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真的存在這么小的黑洞嗎?只有西柚那么大,聽起來好可愛,真想摸摸看。”
“天啊,這個消息太可怕了吧!不會有一天,我們都被這個黑洞所吞噬了吧?”
“這么小的黑洞,而且離我們這么遠,還是不需要擔心的。等它長大到足以吞噬地球的程度,那個時候地球估計都早就不在了。”
“如果我要是把這個黑洞一口吃掉的話,那這個黑洞是不是就會徹底消失了?”
“可惜這個黑洞還是小了點兒。要是足夠大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引力彈弓效應,讓我們航天器的速度大大增加。這樣一來,飛出太陽系也是很可能的事情了。”
“沒那么容易的,等航天器靠近黑洞,就會直接被吸成面條了。而且,這么遠的距離,想要到達那個位置,都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還是先研究可控核聚變才是正道。”
除了這些關于研究成果的討論之外。
大家對于這個課題的作者們,也是非常的津津樂道。
僅僅是四個大一新生,竟然就能做出如此厲害的成果,讓《Science》都直接將它作為封面。
而其中,徐佑的名字的出現,更是讓大家再次記住了這個華夏的天才少年。
“我說僅僅是四個大一的學生,怎么會這么厲害,原來里面有徐佑啊。這個孩子研究的領域還真是廣,不管哪個方向,都能做出這么厲害的成果。”
“不只是徐佑,那個叫樓嵩的孩子也很厲害,這屆IMO滿分第一名,聽說還提前三個小時交卷來著。韋神當年也就這個水平。”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未來的諾貝爾物理獎和菲爾茲獎,我們終于有希望拿到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已經是徐佑的第三篇論文了。真不敢相信,才上大一,就能發三篇論文,還是含金量這么高的期刊。想想我大一的時候,連高數都學得很費勁。這就是人和神的差距吧。”
徐佑的親朋好友們,在得知這一消息后,也是向徐佑發來了祝賀。
徐佑的父親徐洲,更是對自己兒子取得的成果感到不可思議。
“兒子,你那篇投《Nature》的論文不是還沒修改完呢嗎,什么時候又搞了篇《Science》出來?”
“哦,沒什么,就是最近和幾個朋友,一起參加了個大創實驗,寫完論文之后,投了一下試試,就被《Science》過稿了。”
“不是…發個《Science》在你眼中,真的就這么簡單嗎?我們寧江大學,整個學校一年也未必能發幾篇N/S。我做科研這么多年,可還一篇N/S都沒發過呢。”
“沒事兒,老爸,你才四十出頭,機會還有很多呢。”
“哎,我這輩子基本也就這樣了,能在華夏材料界占據一席之地,就不錯了。長江后浪推前浪啊,未來還得靠你們這一代了。”
在這之后,薊大的學生們,也得知了,其實徐佑四人的課題,本來僅僅只是一個大學生創新實驗的課題。
但能把大創實驗課題,直接做到《Science》封面的程度,確實是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而當黃子維被實驗組的老師們問到這個事情時,也沒有把徐佑等人先斬后奏的事情說出去。
只說是因為覺得過稿的希望不大,便沒有張揚這件事情。
沒想到后來這么順利,得到了《Science》編輯的大力認可。
其實對于這個研究成果,實驗室里的一些教授確實是相當覬覦的。
要是能把這個成果歸在自己的身上,那對于他們來說,是益處非常大的一件事。
但既然論文已經發表,他們也再沒有機會得到這個成果了。
不知不覺中,薊京已經進入了冬季。
“薊京好像也沒比盛城暖和多少啊。”徐佑感嘆道。
雖然薊京的位置比盛城南一些。
但到了冬天,外面還是一樣的冷。
徐佑也終于可以拿出來,陸知瑤送給自己的那條圍巾了。
果然,在薊京還是能用得上的。
出門的時候,徐佑將圍巾圍在脖子上。
確實感覺暖和了許多。
這條圍巾的用料很好,質地非常柔軟,保暖效果也非常不錯。
圍巾上趴著的那只小貓,也是給人一種很萌的感覺。
徐佑的室友們,對徐佑都非常羨慕,也想有一個這么體貼的女同學。
這一天,徐佑吃完早飯后,便來到了王相武的實驗室。
昨天王相武就告訴徐佑,徐佑設計的那款新型的光源,已經加工完成,今天就可以進行實驗了。
徐佑等待這一天,也已經好久了。
到了實驗室,趙為佳看見徐佑,熱情的和徐佑打著招呼。
“這些天沒見,你又在《Science》上發了篇論文,徐佑你真是一天也不閑著啊。一個大創實驗,都能讓你做成這樣的水準,真是太可怕了。”
“師兄過獎了,我的隊友們也很強,還有也離不開王老師的幫忙。”
“哎,你這圍巾不錯,特別好看,在哪買的啊?給個鏈接,回去我也買一條。”
“哈,師兄,不是買的。”徐佑笑道。
看徐佑的樣子,趙為佳一下子就明白了。
“原來是這樣。真幸福啊,還有女孩兒給你織圍巾,我怎么就沒有這種魅力呢?不過也是,你不僅學習好,科研能力強,長得也這么帥。我要是個女孩兒,我也喜歡你這樣的。”
這個時候,王相武也來到了實驗室。
見到徐佑,王相武也不忘對徐佑表示著祝賀。
“恭喜你啊,徐佑,做一個大創實驗,也能發到《Science》,還上封面了。”
“老師,還得感謝您幫忙,能用上超算,要不然我們再過一年都不一定能算出來呢。”
“客氣了,這點兒小事兒不算什么。好了,我們準備開始實驗吧。”
在王相武的領導下,大家在實驗室中,做著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這個關于量子糾纏光源的問題,也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徐佑還記得,在第一次的實驗中,光子的收集效率,只有可憐的1。
1秒:m.bxwx.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