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扎實的現實基礎和深厚的情感寓意

《魯冰花》點映結束,短評出爐,幾乎一邊倒的好評,自然而然地也讓許多影迷備受期待。鱀  特別是寶島的影迷們,李易在寶島的名氣可一點都不比其他地方弱,只是可惜的是,之前李易從來沒有拍過寶島故事,但是這一次不同了,李易拍的是寶島故事,而且關鍵是,還有這么多寶島本土的電影人,影評人,媒體人爭先夸贊。

  這對于他們而言,那絕對是與有榮焉。

  不客氣地說,如今的李易在電影圈的地位,他拍的電影就是天然的保證,而且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就拿這次來說吧,雖然《魯冰花》目前才進行了一場點映,觀看的人不多,但是效果卻已經開始出現了。

  畢竟,這次雖然來參加點映的港島和大陸的影評人,媒體人不多,可是關鍵是,能來的都是大媒體,和知名影評人。

  他們這些人本身影響力就不是普通媒體和影評人能比的。

很快地,寶島影評人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解讀這部影片,畢竟,這可是寶島故事,還能讓港島和大陸的影評人給搶了頭湯嗎?鱀  過去,他們點評其他的電影,可是華國人口那么多,影評人行當也內卷的不行,他們的名氣又沒有那么大,再加上,那些電影,本身也不是講述寶島的故事,他們的優勢有限的很。

  但是這一次,卻完全不同了,《魯冰花》可是徹頭徹尾地講述的是寶島故事。

  而很快地,《魯冰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事情也被宣傳了出來,頓時就更讓無數的寶島電影從業者們打了雞血一樣。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拔得《魯冰花》影評頭籌的竟然不是影評人,不是媒體人,而是寶島本土導演。

  柯白!

  柯白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本土派導演,他拍了好些電影,但是幾乎都是關于寶島本土發生的故事的。

可惜的是,寶島的電影一直就沒有抬頭過,曾經有過那么一兩部也不過是曇花一現。鱀  這讓柯白這些致力于發展寶島本土文化影視作品的電影人,也是萬般的苦惱。

  其他的影評人也好,媒體人也罷,或許更關注的是電影好不好看,但是柯白他們關注的卻是,這部電影能否為寶島電影找到一條陽關大道?

  看完點映場之后,柯白在腦海里復盤了許久這部電影,結果還真的讓他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于是他興奮地一夜未睡,精心炮制出來了一篇影評。

  “在這之前,聽聞李易導演要拍的《魯冰花》是關于寶島鄉土影片,我是存著質疑的態度的,畢竟,李易導演,沒有在寶島生活過,所以,一度對他是否能拍好這部影片,我是持懷疑態度的。

  然而在觀影之后,此前的懷疑徹底消弭,不愧是國際知名大導演,哪怕他并沒有在寶島生活過,哪怕這部影片拍攝的是九十年代的寶島鄉土故事,但是他卻依然展現出來了許多原汁原味的東西。

  而且更關鍵的是,或許我們寶島電影人,可以從這部影片當中,找出適合我們寶島電影的正確的道路。

過去我們總是覺得,我們的電影,我們的故事,因為地域的限制,所以,無法讓寶島之外的觀眾所接受,但是直到昨晚看了《魯冰花》之后,我才明白,原來根本不是這些原因,原來故事我們寶島一直都有,而且很多。鱀  只是我們都迷失在了凌厲剪輯的那種刻意追求手法的風格,卻忽略了,觀眾看電影始終想要看的其實還是故事,故事,故事!

