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6章 最困難的部分

無線電子書    科技手札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你是說,仿真的時候就要把全部的問題百分之百找出來?”許久之后,楊曉才勉強從驚訝中回過神兒來,帶著不確定的語氣弱弱的問道。

  這要求實在是太高了,高到離譜。

  功能仿真也就罷了,功能仿真是在忽視電路的各種自身影響和延遲的情況下,驗證電路行為與設想是否一致。

  這完全是在理想環境下進行的,但現實的制造環境可不是理想環境,映射到特定的制程工藝環境后,必須考慮電路的路徑延遲和門延遲對電路行為的影響。

  這也是時序仿真對比功能仿真最大的不同,也是最為困難的部分。

  時序仿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做到對生產行為的預計,但預計也就只是預計罷了,誰也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證仿真成功了,流片就一定能成功,要不然也就不會存在流片失敗的事情了。

  現實的情況就是如此,真正流片試制的結果往往與設計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偏差——特定的生產環境根本就不是一個仿真工具所能完全模擬的。

  偏差的大了,或者壓根沒有實現預期的完整功能,那就是失敗。失敗了就必須優化設計方案再次仿真再次流片,一次一次的失敗,一次一次的修改,再一次一次的流片。

  這樣高昂的費用別說一般企業,就算是高通也不愿意承受——所以即便制造出來的芯片有一些些偏差,但大差不差也就那樣了,流片一次好幾個億,能湊合那就得湊合。

  火龍不就是這么來的嗎?總不至于說高通設計的時候就知道這東西肯定有問題,然后還不去優化修改——根本原因還是仿真沒有找出問題,等到流片出來又不愿意花大量的資金去再次流片了。

  如果仿真工具真的能夠做到如此程度,仿真的時候就能完全看到樣片的效果,那這些問題完全可以在流片之前解決!

  比起流片的費用,仿真那可是便宜的太多了太多了,就算是改個十回八回的,費用也抵不過一次流片的十分之一。

  楊曉被這種想法徹底的打敗了,震驚中夾雜著亟求確認的眼神向康碩問出的這個問題:“仿真的時候就能把所有的問題全部發現?”

  這是所有EDA軟件開發商共同的終極目標——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終極目標。

  百分之百的仿真,全世界都沒有誰做得到,哪怕是占據市場七成以上份額的第一梯隊三巨頭捆一起也不行!

  “楊總,你不用這么震驚。”康碩倒是沒有那么驚訝:

  “我們確實對合作伙伴做出了承諾,對EDA工具的要求確實是高。不說百分之百仿真生產工藝環境,但至少的標準也是要達到98%以上才算合格的。

  “也就是說,100次仿真成功的結果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失敗最多不超過兩次,這是一個硬性的指標。

  “而成功的標準也很嚴格,要求功能必須完全實現,性能差距不能低于設計的90%。就拿驍龍888來說,發熱發成那個樣子,那就不能算成功,算失敗。

  “當然,這不僅僅是改進仿真工具就能完成的,產線對自己的能力和良率控制也很關鍵,否則仿真做的再好,生產拉垮了,一致性不能保持,未來的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做不到。”腦子里把康碩說的話又默默的過了兩遍,楊曉最終搖了搖頭:“不光我們,現在世界上也沒有哪家企業能夠做得到。”

  “現在確實,”康碩點了點頭,沒有反駁楊曉的話,而是反問道:“那夏大九天愿不愿意做第一個呢?”

  楊曉瞬間就明白了康碩的意思,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他:“我們?做第一個?”

  這話問出來的時候,楊曉發覺自己內心激動了——行業第一的誘惑啊,他就算是晚上睡覺做夢,都夢不到這么美好的事情。

  如果這是真的,絕對是他完全無法拒絕的存在。但這真的做得到嗎?楊曉殷切的看著康碩,仿佛在他面容中尋找著答案。

  “我知道,楊總對混沌科技的實力是有疑慮的,尤其是在EDA軟件這個你們的專業領域,實話說,我對你們能不能勝任我的這個目標所需要的工作也很有疑慮。”

  康碩說的無比真摯:“那這樣,今天我們什么都不談,相互先觀察一段時間,對對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說,楊總意下如何?”

  “也好。”楊曉點了點頭,這么些天,混沌科技搞出了這么大的動靜,楊曉的內心對這個還在大三的學生也是好奇的緊,正好有機會了解一下。

  “我這輩子就是勞苦的命!”

  第二天一大早,康碩就又踏上了去往江州的高鐵列車,穿梭的崇山峻嶺中,他的心里是無限感慨。

  康碩原本的計劃是在學校好好休息幾天,順便鍛煉鍛煉身體的,但沒辦法,總不能讓楊曉陪著他在學校操場跑步吧?

  “楊總,我相信等你見到了我們晶圓廠的運作方式之后,你對我計劃的信心會立即提升一大半。”

  商務座車廂就他倆,交談起來也不用擔心影響到他人,康碩也是介紹起晶圓廠的情況。

  “歐唔,那我倒是好奇了,”

  楊曉發覺康碩這個人陽光的很,跟康碩一說話,他發覺自己的心態都年輕了不少,連說話的時候那種老城穩重甚至有些暮氣沉沉的感覺都完全消失不見了,他也是得意道:

  “因為工作的關系,我對晶圓廠的運作也非常熟悉,甚至直接在華芯科技的產線上還待過半年,這里邊的東西我可是熟悉的很。”

  康碩一笑,沒有說話,楊曉懂,那就更好了,到那兒他自己就能看明白,還省的費自己的口舌了。

  康碩想過了,如果自己要以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對EDA軟件的布局,夏大九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國外的根本就不用考慮,然后就是夏大九天這個國內的領頭羊了。

  不過康碩要的合作肯定不是簡單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單純關系,那樣是會影響他整體的布局的。

  “那就看他們自己怎么選擇了。”康碩甩了甩自己的思緒,不再想這些。

無線電子書    科技手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