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熊,我的好諳達

無線電子書    大人,得加錢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老李,你說是誰的意思?”

  賈六沒有正面回答老李,這件事的確是他的主意,跟武昌方面沒有關系。

  宜昌知府薛景文不上這道折子,他真想不起李來亨生前就在宜昌的興山地區堅持抗清。

  所謂天下皆降闖不降!

  出于對這位在中國堅持抗清到最后的大英雄敬意,賈六決定給李來亨平反,并追封其為漢王,此既是賈六個人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政治上的需要。

  因為,此舉會加速興漢軍從反抗軍向官軍的蛻變進程。

  也是賈六向武昌方面表明自己乃朱明之后的又一重大信號。

  真是愛新覺羅,能這么干?

  想要論點堅不可摧,論據就得無比扎實。

  意義同順治給崇禎上墳叫哥哥差不多。

  “皇上這是不打算要大清,帶頭革大清命了?”

  李會長覺得還是開門見山問個明白的好,因為這關系維新朝廷的性質,以及將來的走向。

  就是大清這面旗幟要不要了,要的話還要打多久,不要的話又怎么個弄法。

  你皇帝不把話說明白,把政策基調定下來,下面人怎么辦事?

  這個問題同樣讓老博和老阿緊張起來,二人雖是維新朝廷忠實的臣子,但畢竟是滿洲出身,對于大清這塊招牌還是有說不出的復雜情感的。

  可能都在想公司的法人代表可以換,但公司的招牌最好不要動。

  畢竟,老員工們對公司多少還是有感情的。

  這一點,賈六也理解,所以他很認真道:“不是不要大清,而是改造,對大清進行脫胎換骨的全方面改造。”

  接著提出兩個改造工程。

  一個是去八旗化;

  一個則是去大清化。

  去八旗化工程已經在做,諸如軍隊去辮、旗漢一體任用,不再單獨設立八旗武裝,政府官員也不再分漢滿雙階制等。

  當然,這些項目雖然都在推進,但目前因為現實原因,并沒有全面鋪開。

  都在試點。

  諸如裁撤滿城,去旗化民等更進一步的措施,要等局面穩定之后才能推行。

  去大清化則是否定順治以來四朝合法性的升級版——直接否定大清立國的合法性,從而在已經腐朽人人唾棄的大清尸體上催生一個全新的、具有活力的新王朝。

  兩個工程相輔相成。

  去大清化的前提是去八旗化,去八旗化則是為去大清化奠定基礎。

  兩個工程又有本質區別。

  一個是舊房改造;

  一個是推倒重來。

  賈六要的是在舊房改造基礎上達到推倒重來的效果。

  這個就很考驗他這個皇帝的政治智慧了。

  國情不允許他采用激進的辦法,所以只能采取相對柔和的手段。

  制度設計上他無疑借鑒了北魏拓跋氏改革。

  當年北魏鮮卑能改拓跋為元姓,徹底融入漢人當中,他賈六當然可以帶頭改愛新覺羅為朱姓、為趙姓、為錢姓...

  雖然常常自嘲自己是百姓帝,但是這個百姓帝何嘗不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朕意使滿洲真正融入漢人當中,并對明季殉國忠臣給予最高肯定,將百年以來的旗漢矛盾從根本上結束。如此,對于漢人而言,對于滿洲而言,都是一個最好的結果。”

  賈六道出了追封李來亨為漢王的終極目的——讓旗漢徹底合流。

  三大老互相研究了一下,覺得可行。

  畢竟,滿洲本就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集團概念。

  這個集團包括了許多族群。

  如老博和老阿的先祖,都是被建州征服的女真部落,而不是他們本來就是建州。

  “從歷史來論,化滿為漢也是對漢人的一種贖罪。歷史上,滿洲是對不起漢人的,因此,朕要代滿洲受過,向漢人賠個不是。”

