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章:看不見的死局

無線電子書    大夏文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神洲大陸。

  隨著天命氣運的出現,引來大世矚目。

  各種勢力都望向天穹。

  僅是大夏,便獲取九道天命氣運,令人羨慕。

  不過天命氣運共有五十道。

  還有其余四十一道,依舊引來矚目。

  有三道天命氣運,朝著扶羅王朝涌去,一道沒入皇宮之中,增強國運。

  一道則沒入扶羅書院之中,還有一道,則沒入一道人影之中,而此人正是蘇文景的兄長,蘇長云體內。

  面對這般景象,整個扶羅王朝上下并沒有太大的喜悅。

  因為大夏王朝獨占九道天命氣運,而堂堂扶羅王朝卻僅僅只獲得三道,這如何能讓上下服氣?

  只是,天命氣運不在乎扶羅王朝心情如何,剩余的三十八道氣運,再一次凝聚出六道天命氣運,涌入大金王朝。

  這番景象,令人咂舌。

  大金王朝,乃是東荒境最強王朝,即便是大夏王朝與扶羅王朝聯手,也勝不過大金王朝。

  當然大金王朝若是想要吞并大夏王朝與扶羅王朝,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代價太大,沒有太大意義。

  而令世人咂舌的主要原因則是,大金王朝僅僅只是獲得六道天命氣運,而大夏也獲得九道天命氣運,這是否意味著,大夏王朝未來將極有可能,取締大金王朝。

  畢竟大夏王朝才剛剛立國,而大金王朝即將立國千年,兩者之間有極大的區別。

  如何不讓人亂加猜想?

  而剩余三十二道天命氣運,則四散分離,朝著四面八方涌去。

  仙佛武妖術劍,皆然獲得一道天命。

  引來一陣熱議。

  “為何仙門也可獲天命氣運?”

  “此次天命不是儒道嗎?”

  “佛門也獲天命氣運?”

  “這是怎么回事?”

  質疑聲瞬間響起,沒人能想到,天命氣運居然還有仙佛的份?

  按理說這一次的天命選擇儒道,那應當是儒道獲取啊?

  人們不解。

  充滿著好奇。

  還不等眾人疑惑,僅剩下的二十六道天命,一分為三。

  七道,十八道,以及單獨的一道。

  七道天命,朝著南西兩處境內飛去,沒入八人體內。

  至于最多的十八道天命,則涌入中洲境內。

  引來軒然大波。

  畢竟中洲王朝一口氣獲得十八道天命氣運,是大夏王朝的兩倍,甚至是東荒三大王朝的總和。

  這如何不令人驚愕?

  天命氣運不能衡量對方是否強大,但數量可以決定一切,得天命者,未來必大有前途。

  中洲王朝,獨攬十二道天命氣運,其余六道天命氣運,則是散落在王朝之中的六人。

  這一刻。

  無數目光全部死死盯著最后一道天命了。

  沒人知道天命氣運的作用是什么。

  至少這種情況從未見過。

  但試問一下,誰不想擁有這道天命氣運,哪怕是一道,他們也愿意。

  只是。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

  天穹之上,最后的一道天命氣運,卻沒有沒入任何一處,反而化作一顆星辰,懸浮于天穹之上。

  “這又是怎么回事?為何最后一道天命氣運,化作星辰了?”

  “前所未聞,古今往來都未曾發生過這種事情啊。”

  人們疑惑,可卻不知該說什么。

  對大多數人來說,天命太過于玄乎,難以衡量。

  不過與此同時。

  顧家之中。

  側院內。

  顧錦年將一本書緩緩放下。

  又讀完了一本書。

  顧錦年細細感悟書中的道理。

  他沒有去在乎外界的聲音,也沒必要去關心外面的事情。

  隨著一縷縷才氣被古樹吸收。

  一枚果實,也順勢成長,凝聚在古樹之上。

  這是儒道果實。

  已經成熟,雖然不是最圓滿的成熟,但可以摘取了。

  顧錦年暫時沒有摘取下來。

  距離大夏書院開學,還有十日左右,這十日好好讀書,還能增長部分。

  將書放下。

  顧錦年望著窗外,神色略顯復雜。

  他不愿去牽扯外界的事情,可現在發生的一切,讓他不得不產生各種想法。

  “大道五十,其一遁衍。”

  注視著窗外,顧錦年心中喃喃自語了一聲。

  而后不由起了些擔憂。

  天命化作五十道氣運,分散在天地之間,加持王朝,加持個人。

  顧錦年用腳指頭都能想到,今日之事過后,整個神洲大陸都要因此沸騰。

  到時候無非產生兩大派系。

  追隨派系和掠奪派系。

  利弊衡量之下,有人想要追隨天命者,跟在后面搖旗吶喊。

  但也有人想要掠奪天命氣運,雖然不知道可不可以掠奪,可這個世界上絕不缺乏內心陰暗之人。

  說句難聽點的話,即便是無法掠奪,也不讓你好過。

  心胸狹隘之人,可不少。

  這就意味著,在沒有一定實力的情況下,得到天命氣運,并不是一件好事。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自己爺爺在第一時間幫自己頂替下來,想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其中的兇險,自己難以衡量,可自己爺爺絕對知曉。

