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一刀傾城開拍

無線電子書    催淚系導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一刀傾城》把歷史人物藝術化,這是肯定的。

  電影不可能真的完全參照歷史來拍,或許主體相似,但是更多的是進行藝術加工。

  比如譚嗣同,袁世凱,在歷史上,難道真的是武林高手嗎?

  但是電影卻可以讓他們是,其實這本身也是讓觀眾把歷史和電影區分開來。

  李易其實覺得這種方式更好,總比那些打著還原歷史的幌子,自己瞎雞兒亂來要好。

  好比西游記里面的大唐,玄奘的確存在于歷史之中,但是他真的最后成佛了嗎?

  電影里面的譚嗣同的角色,其實展現功夫的戲不多,但是在王府的那一場戲卻是也點出了他的身手。

  而且這個角色的要求是最多的,一方面他是文官,身上需要有一股文官的文氣,溫文爾雅,儒雅,是他最初給人的印象。

  但是同樣的,他又不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單純地文官,他本身身手不錯。

  可以說在電影里面絕對是文武雙全的人物。

  這種角色,你要說讓演員來演,其實很多老演員都能勝任,可是問題卻又來了,李易這次的要求是,他不想耗費太久的時間,那么演員本身必須要有功夫,或者至少要有功底。

  這樣一來,拍攝的時候,就可以盡快地完成那些打斗場面。

  最后還是趙光明給李易推薦了一個人選。

  趙千!

  這位李易是真的很陌生,因為人家根本沒有演過什么有名的電影或者電視劇。

  但是不代表這位演技不行。

  相反趙千人家是軍藝話劇團的人,有意思的是這個趙千的履歷可以說非常豐富。

  他出身書香門第,父母之中,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知名醫生。

  這樣的家庭里面長大的趙千,卻偏偏喜歡習武。

  后來還進了部隊,當了兩年兵,之后考的大學又是軍藝,畢業之后就進了話劇團。

  可以說當趙千出現在李易面前的時候,不說演技如何,但是從外形上,從氣質上,李易就覺得他是真的合適。

  試鏡之后,更讓李易驚喜的是,趙千的演技真的非常好。

  于是李易當即就敲定了趙千飾演譚嗣同這個角色。

  演員定了,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很快地,《一刀傾城》的前期籌備就宣告完成。

  《一刀傾城》雖然需要拍攝的場景不算特別多,但是其實也不算少,原版里面有些場景的確不太理想,也和當年的港島的電影的拍攝習慣有很大的關系。

  但是在李易這里,自然是希望能夠做到盡善盡美。

  比如《一刀傾城》的第一場戲,說實話,原版里面拍的還是略顯粗糙了一點。

  可能也和控制成本有很大的關系,因為第一場戲是刺殺前的動員,在夕陽下,大刀王五先是耍了一套刀法,然后手底下的兄弟們也練了一套刀法,接著就是誓師大會。

  可是這場戲,在李易看來,還是差了點意思。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大刀王五開場耍一套刀法這個戲,作為開場,老實說有點奇怪了。

  但是吧,仔細去看老港島的那些片子,你還別說,這種開場,真的是慣例了。

  李易來拍的話,他肯定不會這么拍。

  這場戲李易很重視,雖然只是開場戲,但是也正因為是開場戲,所以,才顯得更加重要。

  誓師大會之前,先練一套刀法,這個也有點奇怪。

  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于銜接和剪輯。

  原版的電影之所以給人感覺有些粗糙,就是在于,練刀之后直接不轉場景直接進入誓師大會。

  橫城,杜村。

  《一刀傾城》劇組的第一場戲會在這里拍攝。

  第一場戲,李易做了一些修改。

  這場戲,對群演的要求也很高,為此,特意找了趙光明幫忙,拉來了部隊的子弟兵來配合拍攝這場戲。

  為了能夠保證這場戲達到最佳的效果,李易他們特意在杜村這里呆了好幾天。

  因為要選擇最好的時間,最合適的日落時間來拍這場戲。

  “時間差不多了,開始吧!”李易伸手擋了一下陽光,然后看向監視器。

  點了點頭說道。

  很快地副導演就大聲地喊道。

  “《一刀傾城》正式開拍,各部門各就各位!”

