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不可多得的精品

  還是說陶土的研磨,古代只能用石磨來粉碎、研磨,而現代機器能達到的效果,就絕對不是石磨能夠比擬的。

  當然,雖然現在有了球磨機,但有時候還是需要用這個磨盤來研磨礦石。

  古法工藝雖然有著很多缺陷,但是有些手工做出來的東西,

  才能達到特定的效果。

  所以,不能完全使用現代機器,要不然很快適得其反。

  取一些陶土,再把陶土敲成小塊,然后再一點一點的研磨。

  這個太需要經驗了,一般人從學徒的時候,

  每天就是這樣一點點做過來的,周而復始。

  每一步的距離都很平均,手上的力道也很勻稱,這些都是長在工匠的骨子里,記憶中。

  往往做個幾年才能成手,而做個十幾年,幾十年,才能成為大師。

  想一想,只是磨一下陶泥,就每天上百圈,持續幾十年在這個小小的磨盤邊不停的行走,這行走的長度,至少可以繞著地球36圈吧!

  其實對于陳文哲來說,做這一切沒什么難度。

  主要是他經過了泥人張傳承的洗禮,要知道泥人張的手藝,可以說已經把挖泥巴做到了極致。

  如果是原來,陳文哲哪里會知道,泥料做到最后,還需要陳腐?

  最重要的是,

  陳文哲還能通過泥人張的傳承,

  更進一步的處理泥料。

  比如添加一些東西,

  像是棉絮、草纖維等等,這樣做出來的唐三彩陶俑,就不會有開裂的現象,至于掉色什么的,那就需要看調制釉料的手段了。

  這一次制作唐三彩,陳文哲要的是唐代三彩陶器的那種藝術效果,可不是為了做高仿。

  所以,劣勢、缺陷要摒棄,他只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

  比如,從出土的器物胎體來看,唐代的工匠們對胎料的選擇不是很精,胎質中含有石英顆粒等礦物雜質。

  在這一點上,就可以精益求精,先用球磨機磨碎礦料,最后人工處理一下。

  這樣既可以得到手工制品,也能夠達到最細膩的程度。

  這樣處理對于前期的泥料制作,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幸虧現在只要有錢,

  什么都能買得到,就算是陳腐十幾年的泥料,

  只要你有心、有錢,

  也是能買得到的。

  之前李金鯉就買過陳腐好幾年的高檔高嶺土,現在再買一些特定的泥料,也不在話下。

  如果陳文哲想,他甚至可以直接購買合用的陶泥。

  這就是現代工業產業鏈的厲害之處,這樣他就不用浪費時間,經過挑選、舂搗、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練、陳腐等系列工序,才能加工成備用的陶泥。

  當然,這一次他還是需要做一下的,畢竟有些事情,了解的再多,不做一次,總是差點事。

  對于制作各種泥料,陳文哲十分熟悉,做的也很快。

  主要他購買的高嶺土都算是半成品,他只要稍微處理一下,和成泥就可以用。

  所以,制作起陶泥來,他的速度很快。

  而有了合適的泥料,還需要制模,有了模具,一些器型做起來就很方便。

  制模,是將雕塑成型的作品進行分割、翻模。

  簡單的造型分割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兩件模具。

  復雜的造型如天王俑、鎮墓獸、形態各異的馬、建筑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較多。

  對于不規則部位還需要有套模,因此這類造型模具往往多達十幾件。

  模具分單模、合模兩種。

  單模適用于器物上裝飾用的貼花、堆塑等小附件。

  合模是用兩個半模壓制后對接粘合而成,適用于各種人物、動物和一些生活器皿。

  有了合適的模具,制作起一些人物和動物器型,就變得十分容易。

  首先將經過揉搓和陳腐過的軟硬適中的陶泥,放入模子用手按壓。

  其厚度根據制作物體的大小靈活掌握,然后用泥漿粘接合模。

  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強度時,取出粘接組裝成型,并用專用刀具將粘合部位修平。

  最后用手指抿抹,用毛筆或毛刷蘸水修飾。

  技術好的工匠,在這個過程當中,輕易就能夠使胎體均勻,薄厚適中,黏合過的部位天衣無縫,宛若一體。

  只不過,每次創作一個新作品,都要先做原模。

  這是接下來所有作品,定下來的原型。

  陳文哲的雙手厲害,又做出來了合適的模具,自然就可以制作他先前想要的一些器型。

  首先是駱駝和馬,這可以說是唐三彩之中最經典的器型。

  那么,為什么唐三彩中駱駝和馬的形象,比較多見?

  盛世大唐,萬國來朝,中外交流空前頻繁,通過絲綢之路運抵盛唐的物資絡繹不絕。

  而擔任這一艱巨使命的,正是西域之駱駝。

  因此,當時的人們把駱駝,看做是財富和富貴的象征,而唐人愛馬又是出了名的。

  因此,作為明器,唐人競相以三彩駱駝、三彩馬當做陪葬物。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的唐三彩,多是駱駝和馬的原因。

  先前陳文哲做的設計圖,現在就可以用了。

  之前他做設計圖,有點討巧,使用的都是現成的設計,比如三彩黑釉陶馬。

  真品的三彩黑釉陶馬,是公元618—907年的唐代之物;1972年陽洛出土,現在藏在國家博物館。

  唐墓中出土的各種三彩馬,盡管千姿百態,卻都具有頭小、臀圓、體態勻稱、膘肥體壯的特點,是當時西域馬體型的寫照。

  這件馬俑除面、鬃、尾、蹄涂白釉外,全身披黑釉,在唐三彩中實為罕見。

  而且造型雄健,釉色勻稱,姿態自然,是唐三彩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這一件三彩陶器精品,其成品是空心的,當然,原模卻是實心的。

  陳文哲有著自己獨特的雕刻手法,可以處理原模,制作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這一點特別重要,畢竟老物件可以復刻,但是這匹馬的精氣神,卻照抄不來。

  雕刻完成,放入陶泥,壓膜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件陶馬。

  這個時候,就可以顯現出陳文哲的雕刻技術。

  惟妙惟肖還不算什么,主要是那種精氣神,這絕對只有大師級手藝才能表現出來。

無線電子書    我的系統不正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