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3章 日本來使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太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殿下,這是過年準備下的賞賜清單,請殿下過目。”

  在東宮的一座偏殿里面,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東西,這些都是為著皇太孫殿下在過年的時候賞賜用的。

  東西種類繁多,有上好的針織錦繡,也有山參鹿茸,還有上好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也種珍貴的果脯蜜餞。

  如果是別的皇子皇孫,肯定不會大肆賞賜,就算是賞賜下去,人家也不敢要啊。

  一個結交親王的罪名扣下來,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可朱允熥作為儲君就沒有這個顧忌了,過年的時候給大臣們一些東西,也是應有之舉。

  這些東西雖然不錯,但是對于財大氣粗的儲君來說也算不了什么。

  況且今年憑著黃金玉液,朱允熥著實賺了一大筆錢。

  接過素心遞上來的折子,看了看說道:“這是照著往年的成例嗎?

  素心回答說道:“回稟殿下,奴婢想著殿下今年被冊立太孫,就在往年的成績上多加了三成,以示殿下的后恩,不知道是否妥當。”

  朱允熥點頭說道:“就按你說的來吧,東宮的宮女太監呢?”

  “回殿下的話,東宮的賞賜是照著往年。”

  朱允熥把折子遞給素心,說道:“該花就得花,不用給我省錢,你們也都辛苦一年了,也得犒勞犒勞,多拿點錢回去補貼家用也是好的,這樣吧,反正宮里面的人也不多,就翻上一倍吧,讓大家過個好年。”

  “是,多謝殿下恩典!”素心面帶笑容謝恩說道。

  朱允熥之所以敢如此賞賜,就是因為在東宮的宮女和太監并不多。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的時候,或許他對宦官的感官不佳,當時只在帝都南京的皇宮之中,設置了不到百人的宦官隊伍。

  在《明史.宦官一》中便有這樣的記載:“明太祖既定江左,鑒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

  后來隨著平定天下,皇宮里面嬪妃和皇子公主逐漸多了起來,太監宮女的隊伍也隨之增加。

  不過朱元璋實在太摳門了,對待官員們的俸祿就不高,更別說那些底層的太監了。

  而且現在的朱元璋雖然也任用太監,對他們比較信任,

  但還遠不如他的后世子孫那樣,設立東廠西廠,讓太監成為“內相”到地步。

  況且東宮自從太子朱標死后,再加上呂氏被賜死,朱允炆出家為僧,呂氏別的兒女移到他處,由嬪妃幫忙照看撫養。

所以東  宮“工作量”沒有那么大,再加上天花的影響,太監宮女也減少了一些。

  朱允熥又對侍立在一旁的王忠說道:“我舅舅家和大將軍家,還有其他親戚的家中,都要派人送到府上,都是親戚,不要失了禮數。”

  身為儲君,既要顧到君臣之義,又要有親戚中間的親近,稍微區別對待一點兒,別人也不會說什么。

  “是,奴婢遵命,請殿下放心。”

  王忠又詢問說道:“殿下,那各位藩王呢?”

  “秦王、晉王和燕王府的你親自送過去,剩下的讓別人去做就是了。”

  如果按照普通百姓家來說,朱允熥就等于和他的諸位叔叔分家過了。

  以前朱標活著的時候,這些事情都是他出面張羅的,可是現在他已經不在了,那么在這個家里面,自己就必須擔負起家主的責任!

  “殿下,她的家里是否也要送一份?”素心在一旁試著詢問說道。

  朱允熥當然明白她所說的是趙明珠,便說道:“和我舅舅家一樣,也備一份厚禮。”

  話剛說完,就聽見王忠稟報說道:“殿下,江都郡主來了。”

  朱允熥轉身望去,就看到江都郡主已經走到了門口,便笑著說道:“姐姐,你看這些東西如何,過年賞賜下去怎么樣。”

  江都郡主邁步進來,看了看屋子里面的東西說道:“我哪懂這個,你看著合適就行…剛才李福過去說除夕晚上供里面要舉行家宴,讓我也燒兩道菜,這是怎么回事?”

  “姐姐你來了正好,坐。”

  朱允熥請自己的姐姐落座,這才說道:“姐姐,就是舉行一次家宴而已,讓皇爺爺嘗嘗你的手藝,僅此而已啊,莫非姐姐廚藝不佳,害怕丟人現眼?”

  “胡扯,我的廚藝好著呢!”

  朱依微說道:“我問的不是這個,按照慣例舉行家宴會有尚膳監的太監告知,或者是皇爺身邊的人傳話,怎么這次是李福啊?”

  “你跟我說實話,這件事皇爺爺到底知不知道?是不是你又擅自做主?”

