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九章 查一查少林寺

  “你們的師弟出身少林?”

  既然決定苦一苦師弟,有些信息就不需要隱瞞了,不過當金智照說出師弟出身時,李彥還是微微一怔。

  少林寺后世自不必說,家喻戶曉,在唐初也有了名氣,少林達摩勁是佛門第一戰斗絕學,涼州的安忠敬練的就是那一門。

  他還不是個例,

  少林寺由于參與了李世民與王世充之戰,十三棍僧擒拿了王仁則,武風名傳天下,貞觀時期,不少崇尚武德的高門士族,都會將自家子弟送去少林寺學習武功。

  不過如今去少林的越來越少了,

  尤其是關內的勛貴子弟,

  越來越多養在家里,吃不了苦,整天只知道斗雞走狗,變成個無所事事的米蟲。

  李彥就此問道:“你們的師弟是出身高門大族,被族中長輩送進少林寺學武,還是本來就是出身于少林的僧人?”

  金智照道:“這便不知了,他早已還俗,拜入師父門下后,只是聊起過往,也不好尋根問底。”

  楊再威則搖頭道:“我入門最早,師弟入門最晚,見面次數并不多,不是很熟悉。”

  李彥又問:“那最后一次見到他,

  是什么時候?”

  金智照回答:“數月之前,

  他由于關中大災,為山寨求取米糧,

  我讓弓嗣業派了幾支弓家商隊去關中,

  故意讓師弟的手下奪取糧食。。”

  李彥想到山寨里儲備的糧草,在關中其他地方餓殍遍野的時候,

  一個小小的山寨里面,賊匪吃得滿面紅光,精神十足,果然是背靠關系好借糧,弓家直接白送…

  他腦海中再浮現出寨子里的好手,冷笑道:“原來如此,此人是在練僧兵,想要效仿曾經的十三武僧奪城之舉,怪不得米糧管夠,物資豐富,這是要趁著災荒吸引人口。”

  “如果不是北衙百騎圍剿,那個山寨易守難攻,又有密道通向山腹,折沖府精兵恐怕都難以奈何。”

  “相比起你們的單打獨斗,這位師弟的勢力更龐大,這樣的寨子絕對不止一處吧?”

  金智照蹙眉:“李元芳,你不是準備跟我師弟談判么,怎么一副要將他連根拔起的口氣?”

  李彥道:“事有輕重緩急,這次確實是談判,怎樣找到他呢?”

  金智照道:“師弟如今在何處,我們也不知道,但我以前聽說,他與少林寺還有聯系,你不妨派人去寺中問一問,或許有聯絡的法子。”

  李彥點頭:“好。”

少林寺距離洛陽也就六十里不到  ,快馬的話幾個時辰就能抵達,李彥招來安神感,詢問道:“忠敬曾經跟少林寺的十三武僧學藝,你們與少林關系是不是很熟悉?”

  安神感聞言一怔:“少林寺啊,許久不聯系了,九弟的勁法是寺中僧人代師傳藝,親自來我府中教,并沒有上山學藝。”

  李彥細細問了后,才明白少林寺在唐初的作用,有點像佛門最出名的健身館,十三棍僧就是金字招牌的健身教練。

  但這些金牌教練流量最高的時候,是貞觀時期,如今基本都已逝世,活著的也垂垂老朽,七老八十了,授藝的是徒弟輩,并且愿意上門為高門子弟當私人教練。

  安忠敬就是在自家府邸學習的,并沒有入寺,安氏中人也根本沒去過少林。

  李彥本來想著找熟人,辦事效率更高,畢竟造反之事刻不容緩,萬一江南那邊真的亂起來,就來不及了,但既然安氏不熟,他便喚來另外幾位內衛,吩咐事情,讓他們上嵩山帶人回來。

  然而安神感在旁邊聽了,皺了皺眉頭道:“六郎,這少林寺不比其他佛門寺院,恐怕要多派出些人手。”

  李彥眉頭一揚:“怎么,區區少林,難道敢抗法不遵,包庇疑犯?”

  安神感頓了頓,低聲解釋道:“少林寺抗法不遵,不是第一次…”

  其實他說了個開頭,李彥就想起,少林寺還真的是仗著武力,老抗法了。

  所謂十三棍僧的勤王之功,就是因為在隋末群雄之爭中,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要沒收少林寺土地,少林寺立刻反抗,相助大唐。

  而后李淵又下詔拆除少林寺院,解散眾僧,原因眾說紛紜,反正少林又不肯服從,不過大唐一統天下的格局已成,他們沒有硬頂,命代表前往覲見李世民,講述功勞,懇乞留置,最終當了幾年釘子戶,也不了了之。

  這座寺院目前還不是天下第一名剎,在佛門的影響力遠不如大慈恩寺,連法門寺都不及,但它興盛的時期就在唐朝。

  在期間積累下一萬四千多畝田地,樓臺殿閣五千余座,僧徒數千,政壇上沒少林寺什么事,可仗著田多,日日操練僧兵,想要對付這個坐地虎,也很不容易。

  安神感擔心的顯然就是這點:“少林寺不比其他寺院,寺中的僧兵是太宗御口親賜,若是起了沖突,內衛只去區區幾人,勢必討不得好,而一旦沒有證據,他們矢口否認,最終也奈何不得。”

  李彥轉向金智照:“除了少林寺這條線索,你還有別的聯系方法嗎?”

