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4章 詔書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太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時至今日,朱允熥身上仍然沒有發現任何感染天花的跡象。

  要知道即便是接觸了天花病人,即便是同等程度的接觸,有的人會感染,有的人卻不會。

  而朱允保持著后世人勤洗手的習慣,那天他從太子妃呂氏那里回去之后,就立即洗手了,

  另外也習慣了沖涼泡澡,或許這也是他沒有染上天花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太醫仍然讓他每次天堅持泡藥湯,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對此朱允也并不排斥,沒有人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尤其是要做皇帝的人!

  躺在一大桶溫熱的熬制的藥湯里面,也是非常愜意舒服的。

  隔著屏風,瞿陶稟報說道:“啟稟殿下,江都郡主在武樓記掛殿下的安危,不住詢問殿下的狀況。”

  “嗯。”

  朱允熥輕嗯一聲說道:“你告訴姐姐說我平安無事,請她不必擔心,等著天花疫病過了之后我就去看她。”

  瞿陶回答說道:“是!屬下遵命!江都郡主也害怕殿下前去,特意吩咐不讓殿下去呢。”

  朱允熥閉著眼睛,享受著泡澡的溫暖舒適,說道:“姐姐在武樓住的還習慣嗎?如果缺什么東西,立即補齊,不能讓她覺得不適應,知道嗎。”

  “是!屬下明白,郡主那里一切東西也都齊全,請殿下放心。”瞿陶答道。

  “殿下…”

  瞿陶猶猶豫豫的說道:“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昨日似乎護送著一輛馬車出宮了…”

  原本雙目緊閉的主人,眼睛瞬間睜開,精光流露,氣勢逼人,“說!”

  瞿陶趕緊躬身,恭敬的回答說道:“前幾日傍晚蔣歡押送著一輛馬車,經過東華門出宮去了,如果沒錯的話應該是從經籍庫出去的…”

  瞿陶透過屏風看了看紋絲未動的朱允熥,又接著說道:“直到今日,馬車仍然沒有回到宮中…”

  朱云吩咐說道:“不要聲張,就當做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

  “是,屬下遵命。”

  朱允明白,居住在經籍庫的都是已故太子朱標的幼子和幼女,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

  當然,還有太子妃呂氏。

  可既然馬車出宮已經有幾天了,仍然沒有回來,那就說明出宮的那人已經兇多吉少了…

  不用言明,朱允也能猜到是誰。

  嘴角露出一抹舒心的笑容,朱允熥頓時覺得心中非常暢快,一塊大石落了地,渾身都輕松。

  太子妃呂氏,就是壓在自己身上的一塊石頭!

  這塊石頭,終于被挪開了!

  以后自己登記稱帝之后,沒有人能夠用孝道再來壓制自己!

  而且也不用擔心背負污名!

  呂氏,你也算死得其所了。

  武英殿的后殿之中,朱元璋正在處理政務。

  朱允熥端了一杯茶放在他的書案上,輕聲說道:“皇爺爺您喝杯茶,休息一下吧,不可太過操勞了。”

  朱元璋抬頭看見是自己的孫兒,也舒心一笑,放下毛筆說道:“好,是該歇歇了,你今日覺得身體怎么樣?”

  朱允熥笑道:“有皇爺爺的龍氣震懾著,孫兒自然身體健康,毫無問題了。”

  “呵呵呵…又拍馬屁!”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又說道:“不過也不能疏忽大意了,太醫開的湯藥還要繼續吃啊。”

  朱允熥頓時一臉嫌棄的說道:“皇爺爺,你聞聞孫兒身上…”說著就把胳膊湊近了朱元璋。

  朱元璋疑惑的問道:“怎么了?”

  朱允熥不滿的說道:“孫兒這些天又是內服,又是外泡,草藥都用幾車了吧,您聞聞孫兒像不像個藥罐子。”

  朱元璋笑道:“你呀!身在福中不知福!這要是尋常百姓家,就算生了病也不敢這么用藥啊,那還不把全家都給吃窮了。”

  朱允熥趕緊說道:“既然孫兒到今天都沒有狀況,那就說明孫兒沒有染上天花啊,還不如把這些草藥節省下來,就是送給百姓也是好的。”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說道:“胡鬧!咱看你就是吃不了草藥的苦吧,說的好聽!你要知道你馬上就是太孫了,

  不能出一丁點兒的差錯,湯要接著喝!藥浴也接著泡,朝廷還不差這點兒銀錢!”

