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問斷于臣

無線電子書    靖安侯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這個時候,能過來與南陳談條件,并且讓洪德皇帝相信他們有足夠能力跟己方合作的勢力,只能是更北邊的韃靼人。

  很顯然,已經收了北齊不知道多少禮物,并且娶了北齊兩位公主的韃靼汗,并沒有明面上看起來那么老實。

  韃靼部,至今還只是北邊草原上的一個部落,盡管這些年愈發強盛,甚至已經可以跟朱里真人打的有來有回,但是因為地盤太小,沒有足夠的地盤資源,也就沒有足夠的人口。

  也就沒有辦法建國。

  他們迫切需要一塊足夠大的地方,足夠多的人口,來讓他們建立自己的國家。

  洪德帝靜靜的看著這個韃靼部的使者,忽然笑了笑:“你漢話說的很不錯,是漢人?”

  與幾乎全面漢化的北齊不一樣,韃靼部的人很少會說漢話,還是“未開化”的異族,會說漢化的人不多。

  這使者微微欠身道:“回陛下的話,外臣的確是漢人,只是自小在草原上長大,輔佐我部大汗。”

  洪德帝揉著自己的眉心,繼續說道:“既然是漢人,那你應當知道,燕都是我大陳古都,更是朕的祖地,朕幾代先祖,都埋在燕都附近,你哪里來的膽子,與朕討要燕都?”

  這使者名叫穆托,聞言低著頭說道:“陛下,當年的事情已經過去七十余年了,如今大陳的國都早已經落在建康,天下人沒有誰不知道,建康才是大陳的國都。”

  “且不說大陳有沒有能力戰勝北齊,即便有,取回燕都之后,陛下會立刻遷都嗎?”

  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國都遷移絕不是什么小事情,當年的大陳是被迫搬到了南邊,但是也的確在南邊扎下了根。

  如今的建康,已經是一座非常繁華的,合格的都城了。

  只是礙于顏面,大陳官方一直沒有承認而已。

  而想要遷都,也絕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一來朝廷的士族已經扎根在建康附近,當年南渡的僑民,幾代人下來,也已經成了正經的江南人。

  一下子讓他們回到北方,是要承擔巨大壓力的。

  另一個世界的大明,只在建康立都三十四年,便已經扎根在此,朱老四攜幾乎類同開國皇帝的威望,也用了十九年時間,才遷都成功。

  這使者穆托低著頭,不慌不忙的說道:“再說了,如果陛下不愿意與我邦合作,且不說陛下能不能打贏朱里真人,取回燕都,即便能夠做到,那個時候也必然大傷元氣,遍體鱗傷。”

  “我大汗不愿意當趁人之危之輩,才讓外臣南下面見陛下,商議合作滅齊,如果合作不成,到時候我大汗趁勢南下。”

  他抬頭看了看洪德帝,又小心翼翼低下頭,開口道:“那時候,陛下的北伐軍,可能都不一定能夠回來。”

  這才是洪德帝真正在思考的問題。

  他的確有些擔心,等到陳齊雙方打到遍體鱗傷的時候,韃靼部趁勢南下,到時候未必扛得住。

  洪德皇帝挑了挑眉:“使者是在威脅朕?”

  “外臣不敢。”

  穆托低著頭,恭聲說道:“只是與陛下,說明清楚情況。”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陛下可能不知道,北齊已經調走了他們放在北邊的邊軍,如今我大軍,南下已經暢通無阻。”

  洪德皇帝面無表情。

  “說一說,你們能做什么?”

  穆托低下頭,躬身道:“陛下,咱們雙方,各取其地。”

  這話的意思是,雁門關以南,大陳自己打。

  而雁門關以北,韃靼人需要的地方,韃靼人自己去打。

  這個方案,聽起來還是很公平的。

  不過現在,北齊的絕大多數兵力都放在了南邊,再加上韃靼部并沒有說他們什么時候動手,因此如果從實際上考慮,吃虧的說不定還是南陳。

  洪德帝并不是什么好忽悠的皇帝,他思索了一會兒,繼續問道:“若是按照這個法子,貴邦何時出兵?”

