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千六百一十九章 明日邊緣(二十八)

  “你們得看看這個。”帕米拉打開了投影儀。圍坐在牌桌旁邊的幾人轉頭看過去,發現畫面里出現的是哥譚地鐵的施工畫面。

  “怎么了?”哈莉微微皺眉問道。

  “我在兩條地鐵線路的中央換乘站找到了一部分的炸彈材料,被和天花板龍骨材料放在一起。并且現場有組裝炸彈剩下的扎帶。數量不小,但是我沒有找到炸彈本身,他們可能是把那玩意兒藏起來了。”

  緊接著,她按動遙控器,投影屏幕上的畫面切換了起來。能夠看到在一大堆的建筑材料當中,有一些明顯不屬于地鐵工程材料的化工用品,包括裝在桶里的粉末、裁剪好的紙殼外包裝、電路板和扎帶。

  杰克看著畫面里的東西說:“這家伙是專業的,他使用的是安全性更高的粉末炸藥,而不是液體炸藥。這證明他有化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有弄到TNT的路子。不過,正因為安全性更高,所以引爆需要用雷管。你有在現場發現類似的東西嗎?”

  “沒有,所以我才覺得,他們可能是故意把我們引到這里,讓我們以為他會在中心站點引爆炸彈,但實際上卻去別處引爆。”

  “有道理。”哈莉說,“在兩條線路的交叉點引爆炸藥確實能夠造成最大的損害。但是如果他知道他的計劃有可能被發現,那么就會順勢推論,反恐組織也會覺得他會在中心換乘點引爆炸藥。那么如果他在這里留下一些炸彈痕跡,對方就會嚴密防守這里,從而疏忽對其他地方的防范。”

  “如果不在這里引爆,那會是哪里?”維克多一邊思考一邊說,“我猜肯定不是那些偏遠的站點。或許會是某個商業街附近的站點?”

  “還有一種可能。”席勒的語調沉下去,他說,“哥譚大學地鐵站。”

  所有人悚然一驚。喬納森立刻反應了過來,他說:“哥譚大學就快開學了,新生也快到了。如果這個時候哥譚大學附近的地鐵站發生爆炸,那影響的可不只是哥譚人,外地人也會看我們的笑話。”

  “而且學校發生安全事故的嚴重性可比其他地方高多了。”哈莉說,“萬一傷到了學生,一定會引發軒然大波。搞不好校長還要引咎辭職…等等,哥譚大學的校長…”

  席勒也想到了同一件事:“哥譚大學的校長是希瓦納,希瓦納剛好是老沙贊的敵人。一旦哥譚大學出事,他難辭其咎。那對付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哥譚大學附近搞事。”

  “我正在想他們誰和誰是一伙的。”杰克的手搭在凳子的椅背上,一下一下地晃悠著并說,“今天出現在工廠里的那幾個傻子,說自己來自于阿曼達·沃勒的‘聯邦盾’。這個組織要么受雇于總統,要么就是國會議員。”

  “而想要炸地鐵的那家伙,未必和他們是一伙的。他有可能受雇于鉆石街的大財團。不過這兩方人的目的是一致的,想通過破壞布萊尼亞克建立的新秩序,來反對他對于金融發展的抑制。”

  “這里面有可能有老沙贊混入其中。考慮到他應該沒那個本事影響總統和財團,那么更有可能的是,他影響了執行者,改變了執行者原本的行動方略,而讓他把矛頭對準了希瓦納。”

  “他的目的除了對付希瓦納,應該也是想破壞新秩序。雖說混水好摸魚,但他們對布萊尼亞克的仇恨是不是太高了點?”

  “這再正常不過了。”席勒的手中把玩著一張撲克牌,他說,“布萊尼亞克統治地球最利好誰?當然是普通人。”

  “如果我們把人類分為90的普通人和10的精英階層,那么很容易就能發現,由10的精英階層來統治90的普通人是不科學的。”

  “因為,這10的精英階層的自身利益就是來自于普通人。也就是說,他們是既得利益者。那么他們首先要保障的就是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普通人的生存。”

  “但布萊尼亞克是外來者。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他沒有什么既得利益。可以說是旁觀者清。他明白,統治地球統治的就是大多數的普通人。那么為了保障普通人的生存,他一定不會允許那10的精英階層過度侵占利益。”

  “而收割普通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顯然不是實業。因為實業可以提供就業崗位,人們有了就業就有了工資,實際上是在讓財富向下流通。”

  “但是金融不一樣。金融的本質是大魚吃小魚,讓財富不斷地向少數上層人士流通,直到最小的魚被吃干抹凈,什么都不剩。”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們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通過引發事故操縱股價,通過公關輿論做空企業,這些都是為了讓錢集中到某幾個人身上。”

  “如果布萊尼亞克是那種傳統統治者,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統治這幾個人來統治人類。歷朝歷代都是這么做的。”

  “但是,布萊尼亞克過于先進。他完全可以做到統治每一個細枝末節。這就導致,他不是通過統治精英人士來統治地球,而是直接統治地球,統治絕大多數的普通人。”

  “為了保障普通人的生存,他必然要限制精英人士的財富發展。哪怕不會直接剝奪他們的財富,也會讓他們財富積累的速度變慢很多。”