  第一場戲就是大刀隊練刀的戲,這一套刀法,元八爺和于老爺子研究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設計好。

  然后教給子弟兵們來練。

  “《一刀傾城》第一場,第一鏡,第一次,ACTION!”伴隨著打板聲落下。

  一百子弟兵們赤著上半身,開始在夕陽下練起刀來。

  既然是電影,《一刀傾城》又是一部可以說真正的男人戲,而這第一場戲,原版里面,只是獨獨給了王五展現男人陽剛的一面,卻不知道為什么,竟然忘記了,大刀隊的人。

  在李易看來,大刀隊的人,脫掉上衣,在陽光下,揮灑著汗水,那一股子陽剛的氣息,絕對能破出銀幕。

  所以這一場戲,李易干脆就讓大家直接褪去了上衣,赤著上半身,在陽光下,練刀!

  飾演王五的吳軍同樣的赤著上半身,在前面領隊!

  李易看著監視器里面的畫面,忍不住點了點頭。

  不愧是子弟兵,這場戲,其實你要說讓其他的比如武術表演隊的人來演,好像也可以。

  但是李易卻更傾向于子弟兵們,為什么?

  因為殺氣!

  大刀王五,和他的黑旗軍的兄弟,他們是什么人?

  首先是軍人啊!

  他們是要準備去干嘛?

  去殺人的!

  那么自然要有股子殺氣,可是這方面的話,除了子弟兵們,李易想不出來,其他的什么群演能做到。

  而效果也的確很讓李易滿意,整齊劃一是一方面,關鍵是,汗水折射的陽光,讓他們看起來身上仿佛度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而大聲的呼喝,和陽剛有力的揮刀,更是讓這個畫面,有股子說不出的味道,以及有股獨屬于陽剛的壯美!

  “黑旗軍,力萬鈞,殺外敵,保家國!”

  整齊卻有力的聲音從這一百零一個男人的喉嚨里喊出來,顯得那樣的有勁,那樣的豪邁。

  “CUT!好!很好!漂亮!這條過了!”李易連連夸贊道。

  “第二鏡準備!”趁著這個機會李易立刻讓開始準備第二個鏡頭。

  子弟兵們已經穿上了上衣,王五也是!

  “兄弟們!你們知道我們要去做什么,也知道我們這一去有可能一去不回!你們現在后悔還來得及!”王五看向一眾大刀隊的人說道。

  “殺,殺,殺!”

  一時間殺氣沸騰。

  “揮不掉的英雄淚,

忘不掉的家國恨  喝不盡杯中酒,

  唱不完別離歌,

  放不下手中刀,

  殺不盡仇人頭.”

  電影的拍攝進展的并不算順利。

  因為這部戲有大量的打斗場面,大量的動作戲。

  不止要打的好看,更要打的豪邁,打的犀利。

  這就很考驗演員的功力了。

  雖然李易挑選的這些演員都算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武行和武術指導團隊也是頂級的,但是他的要求很高,元八爺他們的要求同樣的也很高,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想要在這被人們稱作武俠沒落的時代,拍出一部真正的武俠經典來。

  所以,自然而然地每一個鏡頭都是精益求精,一遍不行再來一遍,一遍不行再來一遍。

  而對于李易來說,拍攝動作戲,其實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如果說其他的電影文戲,以李易如今的能力可以完美復刻的話,那么動作戲完全是兩回事。

  而且打斗戲,鏡頭也很關鍵,和拍攝靜態的戲,完全是不同的。

  因為打斗的時候,鏡頭是動態的而且切換的很快,很多電影,給人感覺,鏡頭凌亂,其實不是鏡頭凌亂,而是打斗戲有時候,動作,挪騰速度很快,那么如何讓鏡頭跟上,卻又不給人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就很關鍵了。

  再一個就是群斗戲,就更麻煩了。

  一個鏡頭出差錯,就得推倒重來。

  所以《一刀傾城》的拍攝速度一直不快,好在,這部戲大家的心力都很強。

  特別是,隨著《一刀傾城》的開拍,最初的確很多武俠迷們,影迷們都表示看好和期待。

  但是總也會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出現。

  特別是新的一年的電影票房報告出爐之后,更是讓大家看到了,武俠沒落的實證。

  首先是電影方面,全國上院線的電影有一千三百多部,其中武俠電影竟然只有12部!

