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40章 密旨

無線電子書    騙了康熙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客觀的說,懷里揣著密旨的玉柱,其實是老四此次南下豫省,最大的絆腳石。

  前明時期,不提也罷。

  清軍入關后,迄今為止,已經快八十年了。

  然而,黃河大堤,屢修屢潰,屢潰屢修,不僅耗費錢糧無數,而且收效甚微。

  照老四的想法,大堤破潰,必是貪官污吏們偷工減料了。

  不殺,不足以震懾宵小!

  但是,老四的手段太過暴力和血腥了,動輒建議抄家。

  甚至,老四經常上折子,提出他自己的獨特建議:干脆把官太太和姨太太們,也都一起賣了。

  晚年的老皇帝,因年事已高,虛榮心又特別強,一直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

  說白了,老皇帝惦記著駕崩后,有個仁君的好名聲,對貪官污吏們多有放縱。

  別人不清楚,玉柱心里門兒清,老皇帝整天念叨著宋仁宗。

  站在王侯將相的立場上,總打敗仗的宋仁宗,肯定不是好皇帝。

  但是,從小老百姓的角度出發,只要不瞎折騰,就是好皇帝。

  臨出發前,老十三和玉柱達成了秘密協議。但是,老四一直心存疑慮,擔心玉柱會出妖蛾子。

  畢竟,玉柱打老十那事,老四心里有鬼。

  現在,既然玉柱已經看破了棋局,老四再想甩開玉柱,那就要好好兒的考慮一下,回京之后,怎向老皇帝交差的問題了。

  身份不同,對策肯定不同。

  畢竟,玉柱打了老十,不僅屁事沒有,反而更受老皇帝的寵信了。

  廟堂之上,實力為王!

  要想拿到真實的災情,不露痕跡的混入衛輝府境內,勢在必行。

  但是,擋住去路的巡檢,就成了最大的攔路虎。

  來硬的,咳,條件完全不具備啊。

  從臺兒莊轉陸路的時候,玉柱只帶了牛泰、吳江和吳盛等少數幾個隨從。

  老四和老十三身邊的帶刀護衛,加一起,也就五個人而已。

  因為,這個時代,有句俗話說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

  各地的客棧、旅舍和會館,一直都是官府盤查的重點。

  為了掩人耳目,老四和玉柱,提前裝扮成了商隊,帶著拉貨的馬車趕路。

  但是,商人的運輸隊在這個時代,就是一塊超級大肥肉,誰見了都想啃一口。

  商隊所過之處的關卡差役們,皆需要掏出真金白銀的私下打點。

  客觀的說,商隊也是有規矩的。老四他們的隨行人員,只要超過了合理的范圍,很容易就驚動了地方官。

  老四一籌莫展,玉柱卻很淡定的低頭喝茶。

  皇帝不急,太監何必心急呢?

  老四是正欽差,他不急,誰急?

  反正吧,老四買通了路,玉柱跟著摸進衛輝府,也就是了。

  老四若是一直被堵在了曹縣,玉柱也毫無損失。

  因為,照老皇帝的吩咐,玉柱的責任,僅僅是盯著老四,不許他亂來而已。

  至于,黃河破堤后的災民們,說句心里話,玉柱暫時愛莫能助。

  嗨,就算是老四登基之后,河道上的貪官們都快被殺光了,黃河的洪水依舊不給面子,照樣年年破堤。

  歸根到底,就是治水的理念和技術太過落后了,讓老四無法做到:人定勝天!

  黃河是個啥性質?

  每年海量的泥沙,從黃土高原順河直下,持續性的淤積在了地勢平緩的豫省三府境內。

  根子問題是,疏浚河道,讓河床低于城市。

  但是,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黃土河堤,修的再堅固,也怕管涌。

  打通入豫之路,老四責無旁貸,和玉柱沒啥關系。

  既然來了曹縣,玉柱索性領著牛泰和吳江,出了客棧的獨院,逛到了縣城里大街上。

  這個時代的縣城,街道兩側的房屋,普遍都是木樓灰瓦的二層小樓。

  以玉柱的眼光,全國的縣城,基本上大同小異,街景沒啥可看的。

  而且,逛了幾店鋪之后,玉柱完全沒有購物的心思。

  一言以蔽之,不管是貨品的豐富程度,還是貨品的價格,都和京城相差甚遠。

  說句實在話,小農社會之下,不靠大運河的內陸,商品經濟并不繁榮。

  別說是區區縣城了,就算是管轄曹縣的曹州府(荷澤),也就那個樣子罷了。

  逛了一條街后,玉柱找了間還算大氣的茶樓,坐進了二樓。

  吳江從懷里掏出大帕子,仔細的擦拭了一遍桌椅,整個過程費時極短,動作卻如行云流水,令玉柱十分滿意。

  只是,令玉柱感到詫異的是,茶樓的伙計居然端上來了兩碟瓜子。

  一碟西瓜子,并不稀奇。另一碟葵瓜子,就極為罕見了。

  玉柱立時來了精神,指著那碟葵瓜子,興致勃勃的問茶樓的伙計,“這是何物?”

  “不瞞公子您說,此物名喚丈菊子,乃是鄙號特有之物。凡是磕過的客官,就沒有不說好的。”

  聽伙計這么一介紹,玉柱又漲了見識。

  敢情,清初時期的山東,葵瓜子竟然叫作丈菊子?

  玉柱能中狀元,確實下過苦工夫。

  前明的農學家王象晉,在農學專著《群芳譜》里,專門介紹過向日葵: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陽花。

  玉柱嘴饞,以前一直想磕葵瓜子,卻一直沒尋找到向日葵的蹤影。

  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吳江立即被委以重任,跑去和茶樓的掌柜,商議購買若干向日葵植株的好買賣。

  不管啥時代,在商言商,只要舍得出錢,商人就會心動。

  談妥了買賣之后,吳江興沖沖回樓上,卻冷不丁的和人家撞了個滿懷。

  “怎么走道的?不看路么?瞎撞什么?”那人張嘴就是厲害的數落,一口純正無比的京片子。

  吳江抬眼一看,情不自禁的揉了揉眼眶,再定神一看,好家伙,這不是京里的老熟人么?

  也是下人當慣了,吳江絲毫沒敢猶豫的扎下千去,一邊拍袖口,一邊恭敬的喚道:“請二…”

  誰料,被撞的那人,竟然搶過了話頭,厲聲道:“若敢胡言亂語,就挖了你的眼睛,割了你的舌頭。”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org

無線電子書    騙了康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