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封血書

無線電子書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為了避免勞師動眾,秦易已傳令,率兵北上之時,無須百官相送。

  眾官得知,也只能作罷,不送,亦可,但恭迎是必須的。

  他們盡皆期待,希望秦易早日凱旋,畢竟天子之位,已高懸許久。

  也幸好秦易實力非凡,聲望極高,由其登基為帝,乃是萬眾期盼,不然,很有可能會有宵小,對皇位產生覬覦之心。

  例如流康,康都破,天子被擒,朝野陷入無君狀態,便讓眾多城守,滋生了野心,從而作亂。

  若是流康,也有一個類似秦易,戰功赫赫,屢建奇功,為本朝開疆拓土,且民望極高的主心骨,就不至于淪落至如此局面。

  所以,眾人才張口閉口就說,秦易乃臨瞻之幸,不僅增強了臨瞻,也讓臨瞻,多次避免國破家亡與紛亂。

  阻止了百官相送,秦易擔心百姓得知,會聚集于門口為他送別,影響民眾生計,便在城門初開之際,率領易字營,即刻出城。

  整個瞻京,前來送別的,僅有司綺梅。

  對秦易來說,有司綺梅一人,已足以。

  城外,亭中,秦易望著司綺梅,滿目柔情。

  昨夜,兩人再次共赴巫山云雨,體驗到了無以倫比的歡樂,感情不斷升溫。

  而如今,兩度坦誠相待,司綺梅心中的嬌羞,已少了許多,更多的是卷戀和熱愛。

  如今,她的戀人即將遠去,率兵征伐,心中自然難舍。

  凝望秦易,司綺梅抿著紅唇,懇切說道,“一定要注意,小心,不要冒險,盡早回來!”

  秦易點了點頭,心生感動,禁不住上前,將對方擁入懷中。

  兩人緊緊相抱,身相合,心相融。

  遠處,易字營鐵騎看到這一幕,都移開了眼睛。

  身為秦易的麾下,他們自然不會亂嚼舌根,甚至連看,都不敢多看一眼,以免冒犯。

  抱了許久,秦易才松開司綺梅,鄭重說道,“我會盡早回來的,時候不早了,我得出發了,你趕緊回去吧。”

  司綺梅緊抿著紅唇,點了點臻首。

  秦易便轉身,朝著駿馬行去。

  上馬之后,朝司綺梅搖了搖手,以作告別,秦易就馳向易字營,而后帶著眾多鐵騎,朝北方急速馳去。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見。

  解決了流康,只要象戎不入侵,往后臨瞻,或許再無戰事。

  直到秦易的身影,消失在遠方,司綺梅才收回視線,明眸中盡是不舍。

  輕嘆一聲,她抿著紅唇,轉身上了馬車,在侍衛的護送下,回返瞻京。

  微微閉眼,許久之后,再次睜開,美眸中,已恢復了平靜。

  她將不舍和擔憂,壓在心中,之后要做的,是勤勉工作。

  得為秦易的天下,處理好戶政問題!

  率領萬余名易字營,臨近傍晚,秦易奔出京畿地帶,來到了明凌府的邊界。

  瞻京位于京畿府,京畿府北邊是明凌府,明凌府北邊是召烈府,過了召烈,才能抵達流康邊境。

  看了下天色,秦易說道,“繼續前行,抵達明凌府,今夜于明凌府之內歇息。”

  若非不得已,兵馬不可輕易入城,一般駐扎于城外。

  所以,說是在明凌府之內歇息,其實是在明凌地界內,尋找一處曠野,扎營歇息。

  為了避免勞師動眾,秦易也不打算太過靠近城池,以免城中官吏前來相迎,浪費時間,也沒有多少意義。

  就當秦易準備加速,繼續行軍之時,突然看到前方,有些人影,就杵在官道上。

  秦易不由訝異,放慢了馬速。

  對方明顯看到己方隊伍,卻不避讓,或許有問題。

  距離漸近,他已看清,是兩個人,兩名衣衫襤褸的老人,身上的衣服臟污不堪,破破爛爛。

  但對方的臉龐較為干凈,須發也未曾散亂,秦易隱隱猜到,對方應該不是行乞之人。

  見有人攔路,兩名親兵霍然加速,奔到兩名老人的身前,高聲嚷道,“速速讓開!”

  怎知,對方沒有讓路,反而伸手,從懷中顫顫巍巍地,掏出了一張紙條,緩慢打開。

  親兵見了,不由皺眉,但跟隨秦易已久,他們養成了不擾民,不傷民的習慣,不好驅趕,只能無奈停在一旁,嘴中喊道,“此處危險,你們趕緊避讓!”

  兩名襤褸老人,未曾讓開,反而慌忙且顫巍的,打開了紙條,低頭焦急看去。

  只見這張被汗漬染黃的紙條上,有一個歪歪扭扭的黑字,“秦”。

  兩名老人連忙抬頭,將這個字,與停在官道上的兵馬,對比起來。

  只見這隊兵馬的上方,飄揚著不少旌旗,旌旗之上,有一個個大字,“秦!”

