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科技水下拍攝,又發現新物種了?

無線電子書    探秘全球:從發現綠尾虹雉開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傍晚,涼風習習。

  林飛正在房間完成最后的剪輯工作。

  字幕和配音都已經完成,不過要確保每一句話和字幕出現的時機都要剛好,所以要花費一些功夫。

  視頻剪輯并不單單是個技術活,更多的是耐心和細致。

  小家伙們百無聊賴的陪著他。

  邊牧很想和林飛玩耍,不過林飛在忙,它就沒有打擾。

  雪貂躺在電腦旁邊,四腳朝天,已經睡得不省貂事。

  這個時候,林飛摘下耳機,確定西伯利亞的第一期紀錄片沒什么問題。

  他看了一眼表,已經是晚上11點半了。

  “總算是完成了。”

  “直接發布吧。”

  林飛長出一口氣。

  于是,他將自己制作完成的第九期的紀錄片第一專題發在了網上。

《環球紀錄第九期——探秘西伯利亞》,第一專題:北極圈和北冰洋  西伯利亞能拍攝的東西有很多,需要分成幾個專題制作。

  這次的紀錄片一如既往在多個平臺發布,包括華夏央視3套,海外BBC電視臺,以及其他一些視頻平臺。

  紀錄片記錄了一角鯨、北極熊、北極海豹等多個物種的活動情況,對于喜愛野生動物的人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接著,林飛的紀錄片火速登上熱搜。

  #飛哥第九期紀錄片發布#

  這個詞條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飛哥終于又發視頻了!

  能做到兩個月一更我已經很滿意了!

  不知道北極光剪輯進去沒,上次的北極光是真的精彩!

  讓我去看看有幾個鏡頭我在現場!

  粉絲們很興奮。

  這件事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波瀾,不過林飛沒有再關注后續的情況。

  他開始著手準備水下探測器的事情。

  能探測一千米深度的水下探測器,造價往往很高。

  不過涉及到國家級別的科研,這些錢就不是什么事情了。

  華夏科學家曾多次到貝加爾湖考察,胎生貝湖魚就是華夏科學家考察的時候發現的,不然的話這種魚也不至于名字這么直白。

  別的魚叫青魚、草魚、白魚、鯉魚、鯽魚,華夏科學家發現這種胎生的神奇小魚只有貝加爾湖特有,于是就叫胎生貝湖魚。

  第二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正是適合拍攝的好天氣。

  無人機飛在空中,拍攝著下方的畫面。

  由于昨晚紀錄片的熱度很高,網友們迫不及待涌進林飛的直播間之中,想要發彈幕聊紀錄片的感受。

  等看到直播畫面,大家頓時神色一頓。

  畫面中,林飛正在檢查輪船,旁邊還跟著幾個俄國人,和林飛聊著什么。

  這次的輪船,和之前的游艇完全不同。

  之前的游艇是普通的快艇,承載量很少,不過速度飛快。

  而這一次,則是一艘巨大的輪船,噸位很足,而且還配有一個巨大的機械臂,看起來格外的霸氣。

  大家立刻興奮起來。

  這是什么輪船!

  真不愧是飛哥,跑到貝加爾湖還能找來這么大噸位的輪船!

  貌似是俄方的科研船,飛哥面子好大!

  肯定是我們國家的機構出面了,華夏科學家也會去貝加爾湖搞科研。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

  粉絲們格外的激動,到底是飛哥,面子真大。

  此時此刻,林飛正在和俄方生物研究所的人溝通。

  最近一段時間研究所不搞水下調研,科研船一直荒著,林飛租借科研船會繳納足夠的租借費,所以俄方欣然同意林飛的要求。

  林飛不在乎那一點租借費,有了水下探測設備,拍攝紀錄片就方便很多。

  而且,林飛很想看看黃金列車的情況。

  于是,林飛租借到科研船,又雇了幾個船工,便打算開船到貝加爾湖拍攝百米以下水域的物種。

  一切都處理妥當,林飛對網友們說道:

  “我現在租借的是俄羅絲深水研究總局貝加爾湖分局的科研船,叫做‘阿格耶夫號’。”

  “這艘船的性能很不錯,可以通過四個水下探測器查看兩千米左右水深的情況。”

  “對于拍攝海峽紀錄片來說,作用很大。”

  “不過畢竟只是普通的水下探測器,不如我的仿生魚那么方便,探測器在水下并不靈活。”

  “但是能讓我看到深水下的畫面。”

  “接下來直播深水探測的過程。”