  賈六不無深意指出,從國家長遠利益角度出發,小入大,才是長治久安的道理。

  繼續秉承過去的旗漢分治,以旗治漢的政策,總會有各種矛盾出現。

  這些矛盾要是被周邊列強緬甸、安南利用的話,很容易就會搞亂國內。

  于其讓剛剛開張的維新朝背負歷史沉重的負擔,不如另起爐灶,輕裝前進。

  但在開啟這個改革前,賈六要將大清這個國家概念搞臭、搞亂。

  如重修《明史》,封禁整改順治以來的系列篡改書籍,包括剛剛那本《勝朝殉節諸臣錄》。

  也就是對大清過往歷史進行一次全面的、客觀的否定。

  如此,只會導致一個后果發生。

  那就是在民間引發一輪又一輪的反清浪潮。

  很有可能和辛亥之前的中國差不多。

  然而賈六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等到滿洲人人自危時,他就是拯救滿洲唯一的救星。

  如此,旗漢融為一個民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沒有壓力,就沒有改變。

  聽了皇帝陛下對兩族長遠規劃,李會長不禁贊嘆道:“陛下高瞻遠囑,始終站在全局高度,臣自愧不如。”

  同意是同意,但是提醒皇帝一口吃不成胖子,關于兩族合一這件事不能急,要一步步來。

  可以分三步走,或者搞個幾年計劃。

  實現一個再搞下一個,溫水煮青蛙,直到時機完全成熟。

  就是先形成國策再逐步推動的意思。

  另外需要一系列的相關配套政策,這些都要從長計議。

  說完看向對面的老阿。

  老阿眉頭一挑:“你看我干什么?我什么時候反對過陛下?不管大清變成大明還是大宋大漢的,我阿思哈永遠是站在陛下身邊的!”

  頓了頓,起身向皇帝陛下深深一鞠躬:“屆時若改姓,臣請陛下賜姓!”

  賈六欣喜:“朕賜你國姓。”

  “國姓?”

  老阿一愣,自個也成愛新覺羅了。

  不想皇帝卻說賜他姓賈,不管他將來姓什么,賈都是國姓,以示不忘根本。

  “賢婿真的決定要這么做么?”

  老博用的不是“皇上”,而是“賢婿”的稱呼,這說明他是在以長輩親人身份在同女婿討論這件事。

  “阿瑪,我們應該跳出過去的老思路,摒棄狹隘的族群理念,走一條全新的不同于過去的路...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沒有負擔輕裝前進。否則,背負大清沉重的包袱,背負過去的血債,我們這一代可能還壓得住,但將來我們的子孫必為漢人反嗜,弄不好我滿洲是要滅族的...畢竟我滿洲乃小族。”

  為了爭取老博的支持,賈六可謂是掏心窩子說話了。

  阿思哈插了一句嘴:“博中堂,皇上說的是對的,漢人言胡人無百年國運啊。我大清從全面占領中國算起,正好百年啊。”

  想到這句流傳千年的警世格言,再想賢弟女婿設計的合一路線圖的確可使滿洲避免被漢人清算,老博也沒什么好說的,對大清,真就除了遺憾沒有其它了。

  輕嘆一聲:“還請賢婿能善待我滿洲。”

  “阿瑪,我是滿洲的女婿!”

  賈六如此回答,見時辰差不多了,也不留三大老吃飯,因為他的救命恩人花狗熊快來了。

  三大老也知熊親王到來的事,便不再打擾皇帝陛下,一同回內閣料理公務。

  前腳剛走沒多久,后腳侍衛處來報說熊親王進城了。

  賈六忙讓人去通知媛媛,讓她帶克清過來。

  他不在的時候,大林母子一直是媛媛照顧的,因此同媛媛感情極好。

  熊二更是文靜同克清的好玩伴。

  等了一會仍是不見大林母子到來身影,索性親自“出宮”去接,還沒出院子,就見栓柱和梵偉他們過來了。

  身后跟著一頂轎子。

  八人抬的那種。

  從轎夫吃力的步伐來看,轎中定然是熊親王母子了。

  想到沒有花狗熊就沒有他的今天,歡喜之下,賈六向轎子急步走了過去。

  看到皇上來了,轎夫們趕緊將轎子放下。

  賈六甚是激動,上前一把掀開轎簾:“大林,朕的好諳達,朕可是想死你了!”

  “嗷!”

  轎內的花狗熊聽到熟悉的聲音如被電擊般,待看清眼前的人后,立時扭動著肥碩的屁股從轎中一躍而下。

  然后眾人就看到皇帝陛下被熊親王按在地上不斷摩擦,巴掌大的舌頭舔得皇帝陛下臉都白了。

  請:wap.ishuquge.org

無線電子書    大人,得加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