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八章 準備好迎接數學界的考驗

無線電子書    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華國,上京國際機場。

  一架巨大的飛機從空中劃過,最終落在了機場跑道上,碩大的輪子因為滾動,發出了巨大的聲音,而飛機的速度也迅速下降,最終慢了下來。

  “走吧,小伙子們。”許繼對三個年輕人招呼一聲,隨后一起下了飛機,來到了抵達大廳。

  只不過來到抵達大廳后,他們就見到有幾個人舉著牌子,站在出口處,而牌子上,赫然是“林曉”。

  幾個人都一愣。

  “林曉,那是找你的嗎?”

  “我…不知道。”林曉搖搖頭,事前又沒人通知他,他當然不知道,“說不定是同名同姓的?”

  許繼這個時候忽然想起了什么,說道:“我估計,那就是找你的。”

  他話剛說完,他們就見到那幾個舉牌的人似乎也看到他們了,然后便走了上來,來到了林曉面前。

  “請問是林曉先生嗎?”

  其中一個人問道。

  “是我。”

  林曉說道,敢情這幫人還真是來找他的。

  那個人臉上便露出了笑容,說道:“我是國院秘書處的秘書,二領導想要見你。”

  林曉頓時震驚了。

  二領導要見他?

  而旁邊的小周和小施也都是一臉震驚。

  這就是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待遇嗎?

  他們看著林曉的目光中,此時除了羨慕,只剩下羨慕了。

  這就是學有所成啊!

  而一旁的許繼,目光中也忍不住露出了驚訝。

  看到這幾個人時,他就有種感覺,這幾個人都是國院的,畢竟他也算是經常和這些人接觸。

  然后再想到之前央視的記者直接跑過來采訪林曉的事情,他就感覺自己猜到了。

  畢竟,哥德巴赫猜想的影響力在國內還是很大的,陳景潤當年證明了12后,因為特殊時期做出如此貢獻,便成為了一種宣傳事件,而后一位叫做徐遲的作家專門將其做成了一個報告文學,發表在了《人民文學》上。

  在當初那個年代,《人民文學》的影響力相當之大,而那個時候也沒有手機電腦,沒有現代的網絡,人們能夠用來娛樂的,便是這些文章了。

  于是,人們就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這個東西,雖然人們都看不懂,但是并不妨礙人們覺得它很牛逼,尤其是前面加上了一個世界級難題,并且是華國人解決的。

  那個時候,人們對于這種事情都會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于是乎,也連帶著將哥德巴赫猜想的名氣送到了更高的地位。

  這也是為什么華國民間科學家們最喜歡‘證明’的問題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而如今,一位不是民間科學家,并且在國際數學界都頗有名聲的年輕數學天才證明了這個猜想,國家方面當然會注意。

  尤其是它的意義。

  大概,林曉又能夠上一次央視專訪了?

  而林曉的成果一旦通過了同行評審,獲得了數學界的一致認同,那么,國家也必然會對這個年輕人提起最大的重視。

  華國數學界,需要出現一個足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了,之前錯過了邱成桐、張益唐等人,現在出現了一位更加出色的年輕人,這要是再丟掉了,那就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這也僅僅只是國內的,在國際范圍上,恐怕還會有更多的關注,《時代周刊》可能會來主動采訪他,《科學》《自然》這樣的頂級期刊也會愿意接受他的論文投稿,各種和數學相關的機構或組織都會向他發來邀請,與此同時的還有各種名利…

  許繼忽然不知道林曉會怎么選擇。

  他能不能承受那樣的誘惑?

  而且,在法國時,他也感受到了那種學術上的純粹,相信林曉也感受到了。

  也正是如此,世界的數學家們都愿意往那里跑。

  而在華國,哪里能有這樣的氛圍呢?

  許繼作為曾經上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院長,他并不知道。

  就像去年十二月底的時候,那位和林曉曾經聊過許多次的徐晨也離開了華國,去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教授。

  徐晨當初就是主動從美國回來的,但如今又去了美國,如此想來,也算是一種遺憾。

  不過往好點想,徐晨去了mit,對于華國那些去mit讀數學博士的學生來說也是種好事情嘛,至少人家每年都能夠招幾個華國學生。

  到最后,許繼只能祝愿林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二領導要見自己,林曉當然不會拒絕,和許繼教授和小周、小施告別后,他便坐上了專車,前往了國院。

  在一個寬敞的接待室中等候了一會兒后,門打開了,一位戴著眼鏡,看起來挺謙和的老人走了進來。

  見到這個經常在電視、新聞上見到的老人,林曉便連忙站了起來,主動走了上去,尊敬地喊道:“二領導!”

