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8章 矛頭對準皇太孫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太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奉天殿,大朝會。

  作為一個非常勤政的皇帝,朱元璋每天都有很多的政務需要處理,雖然在大朝會里不會真的討論出來國家政令,

  但是能夠通過百官的反應,讓皇帝知道施政舉措該當如何,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作出調整。

  大朝會作為百官覲見的日子,可以讓皇帝與百官有近距離的接觸,也具有防備權臣蒙蔽圣聽的目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一同下拜行禮。

  “眾卿平身!”朱元璋坐在奉天大殿的龍椅上,極具威嚴。

  禮部侍郎任亨泰出列道:“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準奏。”

  任亨泰便說道:“啟稟陛下,河南布政使司的項城、西平、光山、泌陽、太康五個縣還沒有縣學,臣懇請在此五縣設立縣學,供給廩米。”

  朱元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向朱允熥道:“對于此事,皇太孫你怎么說?”

  朱允熥轉向任亨泰,問道:“任侍郎,據我所知,沒有縣學的地方還不止這幾個吧?”

  任亨泰回答說道:“回稟殿下,自洪武二年,陛下曾經下詔,命令天下府、州、縣都要設立學校,稱為府學、州學、縣學。在邊地設衛的地方也要建立學堂,稱為衛學,統稱儒學。”

  “只是北方地區之前遭到元兵為禍,這些年來陛下勵精圖治,終于有所恢復,在許多縣也陸陸續續設立了縣學,只是至今仍有幾十個縣沒有。”

  “按照禮部制定的次序,這才輪到這五個縣了…”

  按照任亨泰的說法,就是要一步一步來,畢竟設立縣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有好的老師和掌管者。

  另外還需要投入財力,這對地方政府來說也是一項負擔。

  朱允熥道:“你們禮部拿出一個章程,盡快統計出哪些縣還沒有縣學,務必盡快設立,

  那么多學讀書人求知若渴,若是沒有學堂,他們將從何處讀書?此乃讀書人的渴望,也是朝廷的恩德,不可輕忽!”

  “是!微臣遵命!”

  任亨泰非常欣喜,因為如果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不知道要過多少年才能設立完畢,現在有了皇太孫殿下的首肯,進程將會快上許多!

  朱允熥又囑咐說道:“朝廷設立學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入學讀書,明白圣人之道,將來為國效力,

  所以學堂教授切不可馬虎隨意,四科都要重視,也要對學子的品行加以審查。”

  如洪武十七年設行都司儒學,洪武二十年設都轉運司儒學、宣慰司儒學、按撫司儒學及諸士司儒學等。

  可見,當時明代的官辦地方教育是很發達的。

  府、州、縣學及各衛司儒學的學科內容,按洪武二十五年的規定分為四科。

  禮,就是要熟讀經史、律令、詔誥、禮儀等書;

  射,就是由禮部頒布射儀,舉行射法演習和比賽。

  書,就是要臨摹名人法帖,每日五百字;還有數,要熟習《九章算術》。

  明代學生的待遇較優厚,學校都由固定學田為基金,學生入學即供給食宿,稱為廩米,學生稱廩膳生。

  學規很嚴,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有月考、歲考,對學生的品行有稽查簿記錄。

  如果在縣學學了十年,依然學業無所成,或犯大過的,就要罰作吏人,追繳學費。

  并且朱元璋規定,學生不許評論政治等等。

  朱允熥又對任亨泰道:“禮部也要仔細甄別各個縣學的學正、教諭和訓導,師者,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所以要對他們的品行和學問都要加以考慮,這件事你們禮部斟酌之后,再稟報給陛下。”

  朱元璋接過來說道:“皇太孫言之有理,甚和朕心,禮部就報給皇太孫吧。”

  任亨泰行禮道,“微臣遵命!”

  說完了話,躬身退回朝班當中。

  這時戶部侍郎郁新立即出列,稟報說道:“啟稟殿下,臣有本奏!”