  《魯冰花》其實風格非常復古,是的,復古,影片甚至讓你感覺,手法還停留在上個世紀,那個年代的電影不論大陸還是港島寶島,都是屬于那種在劇本和表演方面比較注重而表現手法較為平實的路線,完全不同于如今更加注重凌厲剪輯的那種刻意追求手法的風格,當然個中高下這里不便議論,但是這里要說的是《魯冰花》就是沿用了那種注重劇本和表演方面的平實的風格。

  《魯冰花》沒有任何炫技,故事平鋪直敘,甚至帶著濃濃的復古風。

  我們曾經一直在思考,為什么港島電影曾經會那么輝煌,一個糖丸之地,一個比寶島更小的地域,卻能夠擁有東方好萊塢的美名?除開那些眾所周知的客觀因素,在我看來,和電影的敘事風格有著很大的關聯。

  而寶島也曾經在那個年代,有過一段輝煌的電影時光,如今回首起來,那個年代寶島電影在國際上獲獎的次數竟然比這些年加起來還要多。

  這是為什么?

我想是因為我們很多電影人都忽略了,我們不管在拍攝電影的時候,在電影中用到什么樣的手法都是要為故事服務的,把故事講好才是第一位,至于使用什么樣的形式那就無所謂了。在八、九十年代的很多文藝電影都是采用了平實的敘述方式,但是在故事的推進以及細節等方面格外注重,因此帶來的觀影感受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是一種享受。鱀  而如今呢?我們很多人都忘記了這些,一旦電影失敗,不賣座,就歸咎于故事,歸咎于題材受眾,殊不知,原因其實一直都在于,我們沒有認真的去平實地講述一個故事。

  任何一個地方,港島也好,大陸也罷,乃至于寶島,都一直有著許多的好故事,可是真正的認真地講故事的有多少?

  《魯冰花》從題材而言是一部兒童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窮苦家庭的但是具有繪畫天才的孩子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寶島的鄉下,當中巨大的貧富差異則充分的反映出了寶島當年的一種真實社會狀況。

  影片的鏡頭圍繞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之中,電影觀后,就仿佛是一首充滿了哀怨的凄美詩篇。當中最令人動容的是患病的小主人公古阿明在因為家境原因落選繪畫比賽之后和老師說出的那句充滿了絕望和話語:“有錢人家的小孩子什么都比較會”,這就是當年的寶島也是如今的華人世界中的一種廣泛現象,在如今的大陸,這種情況我想也同樣普遍,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市和農村,當中的孩子們機遇本就相差太多,何況還有家境這種永遠沒有公平可言的因素存在?

  電影在講故事的時候,使用的就是無比平實的手法,沒有刻意地去安排任何事情,一切都給人感覺,是自然而然地,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相信觀影之后觀眾都會有這種感覺,聽聞這個故事,本就是改編于真實事件,如此看來,就更讓人贊嘆了。

李易導演的藝術造詣,我相信毋庸置疑,作為國際大獎大滿貫的獲得者,想來沒有人會質疑這一點。鱀  那么我們再來看《魯冰花》,這部電影的結局,我們在觀看的時候,是否會有種無比的“熟悉”的感覺?

  是的,很熟悉,這種橋段,如果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似乎有些老套,但是真的老套嗎?

  不,應該說是真實,不刻意,不因為會讓人覺得老套,就刻意地規避這種結局。

  影片的最后,阿明的畫獲得了國際兒童繪畫比賽的第一名,人們才知道原來自己身邊就有一個沒有被發現的天才,但是故去的阿明則已經永遠無法得知這個消息,追悼會上,姐姐代替不會國語的爸爸講出了這樣的話語:“為了一個死去的小孩子,讓大家站在這里曬太陽,真不好意思”,這是令人心碎的話語,是對社會和學校最大的諷刺。活著的時候沒有人欣賞,死后成名卻成為了人們引以為傲的依據,對于阿明的家人而言,這不能算是一種榮譽,只是徒增唏噓而已。

  其實仔細去想,這個結局才是真正的諷刺和無奈。

  諷刺的地方在于,那些此前質疑過阿明的人,此時此刻都一口一個天才,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一副他的成績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的樣子。

諷刺的是,是啊,郭老師把阿明的畫拿去參展,并且獲獎了,是不是狠狠地甩了他們這些人一巴掌?鱀  可更諷刺的是,這對于他們而言,竟然還真的是好事,他們對阿明做了那么多的不公平的事情,鄉長的政客嘴臉,冷漠自私自利,可是結果最大的受益者竟然依然是他。

  不得不說,這就是這個結局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而做出這些成績的最大的功臣古阿明,他得到了什么?