  老人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說道:“林曉同學,突兀讓你過來,不好意思了。”

  聽到這位主動說抱歉,林曉一時有些受寵若驚,伸出雙手和老人握了握,道:“沒什么,能和您見面,我也很榮幸。”

  “這沒什么榮幸的。”老人搖搖頭:“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在數學上的成就,也很讓我佩服啊。”

  隨后他指了指旁邊的座位說道:“先坐吧,不用站著說。”

  林曉點點頭,然后坐了過去。

  旁邊那位秘書則走了上去,倒起了茶。

  “之前,電視臺那邊采訪你,你說已經證明了那個哥德巴赫猜想,是嗎?”

  “是的。”林曉點點頭。

  “有把握嗎?”

  林曉笑著道:“百分之百不敢保證,但是百分之九十九還是有的。”

  老人一愣,隨后不由失笑:“那看來就是非常有把握了。”

  而后他感慨起來:“哥德巴赫猜想啊,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就看過那篇《人民文學》上的報告,了解到了當初陳老先生證明的‘12’是什么,那時候我也在上京大學進修,就感到你們這些學數學的人是真正了不起啊,整的都是普通人看不懂的,后來我還關注過一段時間呢,總設計師也專門提起過。”

  老人對林曉比起了大拇指,“現在啊,你也算是為它徹底畫上句號了。”

  “謝謝你替我完成了這個遺憾。”

  老人拍了拍林曉的肩膀,語氣中也充滿了緬懷。

  林曉笑著說道:“您客氣了,對于我來說,完成了一個興趣上的難題,光是這,我就已經感到滿意了。”

  “說得倒也是。”老人微微一笑,忽然又問道:“如今完成了這個證明,你接下來計劃做什么?”

  林曉一愣,說道:“雖然完成了證明,不過還需要進行一場學術報告,以及同行評審,才能得到數學界的認可,所以我打算在學校先進行一場報告。”

  聽到林曉這么說,老人很快意識到這樣能給華國帶來什么樣的好處,“你的報告,國內外的數學家們都會過來吧?”

  林曉點點頭:“是的,大概會有許多著名的數學家都會來。”

  這不是他覺得自己能夠吸引人,而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名頭擺在那里。

  作為數學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如今它終于被人摘下,對于每一位數學家來說,顯然都是一種有無窮吸引力的事情。

  不管是看得懂還是看不懂,單單是去湊一下熱鬧,參加到這種數學界的歷史性大事件中,都值得他們前往,沒有人會愿意錯過。

  即使是華國這個對于那些數學家們來說人生地不熟,而且語言又不通的地方,他們也會樂意前往。

  老人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這時候,旁邊的秘書走上前,對老人低語了幾句。

  老人聽完后,微微頷首,隨后轉頭看向林曉,笑著說道:“林曉同學,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是你自己的成就,而對國家來說,同樣也是一種貢獻,也是一種光彩,只要未來你能繼續為國家爭光,國家也一定不會辜負你的希望。”

  聽到老人的話,林曉點點頭,說道:“您放心,我會的。”

  老人笑著點頭,隨后便站了起來,抓住林曉的手拍了拍,一副和藹的長者一樣,說道:“那就這樣吧,雖然只聊了幾句,不過我也還是很希望能和你這樣的少年多說幾句的,下次有機會,咱們再好好談談,到時候可不要拒絕啊。”

  林曉也迅速站了起來,笑著道:“我肯定不會拒絕。”

  “一言為定。”老人又補充了一句,微笑著看著林曉。

  林曉一愣,隨后重重地點了點頭:“一言為定。”

  林曉在另外一位秘書的相送下,離開了這里。

  老人每一句話中,都有深意,而他4.35的大腦開發度,當然聽得出來。

  而他回答的每一句話,也都發自于內心。

  坐上了一輛車牌比較牛逼的奧迪車,這輛車將負責送他前往京大。

  不過,到了車上后他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看了看電話號碼,是美國的。

  他疑惑地接通了電話,那邊的聲音就響了起來:“請問是林曉先生嗎?”

  “是我。”

  “您好,我是美國數學會秘書長特倫威爾,關于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我們現在誠摯地邀請您能來到我們于1月16日舉辦的聯合數學會議中進行報告,我們愿意承擔您的所有費用,并且在會后給您頒發美國數學會榮譽會士的身份,不知道您是否愿意?”

  林曉一愣,美國數學會聯合數學會議?

  這個他倒是聽過,在數學界中也算是一個有些地位的數學會議。

  而對方給予的待遇也挺好,美國數學會榮譽會士的身份,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林曉只是說道:“抱歉,我已經決定在我的學校上京大學進行報告了,如果可以的話,也希望你能夠幫我將這個消息傳播出去,謝謝。”

  “…那就祝您的報告會能夠舉辦成功吧。”

  “謝謝。”

  掛了電話,林曉思考了一下,他拒絕了人家的邀請,又讓人家幫忙宣傳一下自己要在華國舉辦報告,似乎…有點不好?

  而后他搖搖頭,算了,還是不管了,不過他要在上京大學舉辦這場學術報告的事情,也應該傳播出去了。

  他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世界數學界的考驗了。

無線電子書    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