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臺下十年功,臺上三分鐘。

  明軍也是花了差不多十年之功,才有如今畢其功于一役。

  傳自彭祖師,天完陳漢這一系紅巾,時至今日,凄然收場。雖然巴蜀的明玉珍尚存,但是估計沒人會覺得明玉珍能威脅到老朱。畢竟只用一招祭祀釣魚城,就收攏蜀地人心。明玉珍又能接住幾招呢?

  所以,由大明一統南方大區,已經到了勢不可擋的地步,其他勢力,也只能瑟瑟發抖,茍延殘喘,隨時等著明軍的駕臨。

  只是朱元璋的心里,還遠遠沒有那么輕松。

  明玉珍,張士誠,陳友定,這三人綁在一起,也扛不住老朱的降龍掌法。

  真正讓朱元璋焦頭爛額的,還是湖廣,還是這些剛剛占領的地盤。

  民生凋敝,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饑民遍地,餓殍滿眼…如果不能迅速恢復湖廣的民生,這么一大片土地,就會成為大明的潰瘍,不斷失血,消耗寶貴的財賦精力。

  所以移民之舉,勢在必行。

  江西填湖廣,誰也阻攔不了。

  唯一不同的是,如果用人得當,方法合理,準備妥當,這個過程會損失小一些。

  另外在移民這項大政之外,還有處理湖廣本地的豪強,要把這些釘子拔除,落實均田,建立起對地方的掌控。

  這是誰都能看得到的兩步棋,也是最重要的兩步。

  羅復仁和姚廣孝,這是張希孟和朱元璋共同挑選出來的人,以二人的本事,完全可以期待。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事情,看起來似乎不是那么緊要,但是同樣意義非凡,而且還必須朱元璋做主,張希孟提供方案才行。

  “先生,鄒普勝他們希望赦免彭黨中人,并且在武昌為彭和尚建廟祭祀。”老朱沉吟道:“他們著實是得了便宜,還想要更進一步啊!”

  張希孟點頭,實話他肯定彭和尚這些人,也是著落在反抗元廷上面,自然有著收攏人心的意思。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彭黨舊人也立了不少功勞,漸漸的,竟然形成了了一股力量,他們不斷替彭黨話,往彭瑩玉的臉上擦胭脂抹粉,弄得彭祖師成了抗元英雄,朱元璋好似成了彭和尚的門徒似的。

  很顯然,這就有些喧賓奪主,混淆視聽了。

  “主公,無論哪一朝代,都不會允許彭黨這些人的。更不會讓他們肆意宣揚,擴大影響…只是眼下貿然出手,不免亂了人心,破壞了大局。要是讓鄒普勝等人受了驚嚇,不愿意配合服舊部,事情就不好了…臣的意思,能不能針對所有寺廟,頒布一條法令?”

  “寺廟?”

  “對!就是剝奪所有寺產,不許僧人種田收租。再有,要對現有僧人展開考核,只有通過考試,才能在廟中做法事。其余任何僧人,皆是假,一律取締。再有,要向各地衙門,堂講清楚。我們講的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誰要是什么彌勒降世,明王重生…一律嚴辦!”

  朱元璋略沉吟,就迅速點頭。

  實話,正因為僧人出身,才讓老朱對僧人深惡痛絕,他太清楚這幫人是怎么回事了!朱元璋甚至一度想過,關閉所有廟宇,強迫僧尼回家種田。

  但是幾經權衡之后,朱元璋到底沒有下旨。不過由于剝奪了廟產,讓僧人的處境越發艱難,許多人早已主動離去,僧人數量銳減,只剩下十之二三。

  且由于均田之后,百姓對朝廷有了強烈的信任,遇到了事情,更愿意尋找官吏,宣講員,甚至是堂的先生,使得僧人地位大不如前。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應天等地的情況,老朱也就更愿意順水推舟,不知不覺間完成。

  但是到了湖廣,這里是新并入的疆土,正需要以無上的力道,鏟除渣滓,滌蕩風雷,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明明白白的措施,干凈利落,直白有效。

  “先生,你這個考試,打算怎么考?”

  張希孟一笑,“主公,這種事情,自然要看主公的意思,您想要什么結果,臣就安排什么樣的考試。”

  朱元璋眉頭挑動,突然道:“先生,咱要讓僧人百不存一!”

  張希孟咧嘴苦笑,還是你狠啊!