  朱允熥拿起桌子上的茶杯,一邊倒茶一邊說道:“姐姐,我這也是想給皇爺爺一個驚喜啊,不用大驚小怪,到時候家里面的女眷一同上陣,燒出來一道道可口的飯菜,那才叫熱鬧溫馨呢!”

  “你呀,就是不讓人省心!”

  朱依微搖搖頭說道:“不管怎么說,這件事都該和皇爺商議過后再決定,皇爺爺要是怪罪下來那怎么辦?”

  熥將一杯茶放到她面前說:“要是讓皇爺爺提前知道了,那還有什么驚喜?”

  “可你要知道,自從奶奶過世之后,皇爺爺就沒有再舉行這么大的家宴了,你就不怕皇爺爺不高興?”

  “姐姐放心,弟弟一定會讓皇爺高興的!各位叔叔齊聚京城,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下次指不定是什么時候呢。”

  “況且皇爺爺年紀也大了,最喜歡看到兒孫滿堂、承歡膝下。一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而已,你就不要多想了。”

  朱依微也知道這不算什么大事,也就不再深究,“這次就算了,以后可不能再自作主張了!”

  “好好好,聽姐姐的!”

  “呃…那你說我做什么菜好?”

  此時的朱依微有點不好意思,畢竟剛才還責備過弟弟,現在就讓他出謀劃策。

  朱允熥笑道:“姐姐剛才不還是自信滿滿嗎?還用得著問我?”

  朱依微瞪了他一眼說道:“還不是你挑的好事!要不然用得著我焦頭爛額嗎!那么多嬸嬸和姑姑,我可不得想想做什么菜嘛…”

  唉,有人的地方就有相爭啊。

  有的人掙的是名利,有的人掙的是臉面。

  要知道因為人多,所以菜品就會非常多,在這些琳瑯滿目的菜肴之中,想要不被人比下去,而且還能名列前茅,

  確實需要仔細斟酌考量一番,想一想究竟要做什么菜。

  就想一桌子滿漢全席,一百多道菜,誰能分出來優劣?

  而且要想不被比下去,還能讓人眼前一亮,那可是需要花費不少功夫仔細研究的!

  “姐姐放心,無論你做什么都好吃!大家肯定會喜歡的。”

  “我這是沒辦法了,實在想不出來,這才找你問問的,你可別敷衍哈。”

  “不敢不敢…弟弟怎么敢敷衍姐姐呢。”

  “那你給我出個主意!”

  “再見,你這是賴上我了呀!”

  “誰讓你挑起的事兒,那你就負責做軍師出謀劃策!”

  朱允熥笑著說道:“好好好,姐姐你想啊,除夕夜里各位嬸嬸和姑姑們肯定會爭著表現,使盡渾身解數也要做出自己的拿手絕活,

  皇爺爺在宮里面,什么山珍海味吃不到?夜宴里面那么多道菜,一道菜吃一口人都吃不下,更不要說那些油膩的葷腥了。”

  朱依微疑惑的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朱允熥說道:“要我說姐姐就用山  楂等物,做一些解膩開胃的東西,那皇爺爺肯定喜歡!”

  在明代以前的外交中,雖然有鴻臚寺這個專門的機構,可是并沒有把外賓全部集中在一起居住的會館。

  也是到了明朝時期,才在南京修建了同文館。

  據《洪武京城圖志》所載南京樓館圖,在皇城之西有“會同館”,其西鄰為“烏蠻驛”。

  《大明會典·驛傳》規定,“自京師達于四方設有驛傳,在京曰會同館,在外曰水馬驛并遞送所。”

  明代繼承了以前朝代的相關制度規定,在京城設置招待外國使臣的館舍。

  在《明會典》中記載:明朝初年會同館設置在南京,后來又在北京設置了會同館。

  但是因為洪武時南京為京城,應該僅僅設有會同館,而沒有烏蠻驛。

  根據《明史》記載:明朝時期,會同館在當時主要作為郵傳機構,主要負責招待朝貢的使者,并且負責使節入京后的一切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動。

  此時,三十個身穿日本國服侍的人出了會同館的大門,拒絕了仆人的馬車,昂首挺胸走在街市上。

  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說說笑笑,對所看到的一切品頭論足,張揚肆意,沒有絲毫的謙虛謹慎。

  凡是擋在他們前面的人,都會一把推開,根本不會顧忌對方是否跌倒,是否受傷。

  “這個…是什么?”

  一人拿起攤販的擺放的糕點,見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左看右看之后,用蹩腳的漢話詢問說道,“能吃嗎?”

  攤販趕緊說道,“能吃能吃,這叫驢打滾兒,是北方的小吃,用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做的…”

  還沒有等攤販說完,幾個日本人便一擁而上,隨手拿起來就往嘴里放…

  攤販知道他們是外藩,也沒和他們計較。

  “不好吃,不好吃…”

  “難吃,太難吃了…”

  三五第一_www.35wx.la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太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