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九十九章 兩只腳走路的資格

無線電子書    走進不科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乍一看起來,中子好像沒什么特殊的地方。

  但如果中子在脫離原子形成穿透力極強的中子束后,它的性質就會不一樣了——這是一種真正的殺人利器。

  這輩子是人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中子這玩意兒無處不在,在所有的原子中除了氫的1號同位素“氕”,所有原子都帶有中子。

  你吃一口米飯,其中包含的中子數量就超過1024個。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注意,是基本單位,不是最小單位。

  人體的任何一個細胞里都含有數不清的分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也就是說每個細胞內都存在一群數量巨大的原子。

  屋子里看似如同極寒的冰庫,但在這股仿佛要凍結空氣的沉寂之下,卻又似乎有某些東西在涌動激蕩。

  中子。

  這是一種發現時期很早的微觀粒子,自身為不帶電的電中性,所以才叫做中子。

  錢秉穹見狀臉色驟然一紅,整個人頓覺一股熱流從心頭直沖腦海,以至于他的身體都晃了兩下。

  好在一旁的陸光達眼疾手快,連忙扶住了錢秉穹的手臂,才沒有出現什么危及人身的意外。

  “小韓,你說什么?那串什么的加速器,能幫咱們搞出中子彈來?”

  徐云聞言深吸一口氣,同樣鄭重的看向錢秉穹,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復:

  現場的幾位大老頓時齊齊一怔,臉上露出了明顯的意外。

  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徐云居然會把串列式加速器和中子彈這玩意兒聯系起來。

  “中子彈?”

  “沒錯。”

  過了足足有小半分鐘。

  整個現場的氣氛著實有些微妙。

  錢秉穹的臉色方才最終恢復平靜,慢慢坐回了被老郭正起來的凳子上。

  此時此刻。

  錢秉穹更是嘩啦一下從位置上站了起來,動作過大之下,椅子都被推翻在了地上。

  但他卻絲毫沒有將椅子扶起來的想法,而是一邊咽著唾沫,一邊定定的看著徐云:

  至于原子呢,又由質子和電子以及中子組成。

  中子束在穿過人體時。

  會使人體內的分子和原子變質或變成帶電的離子,引起人體里的碳、氫、氮原子發生核反應,破壞細胞組織。

  宏觀層面上會使人發生痙攣,間歇性昏迷和肌肉失調,失去反抗能力,嚴重時會在幾小時內死亡。

  中子束最早的殺人記錄,可以追朔到1945年8月21日。

  當時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達格利恩在做試驗時,不小心受到了嚴重中子的輻射。

  雖然他立即進行特殊的救治,但中子的破壞性是不可逆轉的——至少當時如此。

  于是乎。

  這個倒霉的科學家在25天后不幸去世,年僅24歲。

  更有意思的來了。

  達格利恩活著的時候有個大他一歲的學長,二者關系很好,此人叫做塞姆·科恩。

  達格利恩墓碑上的墓志銘,就是塞姆·科恩親手刻上去的。

  說實話。

  沒人知道達格利恩的死亡對于塞姆·科恩是否有某些實質影響,但有個事實是......

  在五十年代的時候,塞姆·科恩第一個提出了將中子束作為武器的猜想,并且做出了很多理論設計。

  中子彈。

  這個武器的概念自此登上了舞臺,后世也公認的將塞姆·科恩稱為中子彈之父。

  中子彈這種武器的核爆威力很小,只有普通核彈的十分之一,卻可以釋放大量中子束。

  這些中子束會穿透裝甲建筑,在不造成財物破壞的情況下大量殺傷人員。

  舉個例子。

  一枚1000噸tnt當量的中子彈,在你腦袋上空90米的高度上爆炸了。

  沖擊波、光輻射和放射性沾染這些‘臟東西’,只在距爆心180米的范圍內起作用。

  而距爆心800米處的中子流卻能穿透30厘米厚的鋼板,使受鋼板保護的人員傷亡。

  也是就是.....

