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九章 ??和珅來了

無線電子書    活埋大清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海風徐徐,車馬轔轔。

  地處天南的潮州府,現如今正是氣候最為涼爽舒適的時節。連大白天頂著日頭趕路也不覺著炎熱了。而大路兩邊的平地上,則是大片大片已經成熟了就等著收割的晚稻以及看著跟矮腳竹林似的甘蔗田——都是伏兵劫道的好地方啊!

  在潮州府城通往揭陽縣城的官道上面,此時正行走著一隊不知從哪里來的騎兵。

  這隊騎兵總共有三百余人,個個都是涼帽馬褂。還攜著弓箭,挎著長刀,趾高氣昂。當先的一騎,還舉著一面鑲著紅邊的黃色的團龍旗。對大清軍制有點了解的人一看這隊騎兵的裝扮和這鑲黃團龍旗,立馬就會知道他們的來歷了——他們應該就是傳說中天兵無敵的八旗兵,看旗子的顏色,應該是一隊鑲黃旗的天兵!

  這隊八旗兵分成了兩列,護著中間的七輛騾馬大車,緩緩而行。這七兩騾馬大車大多是拉行李的,上面的大包小包的箱子堆得滿滿當當的,都用麻繩緊緊扎著,也不知道是什么?

  但是位于車隊中間一輛,卻是輛坐人的馬車,拉車的挽馬都膘肥體壯,油水光滑。坐在車轅上的車夫也是一身旗兵的打扮,在那里坐得筆直,得意揚揚的揮著鞭子。一看就知道是個有編制的車夫,大街上隨便雇來的可不能那么豪橫!

  在這兩馬車左右行進的騎士看著也特別的精神,最醒目的就是一個騎著匹特別神駿的大長腿馬的高大漢子,這漢子還穿了一件在廣東這邊足夠亮瞎人眼的黃馬褂!

  黃馬褂在清朝可不是隨便誰都能做一身穿上的,那是只有御前侍衛或是皇上讓穿的臣子奴才才能穿上的。

  而這位身穿黃馬褂的彪形大漢既不是御前侍衛,也不是大清皇上下旨賞穿黃馬褂的臣子奴才......而是朱三太孫朱和盛!

  朱和盛現在正用計呢!

  他現在可不是那個有勇無謀的火炮朱了,而是智比諸葛,才高八斗的朱三太孫朱和墭了。面對清妖重兵固守的北溪橋,當然不能只憑蠻力強攻了。而是要用計智取!

  而他智取的方法,就是化妝奇襲!

  他是十月十五日的時候,領著師爺郭、老虎林,還有從大南山義軍和大佬輝親兵中選出來的三百精兵,登上一條快船,悄悄的離開達濠。然后先走海路,再入韓江,在潮州府城以南的浮洋都上了岸。

  上岸之后,他們又和先一步抵達的大波玲匯合——大波玲已經準備好了七輛騾馬大車,在浮洋都境內一處廢棄的寺廟內等著朱和盛他們了。

  兩方面順利匯合之后,朱和盛就穿上了黃馬褂,化名為御前三等侍衛鈕祜祿.和珅,還騎上了一匹從邱輝那里借來的大長腿洋馬。看著還真有點滿洲大天兵的模樣!

  而跟著他的三百精兵也都換上了山寨的涼帽、馬褂,騎上矮腳滇馬,帶上高仿的滿洲弓、關東刀,腰帶上再掛倆手榴錘,也挺像那么回事兒的。

  然后一行人就拿著楊起龍給他的平南王府的通行令牌,一路暢通無阻,直奔揭陽縣的北溪橋而去了。

  而北溪橋這邊......當然是戒備森嚴,不亞于虎穴龍潭啊!

  奉命駐守在此的,是潮鎮總兵劉進忠麾下的中軍參將李成功。

  這個李成功可不是一般的清妖,他是鐵嶺人士!

  鐵嶺啊!