  在得到允許之后,郁新說道:“戶部涉及到大明的各方各面,事務較多,而隨著大明日益昌盛,稅收越發生增多,

  所以現有的官吏公務非常繁忙,已經不足使用,尤其是北方一些地區,更是缺少可用之人…”

  “臣請陛下開恩,從舉人當中選取一些進入戶部,以便有所分擔…”

  眾人不由得看向郁新,緊接著又把目光放在了皇太孫殿下的身上。

  這哪里是要選取官吏啊,簡直就是向北方施恩啊!

  尤其是進入戶部的官員,那更是多了一份殊榮!

  因為皇太孫對戶部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也常在戶部處理公務,進入戶部,就等于進入殿下的眼界呀。

  再者說了,這事如果不是皇太孫殿下的命運,郁新敢越過殿下辦事?

  朱元璋道:“準奏。吏部把北方舉人的名單匯總,送到戶部去,讓戶部看看有哪些可用之人。”

  歷來朝廷安排官職,都是由吏部根據各種需要,自主安排的,

  可在朱元璋的話里,明顯是要以戶部的要求為準啊!

  這就等于說吏部得聽戶部的,戶部選誰,吏部就得任命誰!

  這樣自己不就成受氣的小媳婦兒了?

  吏部作為六部里面最尊榮的,就是因為他掌握著官員的升遷調派!

  可是現在…

  吏部侍郎盡管心中很不情愿,還是行禮說道:“是,微臣遵命!”

  受氣就受氣吧,誰讓人家有皇太孫殿下撐腰呢!

  看著皇太孫殿下,眾人若有所思。

  有人領悟皇太孫殿下的用意,有人卻是一頭霧水,不明白殿下為何偏向北人。

  心中領悟,比較明智的官員,不由得往回縮了縮,也放下了早就準備好的話。

  可有些才沒有這樣的自知!

  此時吏部言官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之前戶部主事暴昭,前往山東勘察設立稅關,”

  “可他到了山東之后,卻侵奪百姓產業,勒索錢財,引起民憤,臣請捉拿暴昭歸案,交由刑部審查!”

  此話一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誰不知道暴昭是皇太孫殿下的人?

  暴昭真的如他所說,竟然如此辜負皇恩,辜負殿下的期望?

  如果真是這樣,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貪贓枉法,簡直太愚蠢了!

  不能眾人反應過來,另一位官員也出列道:“陛下,臣督察院御史葉童,也要彈劾暴昭!暴昭一入山東,便暴露本性,為了一己之私,侵奪百姓產業,實在有違臣子之道!”

  緊接著又出來一位道:“啟稟陛下,臣刑部主事孫立,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一下子站出來五六個人彈劾暴昭,文武百官變得面面相覷,都不明白暴昭到底犯了什么罪,竟然引起這么大的公憤。

  關鍵是這些人當眾發難,這哪里是彈劾暴昭本人,簡直是在指責皇太孫殿下!

  即便是在后世,你所任用的人犯了錯誤,你也難逃干系!

  更何況在古代,這種從屬關系更加緊密一些,底下的人若是犯罪,舉薦他的也要受到牽連!

  當眾人再次看向皇太孫的時候,只見他一臉風輕云淡,似乎根本沒有聽到這些彈劾的聲音,

  面色平和,不為所動。

  這些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也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孔家畢竟世代簪纓,又頭頂著圣人之后,衍圣公的名號,肯定會得到一些官員的支持和擁護的!

  畢竟死讀書的人,在任何時代都有!

  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瞇了瞇眼睛,心里也有些惱怒,這群人真是該死!

  就算是暴昭真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他們難道不會私下彈劾嗎?

  這是把矛頭對準了皇太孫啊!

  別以為前兩次咱忍了下來,你們就能夠囂張跋扈!誰敢針對儲君,就是與咱為敵!

  此時有個聲音喝道:“荒唐!爾等空口白話,毫無根據,說暴昭勒索錢財,侵奪百姓產業,簡直無稽之談!”

  ------題外話------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太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