  對比了片刻,發現一模一樣,兩名老人頓時欣喜,連忙互相扶著,朝易字營顫巍行去。

  兩名親兵未能勸離,反而見兩人朝著隊伍行去,頓時一驚,連忙策馬上前,想要阻擋。

  就在這時,秦易帶著幾名親兵,策馬行來,出聲喝道,“退下!”

  兩名親兵聞言,當即扭頭,縱馬奔到秦易身后,警惕的盯著兩名老人。

  顫巍著走到近前,兩名襤褸老人,突然跪下,聲淚俱下的喊道,“還請王爺為小女申冤,小女慘死啊,請王爺還她個公道!”

  “求求王爺,為小女聲張正義!”

  秦易聞言,頓時訝異,連忙下馬。

  他正要上前,一旁的茅力夫勸道,“王爺,小心!”

  說不定有詐。

  秦易搖了搖頭,他可以確認,這兩名老人,沒有任何威脅。

  走上前,不在意兩人的臟污,秦易將他們扶起,皺眉道,“兩位老人家,莫要哭了,本王便是臨靖王,你們有何冤屈,盡管說來,本王會為你們做主的!”

  世道難以公正,總有冤屈,埋藏于人們看不見的地方。

  而秦易的使命,是還廣大黎庶以盛世。

  至于平冤,他顧及不過來。

  可如今,這兩位老人前來申冤,他豈能視若無睹。

  既然遇到了,就應該為民分憂。

  見秦易答應,兩名老人喜極而泣,渾濁的淚液奔涌下來。

  秦易問道,“兩位老人家從何而來?”

  他隱隱覺得,這兩名老人,必定趕了很遠的路,以至于風塵仆仆,衣衫襤褸。

  老嫗顫巍的抹了一把淚水,帶著哭腔答道,“民婦聽說,王爺即將率兵北上,就與老伴,連夜從明凌府城出發,走了幾天的路,才在這兒碰到了王爺。”

  秦易暗暗驚訝,當即喝道,“拿干糧和水囊來!”

  兩位老人手腳顫巍,除了年紀大,或許和趕路許久,饑餓交加有關。

  這幾日,這兩位老人,很可能無糧下肚,只能露宿野外,才導致如此滄桑落魄。

  親兵當即拿來水囊和干糧,秦易接過,遞給兩位老人,說道,“兩位老人家,先吃點東西吧。”

  老嫗搖頭,哭著擺手,“我們聽說,王爺公正嚴明,為人親和,才趕了很遠的路,來到此處!”

  老叟從懷中,掏出一張書信,給秦易遞了過去,哭道,“王爺看看,此乃小女所寫,請您為她主張公道啊!”

  秦易接過書信,鄭重說道,“本王一定不會置之不理,兩位老人家莫要擔憂,你們先吃點東西,吃完之后,就隨著本王,前去處理此事。”

  聞言,兩位老人才接過干糧和水囊,但并未食用,而是看著秦易,渾濁的淚眼中,滿是乞求。

  秦易見狀,只能低頭,看向書信。

  只一眼,他不由眼童微縮!

  血書!

  這封書信,通體由鮮血寫成!

  可見書寫者,是何等的悲愴與絕望。

  秦易快速瀏覽,而后眉頭緊皺起來。

  鄧家!

  竟是鄧家所為。

  數年前,鄧煊死在南蠻荒林,秦易擁有權勢之后,并未對付鄧家。

  只因格局大了,覺得不應禍及家人。

  而鄧家,也未曾與他太過交惡。

  怎知,鄧家如今,竟犯下如此大錯。

  可以看出,此信乃是兩位老人的女兒所寫,信中寫的是,鄧家長子好欺辱民女,而此女頗有姿色,被鄧家長子擄去,玷污了清白。

  此女頗為貞烈,竟然跳河尋死,被救回,在兩老的勸說下,前去報官,可求告無門,府衙不見,縣衙不理會。

  歷經千辛萬難,得見鄧家家主,期盼對方能聲張正義,怎知卻被對方辱罵,趕出府門。

  此女萬念俱灰,一心求死,割腕自殺,寫下了這封血書。

  秦易眉頭緊皺,他知道,鄧家乃是臨瞻六大家族之一,在明凌府擁有極大的權勢。

  鄧家長子,倘若真的喜歡欺辱民婦,那么必定會肆無忌憚,所犯桉例,絕不只此一例!

  而這鄧家家主,竟然包庇縱容,難怪會教出鄧煊如此狂妄無道的兒子。

  秦易正皺眉思索,就聽到老嫗哭喊道,“王爺,小女被逼死,只能草草下葬,我與老伴本想去鄧府尋求公道,卻被對方派人毆打,不得已之下,只能一路趕來,期盼王爺為小女申冤!”

  “求求王爺,為小女聲張正義啊!”

  秦易點頭,鄭重說道,“本王會先派人調查,若真是如此,必會前去,替令媛討回公道!”

  屆時,就看看這鄧家,敢不敢繼續包庇違法之人!

無線電子書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