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天空騎 雷達顯示屏上閃爍了一下,隨即消失,疑似干擾或鳥雀。
這種情況在模擬器對戰的環境中經常會出現,需要飛行員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
無線電處于靜默狀態,無隊友,無支援,無地面協助,無預警機坐鎮,純粹是單挑。
陳非的自言自語不會傳到另一臺飛行模擬器的老戴維耳中。
有殺錯,沒放過,且先默認老頭兒是在故弄玄虛。
昔日聯邦的特級飛行員“鷹王”,即使垂垂老矣,他也不敢小瞧對方。
雙方近似于一種盲斗的狀態,不過隨著雷達波的準確鎖定和目視距離,這種在戰斗空域彼此搜索的局面隨時會打破。
對于這種情況,他原本是不熟悉的,因為在911空勤基地的時候,地面協助和空中支援隨時都會有,“真香”戰斗飛行中隊的同事們會隨時通報戰場實況,不至于像現在這般安靜的令人心底發毛。
高度35000英尺,F22“猛禽”噴氣式戰斗機是隱形戰斗機,理論設計最小雷達反射面為0.005~0.01平方米左右,實際情況至少要大上十倍,即使如此,0.1平方的反射量,也不會比大雁,天鵝,鷹雕類中大型鳥類大上多少,很容易被判斷為干擾。
倒是小啾這個小東西,簡直就是天然的隱形專家,目前還沒有哪個神仙雷達能夠發現它,哪怕關閉了過濾機制都沒有用,因為鳥雀無處不在,雷達一照,這活兒就沒法兒干了。
集合了矛與盾為一體的F22所使用的APG77V2雷達,還增加了側視系統,配合ALQ94的被動工作模式,可以維持400公里的預警。
“猛禽”德比則是對這款機型的矛與盾孰強孰弱的考驗,更多的則是看兩位飛行員的戰術經驗。
F22“猛禽”噴氣式戰斗機的升限是65000英尺,約等于距地20000米,民用飛行器很難達到這個高度,陳非一直拉著操縱桿,維持著持續爬升的狀態。
在不接敵的情況下,不容易受到敵機的攻擊,更有利于機載雷達發現目標,若是有什么情況,也能隨時反應過來,化高度為機動,一連串的戰術套路可以行云流水般展開。
用句通俗的話來講,陳非此時此刻正在蓄勢,把勁兒攢足了,偷偷把這個老頭“一巴掌呼死”。
江湖經驗老道又如何,一力破十會,高度攢夠了,機動大招隨便放,這是契科夫大狗熊的絕招,“真香”中隊所有人都知道這貨老喜歡爬高高,一言不合就爬到多少多少的高度。
陳非還占了飛行模擬器的一個便宜,模擬器再怎么仿真,也沒可能模擬出真正的低壓缺氧環境。
在實際高度下,這樣的環境對人和戰斗機都是一種極大的負擔,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夠爬到這個理論極限高度,但是在飛行模擬器中,往后拉操縱桿就完了。
飛行模擬器還有幾點不足,對實際復雜氣流的反饋并不準確,有時候甚至還是錯誤的。
在真正駕駛過F22后,陳非就感覺到了其中的明顯差異。
只不過在空氣稀薄的萬米高空之上,這種基于某種算法的差異反而少了許多,除了高度表數值仍然在不斷增加以外,整個駕駛艙處于一種微微震顫的相對安靜狀態,仿佛連兩臺引擎的轟鳴聲都小了許多。
另外對遠景的細節模擬,則顯得十分死板,甚至會缺少一些反光。
在實戰中,敵機的座艙罩反光是一個重要的參照物,光靠尾跡云來判斷是遠遠不夠的,有些視力格外好的人,能夠敏銳察覺到常人可視距離外的異常反光,但是飛行員們的視力往往都是變態,飛行模擬器顯然還有許多不足。
嘀嘀!
被動雷達突然發出預警。
陳非的F22被短暫的照射了一下。
選擇題來了,是沖著發射源追過去,還是打個迂回,試一下偷襲。
除了可視距離內的拼刺刀以外,噴氣機的戰術往往是偷襲與反偷襲。
陳非最熟悉的渦槳機則恰恰相反,渦槳機的戰術類似于重步兵,硬扛硬打,編隊戰術優先,彼此的配合尤為重要。
一代與二代的噴氣機則需要發揮出自己的速度優勢,和重騎兵一樣,高空高速,大縱深穿插;三代機則更像是輕騎兵,偏向于戰術機動,抽冷子低空突防,趁機來一記狠的,放完大招就跑,絕不戀戰;四代與五代越發變得猥瑣,悄咪咪的繞到身后打悶棍,使得悶棍也變成了一門藝術。
但六代機卻是為了預警機為生,從此沒了自由,妥妥的小三,小四,甚至陪嫁丫頭,地位低的一批,還得打一手好醬油,神馬騎士精神和刺客信仰全部扔到一邊兒去,冷不丁的出現在作戰位置,就像卸貨似的將攻擊武器全部投出,然后轉身就跑,啥年代了,誰特么還跟對手面對面,基本上是見光死。
除了鎮國神器晶能噴射機以外,當今現役的噴氣機基本上都是導彈的搬運工,裝載的機炮從離開生產線到退役,根本沒有更換炮管的機會,狗斗是個啥玩意兒,逗狗玩呢!
