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4章 劍雨江湖上映

  這要求不算太過分,錢宸沒拒絕。

  安茜也沒拒絕。

  只要別和她搶就行。

  雖然看錢宸這草稿本上畫的一片凌亂。

  但本著對錢宸盲目的信心,安茜竟然也開始期待起成品來。

  這大概就是調教后遺癥吧。

  于是,錢宸就又多了一項工作。

  他旅館的房間,已經變成了工作間,譜曲、畫畫,完全沒有壓力。

  影視基地這邊習以為常。

  還省了每天打掃房間呢。

  只要不在床上拉屎,隨便他怎么折騰。

  絹本設色,并不是拿著筆在絹帛上直接畫,而是有一套繁瑣的流程。

  錢宸去一家店里訂了全套的材料和工具。

  花了他八千塊大洋。

  八個積分呢。

  絹帛不算,這個另外選購的,一塊塊的挑選,用手摩挲。

  對比,品味。

  因為擔心不能一次完工,這種消耗品,錢宸都是一次買好些份。

  裁下來的邊角料,他還實驗了一下。

  這幾百年來,紙本畫越來越多,絹本工藝變化不算太大。

  先平刷上漿。

  因為絹布本身不吸水,所以用明礬和膠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膠礬水溶液,這樣才能讓顏色更好地吸附在上面。

  再拿平頭刷把溶液均勻刷到平放的絹布上。

  把絹布放到板子上,平鋪拉長,用刷子在絹布四周輕蘸,排出空氣,固定絹布。

  等到絹布干了,就可以描畫到絹帛上。

  這后面還有很多步驟,包括背面上色,也就是所謂的“托色”。

  最關鍵的還有正面上色。

  一般都是石青、朱砂、藤黃、石綠等顏料。

  錢宸會進行調制,讓顏色更加的自然和鮮明,過幾百年都不會失色。

  安茜可以當傳家寶,傳給她孫子。

  也可以捐給郭嘉。

  幾百年后,就成古董了。

  上完色進行點綴。

  這是個慢功夫的活。

  錢宸畫的這副,算是等身大畫,工作量非常的夸張。

  什么都不干也得畫兩三天。

  更何況他根本沒辦法抽出兩三天時間專心作畫。

  一點點的畫。

  不能畫錯,手一抖,一幅畫就毀了。

  在完成這么多步驟之后,錢宸還用濕的生宣紙搓捻成小團,慢慢把顏色“墩”入絹絲紋理之中,重復多次。

  這就不是繁瑣能概括的了。

  一般人,光是這一步就能逼瘋自己。

  也就古人沒手機沒電視,在加上有藝術野心,才能靜得下心一點點的懟。

  這個步驟不是必要步驟。

  不做也沒啥,就是效果差很多而已。

  因為諸如石青、石綠這樣的礦物重彩往往使色厚而浮于表面,“墩”過之后,畫的色彩鮮艷,更加平面化,薄而厚重。

  錢宸第一次在現代搞這樣的大工程,存了心要亮瞎安茜的氪金狗眼。

  所以從頭到尾都下足了功夫。

  就連《劍雨江湖》首映,他都沒有去看。

  愛咋咋地,看不看都不影響票房和口碑,人家自始至終都沒宣傳他這個男一號。

  《劍雨江湖》在宣傳方面有不少的騷操作。

  比如,這電影主要的導演是蘇兆斌,吳雨申是導演之一,還是監制。

  但宣發那邊就直接說這電影是吳雨申的。

  吳雨申電影。

  不僅僅是主次的問題,關鍵是海報宣傳上,根本就沒有蘇兆斌的影子。

  錢宸挺久沒和蘇兆斌聯系了。

  也不知道蘇兆斌心里是什么滋味。

  導演在資本之下生存,這就是現實,你擔不起票房就出不了頭。

  相比之下,錢宸這個男一號被忽略也就不是什么難解釋的事情了。

  不過,錢宸第二天,還是打開網絡去看一下影評人和首映觀眾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能不能賺到周星星那三百萬,票房至關重要。

  哪怕這部電影真正扛票房的是楊枝瓊。

  不要小看楊枝瓊。

  《臥虎藏龍》雖然在國內的票房只有1500萬人民幣,但是它在海外卻取得了2.05億美元的票房,成為米果電影史上第一部超過1億美元票房的外語片。

  《劍雨江湖》一千四百萬美元的成本。

  需要做到四千二百萬美元,也就是2.8億華夏幣,才能開始賺錢。

  在#劍雨江湖#話題區,一個被頂的老高的圍脖。

  這位圍脖名叫“靈域暗網”的網友寫道:

  由一個老太監想長出唧唧引發的的血案,何必呢,你沒有唧唧,就沒有煩惱啊,如果不是執著于唧唧,你完全可以平本事當上廠公啊。

  看的錢宸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你又沒當過廠公,你怎么知道當廠公好?

  而且,這可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當年,陳凱的電影,就是被人弄了個“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被群嘲了這么多年。

  好在錢宸很快就看到了“正經”的評論。

  著名的電影評論博主“五十已到請好評謝謝”習慣性的給了好評:

  講的是一個武俠故事。

  作為武俠電影,并沒有走當下武俠片文戲武戲一分為二的老路,反倒是情俠義兼而有之,把多角度敘事濃重的傳統江湖味、混搭風格等融匯在一起同時透露出一股詩意與禪意。

  這部電影不完美,但又非常的恰到好處。

  正如我們不滿足《蜀山傳》,覺得它大概率是仙俠的起點,結果成了終點一樣,這樣一部電影,我們不愛惜的話,也會成為武俠片的句號。

  大概率是真的收到錢了吧。

  什么詩意與禪意。

  大哥,你收錢辦事,弄的也太敷衍了啊。

  你不害臊嗎?

  拿的錢不燙手嗎?

  哎,你看,這位“電影最前沿”的博主就比較的言之有物。

  《劍雨江湖》是我進入兩千年后,最喜歡的武俠電影,沒有之一。

很久沒有看到一部武俠片會那樣細致地將江湖人物普通人的一面呈現出來  生活化的細節演繹,讓大家覺得江湖不再遙不可及。

  曾靜被逼著相親的情節充滿趣味,讓人不禁莞爾。

  阿生追曾靜的過程,也是一個細水長流的考驗。

  曾靜打破了自己的死結,最終接受了阿生,生死不棄。

  當曾經的劍客們放下手中的劍,拿起了鍋碗瓢盆,用自己的雙手來經營一份小幸福的時候,這是多么讓人欣慰和感動的事情。

  劍客們行走江湖,卻仍然要回歸生活。

  影片中每個人的欲望都很接地氣,沒有家國大義,就是小老百姓要過自己的日子。

  有些愿望也并非遙不可及,細雨要退出江湖,做平凡人,阿生要復仇,轉輪王要當男人,雷彬想要吃面條,彩戲師要治好自己的痔瘡,綻青要一個真正行的男人。

  這些引起紛爭的理由很細微,卻伸進了生活的枝脈,又成就了一個腥風血雨的江湖,在感同身受的同時,讓人覺得隱隱的鈍痛。

  說的挺好,就是差了點味道。

  錢宸翻看了一大堆,都覺得他們說的不夠貼切。

  大爺的!

  一天到晚糾結轉輪王的唧唧,彩戲師的痔瘡,還有精壯的男人…

  這么帥的男一號。

  這么精彩的武打動作。

  你們瞎啊,居然看不到?

無線電子書    影帝他不想當太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