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在自己的大腦模擬空間之中,制造出了陸知瑤的腦電波,并將腦電波的強度調高,對準這個能量體。
幾乎就是瞬間,被陸知瑤腦電波所照射的能量體,便在三維空間之中徹底的粉碎了。
隨著能量體的粉碎,他們在高維空間之中的物質形態也隨之消失。
即便他們在高維空間之中,還殘存著一些物質形態,但這些物質形態,已經永遠無法再回到三維空間之中了。
“呼…還真是讓人感到悲壯啊。”
完成了所有的模擬,徐佑只感覺一片唏噓。
這些比鄰星人,以一種徐佑之前完全無法預想到的方式,結束了他們在三維空間之中的生命。
帶著波動的情緒,徐佑從書房里走了出來。
由于今天的模擬消耗了太久的時間,陸知瑤已經一個人先回到房間之中休息了,徐佑也決定不再打擾陸知瑤,等明天早上再和陸知瑤講述自己的模擬結果。
第二天一早,徐佑和陸知瑤兩人醒來之后,徐佑便把昨天自己的模擬結果,給陸知瑤講述了過去。
聽著徐佑的講述,陸知瑤也是和徐佑昨天晚上一樣的心情,對于比鄰星人所做出的選擇,而不禁連連嘆息。
“真的無法想象,他們在做出這樣選擇的時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瑤瑤,我昨天晚上也是一樣的想法,不過畢竟比鄰星人與我們藍星人不同,我們肯定是無法與他們共情的。就算我們擁有了同樣的技術,也絕對不會讓藍星人去做這樣的犧牲。”
陸知瑤也連連點頭,表示自己贊同徐佑的想法。
有關純理論技術的部分,徐佑沒有和陸知瑤講述得太過詳細,畢竟陸知瑤的主業是這些部分,沒必要把技術部分研究得像徐佑那么通透。
徐佑來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后,見林詩、瑟弗麗等人已經先于自己到達了辦公室,便決定把昨天晚上自己的模擬結果告知給大家。
“有關物質超維化的技術,我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我們一起開一個會,把這件事情說明一下,并分配一下之后的工作。”
聽到徐佑的話,林詩、瑟弗麗等人,皆是一副震驚的神色。
因為直到昨天晚上,徐佑還沒有在這個方向上有著太多的頭緒,而僅僅一個晚上過去,徐佑竟然就把這些繁雜的信息成功梳理,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明確方向。
“徐老師…真不愧是最優秀的學者啊。”瑟弗麗在心中感嘆道。
昨天晚上的時候,瑟弗麗的心里還有些自責,因為瑟弗麗知道,自己并沒有在超維化技術的方向,給徐佑提供完善的幫助。
不過瑟弗麗已經盡全力在回憶了,在當時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瑟弗麗并不算十分的認真,而是事情過去了這么多年,有一些記不清楚的信息,也算是非常正常的。
可徐佑剛剛的話,卻讓瑟弗麗的自責心理煙消云散。
“昨天我在模擬之前,先把有關超級量子基礎理論總結梳理了一番。我們先看一下這些基本理論吧。”
說著,徐佑將包含超級量子基礎理論的文件,分享給了實驗室的其他學者。
林詩、瑟弗麗等人,在收到文件的第一時間,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了它們,并認真的查看了起來。
“這…真的是超級量子的基礎理論!”
看著計算機之中的信息,瑟弗麗不禁再次感嘆了起來。
之前瑟弗麗雖然無法回憶起有關超級量子基礎理論的所有信息,但當瑟弗麗看到徐佑所總結的文件之后,很多塵封已久的記憶,一下子便涌了上來。
瑟弗麗可以非常肯定的說,這的確就是超級量子的基礎理論。
徐佑注意到了是瑟弗麗表情的變化,向瑟弗麗問道:
“瑟弗麗,你應該是最有資格評價這套超級量子基礎理論的人。說說你的想法吧。”
聽到徐佑的提問,瑟弗麗回答道:
“徐老師,看到你的這套超級蟑螂基礎理論之后,讓我回憶起了在比鄰星b上學習過的那些知識…”
見瑟弗麗這么說,大家都知道,徐佑所完成的這套理論,是非常正確的。
這個時候,瑟弗麗繼續說道:
“不,準確的說,這甚至要比我學的那套理論更加的完善。很多地方都做出了補充的說明,這真是是一套詳細、深入到細節的超級量子基本理論!”
瑟弗麗對于徐佑的這套理論評價得非常高,這也在徐佑的意料之中。
畢竟徐佑對于高級的超級量子,甚至要比比鄰星文明更加的了解,包括那顆神秘的、等級未知的超級量子X1。
“另外,徐老師,我感覺你整理出來的部分理論,我是完全沒有印象的。我可以確信,這些并不在比鄰星文明的超級量子基礎理論之中。”
“是的,我也知道多半會是這樣。這來源于我對高級超級量子的理解和分析,據我所知,比鄰星文明并沒有接觸過六級以上的超級量子吧?”
