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兄要走?”
“…跟如來佛祖入滅有關?!”
在劫前后一聯系,就明白洪康的意思。
可是,他不太明白,如來佛祖入滅,跟洪康要離開“永恒國度”有什么關系。
“在劫兄,世間無不散之宴席。”
“如來佛祖入滅,代表著天機在極短時間內會有變化,此刻正是進入人間的好時機。”
佛祖入滅,意味著他以大神通短暫的改變了況天佑的命運,讓他沒有在60年前被將臣咬。
雖然,最后也只是把況天佑變成僵尸的命運推遲了幾年而已…
洪康若是想不暴露“永恒國度”的位置回到人間,此刻正是最好時機。
“話不多說,遲則生變…”
“在劫兄,我就不和眾位朋友告別了,先走一步…”
洪康道了一句后。
遁空術施展,打開空間通道,身影瞬間消失在了“永恒國度”里。
洪康剛離開,永恒就出現了。
她問在劫:“我剛感應到通往人間的通道被打開…”
在劫說道:“是洪兄,他走了。”
此刻的洪康比起七百多年前的自己,道行境界更加高深莫測。
尤其是在空間規則之力上,應用更加自如。
穿過層層空間屏障,洪康順著紅塵氣息的感應,降臨到了大地上。
還不等他好好打量一番四周,洪康突然感應到了什么,抬頭望向西面。
一道溫潤祥和的光芒出現。
洪康的眼前立即出現了一尊白色的身影。
頭戴寶冠,頂有肉髻。項有圓光,天衣瓔珞,披肩長巾,左手成蓮花手狀,右手作與愿印,法相現身與月色水光里。
對方一現身,天地間似乎便有神圣之音誦唱。
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凈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
洪康難掩心中震驚。
這身熟悉的裝扮——
“觀音大士!”
洪康緩緩開口。
神圣白色光輝收斂,月光水色隱去,而對方一步一步從半空中走下,寶冠褪去,瓔珞天衣變換成白色常服。
雙手合十,清淺微笑道。
“阿彌陀佛,貧僧并非觀音,妙善見過洪先生。”
不是觀音?
而且,似乎知道我的身份…
洪康緊盯著對方:“妙善上師有禮了。”
“傳聞觀音得道升天之時,回頭看人間疾苦,最后留下一滴紅塵淚。”
“這滴紅塵淚化為人身,以妙善之名,游走法界,普度世間,映照有緣。”
“不想今日得見妙善上師真容,幸甚至哉!”
妙善微笑道:“貧僧方才探查到有氣息從天外降臨,故來一探究竟。”
“不想是洪先生。”
洪康瞇了瞇眼:“妙善上師識得洪某?”
妙善道:“八百年前,洪先生在朱仙鎮曾救過兩位女子,可還記得?”
洪康道:“岳銀瓶,完顏無淚。”
原來,八百年前就知道我了嗎?
等等…
洪康望向天邊極西之地,視線盡頭看到了一尊金身佛像。
然而,那尊佛陀雖然氣息威嚴,可是卻透露著死寂,就像是木偶泥像。
再看向眼前的妙善上師,洪康心里一震,一個猜想冒出。
妙善注意到洪康的動作,單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洪先生也察覺到大日如來的異樣了…”
“不久前,大日如來突然冒出了圓寂的氣象…”
“如今雖然還在西天端坐,可實際上,那只是他的遺蛻…”
“大日如來…已經入滅!”
說此話時,妙善表情不見悲疑,仿佛明白前因后果。
洪康更加心頭一緊。
他當然知道如來佛祖已經入滅,也知道緣由。
如來佛祖答應要滿足況天佑的一個愿望,于是,和觀音菩薩聯手,小幅度的改了命運。
結果被“命運”反噬,懲罰其要經歷萬世輪回,且每一世都是霉運纏身,社會底層。
但問題是,如來佛祖是和觀音菩薩一起施的神通,為什么只有如來佛祖入滅了?
還有,洪康注意到,妙善剛才并不是口呼“我佛如來”,而是直接稱呼其為大日如來…
種種跡象,都表明著妙善的不同。
洪康問道:“妙善上師特地來此,是為了告訴洪某此事?”
妙善搖頭道:“大日如來也只是在經歷他的劫而已,歷劫歸來,或可成此世之尊。”
“貧僧好奇的是洪先生的來歷…”
“因為,貧僧推演因果,發現你的命數不在此世之內…”
“貧僧繼續往前推演,只能夠看到青蒙蒙的一片,有大恐怖…”
洪康心頭微微發麻。
跟妙善說了那么久的話,對方就站在自己眼前,可是自己卻絲毫感知不到對方。
那是超越了洪康現在的理解層次。
“閣下是妙善上師?”
這句話似乎是廢話,但妙善沒有半分不耐,再次自我介紹。
“貧僧妙善。”
“只是妙善?!”
洪康問的時候,是緊張的。
妙善一笑,天地開顏,萬物生發,一股難以描述的圣性流淌出來,此刻,其整個人看起來似乎比世界還要尊貴不朽。
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其光柔軟普照一切,氣息玄妙,如淵似海…
“洪先生已經猜到了,不是嗎?”
只是一息,又彷是永久。
洪康再次看去時,妙善仍然是那個妙善,似乎自己剛才所知所感是個幻覺…才怪!
“晚輩洪康,見過正法明如來佛祖。”
洪康躬身作揖,態度無比恭敬。
不錯,不是什么觀音大士、觀音菩薩,而是正法明如來佛祖。
觀世音菩薩于過去無量劫中已然成佛陀果位,名為正法明如來,然以大悲愿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菩薩形。
妙善依舊澹然:“她是我,我卻不是她,想來你也知曉何為他我之身。”
他我之身,平行世界同位體,三千化身…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洪康再次一躬。
這是他首次面對超脫世界的大能,恐懼當然有,但他更明白自己必須得面對。
同時,若能夠得到些許指點,那更是邀天之幸!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
《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