金智照  搖頭:“沒有了,我們往日都是各行其是,很少聚首。”

  谷擸李彥沉吟片刻,聲音冷了下來:“看來我要入宮請一份旨意了!”

  紫微宮城。

  東宮。

  內侍稟告:“殿下,內衛李機宜覲見。”

  太子正在和群臣議事,臉色立刻變得鄭重:“請他進來。”

  其他臣子聽了,神情也凝重起來。

  李元芳上次來,還是雍王李賢被封賞之時,巧妙化解危機,如今雍王在府上修注《后漢書》,與眾學士不亦樂乎,兄弟和睦,傳為美談,眾人近來輕松許多,關中災情基本穩住,接下來就是逃荒的百姓重回州縣安置。

  這位所做的都是大事,此番前來,是內衛又發現了什么情況?

  李彥走入殿內,將證詞呈上:“殿下請過目。”

  太子細細看了,頓時皺起眉頭:“鄱陽王欲在江南之地起兵謀反?”

  此言一出,殿內群臣紛紛變色。

  起兵謀反,真要發生了,那是本朝第一遭啊!

  反倒是太子最為冷靜,這位監國理政,愈發沉穩鎮定,開口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此事不可大動干戈,令江南動蕩。”

  這句話就表明了態度,如果是武后,就算明知鄱陽王是冤枉的,也要加以利用,達到政治目的,太子則想壓下。

  但苗神客上前一步,諫言道:“殿下,賊人歹毒,萬一裹挾著鄱陽王的名聲,真的起兵造反,就算失敗,對于殿下監國的威望,和江南之地的百姓,都是一次巨大的打擊啊!”

  其他東宮官員和北門學士也持類似意見:“殿下,這件事必須防范于未然,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太子沉吟后,緩緩點頭:“是我考慮不周,確實不能置之不理,漲賊人氣焰…去請來侍郎來!”

  來侍郎是宰相來恒,兼吏部侍郎,基本是接了李敬玄的班,不過權勢遠沒有當年李敬玄那么大。

  因為這位是江都人,并且不太擅于團結手下,雖然提拔了不少江南出身的官員,但還沒有整合成一股真正的江南勢力,李治正是看中了他這些特點,才予以提拔,避免再出現李敬玄一家獨大的情況。

  一家獨大確實避免了,但近來朝堂之上又有地域爭斗的跡象。

  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想要爭取他們的權益,向關內士族發難,直指空出來的六部要職,太子居中調解,也希望借此機會平衡各方政局。

  在這個方面上,太子和李治、武后的觀念是一致的,關中權勢比重太大,必須加以制衡。

  來恒入殿時,是帶著幾分欣喜的,如今刑部侍郎、戶部侍郎都空缺,這兩個實權位置一旦爭取下來,他就能形成一大派系,這個誘惑誰能抵擋?

  結果入殿拜下,再接過證詞,匆匆一掃,來恒的神情頓時凝固,失聲驚呼:“鄱陽王一向體弱多病,豈會起兵造反?這恐怕是賊人的污蔑!”

  關系到謀逆大事,他也不敢把話說死,倒是太子頷首道:“我對這位四哥還是有印象的,他是個溫和良善的人,不會行此惡事。”

  來恒心頭一定,如蒙大赦:“殿下仁德。”

  太子道:“如今漕運日重,卻無官吏專職管理,我有意開漕司,整頓漕運,加大各地漕米的輸濟力度,來侍郎,你往江都一行,將江南之地的情況稟告。”

  來恒心領神會,朗聲道:“臣責無旁貸!”

  一旦江南之地出了謀反的大事,甭管成功不成功,那江南士族之前的努力都是前功盡棄,而如果以平叛姿態去,也會是沉重打擊,現在太子明以漕運之事,暗中讓他調查,這是要在消弭禍事的同時,將影響降到最低。

  當然,這就要考驗執行者的能力了,來恒身為宰相,自然不會認為解決不了這件事,斗志昂揚的領命,很快退下。

  定下這最要緊的事情,太子止住了其他官員的討論,默契地看向李彥:“元芳,你可還有其他要事?”

  李彥道:“內衛追查線索,與一座佛門古剎有關,臣請旨,查一查嵩山少林寺!”

  三五第一_www.35wx.la

無線電子書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