  殺人不傷物,并且不具備嚴重的輻射效應。

  例如后世的網上就有個知名笑話,出自黃河故人之口:

  你往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爆一個中子彈,能給隔壁北大留個全尸,而且過兩天再隔壁的中科院就能去接收了。

  但另一方面。

  中子彈干凈歸干凈,可在眼下這個時間段,這玩意兒卻妥妥屬于一種幻想中的武器。

  別說兔子啊高盧啊英國啊這些國家。

  哪怕是毛熊和海對面這兩大超級流氓,此時對于中子彈同樣是處于在一個概念端的構想期。

  截止到目前。

  如今全球最前端的中子彈成果依舊出自海對面:

  它們將會在明年搞出了一個電視機大小的中子彈頭,等角樓發現這玩意兒純粹在騙經費后,項目組的人就被發配格陵蘭采冰塊去了。

  按照歷史軌跡。

  海對面直到77年才會真正研制并且試爆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中子彈,從此進入第三代核武器的研發賽道。

  兔子們則要在84年才會搞定這玩意兒,然后到99年才正式公布。

  而眼下徐云說自己能夠搞出中子彈,如何讓錢秉穹等人不失態呢?

  過了一會兒。

  錢秉穹不由聳動了兩下鼻翼,再次對徐云問道:

  “小韓,你確定這臺加速器對中子彈研發有用?”

  徐云仍舊重重點了點頭,解釋道:

  “我很確定,錢主任,中子彈中子彈,字如其意,涉及到的就是中子的性質,也就是所謂的中子輻射。”

  “高能中子的生成方法可以依靠反應堆,但是屬性檢測只有兩種手段。”

  “一是截取來自外太空的高能射線,二就是用高速電子束轟擊重金屬靶材,使靶材釋放出大量的中子,然后收集它們散射的數據。”

  “所以想要研發出中子彈,要么你具備飛行到外太空截取高能射線的能力,要么就只能依靠粒子加速器輔助研究。”

  “當然了,氘氚中子源也算是標準解之一,但這玩意兒要是能搞出來......咱們早就掌握氫彈和中子彈的研制了。”

  聽到徐云的這番話。

  錢秉穹沉默片刻,下意識看了眼一旁的陸光達。

  錢秉穹原先的想法是詢問陸光達的意見,但陸光達卻沒有注意到他的目光,而是陷入了沉思。

  過了一會兒。

  陸光達的手指忍不住在桌面上篤篤的敲了幾下,斟酌著說道:

  “小韓,用粒子束轟擊重金屬靶材生成中子,這確實是具備可行性的技術。”

  “但問題是......80mev的能級,真的可以讓我們掌握大量的中子數據嗎?”

  “我記得當初趙老他們計算過一個模型,具體的數據我記不太清了,但能級最少都需要在gev往上。”

  “劍橋大學的那架串列式加速器雖然稱得上當世第一,但距離gev的量級仍舊差了十倍不止。”

  “萬一到時候換回來得不出數據,咱們可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陸光達的思維很明確,他沒去考慮中子彈值不值,而是直接思考起了理論上的可行性。

  在場的人都很清楚,中子彈比起原子彈在如今這個時期,重要性高的可不是一點兒半點。

  一來它是一種國防科技水平的體現。

  能夠比毛熊和海對面先搞出中子彈,這對于兔子們在國際上的幫助難以估量——這年頭可和后世不太一樣,如今的兔子是真需要國際認同。

  二來則是.....

  中子彈沒多少輻射風險,整體上比原子彈要干凈的多。

  如果兔子們能夠搞定中子彈的小型化......那它的威懾力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這年頭的兔子可是標準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遇到事兒哪怕你是海對面都是說打就打——半島戰爭才過去還沒一輪呢。

  誠然。

  出于種種原因,原子彈這玩意兒兔子們肯定不敢用。

  但如果是完成了小型化的中子彈,那么嘿嘿......

  所以在得知徐云想法以后。

  陸光達便立刻把思路從“值不值”,迅速轉移到了“能不能”上。

  至于他口中的趙老,指的自然便是趙忠堯趙老爺子了。

  作為目前國內加速器行業的總負責人,趙忠堯曾經推導過很多粒子所需要的撞擊能級。

  他在4年前推到過中子可以被大量觀察記錄的激發能級,大概在1.11.3gev左右,是80mev的十多倍呢。

  然而面對陸光達的疑惑,徐云卻搖了搖頭,說出了一個讓他相當意外的回答:

  “陸主任,恕我直言.....趙老計算出來的這個數值,其實存在一些錯誤。”

  陸光達頓時一怔:

  “錯誤?”