同行是冤家,一點不錯!谷適  “主公,既然如此,那就需要先考核基本的文化知識,什么經啊,算啊,天文歷法,經史子集,總之比照科舉考試,也就是了。”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先生,若是能通過這個考試,直接去當官不行嗎?又何必一定要出家?”

  張希孟笑道:“主公,你要準許一些人一心向佛,畢竟皇糧好吃,事情難做。還有人愿意當逍遙自在閑人。”

  “那,就這么聽之任之?”

  張希孟道:“怎么會這么容易!接下來自然是要考核釋家問…各宗派主張,習心得體會,再讓他們按照嚴格的八股文,表達出來。一切齊備,通過考試之后,還要進行面試,考驗表達能力,等一切都妥當了,再給發度牒不遲。”

  聽完張希孟的描述,老朱覺得還不錯,欣然道:“誠如是,必定一心向佛,咱也不好阻止,一定要成全啊!”

  當這套辦法公布出去之后,看到的人都噴血了,論起狠來,這對君臣,真是到頭了。

  按照這套標準一個人要如何出家呢?

  首先,要精通問,有著相當的水平…至少能通過科舉的那種。

  然后這位還要頂著當官的誘惑,努力習佛法,廣覽博,通過考試,拿到資格。

  按理這兩步,就已經阻擋住了九成九的人,可以罷手了。

  但是別著急,還有面試,還要考核講經法的能力…這一套下來,比起西天取經也不遑多讓了。

  這樣一年能有幾個人通過?

  三個,五個,還是十個八個?

  反正只要朝廷愿意,可以一個都不放過…沒有辦法,畢竟元朝的僧人太過分了,烏七八糟不,一個個寺廟都成地方一霸,必須出重拳。

  而且還有白蓮教這幫人,到處宣揚彌勒佛降世,明王重生,跟著他們,就能得大光明世界…大江南北,都有這些人存在。

  如果再無限度拔高彭瑩玉,四處建廟,那可真要天下大亂了。

  想來鄒普勝等人也會知難而退,老老實實消停下來,不然讓他們追隨著陳家祖孫去高麗,也不是不可能。

  總而言之,安排妥當了這件事,接下來卻是一件大喜事…那就是湯和統御著苗部兵馬,從岳州趕來,同朱元璋順利會師。

  闊別數年的兩個人,終于見面了。

  “臣湯和,拜見上位!”

  湯和快步奔跑,拜倒地上,熱淚盈眶。

  朱元璋急忙攙扶起他,眼圈也紅了。他仔細打量湯和,又黑又瘦,面皮因為長時間暴曬,呈現出一種濃稠的醬紅色,化都化不開。

  朱元璋看在眼里,忍不住抓住湯和的手臂,用力搖晃,十分激動,“辛苦了,你辛苦了!”

  湯和感嘆道:“臣走的時候,上位還只是吳國公,現在已經是大明天子…數年之間,變化真是太大了,咱們大明蒸蒸日上,真是讓人高興啊!”

  老朱笑道:“能有今天,還不是靠著大家伙拼命,尤其是你們,能堅持下來,真是不容易。”

  朱元璋扭頭看了看張希孟,道:“張先生,你也看,該怎么封賞才是?”

  張希孟笑著過來,湯和見到了張希孟,竟然越發激動起來。

  “張先生,伱和幾年前大不相同啊!實話,這幾年,每當撐不住的時候,我就喜歡翻看先生的文章,尋找解決難題的辦法。我們這些人,差不多都是先生的生啊!”

  張希孟笑道:“過譽了,過譽了!一個主張,要想落地,就離不開大家伙努力。實話,不是我幫了你們,而是你們成全了我!咱們教相長罷了!”

  湯和大笑,“還是先生會話,聽著讓人舒坦。只是我現在手下,數萬兵馬,以苗部居多,漢人士兵非常少,和其他兵馬不同,到底要如何安排,還沒有一個確當辦法。”

  張希孟道:“此事我和主公議論了不止一次,你手下的這批將士,可以是百煉成鋼,非比尋常。我的意思是挑選一批最優秀的,成為軍中訓導員,要把你們磨礪出來的東西,帶給新兵。另外苗兵的問題,自然是一視同仁,整編之后,把老兵散布到各地,讓他們當村官,負責接收移民,你看怎么樣?”

無線電子書    大明第一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