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21章 文明之爭

無線電子書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在歐美各國有相當一部分人以“反明”為工作,以此為業。

  他們鼓吹“反明”,他們編造謊言,他們扇動無知的人們,其實不過就是為了工作而已。

  反明是財富的密碼。當然了也是正制正確。

  盡管,在1885年,大明帝國早就是文明國家一員,可是這個國家所代表的文明肯定不同于盎格魯撒克遜人、不同于日爾曼人等歐羅巴人種所代表的文明。也正是這種文明上的差異,讓整個歐洲世界視他們為異類。

  所謂的工作,生活,生意,本質上還是因為異類“闖入”之后的危機感,一部分人感受到了危機,還有一部分人以此為契機。

  “這是西洋文明與東洋文明的競爭的!”

  “這是西洋人與東洋人的競爭!”

  在大明同樣也有類似的聲音,這是人種之爭,這是文明之爭。

  事實上,從大明搖身一變成為“中國虎”,一下子闖進原本被“歐洲灰狼們”統治著的餐桌時,大明就其中的異類。

  或許狼群可以接受老虎作為“食肉動物”參與對獵物的分食,甚至它會畏懼老虎所象征的力量,敬畏老虎龐大的體魄,但是并不意味著,他們真正的接受了老虎。

  對于狼群而言,它們眼中龐大的老虎就是從他們口中掠食的掠食者,是一個必須要與之為敵的敵人。

  異類就是異類,兩者絕對不存在什么接納或者認可,對于老虎與狼群來說,無論眼下如何,它們最終還是會陷入空前的撕殺之中,那場撕殺只有會有一個勝者者。

  失敗者呢?

  失敗者會變成勝利者口中的獵物,會被狼群分食,被群狼所吞噬,甚至連骨頭渣都不會剩下來。

  “文明之爭的從來沒有幸存者,就是滅亡!”

  在中都大學的校園中,朱大皇帝一邊走,一邊與井上毅聊著天。

  武士出身的井上毅并不是靠著在非洲為帝國交了血稅入的籍,作為東瀛都護府文部相的井上毅,在東瀛教化上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謂是勞苦功高,而且他在東瀛都護府任職時,編寫的“教育敕語”,也得到了帝國文部的欣賞,“教育敕語”的內容貫穿克忠克孝、仁愛信義、敬天法祖、維護國體、遵禮守法、恭儉律己的傳統道德,灌輸皇室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以維護帝國國體。

  不得不說,東瀛人在融入帝國的過程中,他們是無比的適應,畢竟,這個時代的東瀛人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國家觀,即便是像井上毅這樣的教育家,對帝國也是忠心耿耿。

  其實對于“教育敕語”,朱大皇帝原本是抵觸的,但是看著其中一言言一句句對皇家的忠誠,作為皇帝的他又豈能不欣喜。

  取長補短嘛!

  帝國的海納百川是什么,這就是海納百川,于是乎也就推廣全國了,而井上毅呢?

  也特旨入籍,嗯,是入籍歸化為大明人,和抬旗不一樣…其實,也差不多,擱大清,只有旗人才是人,其它人…都不是人。

  在大明,大明人…那肯定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秉持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井上毅從都護府文部卸任后,就被下旨任命為中都帝國大學校長,這個職務可是光鮮的很。

  非但任命書是皇帝親自頒發,甚至在上任后,朱大皇帝還親自來到了學校,在聊過了一些與教育有關的話題后,兩人自然而然的聊到國際局勢,聊到了“文明的競爭”上。

  這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在二十一世紀,面對華夏的崛起,就曾有過類似的爭論。

  “陛下所言甚是,西洋人皆是狼子野心之輩,一但我大明為其所敗,其必定會盡毀我華夏文明,到時候,即使我華夏人尚存,也不過只是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而已,其悲慘將遠勝過崖山甲申。”

  微微點頭,朱大皇帝說道。

  “確實遠勝過崖山甲申,其實四百年前的君士坦丁堡就是例子,羅馬帝國曾是歐洲文明之母,其立國千年、其文明幾乎不遜于華夏,可是自天方教占領兩河流域,再到在君士坦丁堡淪陷奧斯曼之手,照耀歐洲大陸的羅馬文明從此成為絕唱,盡管羅馬文明殘酷的光亮點亮了歐洲,掀起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可是羅馬本身呢?”