  那是李成梁的老家,而這個李成功和李成梁那是一個族里面的。李成梁是成字輩,這李成功也是成字輩,他們倆是一個族的兄弟——雖然李成功是一輩人當中的老幺,和李成梁的年紀差了快一百歲了,但是輩份還是一輩兒。

  而李成梁是什么人?那是大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干阿瑪!

  所以這李成功論起輩份就該是努爾哈赤的干叔父啊......如果要照這個輩份來算,康熙皇帝見著他都不知道要不要磕頭喊“祖爺爺”了?

  不過努爾哈赤發達了以后就翻臉不認爹了,所以李成功也沒沾著什么光。

  在后金兵打下鐵嶺的時候,他老爹還讓努爾哈赤這個不孝的侄孫抓去當了正白旗的包衣奴才。

  而且李老爹的這奴才還當了一輩子,直到李成功這輩兒才翻身逆襲,考上了個武進士。

  因為李成功是鐵嶺出身的老包衣,又是愛新覺羅家的“貴親”。所以中了武進士之后仕途也比較順利,先當侍衛,后來又外放到了潮州劉進忠軍中當了個中軍參將......名義上是劉進忠的下屬,實際上卻是被派來看著劉進忠的。

  而劉進忠也知道這個李成功是康熙皇帝的“貴親”,所以一直都哄著他,這幾年不知道給了他多少立功的機會,就巴望著他能早點立功高升走人。

  可是這貨運氣不大好,總也抓不住機會,而且人又老實,也不知道虛報戰績和殺良冒功,所以一個參將當得沒完了!

  不過這一次劉進忠還是挺有信心的......他可是領著八個營總共三千精兵來揭陽縣城這邊打埋伏的。

  同知潮州府的那個把朱啟炮坑成了朱三太孫朱和墭的狗官鳳鳴山,還率領著多達一千五百民壯團丁跟著來助戰。

  欽差大臣米思翰還給他調來了四門紅衣大炮——那都是熊文燦當總理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的時候讓佛山的匠人鑄造的老炮,那叫一個經久耐用啊!

  另外,欽差大臣米思翰還調集了續順公府的八百旗兵擺在距離揭陽縣城不遠的普寧縣境內,還配了戰馬......只要揭陽縣這邊打起來,鄧光明和張夢吉立即就會領著這八百旗殺過來!

  嚴自明和張海陽還領著五千督撫標兵守在貴嶼都附近,他們也會在第一時間來援。

  所以這一戰怎么都是輸不了的!

  既然輸不了,那么劉進忠就把守衛北溪橋的重任交給了李成功。還撥給李成功一千綠營兵和五百團丁,還給了他兩門紅衣大炮。

  一千五百人加兩門炮,怎么都能守住吧?

  只要守住了,那就可以吹了,怎么都能把他吹走了。

  而李成功這回也上了心,用足了心思制定了一個防守方略。將手中的一千五百人分了三份,五百綠營兵在北溪橋的北面下寨,守住橋頭。

  五百綠營兵在北溪橋的南面下寨,同樣守著橋頭。

  還有五百民壯和團隊則在橋面上布置,同時還管著幾十艘火船。

  兩門大炮則是南寨放一門、北寨放一門,都對著榕江北溪水面。

  至于李成功本人,則坐鎮在北寨營中,一邊精神抖擻的等著邱輝的水軍來送死,一邊讓自己的族侄兼親兵把總的李如材去北溪橋以北的官道上設卡收錢——貪還是要貪的!

  雖然李成功是個老實人,不會虛報戰功,更不會殺良冒功,但是貪污受賄還是會的。就算他不會貪,他那個年紀比他還大了二十歲的族侄,在內務府當差多年,人送外號李奴才的李如材也會教他怎么去貪!

  不過今兒下午,正在自己的中軍大帳當中等著李如材來給自己報賬的李成功,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那個當了大半輩子奴才都爬不上去的族侄,這會兒居然遇到北京來的老鄉和珅和大侍衛了......

無線電子書    活埋大清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