  “而這些未能集中到富人身上的財富,最終都會流向普通人階層,來減緩他們的生存壓力。這顯然是利好普通人,而利空精英階層的。”

  “布萊尼亞克降臨的時候,總統、議員和大財團可能受到了脅迫。但最終讓他們一致通過‘布萊尼亞克法案’的,是歷史慣性帶來的決策失誤。”

  “他們對于人工智能的想象力太過匱乏,完全不了解布萊尼亞克有多先進。覺得布萊尼亞克依舊力有未逮,會采取傳統方式統治地球。這樣他們不但可以當買辦,還可以利用著先進的超級工具繼續奴役和壓迫普通人。”

  “但是可惜,布萊尼亞克的先進程度遠超他們的想象,可以直接統治每一個人類個體,并為了資源分配的公平,開始壓縮和限制富豪們收割普通人。他們自然就會反悔,又開始反對布萊尼亞克了。”

  “而對于老沙贊來說,或者說對于那些一直想要攪亂人類社會的幕后存在來說,布萊尼亞克這種極為精細的統治方式,也是不利于他們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傻子。這不是在侮辱誰,而是一個事實。很多人的智力是有問題的,只是因為能夠自理,所以不會被斷定為病理性智力障礙,偽裝成正常人生活在社會里。”

  “騙子最喜歡的就是這種人。腦子轉不過來,反應慢,沒有長遠目光。隨便編個什么騙局,就能把他們騙得團團轉。”

  “魔法的本質就是騙局。不論是和魔鬼還是什么簽訂契約,人類都是吃虧的。聰明人不會主動去吃虧,就算吃虧了,也一定會想辦法止損或者從其他渠道來彌補,不讓自己太虧。”

  “但對這些傻子來說,吃了個小虧,就想吃大虧。吃一塹再吃一塹之后,還要安慰自己能吃是福。哪個魔鬼會不喜歡這樣的人?”

  “可布萊尼亞克的存在,顯著地提升了人類智力水平。傻子雖然會上當,但是有布萊尼亞克輔助的傻子,會上當的概率就低了很多。”

  “因為魔鬼雖然能忽悠傻子,但是布萊尼亞克顯然可以更近距離、全天候無間斷地忽悠傻子,讓他們至少在行動上,盡可能的符合一個正常人的標準,不去上那些顯而易見的當。”

  “布萊尼亞克的存在提升了人類的下限。魔鬼那套愿者上鉤的把戲,在超級人工智能面前是沒有意義的。他有的是力氣和手段,讓人類聽他的。”

  “正因如此,布萊尼亞克才會成為富豪和魔鬼的勁敵,讓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推翻他的統治。”席勒最后總結道。

  “那這樣說來,我們豈不是成了‘正義’聯盟?”哈莉說。

  “恐怕很難。”杰克搖了搖頭說,“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布萊尼亞克畢竟是個外星人。人類抵抗邪惡外星人天經地義,布萊尼亞克占據不了道德高地。反而是人類領袖可以利用這一點,把所有錯誤都推到布萊尼亞克身上。”

  “也是。這就類似于疏不間親。”帕米拉嘆了口氣說,“布萊尼亞克做了一萬件好事,只要有一件事出問題,那就是‘外星人終于顯露邪惡本質’。而人類領袖做了一萬件壞事,只要擊退了外星人,那就是勇敢守衛地球的英雄。”

  “怪不得正義聯盟早早下班了。”韋倫感慨道,“他們當中還是有聰明人的,知道布萊尼亞克的統治可能會對大部分人更好,所以不去當這個所謂的英雄,不趟這灘渾水。”

  “更加致命的是,布萊尼亞克針對金融的一系列動作,證明他恢復美國本土工業的決心。但是金融和工業并不是互補關系。相反的,這兩者是敵對的。一個國家要么是金融國,要么是工業國,沒有雙贏的選擇。”席勒說。

  “因為金融的排他性太強了。”喬納森開口說道,“一家企業的股票,與其生產的穩定性和產品質量不成正相關,卻與輿論、市場信心、資金和借貸高度相關。”

  “那么要提振股市最好的方法不是加強生產、提高產品質量,而是輿論攻關、演講和投資。甚至如果能夠把用于投入生產的錢更多的拿來干這些事,反而可以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這就是幾十年來美國逐漸拋棄實業轉向金融發展的真相。”

  “那么要想重新轉變為工業國,就得讓更多的資金投入生產線建設。可錢的數量是一定的,變成了赤裸裸的實物資源,就沒法進投資者的腰包,這對富豪和需要富豪支持的政客來說是致命打擊。”

  “但是工業國和工業國之間的合作是可以雙贏的。”哈莉說,“全球化的生產背景之下,產業鏈能夠形成互補,大家都有錢賺。這就是布萊尼亞克的終極目標,也是人類社會的理想狀態。”

  “恐怕我們真的得當個幫助外星人統治地球的壞蛋了。”杰克嘻嘻笑了一下之后說,“我寧可一天跑十趟工廠拉原材料,也不想某天賠光股票從樓上跳下去摔成肉泥。”

無線電子書    在美漫當心靈導師的日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