  徐云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感慨:

  “沒錯,試驗級的中子束,其實是不需要那么高能級的——廠長,您這兒有筆嗎?”

  一旁的李覺原本正聚精會神的聽著呢,聞言稍有那么兩秒鐘沒反應過來,但旋即便連忙點了點頭:

  “有,有,我現在就給你拿去。”

  說罷。

  李覺便起身走到了辦公桌邊,取來了一把筆和一張紙,遞到了徐云面前:

  “給。”

  徐云接過筆和紙,將算紙在桌上鋪開,對著陸光達寫了起來:

  “陸主任,根據當年古德斯密特的分類,中子的自旋為1\/2,這你應該清楚吧?”

  陸光達澹澹的嗯了一聲,臉上的表情沒太大變化。

  自旋的概念提出于1925年,如今哪怕是國內也儲備有不少相關資料,很多物理本科生都不陌生,遑論他這種大老了。

  接著徐云又寫了下去:

  “一束動量為ki2π\/λ,能量為e2ki2\/2mn的電子入射到靶材上,散射過程滿足動量和能量守恒。”

  “那么有轉移的動量qkfki,也就是說qki2kf22kikfcos,以及weief。”

  “其中θs是初動量和末動量之間的夾角,w為中子激發出靶材中元激發的頻率。”

  “散射截面滿足費米黃金定則,也就是d2σ\/dΩdefλi→λf22δ。”

  “接著利用波恩近似把入射波看成平面波,那么代入δ函數就可以得到中子的波失,對吧?”

  陸光達這次思考了比較長的時間,仔細過了遍徐云的思路,確認沒問題后方才點了點頭。

  一旁的老郭和錢五師等人亦是露出了贊同的表情。

  李覺飛快的掃了掃現場,發現除了自己外所有人都有反應,便也將雙手環在胸前,做思索狀的微微點了點幾下腦袋。

  接著徐云將筆交給了陸光達,對他說道:

  “陸主任,那就請您計算一下中子的波失參量吧——假設中子散射的能級是20mev。”

  陸光達看了他一眼,沒多說話,接過筆和紙計算起來。

  雖然他的手上沒有中子散射的具體圖譜,但在已知粒子自旋和徐云給出的量級情況下,做個動態結構因子的推導還是有手就行的。

  然而算著算著。

  陸光達忽然眉頭一揚,目露錯愕的看著徐云:

  “17.87?小韓,這怎么可能?”

  眾所周知。

  描述一顆粒子運動過的參量有很多種,比如說頻率、波數、波長甚至等效溫度都行。

  又比如.....

  波失。

  20mev散射的中子波失大概在2.20的1次方左右,這個參數可是當年陸光達在海對面讀博時親手統計出來的。

  更別說在如今596項目中由于各種計算需要,也涉及到了大量相關波失參數。

  不夸張的說。

  陸光達什么都可能忘,但絕不可能忘記這個數值。

  可眼下按照常規推理得出的中子波失數值,卻和他已知的相差了整整八倍,這顯然就很挑戰三觀了。

  就像是問你一只成年貓連尾巴在內有多長,可能有人會說一米,可能有人會說40厘米,但試問有誰會說自家貓有五米長的?

  因此很明顯。

  一定是哪個地方出了某些問題。

  想到這里。

  陸光達便再次看向了徐云,將算紙轉向他,對他問道:

  “小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云見狀也沒賣關子,而是微微嘆了口氣,解釋道:

  “陸主任,不瞞你說,這是當年劍橋大學一位叫做一方通行的學長在實驗中發現的異常。

  “他是一個失量計算的狂熱者,于是少見的想用波失來描述中子,但在計算之后,卻發生了這么個詭異的情況。”

  “于是他在數學上進行了反復比對,最終發現了一個情況,那就是.......”

  “這是中子的磁矩在作怪,它的反常磁矩導致了它在模型上的誤差。”

  陸光達愣了兩秒鐘,但很快音調便拔高了一大截:

  “磁矩?”

