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5章 你只管列方程,剩下的交給我

無線電子書    從學霸開始走向真理之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徐佑相信,即使是那些物理系的學長們,多半也未必能夠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

  又是一系列計算之后,徐佑終于推出了準確的繆氫原子能級數據。

  并通過其中的微小偏差,重新修訂了質子內部電荷分布半徑。

  經過數據對比之后,徐佑果然發現,精度要比之前提升了不少。

  算出了更精確的結果,徐佑終于感覺到了那滿滿的成就感。

  “不過,相比超算所使用的長程減除方案,精度值還是要差上不少的吧。”

  人腦畢竟不是電腦,再怎么聰明,也不可能達到計算機的計算速度。

  這個時候,徐佑的心中,還是有略微的失落感。

  即使自己的計算結果,已經非常的精確了。

  但徐佑卻知道,相對于超算的結果,它還是顯得太過粗略了。

  “怎么了,遇到什么難題了嗎?”

  看見徐佑的樣子,樓嵩好奇的問道。

  “也不能這么說吧,還是做出來了的。就是結果不是那么精確而已。突然想到人腦永遠比不過電腦,感覺有點絕望。”

  徐佑將剛剛的事情和樓嵩講了一下。

  “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就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影響。我理解那種絕望感覺,就像可杰和阿法狗下棋時的那種絕望。”

  曾經的圍棋人工智能,甚至連一些稍強的業余棋手都下不過。

  但隨著人工智能算法的進步,即使是頂級的棋手,面對人工智能,也只有潰敗的份。

  “不過,我覺得靠我們倆的力量,或許可以把這個結果再精確一些。”

  這時,樓嵩突然話鋒一轉。

  “嗯?真的嗎樓嵩?”

  “我覺得可以試試。只要你能列出更精確的方程,剩下的就交給我去解決。因為從這之后,就是一個數學問題了。”

  徐佑聞言一喜。

  聽起來似乎有戲啊!

  要是真能用他們兩人的力量,把這個計算結果再精確一些。

  那絕對會是一件非常爽快的事情。

  “如果你能把所有數據和方程總結起來,然后我嘗試編輯一套算法,看能不能把更精確的結果計算出來。當然,要是運算量太大的話,我的電腦可能也是會崩潰的。”

  樓嵩的電腦,配置的是12代酷睿處理器,應對計算量一般的計算,還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好,那我試一試能不能重新列一下方程。”

  對于計算機算法,徐佑基本是一竅不通。

  好在有樓嵩這個天才在,徐佑才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希望。

  接下來的幾天,兩人將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了解決這個問題上。

  解決問題的過程,并沒有預想的那么輕松。

  其實無論是徐佑列的方程,還是樓嵩編輯的算法,都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在計算機有限的計算能力內,并無法完成大量的計算。

  也只有在盡可能保證精度的情況下,去對方程完成簡化。

  最終,在兩人多次的方案修改之后。

  終于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而樓嵩的這臺電腦,在經歷了幾十個小時的運算后。

  也終于計算出了最終的結果。

  “太棒了!這次跟實驗結果只差了兩個標準差!”

  相比之前的五個標準差的誤差,這一次的精度,已經有了質的改變。

  看到這個理想的結果,徐佑和樓嵩不禁擊掌慶祝了起來。

  這雖然只是王相武隨便出的一個題目,但無論是難度還是應用價值,都遠比競賽題目要高得多。

  競賽的題目,不管再難,也只不過是出題人精心設計出來,用來考察學生的能力而已。

  跟實際問題相比,完全是兩碼的事情。

  真正的科研問題,不僅沒有標準的解法,甚至連問題本身,都可能是錯的。

  這也是徐佑和樓嵩,第一次有了與科研近距離接觸的感覺。

  興奮過后,徐佑開始整理起整個解題過程。

  因為不知道利用計算機算法輔助去計算,算不算規則之內。

  徐佑特意將兩種方法都在過程中列了出來。

  并在計算機算法的部分,留下了樓嵩的名字。

  將整個問題的解題過程整理好之后,徐佑添加附件,將文件發送到了王相武的郵箱之中。

  晚上,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

  王相武想起了之前布置作業的事情。

  “看看有沒有學生能做出來吧。”

  為了區分教學和科研部分的工作。

  王相武有兩個不同的郵箱,分別接收兩類不同的郵件。

  王相武登陸了給學生留的郵箱,查看起了郵件。

  “不錯,還是有不少同學做了這個問題的。”

  在王相武的郵箱之中,躺著三十多個未讀的郵件。

  王相武逐一點開,查看著大家對這道題目的解答過程。

  正如王相武所料。

  絕大多數的郵件中,都沒有考慮到繆氫原子能級數據是不準確的這個問題。

  不過這也不能怪學生,畢竟這是一個超綱的問題。

  而且在課上,王相武也只是一句話帶過,并沒有深入的去講解其中的細節。

  當然,即使如此,這也并不能算是一個錯誤的結果。

  只能說精度比較低而已。

  “不錯啊!還是有幾個學生考慮到這個問題了。”

  終于,王相武看到了幾個學生,細心的考慮到了繆氫原子能級的問題。

  成功算出與實驗值只有五個標準差的結果。

  “這一屆的學生,還是不錯的。”

  按理說,這樣難度的題目,已經是碩士生才能達到的水準了。

  即使是薊大的學生,能夠在大二的時候就解決出這樣的問題,也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嗯?這是…”

  這時,一份與眾不同的解答過程,出現在了王相武面前。

  說是與眾不同,是因為這份解答相比前面其他學生的解答,內容要復雜了許多。

  前面的過程倒是和那幾個同學差不多,都是考慮到了繆氫原子能級誤差的問題,算出了誤差只有五個標準差的答案。

  但后面附帶的另一個解法,竟是讓王相武教授都皺起了眉頭。

  “竟然還有這樣的方程簡化方法?”

  相比薊大和康涅狄格大學的長程減除方案。

  這個學生在解答中所列的方程,明顯要簡單了很多。

  這樣的方程,雖然相比長程減除方案,精度值會上差一些。

  但與此同時,也可以大大的減輕計算量。

  甚至不需要借助超算,連好一點兒的家用計算機都可以計算出結果。

  “連算法都自己編輯出來了?這孩子可真不簡單!”

無線電子書    從學霸開始走向真理之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