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4章 靈脈

無線電子書    一個人的道門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道門里術法萬千,其中“地相”之術就是其一。

  張硯在之前是沒有涉獵過地相這門手段的。但這并不妨礙他邊學邊用。

  山門的位置其實最好是天生地成的福地洞天或者鐘天地靈秀之所。這樣會簡單許多,也比自行改動地勢要來得更好。

  可南淵國畢竟地域有限,天地鐘靈之地難覓,張硯也沒那尋遍千山萬水的閑情雅致。主張的就是能有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地方就行,后面的“裝修”自己動手便是。畢竟這里是荒天域,靈脈的存在都是天地安排,沒誰去拿捏,更沒誰指著腳下靈脈說“這是我家的”。

  所以靈脈而已,張硯的想法就是從別處移過來就是。辦法簡單粗暴。

  張硯駕著云雀梭圍著整座斷崖山轉了兩圈,基本上看得很清楚了。心里也有規劃。

  從云雀梭上下來的位置是斷崖山最高的如鷹嘴的那個地方,往遠處眺望可以看到連綿山岳,以及朦朦朧朧的長湖的輪廓。即便張硯習慣了云端俯瞰,在看到眼前這般景象時也不禁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你們已經各自都有自保的手段了。到此地便是今后山門所在,這里的一草一木都該爛熟于心。照之前所說的那樣,這五日你們便在這山中轉一轉,將各處值得標記的地方都記下來。”

  三個娃兒連忙躬身應是。等他們再次抬起頭來的時候,已經找不見張硯的身影了。

  偌大的斷崖山,方圓近百里,而且植被茂盛,光靠半空這么轉兩圈根本不可能摸清楚這山里的方方面面,必須要老老實實的在山里轉轉才能看清楚。張硯準備多看幾次,這一次就給了五天的時間,順便也讓門下的這三個娃兒多一些生存的經驗以及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

  張硯很放心,這次并沒有如上次那樣暗中保護。

  至于安全。三個引氣境修士,其中一個引氣境中期。術法手段應付山間野獸完全夠用了。加上又帶足了干糧,還有張硯給的法器傍身。所以,意外?不存在的。

  若是這樣低風險的地方三個弟子都有意外傷害到,那這運氣估計也在修行路上走不太遠。

  那張硯去哪里了?地下。

  人獸走路,山水走勢。不單單人有路走,獸也有獸道。山水自然更會順勢而行,順勢而動。

  張硯遁入地下,順著斷崖山的山勢開始往深處尋找。他要看看在土石之下斷崖山這片地方是不是有可以作為山門靈脈扎根的地方。

  所謂的靈脈不是靈石礦脈,是一種靈氣自然產生的“靈氣條狀線路”。真要解釋的話就比較玄乎了,將其比喻成一條聚攏靈氣的天然寶物也無不可,只是不太準確。

  既然有些類似于寶物那就是意味著可以“奪”或者說“挪”。但移過來也要留得住才行。所以拴住靈脈是移動靈脈的前提。

  張硯在地下遁行了足足三次,每一次都在地下待上一頓飯的工夫。最后終于在斷崖山中斷的極深處找到了一截漏斗形的地勢,下面是一條不大的地下水,上面是一個巨型巖石的聚集區域。這樣可以利用下面的地下水作為靈脈的靈氣流動入口,再卡住漏斗狀的地勢,將產生的靈氣往漏斗的上端發散。形成一個下進上出的格局。也能讓靈脈不至于無進口而飛快的散掉。

  到此,斷崖山立為山門的事情才算在張硯的心里徹底落地。

  之后張硯便地下鉆出,尋三個徒弟暗中看了一會兒,然后臨空而起,從空中觀地勢,追著這一山勢的走向尋找可能存在的靈脈蹤跡。

  一直在云雀梭上飛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張硯在靠近長湖的一處相鄰的湖泊處感覺到了靈脈的存在,然后停下來一頭扎了下去。潛入這小湖湖底,然后再遁入地下,在差不多十丈深之后找到了他所見的第一條靈脈。

  這是一條很小的靈脈,不到兩丈,而且也并不粗壯。

  這種靈脈倒是對張硯來說正合適。因為比起那種巨大的靈脈,還是眼前這種細小的更適合用來嘗試他才學沒多久的靈脈遷移手段。

  尋靈脈,然后牽引回去,最后扎種在找好的那處漏斗形的地勢當中。看似簡單的步驟卻用掉了張硯一天的時間。當他再一次從斷崖山的深處冒出頭來時,頭上夜色已濃,月光從林間灑下光來,照出張硯一臉的疲憊。

  這還是張硯第一次如此長時間的使用遁術,而且是一邊遁行一邊施展牽引之法。這里面的消耗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簡單。其中難度之大讓張硯好幾次都差一點失了手毀了那靈脈。

  好在靈脈本身極小,又不存在什么干擾,張硯才能一路有驚無險的成功將其移回來扎種在斷崖山深處選定的漏斗形地勢當中。

  張硯隨便找了一處山石坐下,然后閉目仔細感受著山間靈氣的變化。起初不覺,但細微之處卻確有絲絲靈氣從地下散出,極難察覺。直到天便開始蒙蒙亮的時候,山間的靈氣才停滯在一個新的程度不再繼續增加。

  有效果就行,不需要急于一時。甚至張硯在此后的四天中幾乎跑遍了整個長湖郡和北江郡,連相鄰北江的北武國境內他也沒有放過。遇到的靈脈有不少,但大的靈脈他還沒自信可以完整的挪移走,所以選的都是如第一條差不多大小的那種。五天時間前后一共又挪移了三條過去斷崖山,同樣扎種在同一個地勢當中。

  等到第五天早上,張硯站在斷崖山山頂,他第一天來時降下之地,深吸一口氣,那明顯的靈氣變化直沖五臟六腑,舒適得讓他臉上滿是微笑。

  和聚靈符不同,靈脈所帶來的靈氣更自然更溫潤,更是能夠滋養和充裕到這座大山的每一寸地方。

  五天的辛苦收獲不少。之后便是讓此地有一個適應和變化的過程。之后張硯才會再來,同樣再挪移一些靈脈過來繼續增益這里的靈氣濃度。在他心里不說要把斷崖山打造成什么洞天福地,但起碼也要有一個道門玄境的味道才行。

無線電子書    一個人的道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