“是的,徐老師,的確如此。而且你推導出來的這些理論,我也覺得是十分正確的。”
聽著徐佑和瑟弗麗的談話,林詩也在不斷思考著什么。
林詩雖然不像瑟弗麗那樣,系統的學習過有關超級量子基礎理論的知識,但在藍星的超級量子研究領域,林詩可是僅次于徐佑的。
經過一番思考之后,林詩也逐漸的理解了徐佑理論之中的原理。
“老師,你的這套理論,真的是太完美了。這可以解決我們對超級量子的所有疑問,只不過我還并不清楚,這與物質超維化的技術,到底會有什么樣的關系。”
林詩的這個疑問,也是在場其他人的疑問。
聽到林詩的問題,徐佑微笑著說道:
“林詩的這個問題,正是我馬上要解釋的。我之所以要研究超級量子的基礎理論,就是覺得物質超維化的技術,與超級量子的基礎理論離不開關系。經過我多次的模擬,得出的結論是,只要能將物質中的所有量子,都變成類似于超級量子的形態,就是可以實現物質的超維化的…”
聽著徐佑的解釋,大家都是一副不知所以的表情。
“老師,將物質的所有量子都變成超級量子?這真的可以做到嗎?”林詩問道。
林詩能有這個疑問也是非常的正常,畢竟在實驗之中,數以萬億個量子才可能得到一個超級量子。
讓一個物體的所有量子都變成超級量子,明顯是一件無法做到的事情。
“徐老師,我明白了。不是讓物質的量子都變成超級量子,而是類似于超級量子的形態。”
瑟弗麗好像突然想通了什么,搶在徐佑解釋之前說道。
看著瑟弗麗的表情,徐佑知道,瑟弗麗應該是猜到自己心中的想法了。
“是的,瑟弗麗,就是你說的這個意思。瑟弗麗,請你繼續深入的解釋一下吧,我相信我們的想法是相同的。”
見徐佑這么說,瑟弗麗也不再推脫,便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解釋了起來。
“所謂的形似于超級量子的形態,就是讓普通的量子,具備超級量子的一些特征。我覺得這個特征,應該就是量子的能量級別。”
瑟弗麗用余光看了一眼徐佑,見徐佑并沒有否認自己的這個推論,瑟弗麗知道,自己多半是猜對了。
“普通的量子,在吸收了非常高的能量之后,也是有可能讓它們像超級量子一樣,擁有非常高的能量級別的。這在平常并不容易操作,需要非常高的能量作為支撐。而其中相對不那么困難的一點是,這對于能量的種類要求,并沒有超級量子那么苛刻…”
聽著瑟弗麗的講解,林詩也逐漸發現了這項技術的關鍵。
“我也大概明白了,超級量子需要吸收真空之中隱藏的暗能量,但普通的量子對于能量的選擇范圍就廣泛一些。老師,是這個原因吧?”
見瑟弗麗和林詩都說到了事情的關鍵點上,徐佑也不打算再賣關子了。
“是的,瑟弗麗,林詩,你們說的都和我想的一樣。事實上,這項技術我已經在我的仿真模擬空間之中驗證了。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現實世界之中,重現物質超維化的技術。”
一邊說著,徐佑一邊在大屏幕中,展現著這項技術的具體實現方案。
“經過我計算,想要實現物質的超維化,需要的能量是一筆天文數字。如果是之前的藍星文明,甚至無法讓幾克的物質實現超維化。但現在我們在能源領域已經實現了飛躍,復制比鄰星文明的超維化技術,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現在的藍星文明,不僅實現了商業的可控核聚變,同時在太陽系建設了完善的戴森球,讓藍星文明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能源。
如果愿意的話,徐佑是足以讓一個小型的太空艦隊,實現物質的超維化的。
但像死亡星球那么龐大的物體,還是無法實現類似的超維化,因為死亡星球之中包含的量子數量實在太多,超維化消耗的能源也是根本無法提供的。
徐佑和大家確定好這一次的研究方案之后,便通過崔穎向上將這個課題進行立項。
內部對于這個項目也是十分的重視,畢竟這又涉及到了一個完全嶄新的領域,又是比鄰星文明曾經展示出來的技術,藍星文明也是必須要將它突破的。
項目的立案被順利的通過,并得到整個神州和藍星的全力支持。
接下來的時間里,徐佑等人按照技術,對項目的實驗進行著準備。
由于這個實驗所需要的能量實在是太多,這讓徐佑不得不動用很多官方的力量,幫助自己完成能源的運輸。
這一次,徐佑的計劃是,讓一架空天戰機實現超維化,并在進入高維空間之后,重新回到三維空間之中。
整個實驗所需要的能量非常的高,甚至超過了一些國家一年消耗的能源總和。
不過為了驗證這個項目,這還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現在我們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讓一個物體的所有量子,都獲得堪比超級量子的能量級別。如果只是個別的量子的話,這倒是一個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但一個宏觀世界的大型物體,確是很難實現這個目標的。”
經過前期的實驗,項目組已經驗證了徐佑的猜測,成功讓量子在沒有變成超級量子的前提下,實現了物質的超維化,進入到高維空間,并在能量降低之后重新返回三維空間。
可是,當物體所包含的量子數量足夠多的時候,能量的吸收卻成了一個問題。
處于內部的量子,并不容易吸收如此高的能量。
另外,一個大型的物體,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讓所有的量子都超維化,進入到高維空間之中。
“是的,之前比鄰星文明的超維化過程,所耗費的時間是非常短的。按照我們現在的技術,顯然是無法實現同樣的結果的。”
這個問題,讓項目陷入了暫時的停滯之中。
徐佑知道,只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遲早也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只不過,徐佑不想在這上面浪費過多的時間,便決定找個幫手過來,看看能否給自己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想到這,徐佑又是通過崔穎,聯系到了樓嵩,并將樓嵩請了過來。
在給樓嵩講述了這個項目的主要信息之后,樓嵩也覺得這個項目非常的有趣。
“物質的超維化嗎?這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課題。”
“怎么樣,樓嵩,你有什么思路嗎?”
徐佑詢問起了樓嵩,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的方法,而樓嵩經過思考之后,也提供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我的想法,是從超級量子的編程上面入手。根據你的超級量子基礎理論,超級量子會在三維空間與四維空間之中不斷穿梭,并在三維空間之中隨機的無規則運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