  穆托低頭。

  “陛下應下之后,外臣星夜返回,等末將回到我邦之后,我大汗立刻發兵南下,協助漢皇剿滅北齊,一掃漢家七十年陰霾。”

  穆托繼續低頭道:“等我部攻入燕都之后,所獲北齊皇族,一定一個不少,統統送到建康,交由漢皇陛下處理。”

  這個韃靼使者,很會說話。

  兩聲“漢皇”說的,讓洪德皇帝很是受用。

  不過他自小當皇帝,這種奉承話也已經聽了不知道多少遍,很快清醒過來,輕聲笑道:“這件事,朕還需要考量考量。”

  皇帝陛下也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如果貴邦同意我大陳收回包括燕都在內的燕云十六州,雙方之間的合作,朕立時就可以答應下來。”

  “朕收回故國之后,可以承認貴邦在北方建國,并且承認貴邦,為草原之主。”

  穆托神色微變,他微微低頭道:“陛下,我部早已經縱橫草原了。”

  “您這樣寸土不讓,外臣回去之后,連提也沒有辦法跟我大汗提。”

  “你有你的條件,朕也有朕的條件。”

  洪德帝微笑道:“有商有量,才叫商議嘛。”

  穆托深呼吸了一口氣,低頭道:“既然如此,外臣就此拜別漢皇陛下,返回北方去了。”

  洪德帝也呼吸了一口氣,瞇了瞇眼睛之后,開口道:“那朕就不遠送了。”

  “使者北歸的時候,如果路過山東,可以去見一見朕的北伐統帥。”

  穆托皺眉,低頭道:“漢皇陛下,莫非這國之大事,是那位沈侯爺說了算?”

  “是朕說了算。”

  皇帝微笑道:“不過朕現在猶豫不定,還要考慮一段時間。”

  “朕這個人,很擅長納諫。”

  穆托若有所思,微微低頭:“外臣明白了,如果路過沈侯爺附近,當去拜訪沈侯爺。”

  他躬身行禮,告辭離開。

  洪德帝沒有起身,目送著穆托離去,又再一次端起茶水,低頭喝茶。

  說句心里話,這一次韃靼部提的條件,已經讓他很心動了。

  畢竟他這個大陳皇帝,是生在建康長在建康的大陳皇帝,并沒有經歷過七十年前的舊事,如果能夠恢復故國,自然是最好。

  但是朝廷,現在支撐北伐,也不容易。

  而現在,即便是沈毅本人,也不敢說北伐一定必勝。

  但是有了韃靼部的支持,這一次北伐的難度就會驟然降低!

  能夠取回雁門關以南,他這一任皇帝,用中興二字,都已經無法形容了!

  簡直可以說是再造乾坤!

  這等豐功偉績,在大陳歷史上。除太祖皇帝之外,再無第二人!

  唯一讓洪德皇帝猶豫的,是沈毅曾經跟他說過的話。

  朱里真人的北邊,還有更加兇狠可怕的敵人。

  要是他直接跟韃靼人合作,且不說沈毅心里如何想,即便這一次合作落實下來,朝廷成功收回雁門關以南,完成洪德中興,大陳再一次達到極盛,國力雄渾,讓韃靼人不敢南下。

  但是洪德朝落幕之后,下一任大陳天子,可能會面臨比北齊更加難以應對的敵人。

  想到自己的那幾個兒子,洪德皇帝才沒有應下來。

  他目送著穆托遠去,沉默了許久,然后緩緩開口:“高明。”

  高太監站了出來,微微低頭道:“奴婢在。”

  “盯著這個穆托。”

  洪德帝面無表情道:“不許他,接觸建康的任何大臣,尤其是幾位宰相,六部九卿。”

  高太監低頭:“奴婢明白。”

  洪德帝深呼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朕要給沈毅寫封信,一會你讓內衛,六百里加急送到他手里。”

  高太監再一次低頭。

  “是。”

  洪德帝抓起桌子上的毛筆,沉思了一會兒,開始起筆。

  大致把事情的經過寫了一遍之后,信件開始收尾。

  到最后一段的時候,洪德帝在紙上落筆。

  “于國于朝,似有可行之處。”

  “虛與委蛇,先滅北齊。”

  “數年之后,恢復元氣,再作圖謀。”

  “如何?”

無線電子書    靖安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