  一張獎狀,以及所謂的天才之名,可他再也看不到了啊。

  而對于阿明的姐姐,對于他的父親,留給他們的只有悲傷,是,或許會有一段時間的熱度,讓媒體記者們聞訊而來采訪,鄉長或許會故作大方,給阿明家的茶林噴灑農藥,可是僅此而已。

  之后,他們依然還是他們,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當然,影片或許并不是只想諷刺,結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其實也點出了主題,《魯冰花》!鱀  影片的名字魯冰花,并不是那種學名魯冰花的花,而是一種種在茶園中茶樹間隙的一種小花,據說寶島最有名的高山雨霧茶就是因為有了這種花的陪伴才能更加芳香馥郁。

  魯冰花到了冬天凋謝后化作肥料讓茶樹生長的更加繁茂,而阿明死后同樣讓自己的家鄉和學校因為自己的畫作而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榮耀,這就是電影片名的含義!

  當然,影片的另外一個方面也有在借古諷今的意思。

  在電影中我反復看到的河水,雨下過的泥濘地,還有瘋狂長個兒的野草,其實不止是寶島的農村,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有的農村,以及農家人的淳樸,執拗和與生俱來的悲情。

  古阿明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客家農村娃,擁有大部分孩子的頑劣,不上進和突兀的天才;而郭云天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城里來的美術老師,和所有半吊子藝術家一樣沒有權,但理想主義。阿明爸爸的頑固內斂,阿明姐姐的隱忍堅強,很自然又很頑強地扎根在他們的個性中。善解人意的老師看上了這個窮苦孩子耀眼的才華,卻得不到任何人,包括孩子家長的支持,他只能遠走他鄉。最后,當郭老師拿著阿明的畫在國際比賽中得獎后回到村里,阿明已經去世,電影的最后是村里的青山綠水,和依舊瘋長著的野草。

  我喜歡這部的電影,可我喜歡它什么呢?肯定不是我分析的那些,喜歡和理性沒有多大的關系,我喜歡鏡頭里的那些草,長得很高,很快。阿明死的時候,爸爸和姐姐去找他,他們跨過密密厚厚的野草,鞋子踩在草堆上的聲音似乎特別清晰;還有郭老師回來的那一天,他去看野草里埋著的阿明的墳墓,他們把他的畫和獎狀都燒了,郭老師一直皺著眉,我好像看到那些野草一直在瘋長,直到把他們都淹沒了,時間就此停滯…

電影故事很簡單,但是這部電影真的一點都不簡單。鱀  因為電影并沒有說教地告訴我們,該怎么樣才對,電影只是講述一個故事,講述一些人。

  并沒有太多的主觀的東西展現給大家,很多東西都很客觀,因為是真實的,所以才會讓我們感受到,這些人,你仿佛都能把他們和身邊的人對上號。

  比如影片當中的鄉長。

  這不能簡單地看做是一個“壞人”“好人”,因為相比起時下的很多政客來,其實這個鄉長,他作惡了嗎?

  真的,并沒有!

  我們仔細想想,他做了什么?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當然,站在觀眾的角度,在那樣的時候,他收回欠款,讓古爸爸救不了阿明。鱀  可是仔細回想,他做的真的過分嗎?

  我們總是同情弱者,所以,會認為他不幫忙就是為富不仁,他討債就是落井下石。

  他當然不是什么好人,可是也絕對稱不上壞人。

  其實真正壞的人更多的時候,是那些學校里面的投票者。

  他們不明白古阿明的畫更好嗎?

  我是個外行,但是我就是覺得,古阿明不行。

利益讓他們面目全非,而諷刺的是,在現實當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甚至于,可能我們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鱀  趨利避害?還是堅持自己?”

  請:wap.7722wx

無線電子書    催淚系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