歷練,能更好地應對今后的各種局勢,也可以趁此去尋尋你父母的消息。聽娘的話,出島去,闖一闖。”

  游離的眼神在長久的沉默中掙扎,幾分躊躇之后慢慢變得堅定,不再多言,姜逸塵選擇遵從霍隱娘的抉擇。

  翌日清晨,姜逸塵拾起隱娘前晚為其備好的行囊便踏上了行程。走時,不愛多言的他也只是對其說了句,“娘,孩兒每年都回來看你的”便不再回首,毅然前行。

  隱娘笑了,笑孩子的孝順,但也笑他的癡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踏上江湖之路后,時間便不是自己所能支配的了。

  隨著姜逸塵的背影在視野中消失,眼淚已模糊了視線,隱娘不由回想起那年她認養這男孩后,老伯尋上她,曾與她說過的話,這孩子的父母希望這孩子能遠離塵囂,至少不要涉足江湖,她便為這孩子取名“姜逸塵”,姜是那位老人家的姓氏,而“逸塵”二字,則是希望他能遠離江湖塵緣,安然于桃源享樂,然,世事難料啊。

  背轉過身,不讓眼淚滑落,自我安慰著,讓塵兒自己去闖蕩,總要好過將來陷入莫名的絕境之中吧。

無線電子書    蕩劍誅魔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