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三章 舅舅想要外放歷練

  皇宮。

  “智者,失口日也。失何謂?箭也,日者,陽也。明萬物陰陽之本,知萬物陰陽之變。口言如箭,知天知地知萬物也。云者,從雨從云也。

  朕當年喜得你降生,遂取此名。太穆皇后說,此名大也,恐你難負此名。故,朕又為你取名稚詮,望你能從小明白道理。

  后來,你漸漸長大,果不負朕望。”

  “那耶耶后來又為何讓孩兒以智云為名?”李智云笑著問。

  老李還是只能躺在榻上,李智云得空在旁陪著他聊天。

  李淵微笑道:“因為,朕還是覺得智云好,遂為你取小名祈健,望你健康長壽。”

  “原來是這樣。”

  李淵已經很少過問朝政,每次李智云陪著他說話,老李都在回憶往事。

  今日,老李說到了給他取名的初衷。

  李智云對這個沒有多大感觸,一個名字代表不了什么。或許歷史上的李智云真的是因為擔負不起這個名字而夭亡的也說不定?

  無所謂了。

  以他上輩子所學的專業而言,這個名字確實配得上他。

  知天知地知萬物,他確實知道一二。

  沒一會兒,李淵便再度昏睡過去。

  對于現在的李淵而言,活著實際上是一種折磨。昏睡倒是其次,主要是風疾發作的越來越頻繁,有的時候能把他從夢中疼醒。

  走出宮殿,李智云眺目巍峨皇城。

  鸞角起承轉合,復道飛檐。

  唐初皇宮,較之后世紫禁城,多了些肅穆威倫,少了些崢勝繁華。

  不久后,李智云來到政事堂。

  “殿下,洪州已平。”楊恭仁送上捷報。

  李智云接過,翻看。

  平定張善安,意料之中的事情,李智云顯得很平靜。

  捷報中所述,舒州總管張鎮周在彭澤大敗張善安,李大亮孤身入營擒張賊,這兩件事情,引起李智云的一些興趣。

  看見李大亮的所作所為,李智云感慨,歷史的慣性到底還是存在的。

  “張善安及其家人,處死。此番平叛有功將士,交由兵部策議功勛,酌情賞賜。另外,召李大亮和張鎮周回京,本王要見他們。”

  “是。”楊恭仁拱手。

  在政事堂處理完事情,李智云便起身去了鳳儀殿,陪著萬皇后用膳。

  今日,還有一人在,那便是舅舅萬宣道。

  不久前,隨著母親被冊立皇后,李智云也讓萬宣道承襲江都郡公爵位。

  江都郡公是李淵追贈給李智云外公萬武剛的爵位,現在正好讓萬宣道繼承。

  席間,萬皇后說道:“智云,為娘想讓你舅舅在地方歷練一番,你以為如何?”

  萬宣道年紀比李智云還小,今年十七歲。

  在李智云面前,萬宣道不像個舅舅,倒像個表弟。他紅著臉說道:“殿下,我不是嫌棄現在的職位,只是,我也想出去歷練一下。最近有很多人找我,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隨著李智云掌握大權,以往他這個長安的透明江都郡公,現在也變得炙手可熱,求親之人絡繹不絕自是不必多說,很多人都想和他結交,以此搭上楚王。

  萬宣道自小養在唐國公府,生性靦腆,不善遇人,如今際遇,讓他不知所措。

  他擔心自己給阿姐和外甥添亂,便想離開長安,求個清凈。

  李智云問道:“母后覺得,讓舅舅去何處歷練為好?”

  “吾不過深宮婦人,豈知地方之事,自是你來做主。你舅舅自小性子喜靜,你看著安排便是。”

  “洛陽令如何?”

  萬氏搖頭,“不妥,豈有一朝外放正五品之職,況且宣道不過十七歲,這與制不合,恐惹朝野非議。”

  唐初,京兆、河南、太原等地,縣令正六品上。長安、萬年、河南、洛陽、晉陽等地,縣令正五品上。

  不同縣,當地縣令的品級亦是不同。

  萬宣道也拒絕道:“殿下切勿如此,我什么都不會,讓我做洛陽令,會鬧出笑話的。”

  聞言,李智云滿意一笑,說道:“那這樣吧,你不如先從軍,當個主簿,一邊學習一邊歷練,如何?”

  聞言,萬宣道點頭,“甚好。”

  “你準備讓宣道在何處從軍?”萬皇后問道。

  李智云一笑,言道:“河北道討捕大使,段志玄麾下,母后覺得如何?”

  “可。”萬氏心滿意足的點頭。

  段志玄是她兒子麾下得力大將,讓弟弟去那里,自是妥帖。

  萬宣道起身行禮,“微臣,多謝殿下。”

  “舅舅不必如此,都是一家人。”李智云擺擺手。

  自家母親就這么一個弟弟,李智云怎么說也要照顧一二。他讓萬宣道去段志玄麾下,就是在給他機會,至于將來能不能抓住機會成才,那就是萬宣道自己的事情了。

  在皇宮用了膳,李智云隨后又馬不停蹄的去了工部衙門。

  現在的工部尚書還是武士彟,不過他學乖了,不僅是因為曾經入相失敗,更是因為李淵病危,大量圣人舊臣被清理。

  在此情況下,武士彟在工部幾乎如履薄冰。

  現在工部的大事都由兩位侍郎決定,分別是楊士貴,以及檢校工部侍郎的宇文儒童。

  楊士貴老了,干不了幾年了,他也懂孫女婿真正想培養的人是誰,因此和宇文儒童相處的非常友善,對宇文儒童提出的問題,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在楊士貴看來,他實在沒必要和一個小輩糾結。他孫女現在是楚王妃,將來會是太子妃,楚王登基后會成為皇后。

  到時候,就算他致仕,在這長安,那也沒人敢得罪他。

  有時候,他自己也沒想到,當年圣人隨手指派楚王娶自家孫女,會給楊氏帶來這么巨大的機遇。

  天憐楊氏啊!

  工部作坊。

  “殿下,這是按照您給的圖紙,打造出來的農具,你瞧瞧是不是這個?”

  宇文儒童指著新造的農具說。

  李智云打量片刻,同自己記憶中的曲轅犁對比一二,搖搖頭。

  “不對。”

  “何處不對?”

  “你看,轅木還是長了,要再短一些。此外,主干要曲轅,你這張還是太直,不行。”

  “是,臣這就修改。”

  說完,宇文儒童帶著人下去修改。

  他追隨楚王這么多年,自是不會多說廢話。

  楚王說不行,那就是不行。

  事實證明,只要是楚王給的圖紙,不按照楚王說的打造,制造出來的,一定是廢品。

  楊士貴看著忙碌的宇文儒童,笑著稱贊道:“殿下御下有方。”

  “岳祖說笑了。”

  楊士貴呵呵一笑,問道:“殿下,這曲轅犁制造出來,真的能方便耕種嗎?”

  “能。”李智云言簡意賅。

  歷史上,曲轅犁是唐代末期在江東地區出現,標志著精耕細作的農具徹底成熟。

  曲轅犁方便掉頭和轉彎,操作靈活,能夠節省人力畜力。

  便是科技社會所用的耕犁,那也是從曲轅犁身上借鑒的經驗。將來條件成熟,李智云會再次改造曲轅犁,給它犁盤安裝成鐵犁,下面再加幾個活動滾球。

無線電子書    貞觀天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