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56章 李承乾升任華州刺史

無線電子書    家兄李世民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陛下,此大洲距離我大唐數萬里之遙,你想如何占據這座與我大唐疆域一般大的大洲?”李玄問道。

  “自是派兵駐守!”李世民直接說道。

  “派多少大軍?”

  李玄再次問道。

  李世民這才回過神來,張了張嘴,神情有些暗澹。

  堪比大唐疆域一般廣袤的大洲,哪怕派過去百萬大軍,都駐守不過來。

  但是,這般肥沃的大洲已經被大唐發現,要是就這么眼睜睜放棄,又讓李世民有種心如刀絞的痛苦!

  “可是玄霸,這般大的寶地,難不成就這么放棄?”

  “陛下多慮了!”

  李玄澹笑一聲,緩聲解釋道:“此大洲這么多年,都沒被人發現,那么往后數百年,也不一定有人能發現。而且,此大洲四面都是汪洋大海,哪怕有人發現,也不一定能抵達。

  如今,只有我大唐有鋼鐵蒼舶巨船,可以輕松渡過萬里之洋,抵達此大洲!

  當今世界,我大唐疆域最為廣袤,人口最多,武力最強,陛下完全可以用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來開發此大洲。

  同時,派遣船只巡查此大洲,要是有船只發現此大洲,那便將其趕離,并宣告此大洲已經被我大唐占據。

  要是有人敢染指此大洲,陛下直接派大軍將其覆滅便可!

  只要我大唐人口一多,百姓萬萬數之時,我大唐的良田便有可能不夠用。

  如此,陛下可向此大洲移民。

  只要有數百萬大唐百姓在此大洲繁衍開來,此大洲才可為我大唐疆域!”

  “玄霸此言甚妙!”

  李世民大喜!

  隨后,想了想,李世民繼續說道:“只是,現如今限制我大唐強大因素只剩下人口,此事急不得!等到大朝會之時,朕還需再次與百官們探討婚配之策!

  另,這些大洲之中都有鐵礦,也可派遣一眾工匠煉鐵造船,鍛造大量的鋼鐵蒼舶巨船,好開挖此大洲!”

  說著,李世民不由看向李玄。

  “朕聽完武士彟妻女四人已經在你莊內安居一年之久,而武士彟三女都已到了婚配之齡,玄霸何時將其收入府中,為我李唐開枝散葉?”

  李玄:“…”

  幸好,此事上,李世民也只是嘴上說上一說。

  隨后,李世民與李玄兩人前去拜見李淵。

  自從李淵舉家搬來李家莊之后,李淵每天閑著沒事,在幾個人內侍的攙扶下,在李家莊四處轉悠,讓李家莊莫名的安靜了許多。

  聽到大唐竟然發現一座不下于大唐疆域的肥沃大洲之后,李淵自是滿臉喜色。

  “此大洲乃是我大唐之寶洲,定要在其上入住我大唐臣民,建造我大唐房屋,種我大唐糧種!”

  “父皇放心,回去之后,世民便再與朝臣商議,頒發福利,鼓勵百姓們生子,并多多建造鋼鐵巨船,為以后我大唐入住此大洲而準備!”

  李世民應道。

  李淵微微點頭,目光仍掉盯著那張地圖,滿是激動之色。

  “可惜,老夫身軀已朽,此洲距我大唐數萬里,到達不了此洲。要不然,老夫真想去看上一看!”

  “阿耶放心,日后世民代替阿耶去看此洲!”李世民說道。

  出了李家莊,一想到那座大洲,李世民雖然仍是熱血沸騰,但比來之時,理智了許多。

  至少,知道現在大唐想要徹底占據那座富饒的大洲,是有心無力。

  于是,回去之后,便直接將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征,還有戶部尚書召集入宮。

  在聽到那座大洲之事后,房玄齡與杜如晦等人,表現的比李世民還要沖動,一個個都兩眼通紅,喘著粗氣。

  “陛下,世間竟還有此種寶地?”

  “陛下,臣懇請陛下立刻發兵,將此大洲占據!”

  “陛下,此大洲乃是上天賜予我大唐之寶地,決不能落與外族人之手!”

  “諸位愛卿稍安勿躁!”