  徐云沉沉的點了點頭。

  某種意義上來說。

  粒子磁矩在計算上引發的誤差,坑了物理學界整整一代人。

  磁矩。

  提起這個詞,很多人可能下意識都會想到磁鐵的磁矩。

  但實際上。

  除了宏觀磁矩外,在看不見的微觀粒子中,還存在有另一種微觀磁矩的概念。

  它是粒子的一種內稟屬性,和自旋有關系。

  當初曾經解釋過自旋的意義,也就是核子處于復雜的共同運動狀態下對于其中心軸的自轉。

  旋轉的微粒在其周圍引發了沿其自轉軸方向排列的動量矩——例如陀螺在旋轉時使之保持直立狀態的就是它的動量矩,旋轉的電荷同樣會圍繞自身產生被稱為磁矩的磁場。

  而在所有粒子中。

  中子這種不帶電粒子同樣具有磁矩,這是三十年代那會兒斯特恩發現的異常現象。

  在眼下這個時期。

  物理界計算出來的中子磁矩大概是3.82個單位核磁子,但物理學界對于它的認知也就僅此而已了。

  磁矩這玩意兒怎么出現、對于中子有什么意義,目前依舊無人知曉。

  而按照徐云的說法.....

  正是因為這個磁矩的存在,導致數學上的計算出了問題?

  隨后徐云頓了頓,繼續解釋道:

  “陸主任,當初斯特恩計算中子磁矩的模型您應該記得吧?”

  陸光達點點頭,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一個表達式:

  徐云伸手點了點其中的mp,說道:

  “您看這里,這里的mp是自由中子的同位旋質量,也就是同位旋二重態的兩個正交基失,它們兩個一起構成了一個同位旋為1\/2的子空間。”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說,對稱性會導致能級的簡并——以氫原子為例,在不考慮微擾論時,當n和l相同時,無論m值和sz值為多少,能量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典型的對稱性導致的能級簡并,這些簡并的能級張成了一個不變子空間”

  “所以中子在靶材內部...也就是未激發態的情況下,外層負電荷的自旋磁矩半徑需要扣除一個電勢壘。”

  “也就是中子的特定初態λi其實應該多做一個洛倫茲變換,同時中子沒有激發起原子核的運動,所以對應于彈性散射,中子能量是守恒的.......”

  聽著徐云如同魅魔...錯了,惡魔般的低語。

  陸光達忍不住再次提起筆,飛快的在紙上計算了起來。

  果不其然。

  在按照徐云所說的扣除了一個電勢壘后,這次他計算出來的數值已經接近了2.201。

  之所以是接近而非等同,主要是因為他為了方便計算選了個記憶中實驗的均值參數,數據上沒法太精細——畢竟這次計算本來就有些突然。

  緊接著。

  陸光達又意識到了什么,將這個思路同樣代入了趙忠堯的模型中。

  十分鐘后。

  陸光達有些悵然的寫下了一個數字:

  此時此刻。

  現場的這些大老中,即便是李覺也能輕松的看懂這個數字的含義:

  它代表著中子在實驗室中可以被撞出并且留下足夠信息的能級。

  它比原先的數字縮小了快二十倍,同時恰好在劍橋大學那臺串列式靜電加速器的覆蓋區間之內。

  見此情形。

  錢秉穹便又忍不住張開口,想要詢問陸光達的意見:

  “陸.....”

  然而話還沒說一個字,便被陸光達給再次打斷了:

  “等等!小韓,按照你的這個思路,那豈不是說.......”

  “由于外層負電荷也在自旋并與輕質子共享其自旋引擎,正負電荷的自旋都會產生磁矩,但由于外層負電荷的等效半徑比內層正電荷的大,所以中子的總磁矩才會表現為負電荷磁矩?”

  “也就是......現有的微粒之內,還有其他更小的粒子模型存在?”

  說到這里的時候。

  陸光達臉上的表情已經帶上了一絲駭然。

  看著有些后知后覺的陸光達。

  徐云的嘴角終于忍不住揚起了一絲弧度: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如此。”

  沒錯!

  除了中子彈之外。

  徐云還有一個無論如何都要拿到那架串列式靜電加速器的理由。

  那就是.....

  他要讓華夏的理論物理界也開個掛,從此之后兔子可以在應用和理論端.....

  兩只腳一起走路!

  聽到徐云口中冒出的這個詞。

閱讀走進不科學

無線電子書    走進不科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