  關鍵是,票房過百萬的只有6部!票房過千萬的更是只有3部!

  過億的更是一部都沒有!

  可以說何止是沒落,簡直是凄涼啊!

  而電視劇方面好一點,但是也沒有好多少。

  可以說這份報告更是讓大家對武俠片沒落有了一個更直觀的印象。

  離譜,簡直離譜到家了。

  “真雞兒恐怖啊!武俠沒落到這個程度,真的完全沒想到!”

  “正常吧,已經很久沒有看武俠片了!”

  “突然對狗導演的新片,有點沒信心了!”

  “誰說不是啊!難道狗導演這次真的要折戟沉沙?”

  這些還是比較正常的討論。

  而還有一些人,為了博取眼球,或者說引起更大的爭論更是直接表示:“如今的武俠電影,狗都不看!”

  或者各種看衰李易的新片。

  其實不怪大家悲觀,實在是數據真的不騙人啊!

  武俠片真的太凄涼了,而不止如此,包括武俠,如今在網文版塊,也幾乎可以說是涼的令人發指。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訴所有人,武俠就是沒落了。

  這就是一個武俠已死的時代!

  而這些言論也影響到了李易的《一刀傾城》的劇組。

  沒辦法,大家拍戲的時候,又不是說和外界隔絕了,這些新聞,這些評論,這些討論,大家都是可以看的到的。

  所以拍攝的時候,劇組就有點悲觀的味道了。

  當然了,李易其實說實話,信心也沒有大家看起來那么足。

  畢竟,《一刀傾城》在記憶里面的那個世界,那個年代,票房真的很差很差。

  雖然口碑不錯,但是票房差,是實打實的。

  但是作為導演,他不可能表現出來信心不足的樣子,反而平時總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

  因為他作為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可以說,大家都是沖著他來的,如果連他都沒信心的話,那么還怎么指望別人有信心?

  在這樣的局面下,《一刀傾城》的進度在緩慢地推進著,當然,緩慢也只是相對于李易過去的電影而言。

  實際上拍攝還是比較順暢的,李易和他的團隊,以及演員們都可以說是眼下國內頂級之選,在經過磨合期之后,漸漸也開始漸入佳境。

  而李易和元八爺他們的頻道也漸漸地在無數次的討論之中,開始被調整的越來越同步,在動作設計上面,李易的要求是什么,很容易就能夠被他們理解,這也讓電影的拍攝變得越發地順暢起來。

  《一刀傾城》也很快地拍到了關鍵的劇情!

  那就是法場的戲!

  這一場戲可以說是整部電影悲壯的基調被拉到頂格的一場戲。

  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走上刑場,侍女哭法場,為譚嗣同送來冰糖葫蘆,大刀王五送他上路,一刀下去,人頭落地,嘴里掉出冰糖葫蘆…

  這一場戲很關鍵,也很不好拍。

  所以哪怕是吳軍也是醞釀了許久許久!

  這一場戲不可能一鏡到底,因為里面有太多太多的細節。

  “《一刀傾城》第一百八十二場,第二鏡,第一次,ACTION!”

  哦,忘記說了,之前的一個鏡頭是給狗狗的戲。

  那一場戲也拍了很久,主要是狗的戲比較難搞。

  趙千飾演的譚嗣同跪在法場上,周圍圍滿了人。

  然后侍女沖進來哭法場,結果兩個兵丁把槍架在了侍女的肩膀上。

  這個鏡頭最關鍵的是眼神。

  譚嗣同的眼神和那兩個兵丁的眼神。

  即將就義的譚嗣同,他的眼神卻很平靜地看著兩個兵丁。

  而兩個兵丁也看著他,鏡頭在彼此之間切換。

  “好!過了!換下一條!”

  這場戲這么順利地通過,老實說李易也挺意外的,別看這兩個眼神的戲,其實反而有時候最難拍的。

  但是結果卻出人意料的一條就過了!

無線電子書    催淚系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