  李世民神色澹然,輕輕擺了擺手。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等人,都靜靜看向李世民。

  “剛剛經歷隋末之亂,我大唐人口還未恢復,如今我大唐并無充沛的人口可占據此洲。”

  “陛下放心,我大唐這幾年邊疆安寧,百姓們安居樂業,去年我大唐便有三百多萬男子娶親,其中兩百三十萬新婦懷有身孕。

  至于去年我大唐誕下胎兒便共有四百多萬,今年將會更多。不到二十年,我大唐便可多出數千萬青壯年…”

  房玄齡細細稟報道。

  “二十年之后,我大唐人口能否達到一萬萬人?”李世民問道。

  “這…”

  房玄齡與杜如晦等人神情一怔,連忙互相對視一眼,沉思片刻后,這才開口說道。

  “回稟陛下,按照如今狀況,二十年之后,我大唐人口最多能翻上一倍,恢復到隋朝之時!”

  “不足!”

  李世民緩緩搖頭,“此大洲之疆域已經與我大唐一般大小,我大唐想要將其完全占據,所耗國力巨大,仍需繼續增強我大唐國力,尤其是人口與鋼鐵巨船!”

  “陛下,如此便需鼓勵我大唐百姓積極婚配,應鼓勵鰥、寡復婚;而今我大唐糧食充足,可再次提高資助貧者娶妻,另外提高生子之獎賞!”

  房玄齡說道。

  長孫無忌跟著點頭,說道:“陛下,如今我大唐急缺人口,不應只重視男丁,要是有百姓生女,也應補助!”

  “善!”

  李世民微微點頭,“原有基礎上,所有補助與獎賞再次提升一檔!”

  “陛下英明!“

  幾日后。

  詔令下達大唐各州各縣,大唐萬千百姓都是高呼陛下仁慈。

  同時,軍器監與將作監也開始大量招收匠人,其中以鐵匠居多。

  一道詔令也是下達青州造船坊,大肆建造鋼鐵蒼舶巨船。

  很快,便到了秋收。

  如今,李家莊內只是種了一萬畝的稻谷,剩余田地都種植了蔬菜與紅薯、土豆等之物。

  這一萬畝的稻谷,足夠李家莊一眾人一年吃食。

  至于釀酒所用糧食,并不是很多。

  不過,有時候李玄還是會讓李昌在外面收購一些糧食,用來釀酒。

  至于李承乾所在渭南縣,家家戶戶都已經種植上紅薯與土豆、玉米之物。

  因此,那些百姓們,家中最少都比以往少種植了三畝的糧食。

  再加上,渭南縣數十萬畝良田之旁,都修建有灌既溝渠,只要田地稍微一干旱,便可直接引水澆灌。

  自然,渭南縣百姓們今年都大豐收。

  秋收之后,渭南縣上萬名青壯,便在渭南縣商會與渭南縣一眾官吏的帶領鼓勵下,開始干活賺錢。

  同時,渭南縣今年便是有著六千多青壯娶妻。

  李承乾治理地方之功績,早已在朝堂上,讓文武百官稱贊不已。

  而等到了霜降之前,渭南縣一眾百姓們家中的紅薯、土豆、玉米,還有辣椒依次收獲。渭南縣的百姓們,徹底進入富裕之時。

  僅僅是給大唐商會售賣辣椒,每一家都能賺到四五貫錢財。

  另外,有些百姓還可以往外面售賣一些紅薯、土豆、玉米。

  這個時候,紅薯與土豆、玉米等物雖然已經在大唐開始普遍普及,但價格仍是十分之高,

  因此,渭南縣一眾百姓們,又可以賺上數貫錢財。

  另外,渭南縣商會所創建的養殖場,也開始步入正軌。

  但凡知道渭南縣這兩年變化之人,都可以看得出,只要不發生天災人禍,從此渭南縣一眾百姓生活將會越來越富裕。

  而作為這般變化的始作俑者,渭南縣令李承乾,治理渭南縣兩年,便造福渭南縣七萬多的百姓,功德無量,治世太子之名,已經開始在無數商隊的傳播下,被大唐所有百姓都熟知。

  甚至,大唐周邊各個藩國內,也都流傳著李承乾的名聲。

  李家莊。

  李承乾與王玄策等人,在渭南縣所有田地里的糧食蔬菜都收割回來之后,渭南縣便無什么大事。

  于是,便來到李家莊,向李玄稟報渭南縣的變化。

  對于幾人的來意,李玄自然理解。

  小孩子獨自在外面干了這么成功的事,自然要回來向家長炫耀一番,想要得到家長的肯定。

  不過,李玄也不得不承認,李承乾與王玄策幾個小子,在治理渭南縣之事上,確實治理的漂亮。

  因此,面對著幾人那滿臉期待的眼神,李玄滿意的點了點頭。

  “爾等不妄跟著本王這么多年,不負爾等阿耶也重望,渭南縣被爾等治理的漂亮!”