  看著直播畫面中巨大的科研船阿格耶夫號,大家皆是神色興奮。

  這直播內容可太牛比了。

  很多人對科學探測幾乎沒有任何了解,更別說看直播了。

  現在在斗音、B站、斗魚這樣的地方居然可以看到深水探測的直播,這著實出乎大家的預料。

  接著,林飛雇了幾個船員,便乘坐著科研船,直奔著貝加爾湖中心地帶而去。

  中心地帶沒有島嶼,面積非常大,這里的魚也是最多的。

  除了魚以外,海底還有各種各樣的淡水龍蝦、淡水海螺,都很值得拍攝記錄。

  科研船劃破海面,直奔著遠處前進。

  和之前的游艇相比,科研船的速度很慢,但是更加的沉穩。

  林飛站在船頭,也不擔心被波浪搖晃下去。

  今天的貝加爾湖水十分清澈,陽光照射下來,整個湖泊都像是在發光一樣。

  林飛并不打算直接去找黃金列車,那樣目的太明顯了。

  反正他租了科研船十天的時間,等過幾天再去看看。

  兩個小時后,林飛把船停在湖中心。

  然后,他開始指揮工程師操縱著機械臂把水下探測器放下去。

  巨大的嗡鳴聲響起,直徑一米多的探測器被鋼繩牽引著不斷下墜。

  林飛在指揮控制室里,一邊看著監控屏幕,一邊調著探測器的監控視角。

  無人機飛到指控室里直播。

  “現在在調信號,一千米以下的水下信號較弱,必須保證信號的穩定。”

  “這片的操作臺可以操縱四臺無人機簡要的來回拍攝,包括上浮、下潛等等。”

  “每一臺無人機都配有強力的燈光,可以拍攝到水下物種活動的畫面。”

  “不過,海底太大了,水下探測器能探測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能不能拍到淡水生物,還是要看運氣。”

  林飛向網友們講述著。

  感覺好高大上!

  之前我以為拍攝紀錄片的人能用到十萬以上的攝像機就很牛筆了,直到我看到了飛哥。

  直接開著價值幾個億的科研船來拍紀錄片,真就是獨一份!

  飛哥的黑科技匪夷所思啊!

  人們驚呼不斷。

  大家可以通過無人機看到監控屏幕的畫面。

  由于科研船不能把水下探測器的畫面直接播放到直播間,所以大家想要看水下探測器的畫面,就必須從無人機的鏡頭看。

  網友們看到,在一個巨大的屏幕上有四個分屏,每一個分屏都是水下的場景。

  從屏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遠處有很多淡水魚在活動。

  接著,水下探測器繼續向下墜落,越來越深,直播的畫面也越來越暗。

  “現在是水下兩百米,這個深度,光線就已經很暗了。”

  “根據雷達信號顯示,這個地方的湖底深度是800米左右。”

  “水下探測器還要繼續向下六百米。”

  林飛又是科普道。

  科研船的轟鳴聲不斷響著,大家看著指控室里的儀器和操作按鈕,都是驚呼連連。

  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大約半個小時,水下探測器終于來到了湖底深處。

  強烈的燈光照射下去,驅散了湖底的黑暗。

  網友們看到湖底堆著一層厚厚的淤泥,其上有些許綠色的水草生長著。

  不少人類遺留下來的垃圾在淤泥中露出一些痕跡,比如玻璃罐頭瓶子、銹跡斑斑的木牌子,有人還看到兩個旺仔牛奶的紅色易拉罐。

  林飛操縱著水下探測器,拍攝周圍的情況。

  燈光照射下,林飛看到有很多巨大的貝殼,頓時神色一亮。

  “是淡水貝和淡水螺!”

  “貝加爾湖的淡水貝非常大,能拍到也不容易。”

  “有收獲,還不錯。”

  林飛笑著說道。

  接著,他操縱著水下探測器繼續在湖底拍攝。

  就在這時,幾只樣子格外的丑的小魚從探測器中飄過。

  它們的眼睛像是蒙著一層霧,看上去格外的嚇人。

  臥槽,這魚好丑!

  彈幕立刻洶涌而來。

  嚇老子一跳!

  不斷有人吐槽道。

  看到這幾只小魚,林飛則愣了一下。

  他眉宇間浮現出一抹錯愕,然后笑著說道:

  “這幾只魚,我還真不知道是什么品種。”

  “貌似,它們并未被人類發現過。”

  聽到林飛的話,直播間的網友頓時目瞪口呆。

  未被人類發現過?

  那豈不是飛哥......又發現新物種了?!

無線電子書    探秘全球:從發現綠尾虹雉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