  朱大皇帝的目光朝著東北方看去,神情凝重的說道。

  “羅馬本身已經徹底消失于這個世界,就連羅馬人也變成了土耳其人,這就是文明的沖突的最后的結果——失敗者不但一無所有,甚至就連自身的民族也不復存在,如埃及人,如羅馬人,如…”

  朱大皇帝想到華夏陸沉后,在滿清兩百多年奴役與馴服下思想上的扭曲,這僅僅只是思想上的扭曲而言,可是在文明之爭中,勝利者所摧毀的可就不是精神了,而是靈魂!

  “最終,等等我們的就將是亡國滅種!所以,在這場文明之爭中,我們必須要不計代價的去贏得這場競爭。”

  “陛下,這不是競爭!”

  井上毅說道。

  “這是戰爭吧!與過去任何一場戰爭都不同,這是文明之間的戰爭,就像是進化論一樣——優勝劣汰!劣勢文明注定要被淘汰,這是文明發展的必然,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如印加,即便是它們的文明在古代何等的輝煌,如果不能贏得這場文明的戰爭,那么就注定要被淘汰,而所謂的“埃及人”、“巴比倫人”伴隨著文明的淘汰,他們實際上也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之中、”

  “是啊,所消失的并不僅僅只是文明,同樣也包括人…因為區分人的并不僅僅只是血脈,同樣也有文明,在很多時候,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陛下所言甚至是,東瀛是華夏一員,正因為東瀛文化源于華夏,是華夏文明之一員,自然也就是華夏人了…”

  這個井上毅啊!

  總知道在什么時候表忠心!

  朱大皇帝微微點頭,然后看著他說道。

  “所以,在這場文明之爭中,哲學是非常重要的,華夏文明要進一步發展,離不開哲學,哲學興,則文明興,帝國文明的優越性,并不僅僅只是生活的優越性,還應該是各個方面的領先,所以,井卿家。”

  將目光投向井上毅,朱大皇帝說道。

  “你可是任重而道遠啊!”

  面對陛下的囑托,井上毅立即激動的說道。

  “臣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以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其實,同樣的話,朱大皇帝對其它的幾位校長…都說過,文明之爭啊!

  想要贏得這場事關民族生存的競爭真的不容易啊!

  想要贏得這場競爭最基本的一個前提就是要爭取最廣泛的支持這種支持不僅僅是本國的民眾支持,同樣還應該獲得來自其他國家的民眾支持。

  這怎么可能呢?

  其他國家的民眾為什么要支持大明呢?

  其實,非常簡單,畢竟對于現在全世界的民眾來說,他們是真真正正的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在貧民窟中忍受著貧窮與饑餓茍延殘喘,他們在工廠之中飽受壓榨,身體遭受繁重勞動的摧殘。

  而大明帝國呢?

  簡直就是現在的人類之光好吧。只要有渠道讓他們看到這束光,還愁他們不支持大明嗎?

  渠道…這個渠道是什么?

  當然就是宣傳了。

  宣傳!

  其實在過去的20多年之中,朱大皇帝最看重的也就是宣傳。當年在歐美各國買下的幾十家報社,現在還在發行的報紙,在報紙上講述著大明的故事。

  為什么現在大明會成為人類之光,不就是因為他們不斷向全世界報道大明人的工作與生活。

  而那種看起來來再簡單不過的生活,恰恰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們所渴望的,是他們所向往的生活。

  當所有人都向往著大明的時候,他們還會抗拒這場競爭之中的大明嗎?

無線電子書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