  “嘿嘿…”

  這是李玄第一次這么真誠的夸贊他們,李承乾與王玄策等人愣了一下之后,便都是滿臉喜笑。

  “此事多謝夫子教誨!”

  見狀,李玄緩緩點頭:“看來爾等還算冷靜,沒有因為此件功績而忘乎所以!”

  李承乾與王玄策等人,再次一怔。

  按照他們對李玄的了解,自家夫子這會有些不對勁。

  “還請夫子教誨!”

  不過,這幾年下來,李承乾與王玄策等人,也都已經開始學聰明了。

  只要察覺李玄不對勁,絕不會胡亂猜測,而是直接發問。

  “爾等其中一個乃是大唐太子,四人乃是大唐開國國公嫡長子,甚至就連王玄策,現在也都是我大唐駙馬都尉,還有爵位在身,爾等是否覺得,只是治理好一個小小縣城,便已經可以自傲了?”

  “這…”

  聽此,李承乾與王玄策等人頓時神情一凝。

  隨后,再次對著李玄拱手行禮。

  “多謝夫子教誨!”

  李玄微微點了點頭,“而今,爾等已經將渭南縣根基打下,只要不出天災人禍,不出兩年,渭南縣必然是我大唐第一強縣!

  爾等如今,可還留戀渭南縣否?”

  “夫子之意?”

  李承乾與王玄策等人,都下意識問道。

  “本王只是覺得,高明該試著治理一州之地了!”

  李玄說道。

  聽此,李承乾與王玄策等人,都不由臉色一喜。

  “承乾謹遵夫子之意!”

  李承乾回答的干凈利索,沒有絲毫不愿,甚至,李玄竟然還在李承乾臉色看到那么一絲興奮與期待。

  “敢問夫子,承乾可為一州刺史!”

  “你能治理得了一州否?”李玄反問道。

  “承乾定不會讓夫子與父皇失望!”李承乾回道。

  “嗯!”

  李玄微微點頭。

  “按照我之意,你可遷華州刺史!只是,此言只是本王之建議,至于陛下與吏部如何決斷,便不是本王能決定得了的!”

  “夫子放心,此事承乾自己去尋父皇便可!”

  李承乾連忙說道。

  華州治所為鄭縣,距離渭南縣只有四十多里地。

  要是讓李承乾挑選,他也愿意遷任為華州刺史。

  因為,渭南縣為華州治下之縣,他為華州刺史,可經常照看渭南縣。

  從李家莊離開之后,李承乾便進宮,去尋李世民。

  對于李承乾升任為華州刺史,李世民也是直接同意。

  李世民與李玄兩人都同意了,此事便不會有任何變化。

  于是,不到幾日功夫,兩道吏部文書便直接下達華州刺史衙門與渭南縣縣衙。

  原華州刺史治理華州有功,調入長安城戶部。

  而渭南縣令李承乾治理渭南縣功績卓越,升遷為華州刺史,至于王玄策與房遺直、杜構、長孫沖、尉遲寶林四人,而是繼續跟著李承乾,升遷入華州刺史衙門。

  整個華州上下,各個縣令都是滿臉喜色。

  在李承乾抵達華州刺史衙門第二日,華州下轄各縣縣令便紛紛上門拜見李承乾。

  而在渭南縣鍛煉了兩年的李承乾,早已不是初出東宮的雛太子。

  十分客套的召見一番這些縣令之后,便開始帶著王玄策與長孫沖等人,開始了解華州各縣情況。

  于此同時。

  隨著李承乾升遷華州刺史,一支攜帶兩千多輛大車的大唐軍隊,也從西域緩緩進入大唐疆內。

  順著寬闊平整的水泥道路,一路往長安而來。

  前往西域征討大食賊兵的大唐王師,歷時兩年之后,終于攜帶著兩千車金銀珠寶,還有西域與大食的各類奇珍異寶,凱旋而歸。

  兩千多輛滿載各種珍寶的大車,從金宮門進入長安城,長安城無數百姓紛紛圍觀。

無線電子書    家兄李世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