遵循傳統戰術,駕駛著模擬F22“猛禽”噴氣式戰斗機的陳非也要將四代與五代機的悶棍戰術進行到底,看看究竟誰更猥瑣。
大人做選擇題時,要嘛全選,要嘛一個都不選。
陳非想了想,繼續保持爬升,等達到預定的65000英尺高度再作決定。
一旦到了升限高度,老頭兒想要再偷襲他就難了,到少上半個空域是安全的,自下而上的攻擊與自上而下的攻擊,在空戰中完全是兩碼事。
嘀嘀!
被動雷達突然發出預警,信號源換了個方向。
果然,老戴維正等著陳非去偷襲呢,趁機設個陷阱,以反偷襲對偷襲。
“呵呵,老戴維,這一招對我是沒用的。”
陳非打開公共通信頻道,開始明碼嘲諷。
到了這一個階段,正好是垃圾話時間,純粹是野路子的操作。
正經飛行員直接用機炮說話,哪兒有用嘴炮的,嘴炮能干嘛?把人家的F35從航母甲板上掀到海里去?
公共通信頻道內一點兒回應都沒有,只有偶爾能夠聽到老戴維的咳嗽聲。
老家伙肯定聽到了,可真沉得住氣。
嘀嘀!
對方的主動雷達搜索頻率越來越高。
陳非的ALQ94預警系統確認的信號源距離越來越近,而且位置在不斷變化,忽左忽右,毫無規律,最大的間隔距離超過了60公里,不過大致還是能夠判斷出一個方向。
不過老戴維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他依舊摸不著頭腦。
“嘀……嘀……嘀…嘀…”
告警系統突然發出不同尋常的聲音,有一個光點正在飛快接近。
導彈!
老戴維終于出招了。
陳非瞪大了眼睛,盯著面前呈現出甲字狀結構的儀表區,他根本不需要往駕駛艙“外”張望,因為導彈還在高空極度清澈的2030公里視距外,根本看不見。
唯一所能夠做的,就是繼續爬高,導彈的推進劑有限,跟“猛禽”拼爬升距離,要比水平追擊更加困難的多。
機載系統識別出了導彈的型號,AIM120D遠距導彈,理論射程160公里,實際射程打個對折,80公里總是有的,采用雙脈沖發動機,速度極快,可以達到4馬赫,每秒1.2公里,一分鐘內飛完實際射距。
但是對于陳非來說,老戴維不可能在實際射程上卡點,留給他的時間更短,甚至不到40秒。
輕輕推偏操縱桿,與導彈拉開距離,F22“猛禽”的震顫幅度大了起來,此時的距地高度約為54000英尺,稀薄的空氣導至引擎作功效率下降,爬升速度并沒有之前那么快。
老戴維在這個時候發射導彈,想必是基于這一點。
不對!
陳非皺起了眉頭,想了想,又往另一個方向推去。
“嘿嘿!”
公共通信頻道內響起了老戴維的淺笑聲。
沒錯了!
高明的獵手往往讓獵物逃向自以為是生路的陷阱,方才那個方向貌似有更大的機率擺脫AIM120D遠距導彈的追擊,但恰恰正是老戴維想要讓陳非做的。
很可惜,陳非第一時間反應了過來,及時修正了方向。
“…嘀…嘀…”
告警系統多了一個變音,雷達屏幕上顯示出第二個飛快接近的光點,另一枚AIM120D遠距導彈從另一個方向包抄過來。
聯邦空軍的傳統戰術,二段擊!
美洲聯邦曾經不差錢,這種土豪打法往往能夠讓對手陷入手忙腳亂,再加上號稱戰力倍增器的預警機在附近滯空,使這個戰術的命中率通常十分可觀。
依靠導彈形成的二打一局面下,命中率哪怕只有50,也足以決定戰局勝負。
最優解的應對是停止爬升,將高度轉化為速度,可以有效增加擺脫兩枚4馬赫導彈夾擊的成功率。
但是陳非卻猶豫起來,自己光顧著爬升,老戴維正在下面等著自己。
導彈數量不在于多,而在于誰打的準。
此時第一枚AIM120D遠距導彈已經出現在了視距內,陳非毫不猶豫的釋放出了干擾彈,所有的干擾彈,一次性全賣了。
留給他的出招時間已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