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八章 清代外交第一人的指南針,厲害么

  寧帆看到寶友的疑惑,隨手畫出一張草圖。

  眾人看著眼前的東西有些目瞪口呆。

  寧帆寥寥幾筆竟然是畫出了剛剛這個奇特木器的三視圖,還一板一眼講解起來。

  “寶友,你們看這個東西,中間的橫梁其實是留給你們掛針的。”

  “下面有方位,上面固定好,只要看中間用蠶絲懸掛的磁針的指向就可以判斷南北了。”

  說完還找出一段說明。

  “沈括《夢溪筆談》中就記載過這個方法,以芥子許蠟,綴于針腰,無風處懸之,則針常南。”

  “這就是關于懸掛式指南針的說法。”

  “而夏國早在戰國時候就有使用司南的記錄。”

  “最早時候是在青銅盤上放置一只天然磁石制作的磁勺,用來辨別方向。”

  “青銅盤上面一共有二十四個方位,使用的時候必須保證水平且四周沒有任何鐵器。”

  “這是夏國最早的指南設備,一直使用到宋代,才出現人工磁石,替代了原本的天然磁石。”

  寧帆這話說完,直播間內全部傻眼。

  “宋代就有人工磁石了?”

  “我以為這東西是現代才有的。”

  “別說,我也以為是最近幾十年才有的這東西。”

  看到寶友們的話,天都大頑主搖搖頭。

  “寶友,這就是你們真的不懂了。”

  “五千年前歷史上就有磁石的記載,而夏國也是在兩千三百年前就開始使用天然磁石。”

  “宋代時候,有人將鐵質的針在磁石上摩擦,得到了最早的磁針。”

  “后來還有用淬火技術來制造磁針的。”

  寶友們聽著這種方法都覺得稀奇,他們之前可沒有聽過這樣的制作方法,紛紛讓頑主寶友解釋一下這是什么原因。

  “嗨,這有什么原因,小學沒學過自然與科學嗎?”

  “鐵質的針在磁鐵的作用下,被磁化作用后呈現出兩極分化,這就是瓷針磁化的原理。”

  “不過淬火那個原因復雜一些。”

  “具體辦法我不懂,反正就是加熱之后將瓷針放在正北正南方向,讓地磁場影響鐵針內部的原子排列情況什么的。”

  “淬火后排列情況固定,就形成穩定的磁針了。”

  “這也是古代制作指南針的原理。”

  天都頑主說完,停頓片刻。

  “對了!我這里還有個老式的指南針,拿出來給你們開開眼。”

  說完話發出一張照片。

  是一個大概一寸厚,四指寬的木頭盒子,已經打開露出里面的東西。

  四周的木頭邊框上刻有甲、卯、乙、辰、巽等二十四山,木制的框架中有一片透明玻璃。

  玻璃片下面就是一根無比精美的鐵質指南針,矛頭鳳尾,還有精致的鏤雕。

  眾人看著都覺得這東西不同凡響,紛紛詢問這是什么玩意。

  天都頑主寶貝地擦拭一番才得意道。

  “怎么樣,沒見過吧?”

  “泉城船廠那邊出來的好東西,當年鄭和下西洋隨船的指南針,搞不好都是鄭和用過的。”

  “可惜沒有什么銘文在,不然就能確定身份了。”

  眾人聽著話眼里泛紅。

  怎么別人手里一出手就是明代的東西,自己這邊恨不得是明天的東西,就是稀碎的不行!

  寧帆看一眼屏幕,微微搖頭。

  “頑主寶友,你想多了,這個不是鄭和的,是斌椿的。”

  寶友們聽到這名字一臉疑惑。

  “沒聽過這個人啊,是鄭和的下屬么?”

  “寧大師知道,應該不是無名之輩,可是怎么一點印象都沒有?”

  “明代沒這號人物吧?”

  “當然沒有。”

  寧帆看到寶友們議論,眼神垂下淡淡開口。

  “清代的人,怎么可能跑到明代去,鄭和手也不敢這么伸啊。”

  啊這…

  眾人聽到寧帆的話有些愣住。

  他們著實沒有想到這明代的東西的主人居然是清代的人。

  寧帆也不等他們詢問,主動說起斌椿的事情。

  “斌椿在歷史上聲名不算顯赫,可是在外交史上卻很有名,是最早被日不落國女王接見的清代大臣,也是夏國首個以官方名義外派考察的大臣。”

  “當然,還有個特殊的功績,斌椿將標點符號引入夏國,算是解放了萬千讀書人。”

  “文言文的句讀?”

  “嗯。”

  寧帆點點頭。

  這句話出來,直播間總算是有了點反應。

  他們從小到大可都是知道古代讀書人最難的還不是認字,而是句讀。

  畢竟在古代,書可不是有現在這樣的標點符號的,一本書如果不分行,很有可能只有一句話。

  那時候學而時習之,學的其實就是斷句。

  “畢竟一句話放在眼前沒有任何標點符號也沒有任何分行空段想要看明白說了什么只能靠猜這還是現代文換成文言文的各種倒裝省略借代就更難了沒有老師教根本學不懂”

  寧帆特意發了一段話出來。

  直播間寶友直呼自己眼睛瞎了,居然看到這種沒有分段和標點符號的東西,真的是見鬼了。

  “只是給大家體驗下沒有標點符號前的學生們是怎么讀書的。”

  “說回正事,你們不是想知道這個東西為什么是斌椿的嗎?”

  “是!”

  見寧帆直接說出他們心里想的,全在彈幕響應。

  寧帆不多說,找出一張老照片發出來。

  “看這個照片就知道。”

  “這是什么照片?”

  眾人看著畫面有些懵圈。

  畫面上有穿著清朝服裝的人,還有戴著大檐帽禮帽的人,背后的建筑看著就不是一般的地方。

  “白金漢宮。”

  寧帆知道他們要問,先一步開口。

  “斌椿代表團受邀在白金漢宮參加宮廷晚宴前的照片。”

  “那時候的日不落帝國已經有了電梯、電燈、火車,顯得科技輝煌,而斌椿他們完全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當然這個照片不是要說明這些,你們看看照片上左往右數第三個人腰間的東西,正好就是這個指南針。”

  眾人聽到話,立刻睜大眼睛看向照片,果然在說的人腰間看到一個圓形的木頭盒子,只是照片太過模糊,根本看不清楚。

  “寧大師,這也看不清,還有別的證據嗎?”

  “有啊!”

  寧帆繼續開口。

  “《乘槎筆記》中也有記載,斌椿自己寫的航海筆記,對自己的指南針也有細致描述。”

  “矛頭鳳尾,木盒蒙頗黎所做,常南。”

  “這里的頗黎就是玻璃,這是明代典籍中的記載,在清代只有一些學究才會使用。”

  “這,足夠證明了吧?”

無線電子書    直播鑒寶:寶友你很不對勁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