  朱允熥只好無奈的雙手一攤,說道:“好吧,聽皇爺爺您的…”

  朱元璋眉頭微皺,輕輕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只不過是吃些苦頭吧,還沒有染上天花,可是你兄長…

  唉,據太醫稟報,說他身上出了很多水痘,就連臉上也出了好幾個,渾身上下疼痛騷癢…”

  朱允熥擔憂的說道:“皇爺爺,兄長的病情嚴重嗎?不會有什么大礙吧?”

  朱元璋說道:“現在來看倒是不算太嚴重,可天花這種事誰也沒有把握,指不定什么時候病情就會加重,太醫也不敢保證啊。”

  朱允熥立即表態說道:“皇爺爺,我也實在擔心兄長的安危,況且也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他了,不如…孫兒去看看如何?”

  朱元璋大手一揮,嚴肅的說道:“不行!不能如此胡鬧!你要知道天花非同一般病癥,一旦染上不知道要傳給多少人!別看你現在不是,可也不能大意!”

  朱允熥拉著朱元璋的胳膊,苦求說道:“皇爺爺,您就讓孫兒去看看吧,哪怕是遠遠的看上一眼也好啊…”

  朱元璋眼睛一瞪,說道:“此事沒有商量的余地!咱說不能去就不能去!怎么,你連皇爺的話也不聽了?!”

  朱允熥順勢就坡下驢,很乖巧的說道:“孫兒當然聽從皇爺爺了,唉…但愿兄長平安無事吧…”

  既然有了臺階,朱允熥當然會下了,這樣才會避免尷尬嘛。

  自己又不是鐵憨憨,怎么會不知道天花有多么厲害。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嘛。

  朱元璋從旁邊拿起一份奏章,滿含笑容的說道:“來看看吧,少想那些不該想的!”

  “是,孫兒遵命。”

  朱允熥伸手接過了奏章,打開一看不由得心中暗自高興。

  因為上面正是禮部和翰林院學士寫的立太孫詔書!

  朱允熥臉上高興的說道:“皇爺爺,這是…”

  “沒錯!就是立你作太孫的詔書!現在滿意了吧?”朱元璋笑吟吟的說道。

  朱允熥躬身行禮說道:“只要是皇爺爺的旨意,孫兒都滿意!”

  朱元璋說道:“咱準備過幾天召開大朝會的時候,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宣讀,好讓他們知道大明已經有了太孫,有了皇位的繼承人!”

  “多謝皇爺爺恩典!”朱允熥高興的說道。

  朱元璋滿心欣慰的說道:“咱已經命令人制作太孫的儀仗和金冊金寶,以及袞服,也已經下令給各個屬國,允許他們前來參加冊封太孫的慶典,咱準備給你舉行一個大大的冊封儀式,你覺得如何?”

  朱允熥驚訝的說道:“藩屬國也要來參加?皇爺爺,這陣仗未免有些大了吧?孫兒承受不起啊。”

  要知道朱元璋在大明洪武十四年之前就已經圈定了這十五個不征之國:“凡海外夷國,如…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后世子孫,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朱元璋當年編寫《皇明祖訓》親自下詔這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征之國: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等國。

  要知道這些國家巴不得前來進貢呢!

  因為每次進貢就等于做生意來了!雖然會給大明朝廷一些金銀特產,可是朝廷的賞賜也是加倍的啊!

  況且他們還能夠帶來一些貨物進行販賣,所以這一來一去,能賺取不少的銀錢!

  朱元璋這個老摳門,居然這么大方?!

  要知道朱元璋在歷史上多次拒絕了藩屬國的朝貢,估計在朱元璋心中,也不想干贏了面子,卻丟了里子的事。

  看來朱元璋對自己的愛護,真是讓人感動啊。

  朱元璋解釋說道:“也不是所有的都來,太過偏遠的就不用了,畢竟你冊封大典在即,豈能等他們!”

  朱允熥試探著說道:“皇爺爺,這要不少的賞賜吧?”

  朱元璋看了一他一眼,調笑說道:“別人都說咱是個老摳,咱看你也不遑多讓啊。”

  朱允熥一本正經的說道:“孫兒這也是青出于藍嘛,這些錢用在大明百姓的身上也就罷了,可要真送給他們,還真有點虧呀…”

  朱元璋卻說道:“虧什么,大國邦交也是需要用錢的嘛,況且他們如果貪圖這點蠅頭小利,又能有什么出息!”

  “皇爺爺教訓的是…”

  朱元璋拿起一份奏章,遞給朱允熥說道:“看看吧。”

  朱允熥又打開,之前上面是秦王朱樉寫的家書,請求朱元璋允許他回京探望父親,并且也想為馬皇后和太子朱標掃墓,以示紀念。

  看了看朱元璋,朱允熥不解的問道:“皇爺爺,這不是二叔的家書嗎?”

  “哼!”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太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