  可現在自己爺爺頂替下來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顧家已經太大了。

  鎮國公,臨陽侯,幾個叔叔更是身有要職,再加上那些堂姐堂妹,一個比一個強。

  皆是人中龍鳳。

  自古以來,皇帝多疑,在他們眼中只有權力永遠是第一位。

  任何人想要染指皇權,亦或者威脅到皇權,就是他唯一的敵人。

  都不要說外戚功臣了。

  就算是自己的兒子,膽敢染指自己的皇權,都得死。

  除了極少部分以仁為主的皇帝,大部分都是這般。

  如果熟讀歷史的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不把皇帝神化,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人,只不過比普通人要無情罷了。

  他們有恐懼,也害怕。

  而顧家現在就處于這個狀態了。

  顧家無論是名聲還是地位,在大夏王朝到了巔峰,如今更是被天命加持,在皇帝眼中這是不是意味著,顧家被上天認可?

  天地君親師。

  天地在皇帝之上,這是天下人的共識。

  換句話來說,倘若顧家未來真造反了,以一句天命加持,這還真沒人敢說什么。

  顧家本身就家大業大,現如今得此天命,恐怕要招來各種麻煩了。

  這才是顧錦年真正擔心的地方。

  可這般的擔心,讓顧錦年想不出任何法子。

  原因無他。

  地位決定一切。

  自己是大夏第一權貴。

  但自己并沒有從政,也沒有身居要職,更沒有任何權力。

  天下人禮讓自己三分,是因為顧家。

  并不是因為自身。

  這已經不是有沒有想法那般簡單了,而是身份問題,信息問題。

  朝堂上的事情,自己不知道。

  陛下的態度,自己也不知道。

  只見過一面,怎可能知道永盛皇帝是個什么人?

  雖然自己的想法,都是最壞打算,可這里是京都,面對的人是皇帝,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用最壞的打算去衡量。

  因為你賭不起。

  你可以贏一萬次,可皇帝只需要贏一次就行。

  一次,就足以讓顧家瞬間瓦解。

  到時候,便是家道中落,滿門抄斬,亦或者發配邊疆了。

  寥寥幾個字。

  看似簡單,可其中的苦楚,顧錦年清楚的很。

  無論是滿門抄斬還是發配邊疆,皆令人絕望。

  沉默。

  安靜。

  顧錦年心煩意亂,身為顧家長孫,自然想要出一份力。

  只是身份挫敗感讓顧錦年感到深深的無力。

  很多事情,他能猜想到,可卻無能為力,這種感覺最為絕望。

  想想看,有很多人總覺得自己穿越到古代,文能至宰相,武能至封王。

  可實際上呢?

  如果不給一個身份,極有可能餓死街頭,或者窮困一生。

  如此。

  半個時辰后。

  終于,顧錦年長長吐了口氣,復雜的眼神,也逐漸平靜下來。

  事情已經發生,這是不可逆轉的。

  自己爺爺頂替了此事,那么自己就必須要低調,死死的守住這個秘密。

  最起碼在自己實力沒有徹底成長之前,不能暴露出來。

  否則就是辜負自己爺爺的一番苦心。

  再者,自己爺爺敢這般做,也一定有些底氣,畢竟自己爺爺年時已高,皇帝還在世,還沒到關鍵時刻。

  如今東荒三大王朝,大夏剛剛立國,還需要顧老爺子。

  還有時間,等待自己成長。

  再者,這一切都是自己的胡思亂想,最壞的打算罷了。

  萬一自己想多了呢?

  但真正讓顧錦年平復下心情的是,顧錦年想到了破局之法。

  儒道。

  是的。

  唯有儒道。

  方可自救。

  天命氣運選擇了儒道,未來儒道將會無與倫比的昌盛。

  讀書人的地位不僅僅是在大夏得到提高,在整個神洲大陸,讀書人的地位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

  武將被誅,功高震主。

  可儒道不一樣,讀書人也不一樣,這是天命之選,就算是施行霸道的皇帝,也要掂量掂量。

  除非是昏君。

  倘若當真是昏君,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大不了就撕破臉。

  顧錦年可不是那種迂腐的讀書人,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給你干活,你要是猜這猜那,那就別怪我對你不仁了。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自己成為大儒。

  甚至是半圣。

  倘若自己能成大儒,可安保自身。

  若是自己成為半圣,顧家百年之內,絕不會有任何危險。

  此時此刻。

  顧錦年眼中露出精芒。

  之前他讀書,是因為想著從政,讀書入仕,借助家族關系,登上朝堂之上。

  可現在不一樣了。

  加了一層自保。

  想到這里。

  顧錦年也不廢話,重新拿出一本書,開始認真閱讀。

  有些事情,自己管不了,也不能去參與。

  如此。

  轉眼之間,便是深夜。

  今日,顧家完全處于喜慶狀態,文武百官,全來賀喜。

  即便是關系生硬的文臣,也派來家丁送來賀禮。

  可謂是門庭若市。

  一直到深夜之時。

  顧家也稍稍安靜下來。

  此時此刻。

  國公府大堂內。

  顧千舟的身影緩緩出現。

無線電子書    大夏文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